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秦川驿站-《将军在上:寺卿大人宠疯了》

  第二日一早天刚亮,宋言澈刚一推开门,就见着院子里站着林晚辞。

  “宋大人听说你要去秦川驿站?不介意多一个人吧。”

  宋言澈回头瞪了一眼温柳。

  温柳心虚的低下了头。

  “不关温柳的事情,是我想去的,赈灾银一案快点结束,季棠也能早一日从牢里出来。”

  宋言澈还能说什么,“那便一起吧。”

  “多谢宋大人了。”

  去秦川,要先去城外码头先坐船,大约两个时辰便能到对岸的秦川。

  这一行,宋言澈只带了五个侍卫,这些人都是他身边的,嘴巴严实,办事可靠。

  在案子还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他所查到的不会跟任何人透漏,这一点也包括萧逸舟。

  而萧逸舟也从来不会插手,或者过多的过问,这点也让他觉得很好。

  船是那种农家捕鱼的小船,一行人分做两批。

  林晚辞和宋言澈坐在一条船上。

  两个人坐在船上,宋言澈看着清凌的河水,不由发起了呆。

  微风中夹杂着湿润,宋言澈脑中一时想到了,自己竟然一直将银子丢失的重点放在了这条河上,便觉得十分懊恼。

  “宋大人在想什么?”

  “我再想银子是怎么丢的。”

  对于别人宋言澈一个字都不会多透漏,但是对于林晚辞不一样。

  他信任她。

  “那大人去秦川难道不是因为心中已经有了线索了?”

  “也说不上线索,只是觉得那儿会很不简单,一定藏着秘密在等着我去一探究竟。”

  林晚辞没忍住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宋大人,轻松点,你给自己的压力有点大了。”

  若是仔细看,便能看的出来宋言澈的面色有些憔悴,眼角下泛着青黑。

  他昨日从刘三口中探听到那些秘密晚上回去便睡不着,一直都在想那偷走其余三十万两银子还将箱子换成砖石的人究竟是谁,越想便越睡不着,一直便到了天亮。

  这会儿竟然就被林晚辞直接给看穿了。

  而且她刚刚的那一拍肩膀让两个人原本有些微妙的关系,顿时变得亲近了几分。

  宋言澈莫名心中一暖。

  林晚辞也发现了这一点,连忙收回了自己的手,正了正神色,问道:“你是觉得这背后还有其他人,蛇蜂山上的山匪只是一个幌子?”

  宋言澈不由诧异的看向她,“你竟然看出来了?”

  就连昨夜俞胜话里话外的意思也都是将目光全部放在蛇蜂山上的那些山匪上的,觉得银子就是被他们藏了起来。

  林晚辞笑了笑,“起初我也觉得另外的三十万两银子是被他们藏了起来,但是直到我去牢里见了季棠之后,回来我仔细又想了一遍,总觉得这其中定然不简单。

  季棠曾经是在西陵卫呆过的,上阵杀敌的警惕心,怎么可能就被一伙山匪那么轻易的将银子偷走了,还没一点警觉。”

  两个人对视一眼,就听她接着道:“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有内鬼。”

  宋言澈眼中露出了欣慰,“所以这也是我此去秦川的目的,据刘三交代,有人告诉了那个大当家驿站里的暗道,他们便是通过暗道将银子搬走了的。”

  林晚辞眼中露出惊讶,“原来如此。”

  “但究竟是谁将暗道告诉他的,还有剩余的三十万两银子又去了哪儿,我始终想不通。”

  林晚辞低头沉思了许久,忽然道:“会不会,其实是有人也惦记这批银子,然后让蛇蜂山上的那批山匪做了靶子,让所有人以为银子其实是被那些山匪偷走的,而那些山匪原本就作恶多端,大家都会先入为主,觉得银子都是被他们偷走了,其余三十万两是被他们藏了起来,而正好落了这背后之人的下怀。”

  宋言澈仔细将她的话想了一遍,最后却道:“可是,刘三说,他们原本是想要将五个箱子的银子都偷走的,只是因为当时带的人手不够,这才只搬走了两箱。”

  这样一说,林晚辞刚刚的猜想便也不成立了。

  “不过,有一点你说的不错。”

  安静了会儿,宋言澈忽然出声道。

  “什么?”

  “就是有人早就惦记着这些银子。”

  林晚辞没有说话,静静等着宋言澈继续往下说,“那五箱子的砖石,应该是早有准备的。”

  说到这里,宋言澈总算是想起了一点,那就是他看过了府库里面的那五口装着砖石的箱底,和山匪那两箱装着银子的箱底。

  在府库里面的那五口箱子底下明显桐油更多,而在山匪那里发现的箱底桐油却少了许多。

  宋言澈原本以为是因为银子是在经过这片河水时丢失的,那些人提前将装有了五口砖石的箱子藏在了河水之下,然后再趁机替换,将银子又从河水但是现在,他有了新的想法。

  那些桐油是用来避水的,却不是河水。

  看着眼前的涛涛河水,宋言澈的眉目更加深沉了起来,这个背后之人心思不是一般的细腻机敏。

  在装有砖石的箱子底下涂抹桐油,只是因为湖州的阴雨。

  砖石和银子的不同之处在于,砖石若是进了水,是会吸收那些水的。

  一旦砖石吸收了大量的水,那么重量也会加重,他们在箱底涂抹大量桐油就是为了避免箱中进水,砖石吸收了水分变重,别人发现。

  “早就蓄谋的事情,还有内鬼接应,那这人本事还真不小。”

  林晚辞不由感叹了一声。

  船很快就在秦川码头靠岸,一行七人便直接往秦川驿站去了。

  秦川驿站是官家驿站,往来接待的也只有来往经过的各路官员。

  宋言澈直接亮出了大理寺的招牌,驿站的驿卒便连忙恭谨的将人给请进去了。

  “宋大人不是在湖州吗?怎么到我们这儿小地方来了?”

  宋言澈有些不悦的看了那驿卒一眼,吓的他就连忙闭了嘴。

  “既然你清楚本官此行南下湖州是为了查赈灾银丢失一案的,那么本官现在出现在这里的目的你也便清楚了,不用本官在细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