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连夜觐见-《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历史上,直到三百年后,这些高产作物才因为各种机缘巧合,零零散散地传入中原,并最终引爆了满清的人口大爆炸。

  而现在!

  就在今天!

  永乐十四年!

  它们,被自己,被大明的无敌舰队,整整提前了三百年,带回了这片土地!

  蓝武浑身都在微微颤抖,那不是恐惧,而是极致的兴奋!

  他几步冲到托盘前,无视了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一把抓起一个其貌不扬的土豆。

  冰凉而坚实的触感从掌心传来。

  他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土豆,而是看到了未来无数丰收的田野,看到了无数张吃饱了饭的,洋溢着幸福笑脸的百姓。

  大明,将因为这些东西,而彻底改变!

  一个前所未有的,真正意义上的黄金盛世,将在他的手中,拉开序幕!

  “好!”

  蓝武死死地攥着那颗土豆,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着无尽激动的低吼。

  “郑和!你立下了不世之功!”

  整个接风宴的气氛,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怪异。

  满座的将校官员,都用一种茫然的眼神看着蓝武。

  不明白他为何会这么激动。

  只有郑和,这个亲身踏上过那片土地,亲眼见过当地土人如何耕种,如何收获的人,才能隐约理解蓝武那份激动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郑和!”

  蓝武的声音,将宴会厅内所有人的思绪都拉了回来。

  “你带回来了多少?”

  郑和赶忙躬身回答:“回禀公爷,每一样,都带回了至少五百斤的量,并且已经分装密封,确保万无一失。”

  “好!”

  蓝武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发出一声巨响。

  他环视了一圈满脸错愕的众人,没有半句解释,直接下达了命令。

  “诸位,这接风宴我和郑和便不奉陪了。”

  “文喻留下,负责船队在天津卫的休整和卸货事宜,韩望,你负责把所有珍宝货物,全部封存入库,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动!”

  “郑和!”

  “末将在!”

  “你,现在就随我回京!”

  “备最好的快马!”

  蓝武的命令干脆利落,不带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汤文喻在内,全都懵了。

  这怎么吃的好好的,突然就要走了啊?

  如此盛大的接风宴,才刚开了个头,就因为几块新大陆的作物,说散就散了?

  “公爷,这……是不是太仓促了些?”一名天津卫的文官壮着胆子开口。

  蓝武根本没理他。

  他一把拉起郑和,大步就朝着宴会厅外走去。

  夜色如墨。

  自天津卫通往北京的官道上,十几骑快马正卷起漫天烟尘,疯狂地疾驰着。

  马蹄声急促如鼓点,敲打着寂静的夜。

  蓝武一马当先,冰冷的夜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但他心中的火焰,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旺盛。

  他知道,自己正在亲手推动历史的车轮,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向一个崭新的纪元。

  没有饥饿的大明。

  人口可以肆意增长的大明。

  一个拥有着无尽潜力的,真正的天朝上国!

  这一切,都将从他此刻的疾驰开始。

  黎明时分,当北京城巍峨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时,蓝武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德胜门。

  他们没有片刻的停留,直接亮出令牌,纵马穿过还未完全苏醒的街道,直奔紫禁城。

  乾清宫。

  朱棣才刚刚起身,正在宫女的伺候下穿戴朝服。

  当他听到太监通报,说凉国公蓝武与三宝太监郑和在宫门外紧急求见时,不由就是一愣。

  这么快?

  按照计划,船队抵达天津卫,至少也要休整个三五日,才会由蓝武陪同,正式向京城进发。

  怎么会连夜赶了回来?

  出事了?

  朱棣的心头,瞬间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

  “宣!”

  没有片刻犹豫,他直接开口。

  很快,蓝武和郑和便带着一身的风尘与疲惫,大步走进了乾清宫。

  “臣,参见陛下!”

  两人齐齐跪倒行礼。

  “免礼平身。”朱棣抬了抬手,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为何如此行色匆匆?可是船队出了什么变故?”

  “回禀陛下!”蓝武站起身,脸上却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

  “非但没有变故,郑和更是为陛下,为我大明,带回了天大的祥瑞!”

  “哦?”

  朱棣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蓝武没有多言,只是对着身后一挥手。

  两名亲卫立刻捧着三个盖着红布的托盘,快步上前。

  “陛下,请看!”

  蓝武亲自上前,一把掀开了第一块红布。

  “此物,名曰玉米。”

  他又掀开了第二块。

  “此物,名曰红薯。”

  最后,是第三块。

  “此物,名曰土豆!”

  当这三样东西,清晰地呈现在朱棣面前时,这位见惯了无数奇珍异宝的永乐大帝,脸上也露出了几分好奇。

  他看着那金黄的玉米,紫红的红薯,还有灰扑扑的土豆,一时之间,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祥瑞?”朱棣有些不解地看向蓝武:“就凭这三样东西?”

  “陛下!”蓝武的声调陡然拔高。“这三样东西的价值,远胜过我大明开国以来,所有下西洋船队带回来的黄金、宝石、香料的总和!”

  此言一出,整个乾清宫都为之一静。

  朱棣那原本还带着一丝随意的神态,瞬间凝固。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几步走到托盘前,死死地盯着那三样东西。

  作为同样看过未来历史的人,朱棣瞬间就明白了蓝武这是什么意思。

  “高产作物!”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吐出了这四个字。

  他的呼吸,在这一刻变得无比粗重。

  “它们的产量如何?!”

  这个问题,由郑和来回答最合适不过。

  郑和上前一步,躬身道:“回禀陛下,据臣在那片新大陆所见,此三物,皆不择水土,贫瘠之地亦可生长。而其产量……高到不可思议!”

  “一亩之地,可得数千斤,甚至上万斤!”

  轰!

  上万斤!

  这三个字,饶是朱棣已经在未来的历史上看到过记载,如今真正听到郑和如此说还是忍不住浑身一阵酥麻!

  他太清楚亩产万斤,对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困扰了华夏数千年之久的饥荒,将彻底成为历史!

  这意味着,他治下的子民,将再也不会有饿殍遍野的惨剧!

  “哈哈……哈哈哈哈!”

  朱棣突然仰天大笑起来,那笑声洪亮无比,充满了无尽的喜悦与豪情,震得整个大殿都嗡嗡作响。

  “好!好!好啊!”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眼圈竟是有些微微泛红。

  迁都北京,万国来朝,都不及眼前这三样东西,带给他的震撼与喜悦来得猛烈!

  这,才是真正能奠定他大明万世基业的无上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