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完顏部-《皇叔且慢》

  赵德芳总觉得奇怪,怎么今日官家这么好说话,平日怎么都要再囉嗦几句的啊!

  “爹是想问一问...”赵匡胤斟酌著语言,想著要怎么说才能不让赵德昭听出来自己已经知道了他身份这件事。

  “爹想问什么”

  “如今南方已平,可北方还有山后九州,辽国未灭,也说不准除了辽国,还有其他游牧民族会崛起,依你看,大宋该如何防备北方才好”赵匡胤问道。

  “雁门关这一战,辽国失去五万人马,他们如果为著將来,短期当是不会再对我大宋有所图谋,毕竟人马拼不过,火器也拼不过,我以为,他们若要谋求发展,怕是会联合草原其他部族。”

  赵德昭说的自然是金,不过眼下他们还未建国,在辽国的扶持下,完顏部刚统一了女真各部,还没成什么气候。

  “爹也知道,我从前往北边派过探子,一开始真不是为了监视三叔,而是要盯著草原各部的动静...”眼下说这话,赵德昭一点儿也不脸红,赵匡胤想知道的不就是北方的问题吗

  就算二人都是心知肚明,但往外说,总要借个理由,赵德昭朝北边派细作这事也就不用瞒了。

  “北方按出虎水(汉语翻译为金)流域生活著一群部族,他们生活艰苦,就算部族首领吃的,也就是糙米饭、醃黄瓜、韭菜野蒜这些,野味家禽倒是不少,都是他们自己打的,这就算是御宴了,部族百姓红白喜事,杀鸡煮酒,也能大摇大摆到部族首领住的地方喊他一起吃饭,沐浴也都是在小河中...”

  赵德昭根据从前书上记载的,將完顏部建国前的环境描述了一番,赵德芳听得仔细,想著草原上竟还有如此未开化的部族。

  这样的部族有什么可怕的就跟野人一般!

  “眼下,完顏部得了辽国支持统一了各部,也是希望能从辽国获取足够的粮食和铁器,我们大宋...也能给啊!”赵德昭笑著道。

  “给他们”赵匡胤有些不乐意,这些贼人可是灭了他们大宋的,还如此欺辱赵家儿孙,为何要同他们交易粮食物资

  “既然知道他们在哪儿,何不派兵马直接剿杀”赵匡胤不满。

  这话也是让赵德芳给惊著了,这部族自己从前从未听闻过,眼下更是如蛮荒之人一般,更是从未同他们大宋结怨,官家怎么一开口就要剿杀了他们,戾气未免太大了些。

  “爹,打江南国,防备辽国,已是耗费了不少,还有山后九州要夺回,就算要打,也不该是这个时候,也得休养生息一段时日才好。”

  再打下去,不被人说穷兵黷武才怪呢!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再说了,金国生活的地方比之辽国更北更远,大宋是有先进的火器和武器,也有足够的人马,可是这么远,包括后勤保障、粮草转运这些,都是问题!

  “是不用打,”赵德芳插话道:“但也用不著同他们交易粮食啊,让他们扒著辽国去。”

  “我明白二郎的意思,”赵匡胤继续道:“二郎是想分化他二者之间的关係,让他们联繫不至如此紧密。”

  “没错,我大宋如今可是接连贏了辽国,我们先拋出橄欖枝,何愁他们不接”赵德昭说道:“况且那探子也说了,这些部族的人最是崇尚中原文化,喜欢儒学。”

  “喜欢儒学又如何让他们学了咱们的文化,岂不是更要强大了”赵德芳不解。

  “我看到过一句话: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恆的歷史规律。”

  “二哥这话好是拗口...”赵德芳皱著眉头,努力理解赵德昭这话的意思。

  而看赵匡胤,他低头沉思了片刻,问道:“二郎的意思,他们会因为我儒家文化而自取灭亡这又是何理”

  歷史上有种说法是“金以儒亡”,原先马背上的强族在进入中原后,学习汉人风俗文化,更是贪图享乐以至於逐渐文弱。

  南宋时期在一次射箭比试中,两国选手差距更是悬殊,南宋官吏以五十比七的成绩贏下了金国武將,这让彼时的金国皇帝金世宗很是恼火。

  后来大清入关后便著重这方面的问题,其八旗子弟不能荒废武学,但最后还是日渐废弛。

  “爹,咱们要送什么东西过去,也是咱们说了算的,难道真要送些学问或者技术给他们去发展吗自然是要送些玩乐之物啊,比如诗词戏曲、綾罗绸缎、出舆入輦、甘脆肥浓,这些裹著衣的毒药,难道所有人都能抵抗得了吗”

  完顏部如今可是排斥在农耕文明边缘的部族,对於他们来说,这些单凭感官就能体验到的诱惑,实在是难以抵抗!

  英国哲学家穆勒曾说过,不论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追究的终极人生目標都是快乐的最大化,而快乐有质量之差,学会欣赏和享受高质量快乐的人,很难放弃並转而追求低等快乐。

  改成老祖宗的话,便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再者说了,老掉牙的一句话,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当然,眼下完顏部还没有城,能不动用兵力就解决问题,那为何要劳民伤財

  “二郎是想如何做”赵匡胤听了这话,也觉得出兵不划算,对付这么一个部族,不如就用二郎说的,自內部让他们腐朽,让他们失去引以为傲的东西。

  “派个使臣去谈谈吧,”赵德昭说道:“总要先知道他们的意思!”

  “好,”赵匡胤点头,“届时,你將这些话写个奏本递到政事堂,就说...是朕让武德司的人打听来的就好。”

  对於这种欲盖弥彰的说法,赵德昭也不过一笑置之,武德司便武德司吧,不过说起武德司,赵德昭还真有话说。

  “爹,武德司正好也是抓细作的,爹有没有想过,让他们也朝外发展发展,打探些有用的消息回来”赵德昭笑著道。

  “为何这么说”赵匡胤问道。

  “是这样,此次攻下润州城,便是有个姓左的小兵...”赵德昭將这件事简单说了,接著道:“武德司不也有个姓左的,说不定是一家,既然能抓细作,也能做细作。”

  “我记得,这次谋反,也有个宿卫將军姓左...”赵德芳突然道。

  殿中突然静了下来,赵德芳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道:“估计不是一家的,姓左的京师也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