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明日之忧-《纵横天下之叶氏双雄》

  三天之后,江南小镇第一批加入道门的年轻人乘坐邮轮离开旧金山港口。

  这些年轻人将跟随道门的前辈们到宝岛执行任务,第一次进行实战杀人。

  他们都有良好的武术基础,经过一年多的特殊训练,对各种枪械都已熟练使用。

  这次悄悄潜入宝岛,实施计划,是对他们平时训练成果的检验。

  练习杀人技,不见血难以成长。

  这次道门在宝岛的行动,由梅子涵等三位师兄共同率领。

  叶晓阳没有时间去,他要带着团队先去德意志帝国,然后再去澳洲国。

  振华投资公司对西德意志帝国的机械行业的投资,还需要增加。

  比如投资推土机、挖掘机,重型卡车等生产制造企业。

  一年前,带过去的资金还是少了点,许多想投的企业因为资金不足只好放弃。

  德意志民族讲究秩序,做事严谨,组织效率高的特点,是叶晓阳非常看中的。

  地球上的西德意志帝国在重型机械方面多强,对于他来说再清楚不过。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他需要西德意志帝国的人在工作中的专注。

  专注才能让技术得到快速提升,这也是二战之后西德意志帝国崛起的关键。

  仅仅几十年时间,德意志帝国的制造就代表精密、可靠和高端。

  通过在香江岛上成立分公司的方式,高薪聘请德意志帝国的技术人员来工作。

  让他们来教在香江的华夏同胞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真正的制造技术。

  在叶晓阳看来,华夏同胞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样属于顶级的存在。

  假如他们肯全力以赴,德意志人能掌握的技术,华夏人同样可以掌握。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有极大可能。

  华夏这些年的落后挨打,不是因为华夏人愚蠢,而是因为满清帝国的腐败。

  有朝一日,掌握这些技术的同胞回到华夏国内,就可以建设新华夏。

  在地球上,二战之后几十年,两大战败国在重型机械技术方面,都变得非常强。

  当然还有一个国家在这方面也很强,那就是中立国瑞士。

  但瑞士太小,工业涉及到的门类有限。

  对叶晓阳来说,瑞士的机械制造企业并不适合投资,何况他的目标又不是赚钱。

  赚钱之事对他来说是最容易的,让华夏同胞卸下心理包袱。

  建立自信心,挺直腰板做人更重要。

  毕竟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华夏国已经被西方列强欺负近百年。

  蓝星球的情况与地球一样,都遵从丛林法则,弱国毫无尊严可言。

  机械与电子是工业的基础,华夏国要复兴必须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

  随着工业技术的提升,可以协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种植面积。

  兴修水利,开垦良田,铺路修路等方面的效率将得到大大的提升。

  他记得曾经在图书馆里看过,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整个华夏大兴水利。

  尤其两条母亲河贯穿的省份,当时大兴水利基本依靠人力,代价不可谓不大。

  假如当时有大量的推土机、挖掘机,施工效率必然大幅度提高。

  老百姓也会少吃很多的苦,他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垦新的良田。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那样老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现在有机会为新华夏的老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自然不会去推辞。

  民以食为天,只有吃饱之后,才有力气去干其他的活。

  既然老天让他从地球穿越到蓝星球,他绝对不能辜负老天的安排。

  说不定老天就是安排他到蓝星球来减少华夏同胞的困难。协助华夏国走出困境。

  毕竟新建立的华夏国真的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整个国家的黄金储备极少。

  叶晓阳记得非常清楚,地球上的新华夏国黄金储备也就60吨。

  在改革开放之后,这60吨被运到漂亮国做抵押,几乎把家底掏空。

  该死的东瀛帝国在华夏国八年期间,至少从华夏带走5000多吨黄金。

  深蓝政府战败之后,又从华夏大陆带着大量的黄金到宝岛。

  60吨黄金,对比叶家的黄金储备,真是差的不是一点点。

  国家穷,华夏老百姓自然更穷。

  这些想法能否在改革开放之前实现?他不能确定,但他必须为之努力。

  退一万步来说,等到华夏大陆改革开放之后,必定能把这些技术带回华夏。

  提前预备着,早晚用得上,哪怕晚十年或二十年,也比晚三十年要强一些。

  假如在香江岛上的工厂制造出重型机械设备,就能悄悄运到华夏大陆。

  华夏大陆有了这些重型机械设备,新成立的华夏国就能更好的发展。

  地球华夏大陆开放之后,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后来也被证明是发展真理。

  “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就会用到推土机、挖掘机、大型压路机等,更需要土方车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这些重型机械,重型设备,效率低下不说,有时根本没办法施工。

  这些重型机械的用途不仅仅是这些,还可以协助开采矿产,如挖煤等。

  普通的农业机械,叶家在江南小镇的机械工厂就能生产这些机械设备。

  叶晓阳之所以准备这些,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为公,二为私心。

  为公,姑苏城叶家的根在华夏,做这些都是为了自己的祖国。

  为私,简单说就是为叶明浩一家的几口人着想,毕竟他们在华夏大陆生活。

  另外,地球上发生过一些特殊的事,有可能在蓝星球上也会重复一遍。

  似乎是历史的必然。

  这些特殊之事为什么会发生?而且当时还持续了十年之久。

  到现在,叶晓阳也弄不明白,他知道自己的政治修养还不够。

  找不到这件事发生的根源,根本没办法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退一万步讲,就是知道这件事发生的真正根源,恐怕他也无力改变这一切。

  于他而言,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保护叶明浩一家的生命安全。

  二哥是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

  这些年,叶晓阳根本无意改变叶明浩的信仰,只要二哥能平平安安就行。

  待到改革开放之后,华夏国内的秩序将恢复正常,没有人视资本家为洪水明显。

  到那个时候,他们一家人就能重聚在生养他们的家乡姑苏城叶家老宅。

  姑苏城是他们叶家的根,叶家的列祖列宗安息的地方。

  也是他父亲叶玉轩最牵挂的地方,尽管父亲在他面前从未提过。

  这段时间,一家人做迁移到香江岛之前的准备,父亲整个人特别开心。

  这就能说明迁移到香江岛这件事,很符合他老人家的心意。

  思索片刻之后,叶晓阳马上就懂得父亲心情变化的原因。

  来旧金山快十年,父母他们始终没有融入到漂亮国人的生活之中。

  在唐人街住了这么多年,父母几乎不接外面的触陌生人。

  年纪大了,适应性差是一方面。

  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有故乡的情怀,叶落归根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其实,最令叶晓阳担忧的是,华夏两党内战分出胜负之后。

  到那个时候,父母必定要回姑苏城。

  如果只是回姑苏城探亲也罢,关键的是他们可能会留在姑苏城的老宅。

  按照姑苏城叶家的情形,被定为资本家是大概率事件。

  一旦被定性,赤党组织的人就会没收姑苏城叶家的一切,然后充公。

  没有人会管叶家在八年抗战期间为华夏做了多少贡献。

  说不定还会有人栽赃嫁祸。

  假如有人可以举报,说叶家有人在国外生活,搞不好按一个通敌卖国的罪名。

  到那个时候,父母的安全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更不用说丰富的物质生活。

  这些事,他又不能提前说出来,说出来父母亲也不会相信这些话。

  只会说的太操心,毕竟从抗击东瀛鬼子之日起,赤党组织的名声杠杠滴。

  想到这些糟心事,叶晓阳心很难安?

  就算凭借二哥叶明浩的身份与地位,绝对护不住父母的周全。

  离开姑苏城老宅十年,叶晓阳觉得自己应该找个机会带父母回去一趟。

  时间必须定在两党内战未分出胜负出来之前,具体什么时候等他见过二哥再说。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把二哥与林晓霞他们的孩子接到香江岛。

  希望到那个时候,只盼父母看在孙儿孙女的份上,留在香江岛上。

  这也是他请人在香江岛建别墅时,完全按照姑苏城叶家老宅的布局建造的。

  建筑面积自然比老宅大很多,室内布局几乎一模一样的。

  他原计划仿造拙政园的布局,后来觉得父母未必喜欢,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最后,还是觉得按照叶家的老宅布局可能更令父母满意、舒心。

  都说人老恋旧,希望能让父母满意。

  ……

  喜欢纵横天下之叶氏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