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帝王认证-《节目筹备半年,你靠捡漏一天通关》

  看了大概五六分钟的时候,

  沈砚就已经有至少九成以上的把握可以确定,他手里这只青花缠枝莲纹蟋蟀罐,是老的!

  其罐体表层青花的发色浓艳欲滴,蓝如深海宝石。

  这正是使用郑和下西洋带回去的顶级进口钴料——“苏麻离青”的典型特征。这种青料在宣德御窑工匠的精心雕琢下,呈现出宝石般的幽蓝,浓处深邃如墨,淡处则如雨后青空般清澈明快。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种强烈色彩下的层次感,正是明宣德青花傲视群伦的标志!

  单看这发色,

  沈砚就可以做出判断。

  更何况,除了这发色之外,还有可以称得上是“温润如玉”的釉面!

  胎体淘洗极精,致密坚实,入手沉甸,这些特点则说明其用料,用的是景德镇最精纯的麻仓土......

  除此之外,

  底下的落款中,“德、年、制”这几个字,都完全符合宣德款的官窑特征。

  画工、器型......也都能从侧面进行验证!

  九成......

  不!

  综合考量下来,这只蟋蟀罐子是从景德镇御窑厂出来的真·宣德货的概率,沈砚觉得甚至可以达到九成八!

  ..

  “确实漂亮啊!”沈砚感慨道。

  了却自已心中的好奇后,他便准备把这罐子放回到地上那红木箱子里。

  不过这时候,他心底却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惑。

  这罐子......从质感上看。

  怎么好像要比故博院里收藏的那两件修补出来的宣德制货,还要好上一截呢?

  想到这个问题,

  沈砚停下了放罐子的动作,

  反而再一次举到自已眼前,更加仔细的瞧了起来。

  这时候,他脑海中突然跳出了一个想法,令沈砚自已都有些愣神。

  难不成......

  想到这个可能,沈砚瞳孔一缩,说不清是严肃还是专注,反正整个人的气质仿佛都发生了某种变化。

  他立刻将罐体举了起来,把罐面绘制出来的缠枝莲花面,迎着太阳光的照射。

  ......

  这一个动作,

  足足保持了一分多钟。

  给许宝龙他们都看懵逼了。

  刚才那动作都准备把罐子放回到箱子里了,

  这怎么又看上了?

  在其侧后方站着的王华,也是同样的懵逼。

  他注意到身前这位沈院长,好像正在找角度,想利用太阳光的反射,来去观察那罐身的图案。

  王华:“???”

  虽然他从小就跟着他家里长辈接触古玩,到如今在这个行当里也足以称得上是一位年轻高手。

  但眼下的这波操作,他是真心没看懂。

  ..

  就如王华看到的那样,

  沈砚的确是在寻找角度。

  验证他突然想到的那个猜想......只有在特定角度的光线下,才可以完成!

  在身旁几人不明所以的目光中,

  沈砚不断调整角度,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在罐身缠枝莲纹的留白处,看到了一条半透明光影!!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

  沈砚那双沉静的眸子,是真的亮了起来!字面意思那种!

  那道光影,是龙影!

  或者说,是明宣德宫廷御窑最高明的制釉技法——‘影青’的展现。

  只有技艺最高明的匠人,才能够在其釉面表层,留下精心设计出来的厚度高低差异。

  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利用其釉料流动的自然肌理延展,就可以折射出一条半透明的、游动的......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天子身份的龙影!

  ....

  毫无疑问,

  这条光与影交织下,出现的龙影,

  是真正的“帝王认证”!

  ——这只蟋蟀罐子是‘促织天子’明宣宗朱瞻基的!

  意识到这一点后,

  哪怕是沈砚,也不禁微微愣神。

  又看了十多秒,

  他这才俯下身子,将这蟋蟀罐子放进地上的红箱子里面。

  放好,放稳当后,这才起身,同时将视线落在对面脸上带着淡淡笑意的年轻人身上。

  沈砚看着陈默,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早在一个多月前,

  他的一位老朋友,就在闲聊的时候,提到过苏省出了一个年纪轻轻的捡漏高手!

  说句实话,起初沈砚并没有怎么在意。

  以他的身份,所谓的“古玩鉴定高手”,无论是听过的,还是见过,都可以称得上是多如牛毛。

  但这位姓陈的年轻人,

  就有点儿不一样了。

  他那老朋友,在后面几次聚会当中,多次提及此人。

  一直到前不久,

  给他说的都没忍住,专门为其下载一个......这叫什么来着?对,直播软件!想要仔细了解一番!

  沈砚联想到“百分百捡漏成功”,

  以及那“白马寺贝叶经”、“丹书铁券”等捡漏捡出来的物件儿......

  此时此刻,他无比好奇眼前这位年轻高手,

  究竟知不知道这罐子的真实身份!

  要知道,他沈砚之所以能看出来,是因为他担任故博院院长的时候,基本上就没管过什么政务,全交给副手了。

  而他自已则把绝大多数时间,都放在故博院的那些文物身上了。

  其中就专门研究过明朝时期的《瓷器釉层秘辛》,这本故博院典藏的明窑书籍知识科普里面,专门讲了那‘影青’的制釉技法。

  如若不然,他自已估摸着也不一定能看出来!

  ....

  沈砚望着陈默,

  看着对方脸上较为平静的表情。

  他觉得这年轻高手,应该是能够确定,那蟋蟀罐子是宣德的老物件儿。

  但究竟知不知道其和朱瞻基的关系......

  若都知道,

  那么其真实的鉴宝水平,就有点儿夸张了!

  沈砚决定先试探一番。

  ..

  看着沈砚的表情。

  哪怕后面过来的许宝龙和马世琛,

  也基本上都能看明白,那瓷罐子,绝对不简单!

  废话!

  人曾经可是故宫博物院的院长!

  这身份......

  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有一个算一个,

  清明上河图、青釉弦纹樽、玉云龙纹炉......等都是各自品类领域当中,绝对最顶级的藏品!

  而这些文物,在那故博院当中,却也仅仅只是沧海之一粟罢了!

  也正因如此,

  能让他出现刚才那种极其认真的态度的东西,又岂能是简单之物?

  相较老马而言,

  许宝龙和沈砚毕竟也算是认识。

  他正想开口询问,却被其身旁那年轻小伙抢了先。

  ...

  和许宝龙他俩不同的是,他俩只能“猜”出这罐子应该是明清时期的一个蟋蟀罐子。

  但王华可是站在陈默边儿上,完完整整的看完了整个购买过程,甚至还以身入局参与了“砍价”环节!

  他刚才当然也看到了沈砚脸上的表情,

  此时心中的震惊简直无与伦比。

  他眼神死死盯着脚边红木箱子里面的罐子,心中泛起了惊涛骇浪!

  这罐子竟是真的??

  是特娘明宣德的!!

  王华想到那一百块钱的购入价,哪怕跟他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他也有点儿接受不了啊!

  猛然抬头,他看着沈砚,问道:

  “沈教授,这蟋蟀罐子,真是明宣德的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