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探望宜妃2-《登云天》

  南瑾与荣嫔随丽欣向内寝走去。

  穿过连廊时,路过内寝对外开的菱窗。

  那扇窗微开着一条用以透气的窄缝,偏对着宜妃的床。

  透过缝隙,南瑾隐约瞥见宜妃在榻上的姿势颇为怪异。

  她上半身笔直地靠在床头,双腿交叉,双手置于膝盖上,竭力维持上半身的稳定,缓缓抬高双腿。

  从她紧绷的面容可以看出,这动作于她而言做起来似乎颇为吃力。

  南瑾并不知她在做什么,却也只看得一眼,就到了门前。

  丽欣叩门道:“娘娘,荣嫔和瑾贵人来探望您了。”

  “快请进来。”

  丽欣躬身推门,请荣嫔与南瑾先进内。

  宜妃坐在床边,额头渗着一层细汗。

  她随手取来手帕擦拭,又笑着说:

  “本宫方才还跟丽欣念叨着你们,没成想这就来了。”

  宜妃作势要起身,荣嫔快两步上前一把按住,

  “姐姐尚未出月子,须得安心卧床静养。”

  宜妃笑,“这都快足月了,哪儿有那么矫情?”

  可到底拗不过荣嫔,只得乖乖在榻上坐着,唤宫人挪了两把石青几椅在床边,让她们坐下说话。

  丽欣侍奉宜妃用过药后,又端来一盘凉果置于床前小几上。

  宜妃择一枚含在口中,道:

  “这是闽州上供的凉果,果香馥郁,甜而不腻,爽口之余尚觉回甘。妹妹们也尝尝。”

  二人各自取来尝个新鲜,宜妃目光却落于她二人腰间系着的金丝芙蓉纹褡裢①上,不觉打趣道:

  “今儿倒是新鲜,平日走动都是轻装简行,怎么今儿还特意佩着褡裢来?是藏了什么好心思?”

  “哪里瞒得住姐姐?”荣嫔启开褡裢的金丝扣,将一双虎头鞋取出来。

  南瑾也取出了朱红色兜肚,一并奉给宜妃,道:

  “这是嫔妾与荣嫔姐姐为三皇子亲手缝制的些许心意,还望娘娘莫要嫌弃。”

  “怎么会?”宜妃左瞧右看,甚是欢喜道:“瞧着比绣坊的绣娘手艺还好,着实让你们费心了。本宫很是喜欢。”

  她唤来丽欣,“快将衣物好生收着,等除夕夜宴时,便给三皇子换上这一身。”

  荣嫔低声问:“那日争执过后,贞妃可曾应允姐姐带三皇子赴宴?”

  “哪儿能啊?”宜妃冷笑道:“她唯恐本宫的孩子抢了允谦的风头,是半句也不肯松口。不过本宫也没打算带三皇子去除夕夜宴。只想那日提前带着孩子,去给皇上请安。”

  她看一眼身旁御儿榻中酣眠正甜的三皇子,眼波里蕴着无尽温柔,“满月宴不办也就罢了,总得让皇上亲赐了名儿才好。总不能都满月了,还总是三皇子三皇子地叫着?”

  荣嫔皱眉摇头,“实在是委屈了娘娘和三皇子。本是欢欢喜喜的事,都怪贞妃非要从中作梗。若非皇后娘娘小产伤心过度,无暇顾及六宫事,岂容她如此肆意妄为?”

  宜妃道:“其实本宫不带三皇子出席除夕夜宴,原也不是因着贞妃。她在妃位,本宫也在妃位,本宫就算不听她的,她也不能拿本宫怎么着。

  只是本宫后来仔细思量,除夕夜宴时皇后娘娘必定出席。娘娘刚刚失去孩子,若再见众人恭贺本宫得子之喜,岂不是更要令她伤心难过?”

  她说着声音愈发低沉,几近耳语,

  “本宫听了个信儿,也不知准不准,你们听了只当个乐子,别往外传。”

  二人见她如此慎重,齐齐颔首应下。

  宜妃这才道:“听闻皇后娘娘此番小产伤及宫体,只怕日后......再难有孕了。”

  这话轻轻柔柔地砸下来,却是落在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搅弄得生疼。

  后宫之中,几乎所有后妃都曾受惠于皇后的照拂。

  除却贞妃,人人私下或有矛盾,但对皇后都是真心实意地恭敬有加。

  当下听来这事,心情难免低落。

  荣嫔更是眼眶泛红,抽出帕子,压着鼻尖儿低低啜泣着,

  “皇后娘娘那么好的人,怎么就这般天不见怜?”

  宜妃宽慰她道:“妹妹私下里伤心就是了,可不敢在皇后娘娘面前掉眼泪。本宫想着,皇后娘娘贵为中宫,本就是所有皇子公主的嫡母。

  后妃若是有心,总要教导着自己的孩子亲近皇后,日后多多孝顺才是。”

  南瑾在一旁蹙眉垂首,神色间亦然流露出哀伤。

  然而她的这份伤心,终究是不如荣嫔那般真心实意了。

  倒不是她不关心皇后,

  而是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相信过皇后小产一事。

  她总觉得这件事,更像是帝后联起手来要谋算着什么。

  戏唱了一半,如今看来,台下坐着的观众似乎只有贞妃一人。

  至于这出戏究竟要如何收场,南瑾一时间也捉摸不透。

  “呜哇哇~”

  打破寝殿内沉闷气氛的,是三皇子响亮的哭声。

  宜妃急忙将他抱入怀中,轻柔地拍打着后背安抚。

  做母亲的,总能通过旁人无法察觉的孩子哭声细微的变化,洞悉孩子的需求。

  宜妃笑,“他哭成这样,大抵是饿了。”

  又有些难为情地说:“本宫得给孩子喂乳,就不多留你们了。”

  荣嫔闻言未免诧异,“娘娘生产后,宫中不是已传唤乳母前来照料?娘娘产后理应安心静养,刚出生的孩子夜间多有闹腾,娘娘亲自喂乳,岂不是整夜都难以安寝了?”

  宜妃轻叹了口气,满心无奈地说道:

  “做母亲的还谈什么辛苦?为着自己的孩子,再是辛苦也得受着。允谦中毒一事,本宫每每想起都心有余悸,又怎敢放心将孩子交由乳母照看?还是得凡事亲力亲为,才能求得安心。”

  后来孩子哭闹愈发厉害,荣嫔与南瑾也不便多做停留。

  回到南熏殿,与荣嫔道别后,南瑾回了自己房中。

  采颉跟在身后,点眼地合上了门窗。

  南瑾语不传六耳地问她,“东西可拿到了?”

  采颉颔首,旋而从怀中掏出一个香袋,里头装着的是一些煮过的药渣。

  “小主知道每日宜妃用药的时辰,今日依着时辰去,又是和荣嫔一起,自然不会引起宜妃的怀疑。

  加之今日各宫宫人都在为了年节的事忙碌,没人有闲暇留意奴婢。

  丽欣跟着你们进去探望宜妃后,奴婢就溜进了小厨房,取了她煎药所剩药渣的表面一层,不会被察觉。”

  南瑾笑着夸了采颉一句机灵。瞧着香袋里的药渣失了原本模样,她也分辨不出都是什么,于是扬声对外头伺候的宫人说:

  “采颉吃坏了东西作呕不适,你们走一趟太医坊,叫人来给她瞧瞧。”

  “是。”

  南瑾又嘱咐道:“采颉虽是五品宫女,可叫太医来诊病。但总不好太过张扬炫耀。左右不过是些小病症,你们也莫要叨扰太医,只去问问,看太医坊可有学手得空,传他们过来即可。”

  ——

  ①褡裢:一种中间开口,两端可以装东西的口袋。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系在腰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