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白刚-《节目筹备半年,你靠捡漏一天通关》

  “哥,他就是塘主。”

  罗明华连忙指给他表哥罗逸轩看。

  听到这话后,边上的人也望了过去。

  只见那塘主正小跑着往他们这边。

  边走边喊:“你们是干啥的?站我这塘边儿干啥?”

  这塘主喊出来的声音很生硬,语气因为警惕的缘故带着些许粗暴。

  许宝龙、周辉他们也望了过去。

  不过对于这番语气,众人倒是都能理解。

  任谁忽然看见自家搞养殖的池塘边儿上,乌压压的站着这么十好几个陌生的面孔,估计都是这番反应。

  承包塘口搞养殖的,对于生面孔基本上都会有一种天然的警惕。

  毕竟,一招不慎,可能就会面临着血本无归。

  塘里的鱼辛辛苦苦养了一年,到头来因为一小瓶“药”,倒下去的第二天全部翻着肚皮瞪着死鱼眼飘起来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元凶,

  除了同村里见不得别人好的剑冢之外,还有的就是完完全全不认识,没有任何私人恩怨的陌生人!

  前者还稍微好点儿,一般在承包鱼塘的时候,都会和村子签订合同。若真是同村人闹死的,全村都会有损失。哪怕真有小人作祟,因为身份信息的缘故,查起来也要简单一些。

  但若是后者,因为自已生活不顺,纯粹想无脑发泄这种的,事发后那真是无从查起。

  ...

  李开闯年轻的时候右腿受过伤,后来虽然养好了,但现在年纪大了还是稍微有些跛脚。

  哪怕是在小跑着,速度也不快。

  喊完话后,愣是走了一分多钟才走到众人面前。

  “你,你们是什么人?”

  “来干啥的?站我这塘边儿干嘛?”李开闯阴沉着脸,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质问。

  这番模样,倒是符合罗明华刚才提到的“孤僻”性格。

  一看就不是很好打交道。

  站在人群中的罗明华连忙站了出来,一边递烟一边道:“李大哥,是我。”

  “这是我哥罗逸轩,额......这些都是我那农家乐过来的客人。”

  见到有熟悉的面孔后,李开闯阴沉着的脸这才稍稍缓和。

  想想也是,下药闹鱼的,一般都是一个人摸黑偷偷行动的。

  这么多人倒是的确不太可能。

  李开闯接过了烟,夹在耳朵上后,问道:“罗老板,你们这么多人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李大哥,确实是有点儿事,想过来看一样东西......”罗明华大概讲了一下。

  他们说话的时候,

  罗逸轩和付了五百块钱话费的白奎,俩人正拿着手机,与视频通话对面的林婶儿丈夫进行着沟通交流。

  “那瓷瓶是不是在这个池塘边上捡的?”罗逸轩将摄像头翻转,对准正前方的环境,问道。

  “好,好像是的。”

  “具体位置呢?”

  “我想想。”林婶他丈夫这会儿已经坐上了白奎远程安排的车,正在往这罗湾村赶。

  在刚才那三十万的加持下,倒是没有应付,俩眼珠子瞪得浑圆,看着确实是一副认真回忆思索的模样。

  看着手机等答案的罗逸轩还是很有耐心的。

  但白奎却有点儿不耐烦了,见好一会儿没确定答案便一个劲儿的催促了起来:“你到底能不能想起来啊?别是忽悠人的吧?”

  “哎,想起来了,好像是塘口对边儿。”

  “你别说‘好像’行吗?能不能给个确定的答案啊?”

  “额.......实在是时间有点儿远了,都隔了一年多了,不过我记得捡那瓷瓶的地方不远处有块碑,隔着手机有点儿看不清。”

  听到这话,白奎和罗逸轩齐齐抬头望向河对面。

  看了几眼后,还真有块碑。

  若是如此的话,那应该就没错了,的确在这塘口对岸。

  ...

  经过罗明华的沟通。

  塘主李开闯也大概明白了眼前这些人都是干嘛的。

  老实说,他肯定不想看到这么多生面孔在自已承包的鱼塘跟前晃悠。

  但他毕竟只是个承包户。

  拥有的也只是塘子里边的东西。

  人单纯只是站在岸边看的话......他还真管不住。

  更何况,

  他自已都还只是个外地的,这罗明华、罗逸轩俩人可都是姓罗的!

  “罗老板,你这群客人站在我这塘口边上看倒是没啥问题,但别搞破坏......”

  “李大哥这点你放心,这些都是市里边过来玩的大老板,都是有身份的。”罗明华拍着胸口笑着说道:“而且还有我和我哥都在这边上看着呢。”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开闯也说不出来别的了。

  不过他也没走,站在一旁冷声看着。

  在确定那瓷瓶是从塘口对岸那块石碑附近捡到的之后,一行人跟着又走了过去。

  到达位置后,

  手机摄像头照向那块碑,视频通话里林婶儿她丈夫这才连连点头:“就是这里,就是这里。”

  这一路上,

  陈默全程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模式。

  本来单纯只是想着过来玩的。

  他是真没想到来到这里,居然还能跟古董扯上关系。

  但除了他之外,周辉就不用说了,老许、老马,还有张美芳他们,激动谈不上,但一个个都挺兴奋的。

  对于这件事儿,相当期待。

  人群中,

  白奎他亲哥,白刚一直在注意着不远处气定神闲的陈默。

  他知道自已弟弟和那叫做周辉的之间的矛盾。

  也知道那姓周的是个富二代,家里边挺有钱的,但他其实还是没太当回事儿。

  因为他白刚不是富二代。

  全副身家都是实打实靠自已在生意场上博出来的。

  俩人之间的那种小打小闹,

  在他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

  那天四合院卖品会里买到的那幅张大千的画......已经请了好几个专家看过了,可以确定是赝品。

  再算上当时买到手的其它的物件儿,

  足足亏了四千万!

  确定是赝品的时候,白刚心里其实就已经想明白了,这笔钱大概率是拿不回来了!

  灵境胡同那四合院,想都不用想,肯定早已人去楼空。

  人既然能设下这个局,

  退路肯定早就已经安排妥当了。

  可能那天下午他们一行人刚离开,还没到晚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转移资金了......

  这四千万,虽然气的肝疼,但他白刚并不是说就亏不起了。

  早些年在一个县城做招商引资项目的时候,

  被当地白字道打头的地头蛇,联合本地企业一起做局,他甚至一波亏了两个亿!

  后来不仍旧东山再起了。

  作为一名白手起家的商人,他白刚一直信奉的原则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对于古董收藏而言,他也是这般心态。

  就好比他弟弟白奎,

  白刚很清楚自已弟弟在古玩鉴定领域,也是有点儿水平的。

  但他更清楚他这弟弟的性格,

  不稳重!

  也正因如此,他宁愿花重金聘请专家,也从不让白奎干涉自已的买卖。

  只可惜现在看来,他请的“专家”,得打上那么一个引号。

  这次农家乐之行,

  他原本也是想着在亏了这么一大笔钱后,放松一下心态。

  但没想到能碰上眼前这种情况。

  白刚没多说话,

  但心里已经开始思索,若是真有生坑的话,怎么样才能拿到大头的利润!

  白刚瞥向陈默。

  那天晚上的视频他也看了。

  他知道眼前这人,应该就是最先看出来那幅画有问题的人。

  当然,他还没无脑到跑过去质问对方,为什么明知是赝品,依旧选择看戏。

  别说他了,他弟弟白奎都不会做这么傻币的事儿。

  而也正是因为详细了解后,

  白刚这才知道,这年龄和自已儿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手上是有真东西的!

  他此刻的想法,反倒是想找一个办法,把对方请过来帮自已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