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城墙下,杨业仰头看著城墙新砌的燕尾榫砖缝,听著身旁自幽州来的工匠说道:“每块砖必须用米浆混铁砂浇筑,辽人当年偷工减料,夯土里掺的麦秸都能抠出来。”
郭进大步走来,指著工匠手中拿著的书册道:“本將记得,这本书是灵州守將,那个叫曹十七的写的吧,当时他便是这么修筑的灵州城,要不是留了条地道啊,灵州还真难以攻下!”
要强行攻也行,就是得耗费大量的火药,到时候城打下来了,灵州也差不多毁了。
工匠俯首称“是”,“回將军的话,此图册的確是曹將军写的那部,山前七州当初都是照著这么修筑的。”
杨业在一旁瞄了眼图册,他却是听自家女儿说起过,太子殿下书房有一本册子,上头可也记了不少城防图,那个叫曹十七的,曾经是殿下麾下。
说不定啊,这图册是殿下以曹十七名义写的。
至於为何
杨业想了想,那段时日豫王和太子斗得厉害,他怕是不想多生事端,才让人这么做了。
但眼下他已为太子,却也从未想过领这功劳,这一点,就比豫王强上数倍。
“城墙加厚至五丈,增设『悬眼』射击孔,城池外挖护城河,引桑乾河水,冬季预设冰下铁蒺藜,大致便是如此!”工匠稟报导。
杨业点了点头,郭进在一旁道:“云州在山后属於核心,存粮也得同朝廷建议,得要两百万石才行!”
“会不会太多了”杨业皱眉,“两百万石可不是小数目,况如今宋辽形势不同,一百万也是绰绰有余,若遇战事,附近州镇都能前来,山海关也可快速调兵!”
“你想啊,若遇围城,一万守军日耗粮两百石,还有百姓呢总不能不给百姓发放粮草吧,两百万石军民能撑一年,就算遇到朝廷来不及发兵援救的,咱们自己也能坚守!”郭进道。
“那还得多建几座粮库才好...”杨业说道。
“若要增设粮库,可沿城墙挖掘窖穴,单窖可容八万石,”匠人说著快速翻了几页,指著上头的图说道:“防潮可用『沙层夹炭』法。”
“可以,就这么办,”郭进又看向杨业,“每年置换三成存粮,旧粮就低价转售民间,如何”
“好,届时本將写奏本稟明朝廷。”说罢,他又朝工匠问道:“其余城池也是这么修筑城防”
工匠摇头,“不是,工部的旨意说,云州、应州、朔州如此,新州、武州、蔚州的话设计双翁城,其余儒州、媯州、寰州则採用『蜂巢堡』设计。”
看来是按照防御体系和重要程度来重新修筑城池了,杨业心中有数,吩咐工匠自去做事。
“本將倒还有个想法...”杨业说道。
“杨將军请说!”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既然朝廷將城池修筑按防御级別来重筑城池,那他们是不是也可按照敌兵规模来传递不同信號。
“烽燧用三色火號,白烟为小股敌踪,黑烟为大军压境,赤焰为城破求援!”这样一来,只靠烟色便能分辨前方战事,后方援军便可作相应准备。
“如此甚好!”郭进点头,“杨將军一併写在奏本上递迴去吧!”
城防的事告一段落,杨业便准备回州衙写奏本,不料 见远处来了一群人,忙驻足等候,临近了才见来人穿著大宋官服,却都是青袍,看著品级不高。
“下官见过杨將军,见过郭將军!”邢敦和黄虎到了城下,见枢密副使杨业站在城门下,旁边还站著郭进,当即下了马朝二人行礼。
“你们不是內廷局的吗怎会来云州”杨业奇怪道。
“內廷局新研製一门霹雳砲,太子殿下命下官等运至云州。”邢敦道。
“霹雳砲哪儿呢”郭进听闻內廷局又研製出了新鲜火器,心下立即起了好奇心,忙朝他们身后看去,可只见几个工匠,並未看见什么器械,不由疑惑。
“还在路上!”邢敦將太子殿下的“拆解法”同二人解释了一番,“大致还要十日左右才能到云州,届时只要下官等组装起来便可使用。”
“不过眼下都要议和了,运过来也用不到了吧!”郭进满脸可惜。
“用不到不是最好,谁也不希望这战事没完没了啊!”杨业摇了摇头,而后朝邢敦几人道:“既然如此,便先进城休息几日!”
“多谢两位將军!”邢敦直起身子,同黄虎几人走入城门。
“將军!”身后突然传来喊声,杨业转身看去,见是散在外盯著辽军的斥候,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怎么了辽军有动静”郭进立即上前喝问。
“稟报两位將军,在七老图山发现辽军踪跡。”斥候稟报导。
七老图山在辽国上京道和中京道交界处,这儿出现的辽军会是从哪儿来的
上京还是中京
若是中京,那便只有耶律奚底无疑了!
“耶律小儿胆子还真大,竟敢再次带兵犯境,他以为七老图山还是他契丹人的领土吗”郭进面色冷峻,而后朝杨业道:“让本將率领人马前去迎敌!”
“先不用。”
杨业却是摇头,吩咐斥候继续盯著,一旦有情况立即来报,而后朝郭进说道:“眼下不知辽国意图,他们若要攻打,不至於这么久才有动作,况且也不会这么容易让咱们发现了,本將猜,是他们故意让朝廷知道他们动作。”
“为何”郭进问完的同时突然明白了过来,“朝廷议和的条件开太高了吧,所以他们一边议和,一边以武力威慑。”
下官们出发前听说了,朝廷的条件是让辽国每年输送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哦,还有战马万匹!”邢敦在一旁说道。
杨业和郭进闻言后俱是惊讶不已,“这条件,该不会是殿下说的吧!”
“正是殿下!”
“这便不奇怪了,也只有殿下...”会如此心黑!
......
新州打下来后,李汉琼又回了媯州,原先的媯州指挥使遥里莫的尸体已经掛在了城墙上,身上仍旧只穿著一件中衣。
不过眼下,他也再不会去想不穿衣裳失礼不失礼了!
“渤海人站左边,契丹人站右边,汉人站中间!”媯州城原先的汉军刘安暂代书记官,眼下喊得嗓子嘶哑,他受李汉琼之命,要將媯州城中的百姓分一分,方便重造户籍。
“都排好了,莫要乱动嘍!”刘安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抓起手边水囊喝了一大口,然后又叫道:“先登记,要回原籍的不急,朝廷不糊扣这人不让走!”
要走的属渤海人居多,听闻大延琳率兵反了契丹后,他们心中的火焰便熊熊燃烧了起来。
走,一定要走,他们要跟著大延琳拿回属於他们的东西。
他们要回家!
“俺是营州王氏,被掳到辽国三十年啦...”队列中一个老人默默抹了把眼泪,“也不知道家里人都还在不在,俺离开的时候,婆娘刚生了娃,是个带把的...”
“想要回原籍的,届时州衙会发放『归正户』红契,凭此契可免税三年,当然,若是要留在媯州,也同样给予免税,另外原先契丹贵族的田地,都会重新丈量之后分发下去,大傢伙都放心!”李汉琼走出州衙喊了一嗓子,百姓们见到做主的人开了口,骚动这才慢慢平息。
刘安朝李汉琼拱了拱手,拿著笔继续登记。
李汉琼看著完好的城池和完好的州衙,想起新州那座半破的城池,脸上浮现满足的笑意。
韩重贇眼下可是头疼得很吧!
登记造册定然是不能立即办的,不然哪里还能有人来修筑城墙和州衙啊!
只能说自己运气的確是要好上那么一些啊!
......
鸭淥府城下,鸭绿江的水面映著火光。
大延琳的骨朵砸开城门,飞溅的木刺擦过脸颊,他却浑然不觉,反而仰天大笑。
虽然辽军溃逃前点燃了粮仓,但曾经的渤海西京鸭淥府,终於也回来了!
“大將军!”副將拽著他指向城內,只见数百位衣衫襤褸的百姓跪在街心,最前排点的老者满脸泪水,“辽国把我们当牲口...大將军,你终於来了!”
可是从前渤海十三府,如今却也只得了五州。
大延琳並未在鸭淥府多加停留,而是去了曾经渤海中京显德府,乌玄明率军也刚刚打下了显德府。
此外,便只上京龙泉府、东京龙原府两京未拿下,將这两处打下后,再继续朝北,定能收回所有渤海旧地。
显德府破败的州衙內,大延琳见到了身著王袍的乌玄明,神情当即冷了下来,看来,这是要朝自己宣誓渤海国主权来了。
“大將军!”乌玄明坐在主位上並未起身,大延琳冷眼瞧著,身后的亲卫也俱是冷厉起来,如此之下,州衙中乌玄明的部下也不禁握紧了刀柄严阵以待。
“本將还以为乌將军相邀,是来共商平辽大计,可眼下看来,却是来给本將一个下马威的,若是如此,便恕本將不奉陪了!”大延琳冷声说完,转身便朝外走去。
“大將军误会了!”乌玄明嘆了一声,拿过椅旁一副拐杖站了起来,大延琳这才看到,他左脚包扎,看似是受了伤。
“是吗”腿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他身上穿的这王袍,总不能是假的了吧!
郭进大步走来,指著工匠手中拿著的书册道:“本將记得,这本书是灵州守將,那个叫曹十七的写的吧,当时他便是这么修筑的灵州城,要不是留了条地道啊,灵州还真难以攻下!”
要强行攻也行,就是得耗费大量的火药,到时候城打下来了,灵州也差不多毁了。
工匠俯首称“是”,“回將军的话,此图册的確是曹將军写的那部,山前七州当初都是照著这么修筑的。”
杨业在一旁瞄了眼图册,他却是听自家女儿说起过,太子殿下书房有一本册子,上头可也记了不少城防图,那个叫曹十七的,曾经是殿下麾下。
说不定啊,这图册是殿下以曹十七名义写的。
至於为何
杨业想了想,那段时日豫王和太子斗得厉害,他怕是不想多生事端,才让人这么做了。
但眼下他已为太子,却也从未想过领这功劳,这一点,就比豫王强上数倍。
“城墙加厚至五丈,增设『悬眼』射击孔,城池外挖护城河,引桑乾河水,冬季预设冰下铁蒺藜,大致便是如此!”工匠稟报导。
杨业点了点头,郭进在一旁道:“云州在山后属於核心,存粮也得同朝廷建议,得要两百万石才行!”
“会不会太多了”杨业皱眉,“两百万石可不是小数目,况如今宋辽形势不同,一百万也是绰绰有余,若遇战事,附近州镇都能前来,山海关也可快速调兵!”
“你想啊,若遇围城,一万守军日耗粮两百石,还有百姓呢总不能不给百姓发放粮草吧,两百万石军民能撑一年,就算遇到朝廷来不及发兵援救的,咱们自己也能坚守!”郭进道。
“那还得多建几座粮库才好...”杨业说道。
“若要增设粮库,可沿城墙挖掘窖穴,单窖可容八万石,”匠人说著快速翻了几页,指著上头的图说道:“防潮可用『沙层夹炭』法。”
“可以,就这么办,”郭进又看向杨业,“每年置换三成存粮,旧粮就低价转售民间,如何”
“好,届时本將写奏本稟明朝廷。”说罢,他又朝工匠问道:“其余城池也是这么修筑城防”
工匠摇头,“不是,工部的旨意说,云州、应州、朔州如此,新州、武州、蔚州的话设计双翁城,其余儒州、媯州、寰州则採用『蜂巢堡』设计。”
看来是按照防御体系和重要程度来重新修筑城池了,杨业心中有数,吩咐工匠自去做事。
“本將倒还有个想法...”杨业说道。
“杨將军请说!”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既然朝廷將城池修筑按防御级別来重筑城池,那他们是不是也可按照敌兵规模来传递不同信號。
“烽燧用三色火號,白烟为小股敌踪,黑烟为大军压境,赤焰为城破求援!”这样一来,只靠烟色便能分辨前方战事,后方援军便可作相应准备。
“如此甚好!”郭进点头,“杨將军一併写在奏本上递迴去吧!”
城防的事告一段落,杨业便准备回州衙写奏本,不料 见远处来了一群人,忙驻足等候,临近了才见来人穿著大宋官服,却都是青袍,看著品级不高。
“下官见过杨將军,见过郭將军!”邢敦和黄虎到了城下,见枢密副使杨业站在城门下,旁边还站著郭进,当即下了马朝二人行礼。
“你们不是內廷局的吗怎会来云州”杨业奇怪道。
“內廷局新研製一门霹雳砲,太子殿下命下官等运至云州。”邢敦道。
“霹雳砲哪儿呢”郭进听闻內廷局又研製出了新鲜火器,心下立即起了好奇心,忙朝他们身后看去,可只见几个工匠,並未看见什么器械,不由疑惑。
“还在路上!”邢敦將太子殿下的“拆解法”同二人解释了一番,“大致还要十日左右才能到云州,届时只要下官等组装起来便可使用。”
“不过眼下都要议和了,运过来也用不到了吧!”郭进满脸可惜。
“用不到不是最好,谁也不希望这战事没完没了啊!”杨业摇了摇头,而后朝邢敦几人道:“既然如此,便先进城休息几日!”
“多谢两位將军!”邢敦直起身子,同黄虎几人走入城门。
“將军!”身后突然传来喊声,杨业转身看去,见是散在外盯著辽军的斥候,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怎么了辽军有动静”郭进立即上前喝问。
“稟报两位將军,在七老图山发现辽军踪跡。”斥候稟报导。
七老图山在辽国上京道和中京道交界处,这儿出现的辽军会是从哪儿来的
上京还是中京
若是中京,那便只有耶律奚底无疑了!
“耶律小儿胆子还真大,竟敢再次带兵犯境,他以为七老图山还是他契丹人的领土吗”郭进面色冷峻,而后朝杨业道:“让本將率领人马前去迎敌!”
“先不用。”
杨业却是摇头,吩咐斥候继续盯著,一旦有情况立即来报,而后朝郭进说道:“眼下不知辽国意图,他们若要攻打,不至於这么久才有动作,况且也不会这么容易让咱们发现了,本將猜,是他们故意让朝廷知道他们动作。”
“为何”郭进问完的同时突然明白了过来,“朝廷议和的条件开太高了吧,所以他们一边议和,一边以武力威慑。”
下官们出发前听说了,朝廷的条件是让辽国每年输送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哦,还有战马万匹!”邢敦在一旁说道。
杨业和郭进闻言后俱是惊讶不已,“这条件,该不会是殿下说的吧!”
“正是殿下!”
“这便不奇怪了,也只有殿下...”会如此心黑!
......
新州打下来后,李汉琼又回了媯州,原先的媯州指挥使遥里莫的尸体已经掛在了城墙上,身上仍旧只穿著一件中衣。
不过眼下,他也再不会去想不穿衣裳失礼不失礼了!
“渤海人站左边,契丹人站右边,汉人站中间!”媯州城原先的汉军刘安暂代书记官,眼下喊得嗓子嘶哑,他受李汉琼之命,要將媯州城中的百姓分一分,方便重造户籍。
“都排好了,莫要乱动嘍!”刘安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抓起手边水囊喝了一大口,然后又叫道:“先登记,要回原籍的不急,朝廷不糊扣这人不让走!”
要走的属渤海人居多,听闻大延琳率兵反了契丹后,他们心中的火焰便熊熊燃烧了起来。
走,一定要走,他们要跟著大延琳拿回属於他们的东西。
他们要回家!
“俺是营州王氏,被掳到辽国三十年啦...”队列中一个老人默默抹了把眼泪,“也不知道家里人都还在不在,俺离开的时候,婆娘刚生了娃,是个带把的...”
“想要回原籍的,届时州衙会发放『归正户』红契,凭此契可免税三年,当然,若是要留在媯州,也同样给予免税,另外原先契丹贵族的田地,都会重新丈量之后分发下去,大傢伙都放心!”李汉琼走出州衙喊了一嗓子,百姓们见到做主的人开了口,骚动这才慢慢平息。
刘安朝李汉琼拱了拱手,拿著笔继续登记。
李汉琼看著完好的城池和完好的州衙,想起新州那座半破的城池,脸上浮现满足的笑意。
韩重贇眼下可是头疼得很吧!
登记造册定然是不能立即办的,不然哪里还能有人来修筑城墙和州衙啊!
只能说自己运气的確是要好上那么一些啊!
......
鸭淥府城下,鸭绿江的水面映著火光。
大延琳的骨朵砸开城门,飞溅的木刺擦过脸颊,他却浑然不觉,反而仰天大笑。
虽然辽军溃逃前点燃了粮仓,但曾经的渤海西京鸭淥府,终於也回来了!
“大將军!”副將拽著他指向城內,只见数百位衣衫襤褸的百姓跪在街心,最前排点的老者满脸泪水,“辽国把我们当牲口...大將军,你终於来了!”
可是从前渤海十三府,如今却也只得了五州。
大延琳並未在鸭淥府多加停留,而是去了曾经渤海中京显德府,乌玄明率军也刚刚打下了显德府。
此外,便只上京龙泉府、东京龙原府两京未拿下,將这两处打下后,再继续朝北,定能收回所有渤海旧地。
显德府破败的州衙內,大延琳见到了身著王袍的乌玄明,神情当即冷了下来,看来,这是要朝自己宣誓渤海国主权来了。
“大將军!”乌玄明坐在主位上並未起身,大延琳冷眼瞧著,身后的亲卫也俱是冷厉起来,如此之下,州衙中乌玄明的部下也不禁握紧了刀柄严阵以待。
“本將还以为乌將军相邀,是来共商平辽大计,可眼下看来,却是来给本將一个下马威的,若是如此,便恕本將不奉陪了!”大延琳冷声说完,转身便朝外走去。
“大將军误会了!”乌玄明嘆了一声,拿过椅旁一副拐杖站了起来,大延琳这才看到,他左脚包扎,看似是受了伤。
“是吗”腿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他身上穿的这王袍,总不能是假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