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尘埃落定,新程待启
皇陵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晨曦已刺破云层,将金辉洒在满目疮痍的石阶上。那些凝固的暗红血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断剑与破碎的符篆散落其间,无声诉说着昨夜的惨烈。
林渊站在登天梯消失的虚空下,望着东方天际渐浓的霞光,玄色衣袍上的褶皱还凝着未干的血痕。苏清雪走到他身侧,将一件干净的素色外袍轻轻搭在他肩上,指尖触到左臂时,能清晰感受到那三枚金纹残留的灼热。
“万剑宗的弟子已经在清点伤亡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晨起的微哑,“执法长老说,这次折损了近三成修士,隐市那边也损失不小。”
林渊回头看向皇陵下方,隐约能听到担架碰撞的闷响与低低的啜泣。他沉默片刻,抬手将外袍系好:“让丹药堂的人优先救治重伤员,所有牺牲修士的后事,按宗门最高规格操办。他们的家人,由万剑宗终身供奉。”
“嗯。”苏清雪点头应下,目光却落在不远处的玄帝身上。
这位大夏帝王正蹲在残破的龙纹柱旁,用指尖轻轻拂去柱上断裂的龙鳞。他褪去了龙袍,换上一身青色常服,散乱的发髻用一根木簪简单束起,倒像是个落魄的文人。老怪被净化后留下的焦黑拐杖就放在他脚边,成了这场变故最沉默的注脚。
“他说要亲自去镇魔司地牢。”苏清雪轻声道,“说是要看看那些被囚禁的修士,给他们赔罪。”
林渊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玄帝恰好抬起头,两人视线在空中相撞。没有剑拔弩张的敌意,玄帝的眼神里带着复杂的疲惫,他对着林渊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然后便拿起那截焦黑拐杖,转身朝着皇陵外走去。背影佝偻,再无往日帝王的威严。
“清雪。”林渊忽然开口,“你真的……不恨他?”
苏清雪低头看着自己的指尖,那里还留着为凝霜剑引血时的浅痕:“恨过。”她轻声道,“在农户家被苛待时,在修炼遇到瓶颈时,在午夜梦回想起祭坛火光时,都恨过。可看到他刚才蹲在那里,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她忽然笑了笑,眼角泛起细碎的光:“或许是父皇的血脉在作祟,或许是这些年见过太多生离死别,突然觉得,再深的仇恨,也该有个尽头。”
林渊伸手,轻轻握住她微凉的指尖。晨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
“那就让他用余生来赎罪吧。”
一、皇城新风
三日后,大夏皇城的街道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
镇魔司的黑旗被尽数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万剑宗的青锋旗与隐市的云纹旗。曾经阴森可怖的镇魔司地牢被彻底打开,那些被囚禁多年的修士在阳光下面露茫然,随即被赶来的万剑宗弟子接入临时安置的医馆。
玄帝颁布了三道圣旨,刻在皇城中心的石碑上:
1. 废除镇魔司,所有涉及修士精血的法令一概作废;
2. 开仓放粮,赈济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
3. 设立“公道堂”,由万剑宗、隐市与大夏朝臣共同执掌,专门审理旧日冤案。
林渊与苏清雪站在公道堂的牌匾下,看着玄帝亲手将第一道案件卷宗递到一位白发修士手中。那修士曾是南方有名的丹师,因不愿为镇魔司炼制邪丹而被囚十年,此刻接过卷宗时,枯瘦的手指止不住地颤抖。
“陛下此举,能安民心。”苏清雪轻声道。
林渊却望着远处城墙下聚集的流民:“安民心易,安天下心难。你看那些流民,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粮食,还有对未来的信心。”
他转身对身后的万剑宗弟子吩咐:“让宗门的丹师与阵法师都出来,帮百姓修缮房屋,在城外布下聚灵阵。灵气充裕了,土地才能丰产,百姓才能真正安稳。”
弟子领命而去,苏清雪看着林渊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这个曾被仇恨裹挟的人,如今正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抚平这片土地的伤痕。
二、旧识新颜
半月后,万剑宗的传送阵前热闹非凡。
执法长老带着几位核心弟子前来辞行,他们要返回宗门主持大局,留下一批弟子协助皇城的重建。临行前,执法长老将一枚刻着剑纹的玉简递给林渊:
“这是宗门历代积累的功法心得,你且拿着。虽说你已破三劫大乘境,但多看看总是好的。”他顿了顿,又道,“宗门上下都盼着你早日回来,若是……若是想留在皇城,也无妨。万剑宗永远是你的根。”
林渊接过玉简,郑重地行了一礼:“多谢长老。待皇城安定,我自会回去。”
执法长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转身踏上传送阵。光芒闪烁间,一行人消失在阵中。
隐市的修士们也陆续撤离,临走前,隐市的首领——一位戴着青铜面具的老者,特意找到林渊。
“林小子,老怪虽死,但她暗中培养的势力未必能一网打尽。”老者的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这是隐市的信物,若遇麻烦,持此物可调动各地分舵的力量。”
林渊接过一枚刻着蛇纹的令牌,刚要道谢,老者却摆了摆手:“不必谢我。要谢,就谢清雪丫头吧。当年若不是她求我们暗中保护你,你在镇魔司的水牢里,怕是活不过三天。”
林渊猛地转头看向苏清雪,她却别过脸,耳根微微泛红。
老者见状,嘿嘿一笑,转身没入隐市的传送阵中。
“你为何从未告诉我?”林渊走到苏清雪面前,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苏清雪抬头,对上他的目光,眼中带着笑意:“告诉你,让你当时就冲出去报仇,然后被镇魔司的人乱箭射死吗?”
林渊一时语塞,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他忽然明白,那些年自己在黑暗中挣扎时,总有一束光在暗中照亮前路,原来那束光,一直是她。
三、月下剑鸣
皇城的夜晚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是少了几分奢靡,多了几分平和。
林渊与苏清雪并肩走在护城河边,晚风拂过,带来两岸的花香。远处公道堂的灯火还亮着,玄帝还在里面批阅卷宗,据说他已经连续半个月住在那里,吃住都与普通官员无异。
“你说,玄帝真的能守住这份初心吗?”苏清雪忽然问道。
林渊望着水中的月影:“人是会变的,但只要有监督,有约束,总有希望。就像这水,若是没人疏浚,迟早会变成一潭死水。公道堂就是那道渠,我们就是守渠人。”
苏清雪忽然停下脚步,从袖中取出一柄小巧的玉剑:“这是我在皇陵地宫找到的,应该是当年母亲留给我的。”
玉剑通体莹白,剑鞘上刻着一朵含苞待放的雪莲。林渊接过玉剑,入手温润,隐隐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纯灵力。
“是柄好剑。”他赞叹道。
“送给你。”苏清雪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期待,“斩愁剑虽利,却太刚猛,这柄‘听雪’剑,或许能中和一二。”
林渊握紧听雪剑,忽然抬手,手腕轻转。听雪剑脱鞘而出,发出一声清越的剑鸣,月光洒在剑身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
“好剑。”林渊再赞一声,抬手挽了个剑花,剑影如月下流萤,轻盈而灵动。
苏清雪看着他舞剑的身影,忽然轻声道:“林渊,等皇城的事了了,我们去看看江南吧?我听说那里的春天,桃花能开得漫山遍野。”
林渊的剑势一顿,转头看向她,眼中笑意璀璨:“好。”
剑鸣在夜空中回荡,与远处的蛙鸣虫唱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安宁的乐章。登天梯的光芒早已消散,但林渊知道,真正的大道,不在虚空之上,而在脚下这片土地,在身边这个人。
皇陵的硝烟彻底散尽,新的故事,正在晨光与月色中,缓缓展开。
喜欢崮影人生一位残疾者的27年突围
皇陵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晨曦已刺破云层,将金辉洒在满目疮痍的石阶上。那些凝固的暗红血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断剑与破碎的符篆散落其间,无声诉说着昨夜的惨烈。
林渊站在登天梯消失的虚空下,望着东方天际渐浓的霞光,玄色衣袍上的褶皱还凝着未干的血痕。苏清雪走到他身侧,将一件干净的素色外袍轻轻搭在他肩上,指尖触到左臂时,能清晰感受到那三枚金纹残留的灼热。
“万剑宗的弟子已经在清点伤亡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晨起的微哑,“执法长老说,这次折损了近三成修士,隐市那边也损失不小。”
林渊回头看向皇陵下方,隐约能听到担架碰撞的闷响与低低的啜泣。他沉默片刻,抬手将外袍系好:“让丹药堂的人优先救治重伤员,所有牺牲修士的后事,按宗门最高规格操办。他们的家人,由万剑宗终身供奉。”
“嗯。”苏清雪点头应下,目光却落在不远处的玄帝身上。
这位大夏帝王正蹲在残破的龙纹柱旁,用指尖轻轻拂去柱上断裂的龙鳞。他褪去了龙袍,换上一身青色常服,散乱的发髻用一根木簪简单束起,倒像是个落魄的文人。老怪被净化后留下的焦黑拐杖就放在他脚边,成了这场变故最沉默的注脚。
“他说要亲自去镇魔司地牢。”苏清雪轻声道,“说是要看看那些被囚禁的修士,给他们赔罪。”
林渊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玄帝恰好抬起头,两人视线在空中相撞。没有剑拔弩张的敌意,玄帝的眼神里带着复杂的疲惫,他对着林渊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然后便拿起那截焦黑拐杖,转身朝着皇陵外走去。背影佝偻,再无往日帝王的威严。
“清雪。”林渊忽然开口,“你真的……不恨他?”
苏清雪低头看着自己的指尖,那里还留着为凝霜剑引血时的浅痕:“恨过。”她轻声道,“在农户家被苛待时,在修炼遇到瓶颈时,在午夜梦回想起祭坛火光时,都恨过。可看到他刚才蹲在那里,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她忽然笑了笑,眼角泛起细碎的光:“或许是父皇的血脉在作祟,或许是这些年见过太多生离死别,突然觉得,再深的仇恨,也该有个尽头。”
林渊伸手,轻轻握住她微凉的指尖。晨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
“那就让他用余生来赎罪吧。”
一、皇城新风
三日后,大夏皇城的街道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
镇魔司的黑旗被尽数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万剑宗的青锋旗与隐市的云纹旗。曾经阴森可怖的镇魔司地牢被彻底打开,那些被囚禁多年的修士在阳光下面露茫然,随即被赶来的万剑宗弟子接入临时安置的医馆。
玄帝颁布了三道圣旨,刻在皇城中心的石碑上:
1. 废除镇魔司,所有涉及修士精血的法令一概作废;
2. 开仓放粮,赈济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
3. 设立“公道堂”,由万剑宗、隐市与大夏朝臣共同执掌,专门审理旧日冤案。
林渊与苏清雪站在公道堂的牌匾下,看着玄帝亲手将第一道案件卷宗递到一位白发修士手中。那修士曾是南方有名的丹师,因不愿为镇魔司炼制邪丹而被囚十年,此刻接过卷宗时,枯瘦的手指止不住地颤抖。
“陛下此举,能安民心。”苏清雪轻声道。
林渊却望着远处城墙下聚集的流民:“安民心易,安天下心难。你看那些流民,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粮食,还有对未来的信心。”
他转身对身后的万剑宗弟子吩咐:“让宗门的丹师与阵法师都出来,帮百姓修缮房屋,在城外布下聚灵阵。灵气充裕了,土地才能丰产,百姓才能真正安稳。”
弟子领命而去,苏清雪看着林渊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这个曾被仇恨裹挟的人,如今正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抚平这片土地的伤痕。
二、旧识新颜
半月后,万剑宗的传送阵前热闹非凡。
执法长老带着几位核心弟子前来辞行,他们要返回宗门主持大局,留下一批弟子协助皇城的重建。临行前,执法长老将一枚刻着剑纹的玉简递给林渊:
“这是宗门历代积累的功法心得,你且拿着。虽说你已破三劫大乘境,但多看看总是好的。”他顿了顿,又道,“宗门上下都盼着你早日回来,若是……若是想留在皇城,也无妨。万剑宗永远是你的根。”
林渊接过玉简,郑重地行了一礼:“多谢长老。待皇城安定,我自会回去。”
执法长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转身踏上传送阵。光芒闪烁间,一行人消失在阵中。
隐市的修士们也陆续撤离,临走前,隐市的首领——一位戴着青铜面具的老者,特意找到林渊。
“林小子,老怪虽死,但她暗中培养的势力未必能一网打尽。”老者的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这是隐市的信物,若遇麻烦,持此物可调动各地分舵的力量。”
林渊接过一枚刻着蛇纹的令牌,刚要道谢,老者却摆了摆手:“不必谢我。要谢,就谢清雪丫头吧。当年若不是她求我们暗中保护你,你在镇魔司的水牢里,怕是活不过三天。”
林渊猛地转头看向苏清雪,她却别过脸,耳根微微泛红。
老者见状,嘿嘿一笑,转身没入隐市的传送阵中。
“你为何从未告诉我?”林渊走到苏清雪面前,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苏清雪抬头,对上他的目光,眼中带着笑意:“告诉你,让你当时就冲出去报仇,然后被镇魔司的人乱箭射死吗?”
林渊一时语塞,心中却涌起一股暖流。他忽然明白,那些年自己在黑暗中挣扎时,总有一束光在暗中照亮前路,原来那束光,一直是她。
三、月下剑鸣
皇城的夜晚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是少了几分奢靡,多了几分平和。
林渊与苏清雪并肩走在护城河边,晚风拂过,带来两岸的花香。远处公道堂的灯火还亮着,玄帝还在里面批阅卷宗,据说他已经连续半个月住在那里,吃住都与普通官员无异。
“你说,玄帝真的能守住这份初心吗?”苏清雪忽然问道。
林渊望着水中的月影:“人是会变的,但只要有监督,有约束,总有希望。就像这水,若是没人疏浚,迟早会变成一潭死水。公道堂就是那道渠,我们就是守渠人。”
苏清雪忽然停下脚步,从袖中取出一柄小巧的玉剑:“这是我在皇陵地宫找到的,应该是当年母亲留给我的。”
玉剑通体莹白,剑鞘上刻着一朵含苞待放的雪莲。林渊接过玉剑,入手温润,隐隐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纯灵力。
“是柄好剑。”他赞叹道。
“送给你。”苏清雪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期待,“斩愁剑虽利,却太刚猛,这柄‘听雪’剑,或许能中和一二。”
林渊握紧听雪剑,忽然抬手,手腕轻转。听雪剑脱鞘而出,发出一声清越的剑鸣,月光洒在剑身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
“好剑。”林渊再赞一声,抬手挽了个剑花,剑影如月下流萤,轻盈而灵动。
苏清雪看着他舞剑的身影,忽然轻声道:“林渊,等皇城的事了了,我们去看看江南吧?我听说那里的春天,桃花能开得漫山遍野。”
林渊的剑势一顿,转头看向她,眼中笑意璀璨:“好。”
剑鸣在夜空中回荡,与远处的蛙鸣虫唱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安宁的乐章。登天梯的光芒早已消散,但林渊知道,真正的大道,不在虚空之上,而在脚下这片土地,在身边这个人。
皇陵的硝烟彻底散尽,新的故事,正在晨光与月色中,缓缓展开。
喜欢崮影人生一位残疾者的27年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