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
礼部等衙门就像模像样的给年仅三岁的波斯国王,举行了一场册封大典。
除了将其册封为波斯国王之外。
大唐朝廷此外,还赐下了河中郡王的爵位,算是从法理上,建立起了大唐与波斯之间的宗藩关系。
“三岁小儿,什么都还不懂,却就已经死了全家……”
李承乾看着懵懂无知的河中郡王,忍不住感慨一声。
“陛下。”
“既然已经完成册封,不知臣等是否要即刻启程,护送着河中郡王,返回波斯国?!”
闻言。
李承乾沉吟片刻后摇了摇头。
“马上就要入冬了,到时候大雪封山,吐蕃的路根本走不通,现在启程匆匆忙忙的过去,毫无意义。”
“且先在长安待着吧!”
“你们鸿胪寺,要尽快挑选几个懂得波斯语的人,整日呆在这孩子身边,也还在潜移默化之间,将他塑造成一个…精神大唐人?!”
李承乾说到最后,多少有些绷不住。
由于大唐国力强盛,再加上文化兴盛的缘故,四方蛮夷族中,其实是有很多人都是深度汉化的胡人,也可以说是精神大唐人的。
就比如吐谷浑的河源郡王,再比如百济国的王子等人,都是字面意义上的精神大唐人。
而培养一个人,最好的方法,肯定是从小就开始。
因此。
为了大唐在波斯的利益。
这个年仅三岁的波斯国王,必须要被大唐所同化,成为一个精神大唐人,从而安安稳稳的当一个傀儡,为大唐所用!
“想来,卑路斯也不愿意他回去。”
“不过朕自然不能如他所愿,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明年开春之后,就立刻启程回去吧!”
这就是陆路必然存在的缺陷了。
一旦过了节气,大雪封山之后,大唐与天竺,乃至于波斯之间的沟通渠道就被迫断绝了!
“还得要靠海路啊!”
李承乾长叹一声,挥挥手让鸿胪寺和礼部的人,带着这河中郡王离去之后,便来到那幅巨大的舆图面前,开始皱眉沉思。
“算算时间。”
“姜行本应当已经在南洋,探查出个所以然来了吧,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在年关到来之前,彻底探明前往天竺的道路……”
……
与此同时。
大唐交州东南,约莫三百里外的海面上。
一支饱经风霜的船队,经过漫长的航行之后,终于渐渐的靠近了大唐的领土。
船队沿着海岸线航行。
一路上模糊之间,可以看见青黑色的陆地。
正因如此,所以船上众人虽然出海已经一年多了,却并没有什么崩溃的情绪,反倒还一个个的都极其激动。
姜行本没有跟随船队回国。
而是从新建的港口出发,带着一部分人手,在向导地引领下亲自探明前往天竺的海路去了。
巨港等地的大小势力,其实都深受天竺文化的影响。
而天竺文化的传播路径,除了陆路之外,自然是还包括一条海路,这条海路虽然距离远,但并不复杂,对于当地人来说也不算陌生。
所以分开之前。
姜行本就着手绘制了一张从巨港出发,前往天竺东海岸的海路舆图,连同此前的海路舆图,以及港口的位置等信息,一并交给了他的副手,准备带回长安进献与天子。
此时此刻。
名为张承佑的工部官员,看着手中的舆图,脸上的激动之色一闪而逝。
“此次回京,怕是可以拿到陛下的重赏!”
“加官进爵且不论,起码我张承佑,是必然可以登上赫赫青史之上的了!”
“这可是千古留名的壮举啊!”
张承佑心中喜不自胜,将珍贵无比的舆图妥善的收好,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起来,光是皮袋子就套了三层。
昨晚这一切后,他才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期待之色。
然而……
没等他幻想多久。
攀在桅杆上,拿着一个单通千里眼一直在观察这远处海面上的情况的下属,就猛然脸色一变,拿起随身携带的铜锣,狠狠地敲了几下。
听见动静,张承佑顿时抬头望去。
“怎么了?!”
“大人,似乎不太妙,此地东侧风云突变,看模样好像是…有大风要来了!”
所谓的大风,实际上就是台风!
张承佑闻言脸色大变。
慌忙拿出自己的千里眼,朝着东边的海岸凝神望去,虽然没有看见台风,但却看见了汹涌的长浪,以及天边正在向西极速飞行的各种飞鸟!
“坏了!”
这些现象,就是台风来临前的征兆!
船队从去年出发到现在,只在去年渡海峡前往流求岛西海岸的时候,碰上过台风。
好在当时靠近海岸,台风又是在流求岛东海岸登陆。
进过流求岛上的山脉一阻隔,等到眼前的时候,威力就已经比较小了,所以并没有给船队带来太大的损失。
可如今,却不一样了。
交州东临大海,前方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台风一旦来袭,他们无论怎么躲,都是绝对不可能躲过去的!
这一场劫难,看来是必须给硬抗了!
“快!快点转向!”
“此地距离我大唐领土已经不远了,赶紧详细靠岸,丢弃船只登陆,否则呆在船上,咱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葬身于大海之中!”
“快,快!快……!”
张承佑高声大喊。
船队迅速将风帆尽数悬挂起来,继而尽可能快的转向,顺着大海上的长浪,向着西边的海岸快速行驶而去!
这个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木制船只在天地之威面前,简直就脆弱的如同白纸一样,完全不可能顶得住恐怖的台风!
唯一的生路。
就在这岸上…只有登陆之后,他们才有希望活下来,并带着珍贵无比的海路航线图,返回大唐!
礼部等衙门就像模像样的给年仅三岁的波斯国王,举行了一场册封大典。
除了将其册封为波斯国王之外。
大唐朝廷此外,还赐下了河中郡王的爵位,算是从法理上,建立起了大唐与波斯之间的宗藩关系。
“三岁小儿,什么都还不懂,却就已经死了全家……”
李承乾看着懵懂无知的河中郡王,忍不住感慨一声。
“陛下。”
“既然已经完成册封,不知臣等是否要即刻启程,护送着河中郡王,返回波斯国?!”
闻言。
李承乾沉吟片刻后摇了摇头。
“马上就要入冬了,到时候大雪封山,吐蕃的路根本走不通,现在启程匆匆忙忙的过去,毫无意义。”
“且先在长安待着吧!”
“你们鸿胪寺,要尽快挑选几个懂得波斯语的人,整日呆在这孩子身边,也还在潜移默化之间,将他塑造成一个…精神大唐人?!”
李承乾说到最后,多少有些绷不住。
由于大唐国力强盛,再加上文化兴盛的缘故,四方蛮夷族中,其实是有很多人都是深度汉化的胡人,也可以说是精神大唐人的。
就比如吐谷浑的河源郡王,再比如百济国的王子等人,都是字面意义上的精神大唐人。
而培养一个人,最好的方法,肯定是从小就开始。
因此。
为了大唐在波斯的利益。
这个年仅三岁的波斯国王,必须要被大唐所同化,成为一个精神大唐人,从而安安稳稳的当一个傀儡,为大唐所用!
“想来,卑路斯也不愿意他回去。”
“不过朕自然不能如他所愿,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明年开春之后,就立刻启程回去吧!”
这就是陆路必然存在的缺陷了。
一旦过了节气,大雪封山之后,大唐与天竺,乃至于波斯之间的沟通渠道就被迫断绝了!
“还得要靠海路啊!”
李承乾长叹一声,挥挥手让鸿胪寺和礼部的人,带着这河中郡王离去之后,便来到那幅巨大的舆图面前,开始皱眉沉思。
“算算时间。”
“姜行本应当已经在南洋,探查出个所以然来了吧,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在年关到来之前,彻底探明前往天竺的道路……”
……
与此同时。
大唐交州东南,约莫三百里外的海面上。
一支饱经风霜的船队,经过漫长的航行之后,终于渐渐的靠近了大唐的领土。
船队沿着海岸线航行。
一路上模糊之间,可以看见青黑色的陆地。
正因如此,所以船上众人虽然出海已经一年多了,却并没有什么崩溃的情绪,反倒还一个个的都极其激动。
姜行本没有跟随船队回国。
而是从新建的港口出发,带着一部分人手,在向导地引领下亲自探明前往天竺的海路去了。
巨港等地的大小势力,其实都深受天竺文化的影响。
而天竺文化的传播路径,除了陆路之外,自然是还包括一条海路,这条海路虽然距离远,但并不复杂,对于当地人来说也不算陌生。
所以分开之前。
姜行本就着手绘制了一张从巨港出发,前往天竺东海岸的海路舆图,连同此前的海路舆图,以及港口的位置等信息,一并交给了他的副手,准备带回长安进献与天子。
此时此刻。
名为张承佑的工部官员,看着手中的舆图,脸上的激动之色一闪而逝。
“此次回京,怕是可以拿到陛下的重赏!”
“加官进爵且不论,起码我张承佑,是必然可以登上赫赫青史之上的了!”
“这可是千古留名的壮举啊!”
张承佑心中喜不自胜,将珍贵无比的舆图妥善的收好,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起来,光是皮袋子就套了三层。
昨晚这一切后,他才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期待之色。
然而……
没等他幻想多久。
攀在桅杆上,拿着一个单通千里眼一直在观察这远处海面上的情况的下属,就猛然脸色一变,拿起随身携带的铜锣,狠狠地敲了几下。
听见动静,张承佑顿时抬头望去。
“怎么了?!”
“大人,似乎不太妙,此地东侧风云突变,看模样好像是…有大风要来了!”
所谓的大风,实际上就是台风!
张承佑闻言脸色大变。
慌忙拿出自己的千里眼,朝着东边的海岸凝神望去,虽然没有看见台风,但却看见了汹涌的长浪,以及天边正在向西极速飞行的各种飞鸟!
“坏了!”
这些现象,就是台风来临前的征兆!
船队从去年出发到现在,只在去年渡海峡前往流求岛西海岸的时候,碰上过台风。
好在当时靠近海岸,台风又是在流求岛东海岸登陆。
进过流求岛上的山脉一阻隔,等到眼前的时候,威力就已经比较小了,所以并没有给船队带来太大的损失。
可如今,却不一样了。
交州东临大海,前方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台风一旦来袭,他们无论怎么躲,都是绝对不可能躲过去的!
这一场劫难,看来是必须给硬抗了!
“快!快点转向!”
“此地距离我大唐领土已经不远了,赶紧详细靠岸,丢弃船只登陆,否则呆在船上,咱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葬身于大海之中!”
“快,快!快……!”
张承佑高声大喊。
船队迅速将风帆尽数悬挂起来,继而尽可能快的转向,顺着大海上的长浪,向着西边的海岸快速行驶而去!
这个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木制船只在天地之威面前,简直就脆弱的如同白纸一样,完全不可能顶得住恐怖的台风!
唯一的生路。
就在这岸上…只有登陆之后,他们才有希望活下来,并带着珍贵无比的海路航线图,返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