看著前方似是最近都无人有过的路,再看著四周生长茂密的林子,追兵很茫然。
李白他们难不成是直接升空飞走了不成
追兵们抬起头,並没有看到空中有马车,只好又低下头。
刚下过一场雨,把之前的车轮子印都冲刷了。
他们脚底下原本是李白的车的车轮印子。
可现在,就在他们跟前,车轮印子突然消失了。
就好像李白的马车驾到这里后突然消失一样。
一群追兵都愣在原地。
前方的路没有车走过的痕跡,很明显李白他们就不是从前方的路上走的,追上去怕也是什么都追不到。
往路两旁的树林里钻,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追,何况树林更不像是有人走过的痕跡。
“奇了怪了,这么大个马车还能凭空消失不成”
“从这里飞走的”
……
追兵们觉得自己又遇到离奇的事情了。
……
而此时,幼儿园的院子里停著一台唐朝的马车。
沈言之和李清照、韩信等几个教职工在院子旁边茶室喝茶,就眼睁睁看著院子里凭空出现一台马车,却不见人。
“我来猜猜情况”韩信抿了一口延吉米酒挑了挑眉。
“你说。”李清照看了他一眼。
“估计是李隆基不相信太白老师他们,还把他们打成反贼。
於是太白老师他们跑了。
为了不让追兵追上,跑到一半的时候,太白老师先把马车放这儿,骑马走一段路。
如此一来追兵看到马车轮印消失,就不会继续追。
太白老师他们骑马走一段路后,再回来拿上马车继续赶路。”
“韩老师可真聪明!”李清照夸讚一句。
韩信脸都红了。
李清照最爱懟人,很少夸人,他现在被李清照夸了啊!
韩信就有那种感觉,別人夸他他还未必那么高兴,可最爱懟人的李清照夸他他就受宠若惊。
毕竟很难得嘛!越是不喜欢夸人的人的夸讚越值钱!
“太白老师这方法是挺不错的啊。”苏軾走出去看李白的马车。
“这还安装了马达呢,跑得快!就是不知道他们要骑马跑多久才回来拿马车。”
……
大唐。
天宝二年。
李隆基一直等不到抓捕到安禄山的消息。
也等不到李白他们几个的消息,是越来越焦躁了。
“圣人要注意身体啊。
李太白和吴道长带著一名老者,吴道长身上也没有武功,要活捉他们还是很容易的。”
贴身太监安慰李隆基。
李隆基一听就炸了。
“活捉谁说朕要活捉他们的!朕的意思是安全把他们带回朕的身边!”
李隆基吼完突然意识到什么。
难道他派出去把李白接回来的人误会了他的意思了理解成了活捉
李隆基走出去一问,果然。
他刚刚被安禄山捂住口鼻窒息过,大脑缺氧的状態还没完全恢復,一听这个消息,又气晕过去了。
醒过来,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他心道完了。
这下真成活捉了。
说不定李白也已经和追兵对上,李白怕是也以为他要活捉他,估计会跑得更快。
別说把李白带回来了,怕是连海捕文书都收不回来。
“咚……”李隆基又晕了过去。
大脑缺氧休克过,他年纪也不小了,怕是一时半会儿也难恢復过来。
李隆基欲哭无泪,脑子里一直在迴旋著一句话,这天底下,难道真的没有后悔药吗
……
顏真卿驾驶著李白安装了马车一路往顏元孙所在的方向跑。
途中经过李白的一处院子,便停下先进去休息。
车轮子的痕跡自然是被抹去,谁都找不到。
这时候又得再一次庆幸李白是个超级富二代了,哪儿都有房,而且別人並不知道这房子是他的。
这样一来,一行人便可以先在李白的房產处休息。
顏元孙所在的濠州在后来的安徽凤阳,离长安很远很远,赶路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何况还带著一个老者贺知章。
顏真卿只能和李白待在一起最多四十八个小时,回幼儿园后还得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刷新次数,才能第二次跟著李白回大唐。
因此接下来的时间只能吴筠来赶路。
好在吴筠也是曾经风餐露宿的道士,让他驾马车也不是什么难的事情。
总之几个人肯定能安全到达濠州和顏元孙见上。
路上顏真卿还给顏杲卿写信,让顏杲卿也去找顏元孙。
算算时间,等顏真卿回到醴泉,从醴泉出发去濠州,到达濠州的时候,顏杲卿应该也到了。
一行人就可以真正阵容齐全商量扶持李倓的事了。
……
四十八个小时很快,顏真卿回到幼儿园,在幼儿园暂时休息,也和沈言之还有其他教职工说了他们的情况。
“啥你们的话一句都不听,死活都只相信安禄山,还下海捕文书抓你们”
“正常,正常,我觉得这像李隆基。”
“那確实,如果李隆基相信太白老师,我还觉得奇怪呢。”
“他连他曾经重用过,还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张九龄都不信,何况他从来都没真正重视的太白老师”
“给太白老师点面子啊,別把话说那么直接。”
“没关係的没关係的!最起码你们现在要扶持的建寧郡王真的特別有出息!”
“对的对的!李隆基不听你们的,那也不影响你们也能辅佐一名真正的明君啊!”
……
教职工们和李白顏真卿聊天,並安慰他们。
顏真卿不是教职工,身为隨行人员的他在幼儿园里,幼儿园的一切就会在各个时空直播。
贞观七年的李世民见到李白和顏真卿失望地回来,又听了他俩说的话,差点就像已经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李隆基一样晕过去了。
李隆基真的是一句都听不进去啊!
“连固执如明朝的崇禎都能听进去人话!为什么就是这李三郎听不进去!他是茅坑里的石头不成”
李世民气得吹鬍子瞪眼。
李丽质赶忙给他倒了杯水。
“阿耶,您消消气,不要拿他和崇禎皇帝比,那不一样。
李隆基他毕竟创造了一个空前的盛世,换做谁有那样的成就都会对自己很有信心。
崇禎他不一样。
崇禎支撑自己固执的自信心,或许就只有他哥临死前给他留下的那句『吾弟当为尧舜』啊。”
李白他们难不成是直接升空飞走了不成
追兵们抬起头,並没有看到空中有马车,只好又低下头。
刚下过一场雨,把之前的车轮子印都冲刷了。
他们脚底下原本是李白的车的车轮印子。
可现在,就在他们跟前,车轮印子突然消失了。
就好像李白的马车驾到这里后突然消失一样。
一群追兵都愣在原地。
前方的路没有车走过的痕跡,很明显李白他们就不是从前方的路上走的,追上去怕也是什么都追不到。
往路两旁的树林里钻,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追,何况树林更不像是有人走过的痕跡。
“奇了怪了,这么大个马车还能凭空消失不成”
“从这里飞走的”
……
追兵们觉得自己又遇到离奇的事情了。
……
而此时,幼儿园的院子里停著一台唐朝的马车。
沈言之和李清照、韩信等几个教职工在院子旁边茶室喝茶,就眼睁睁看著院子里凭空出现一台马车,却不见人。
“我来猜猜情况”韩信抿了一口延吉米酒挑了挑眉。
“你说。”李清照看了他一眼。
“估计是李隆基不相信太白老师他们,还把他们打成反贼。
於是太白老师他们跑了。
为了不让追兵追上,跑到一半的时候,太白老师先把马车放这儿,骑马走一段路。
如此一来追兵看到马车轮印消失,就不会继续追。
太白老师他们骑马走一段路后,再回来拿上马车继续赶路。”
“韩老师可真聪明!”李清照夸讚一句。
韩信脸都红了。
李清照最爱懟人,很少夸人,他现在被李清照夸了啊!
韩信就有那种感觉,別人夸他他还未必那么高兴,可最爱懟人的李清照夸他他就受宠若惊。
毕竟很难得嘛!越是不喜欢夸人的人的夸讚越值钱!
“太白老师这方法是挺不错的啊。”苏軾走出去看李白的马车。
“这还安装了马达呢,跑得快!就是不知道他们要骑马跑多久才回来拿马车。”
……
大唐。
天宝二年。
李隆基一直等不到抓捕到安禄山的消息。
也等不到李白他们几个的消息,是越来越焦躁了。
“圣人要注意身体啊。
李太白和吴道长带著一名老者,吴道长身上也没有武功,要活捉他们还是很容易的。”
贴身太监安慰李隆基。
李隆基一听就炸了。
“活捉谁说朕要活捉他们的!朕的意思是安全把他们带回朕的身边!”
李隆基吼完突然意识到什么。
难道他派出去把李白接回来的人误会了他的意思了理解成了活捉
李隆基走出去一问,果然。
他刚刚被安禄山捂住口鼻窒息过,大脑缺氧的状態还没完全恢復,一听这个消息,又气晕过去了。
醒过来,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他心道完了。
这下真成活捉了。
说不定李白也已经和追兵对上,李白怕是也以为他要活捉他,估计会跑得更快。
別说把李白带回来了,怕是连海捕文书都收不回来。
“咚……”李隆基又晕了过去。
大脑缺氧休克过,他年纪也不小了,怕是一时半会儿也难恢復过来。
李隆基欲哭无泪,脑子里一直在迴旋著一句话,这天底下,难道真的没有后悔药吗
……
顏真卿驾驶著李白安装了马车一路往顏元孙所在的方向跑。
途中经过李白的一处院子,便停下先进去休息。
车轮子的痕跡自然是被抹去,谁都找不到。
这时候又得再一次庆幸李白是个超级富二代了,哪儿都有房,而且別人並不知道这房子是他的。
这样一来,一行人便可以先在李白的房產处休息。
顏元孙所在的濠州在后来的安徽凤阳,离长安很远很远,赶路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何况还带著一个老者贺知章。
顏真卿只能和李白待在一起最多四十八个小时,回幼儿园后还得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刷新次数,才能第二次跟著李白回大唐。
因此接下来的时间只能吴筠来赶路。
好在吴筠也是曾经风餐露宿的道士,让他驾马车也不是什么难的事情。
总之几个人肯定能安全到达濠州和顏元孙见上。
路上顏真卿还给顏杲卿写信,让顏杲卿也去找顏元孙。
算算时间,等顏真卿回到醴泉,从醴泉出发去濠州,到达濠州的时候,顏杲卿应该也到了。
一行人就可以真正阵容齐全商量扶持李倓的事了。
……
四十八个小时很快,顏真卿回到幼儿园,在幼儿园暂时休息,也和沈言之还有其他教职工说了他们的情况。
“啥你们的话一句都不听,死活都只相信安禄山,还下海捕文书抓你们”
“正常,正常,我觉得这像李隆基。”
“那確实,如果李隆基相信太白老师,我还觉得奇怪呢。”
“他连他曾经重用过,还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张九龄都不信,何况他从来都没真正重视的太白老师”
“给太白老师点面子啊,別把话说那么直接。”
“没关係的没关係的!最起码你们现在要扶持的建寧郡王真的特別有出息!”
“对的对的!李隆基不听你们的,那也不影响你们也能辅佐一名真正的明君啊!”
……
教职工们和李白顏真卿聊天,並安慰他们。
顏真卿不是教职工,身为隨行人员的他在幼儿园里,幼儿园的一切就会在各个时空直播。
贞观七年的李世民见到李白和顏真卿失望地回来,又听了他俩说的话,差点就像已经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李隆基一样晕过去了。
李隆基真的是一句都听不进去啊!
“连固执如明朝的崇禎都能听进去人话!为什么就是这李三郎听不进去!他是茅坑里的石头不成”
李世民气得吹鬍子瞪眼。
李丽质赶忙给他倒了杯水。
“阿耶,您消消气,不要拿他和崇禎皇帝比,那不一样。
李隆基他毕竟创造了一个空前的盛世,换做谁有那样的成就都会对自己很有信心。
崇禎他不一样。
崇禎支撑自己固执的自信心,或许就只有他哥临死前给他留下的那句『吾弟当为尧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