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不结盟了,岂不是坏了?-《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兵制改革,很快就逐步开始推行了。

  而按照计划,起初的改革是非常平稳进行的,将士们虽然疑惑、不解,同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这些情绪,在他们拿到稳定的收入的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黄澄澄的铜钱,握在手心里。

  而且从此之后,每个季度都能拿到三个月的军饷,并且即便是战死了,军饷也会继续连发十年之久!

  除此之外。

  还开始一步步废除府兵制度中,父死子继的规定,废除承担兵役的府户。

  这一项改革,其实至关重要。

  因为不是府户之后,就没了诸多的限制,也不必搞到最后,家中的壮丁全部为大唐献出了性命!

  昌明二年,年末。

  李象冒着风雪,从西边进入了大震关中。

  如果此时此刻的大震关,相较于几个月之前,人流量明显少了很多,而且还看不见多少大食国商人了。

  酒肆之中。

  李象拿着一张报纸,细细阅览。

  一边看他一边喝了口酒,酒水入喉,辛辣的感觉让他的思绪为之顺畅了几分。

  “二郎当真是好手笔!”

  “这一条条的改革内容,的确非常好,尤其是这一整套培养体系,更是非常的完善!”

  “呼……”

  李象将报纸放下来。

  随后看着自己对面的赵可怀和徐茂真,微微一笑后,由衷的感慨道:“本王不得不承认,但论天资,二郎的确要比本王好上一线。”

  赵可怀和徐茂真二人听见这话,都是面面相觑。

  “殿下,您不必……”

  “好了。”

  李象笑着挥手打断。

  “正所谓自家人知自家事,本王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又在哪里,本王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如今,我们已经回到关内道了。”

  “算算接下来的路程,推论一下的话,约莫六七天,就能够返回长安。”

  “今天是十二月初八。”

  “回去之后,就大概是十二月十五左右了,不知不觉间,一年又过去了啊!”

  李象声音感慨。

  到了明年,他就十九岁了。

  而按照礼制来说,到了这个岁数早就应该大婚了才是,只不过由于李象之前在祁州,今年又东奔西跑,所以没能空出时间来。

  “不出意外,本王明年就要成亲了。”

  “也不知道父皇会给本王,挑一个怎样的人家……”

  赵可怀喝了口酒。

  顺手给李象面前的酒杯倒满之后,就笑着问道:“殿下心中,可有心许之人?!”

  “没有。”

  李象很干脆的摇摇头。

  “本王心里边,只有大唐天下和百姓,没得感情!”

  赵可怀:……

  “好了好了,跟你们说笑的。”

  “成亲之事,父皇和母后自然会商议,对于本王来说其实什么人家都无所谓。”

  “毕竟。”

  “有本王那四叔的先例在前,父皇无论如何,恐怕都不可能再给本王和二郎选一个势力庞大的妻族了!”

  二人闻言,悚然一惊!

  李象口中的四叔,指的自然就是坟头草三尺高的魏王李泰。

  魏王李泰的妻子姓阎。

  其父乃是将作大监阎立德,其叔叔更是绘制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的阎立本!

  换卷胡说。

  就是李泰妻族的势力,很强大。

  这在当年的朝堂上,给了李泰很大的支持,也让他更有资格和李承乾这个太子争权夺利!

  所以。

  李象认为他父皇肯定是会吸取教训的。

  倘若再给他找一个势力庞大的家族为妻族,那日后还了得?!

  “殿下的猜想,应该是正确的。”

  “不过陛下并非凡夫俗子,还是不能用寻常的逻辑来预料陛下,不过这些,都并非是当务之急。”

  “殿下的当务之急,其实还是《维新民报》!”

  不知不觉间。

  《维新民报》已经创办半年了。

  可操完的是时至如今,都尚且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跟不存在一样!

  李象想到这一茬,不禁扯了扯嘴角。

  在他原本的计划里边,打算是在考察过陇右,返回长安之后,也就是到今年的九月份时发表第一版《维新民报》。

  只可惜。

  西域的局势发生了变化。

  李象只能暂时抛下这档子事,前去安西都护府,准备应对此事。

  “突厥和大食国,真是坏本王好事!”

  “否则的话,本王此时此刻,早就已经在二郎之前就把《维新民报》给发行出去了,哪里会等到明年?!”

  “哼!”

  “日后征讨突厥和大食国之时,本王一定要毛遂自荐,率领一支兵马,狠狠的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一行人喝酒交谈间。

  外边的管道上忽然传来了一阵嘈杂声。

  李象扭头张望一眼,视线顺着毛毡的缝隙看向外边,随后端着酒杯的手就忽然一顿。

  “传令使者?!”

  说话间。

  他立即离开酒肆,截住了在驿站门口,准备换马继续狂奔的传令使者。

  “你是……”

  “本王是李象,当朝陇王,陛下长子!”

  “这是本王的印玺和令牌。”

  那人一看印玺,顿时就行了一礼,神情非常错愕,没想到能够在这里遇到当朝皇子。

  “你急匆匆的往东走,可是有重要的军情要上报长安?”

  “方便说吗?”

  “不方便的话就算了,本王回去之后再问。”

  传令使者当即摇摇头。

  “并非是什么秘密,即便殿下此刻不知道,恐怕再过个几天也就从来往行商们的口中知道了。”

  “殿下,天竺覆灭了!”

  “左屯卫大将军牛进达与契我大唐使臣王玄策率军,一战覆灭了天竺,逼的阿罗那顺自尽谢罪!”

  “如今的天竺,已然国灭,成为我大唐的领土了!”

  听见这个消息。

  李象第一时间的念头,不是震惊,而是理所当然。

  天竺被灭,早就是个既定的事实了。

  但紧接着他就忽然脸色一边,皱着眉头,压低声音询问道:“阿罗那顺死前,可曾与大食国联系过?!”

  “呃……”

  传令使者一脸懵逼。

  “罢了!”

  李象挥挥手,示意他自行离去。

  “殿下,您最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担心阿罗那顺留有后手?!”

  “那倒不是。”

  “只是本王在担心一件事情,那便是天竺被灭的消息传到大食国那里后,会不会让他们就此罢手,不再与突厥结盟了!”

  “啊?!”

  “不结盟了,难道对我大唐来说不是好事吗?!”

  “错了!”

  “他们不结盟,还如何攻打波斯。”

  “大食、突厥、波斯…这三国还如何继续互相厮杀下去,互相继续削弱对方国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