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说完后,拿着没盖的那只罐子,在摊子上四处瞄了一会儿,还是没找到。
只能扭头朝着他爷求助:“爷,这个蟋蟀罐子怎么没盖子啊?你知道放哪儿了吗?”
老头刚给那红嘴鹦鹉喂完食,
将其放在一个鸟架子上后,朝着陈默二人这边走了过来。
“哎呦喂,这位客人好眼力啊!您瞅上的这几只蛐蛐儿罐子,那可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不过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他孙子的声音给打断了:“爷......人家问你这盖子在哪儿呢,您老别扯了。”
“噢噢,说这蛐蛐儿罐的盖儿啊,这盖儿没拿过来嘛?”老头的第一反应也是从摊子上找,找了一圈子后依旧没找到,这才开口说道:“我这蛐蛐儿罐可没有缺牙口的,那盖子没在这块儿,一准儿是落家里了。”
老头语气相当笃定。
说完之后,老头便很自然的接管了现场。
看着陈默问道:“这位小爷,摊子上的这几只蛐蛐儿罐,您是相中哪一只了?我给您说道说道。”
“老爷子,那您都给讲讲呗。”陈默笑着说道。
“成,我这就给您好好说道说道。”老头蹲下身子,一手拿起一只老旱烟杆子,一手拿起其中的一只罐子:“您瞅这头一件儿,正经的清朝蛐蛐儿罐,您瞅瞅上面这画功,多精细啊;您再瞅这釉色,这就叫一个‘肥亮’......”
听到这里,
陈默已经可以确定,这老爷子......是个外行了!
给他介绍这只清康熙的五彩人物故事图蟋蟀罐,乍然一听,好像说的头头是道。
但实际上,最关键的几个点儿,愣是一个都没讲出来。
首先,这玩意儿是官货,也就是从官窑出来的!
其次,这罐面上的这层画,是五彩绘制的《西厢记》人物故事,也是完全就没提!
什么画功精细,什么釉色肥亮......都是瞎扯的。
当然,这种情况对于他捡漏而言,自然是非常有利的。
...
老头洋洋洒洒的将几只罐子,全讲了一遍,说的那叫一个掷地有声。
罢了,这才问道:“您相中哪一件了?”
“小爷您要是真瞧上这缺盖儿的宝贝,我这就支使我家这大孙子,撒丫子奔回院里给您取去!”
陈默沉吟片刻,并没有直接应声,而是问起了价钱。
“哎呦喂!您问到价儿上啦!”老头搓了搓手,随后从兜里摸出来一块蓝布手绢擦了擦脑门。
左右张望后,稍稍压低了声音:“这么跟您交个底儿~”
“这头一个,您给个三万八千八,图个吉利数......”
“雕着五爪云龙纹的这只,再怎么说也是沾了皇城气儿的,算你六万六......”
“矾红彩的这件儿,也算你三万八......”
听到这价钱,
陈默脸上的表情不变,心里却早已经乐开了花。
这老爷子报这价钱的时候,估摸着还在想着宰他一顿呢!
想到这里,陈默都懒得一件一件再往下砍价了。
直接笑着说道:“老爷子,我看这几件都挺合我眼缘的,如果我都要呢?”
陈默这话一出,
老头顿时挺直了腰板,语气嘹亮:“这四件您打算一块儿请走?”
陈默点了点头。
见此,老头立刻将手里的旱烟放在一旁,扭头对着一旁的孙子说道:“建国啊,你腿脚利索,先回咱家院子里,把那盖子给这位小爷找过来,应该就在堂屋那几个红木箱子里放着。”
他那大孙子本来还想反驳一下别喊自已建国,
但毕竟还在谈生意,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直接转身离去,只留下了一句:“等我十分钟,最多十五分钟。”
..
“小爷您别着急,我那院子离得不远,我这大孙子腿脚也麻利,骑着他那小电驴,一准儿用不了一炷香的功夫。”老头这才说回到了价钱:“至于这个价钱嘛,您若是打算把这四件一块请走的话......”
老头不知道从哪儿摸出来了一把铜算盘,
噼里啪啦的打了一通,扬声道:“十六万八!我给您算这个数,您看怎么样?”
“这数儿多吉利!一路发的彩头,您请回去保准护着您一路发财!”
听到这个价格,
陈默怕再出个什么意外,便也没还价,掏出手机就准备付钱。
只是一边扫,一边乐呵呵的道:“这价彩头的确不错,我这就给您付过去。不过啊,老爷子,这一只的盖子,您可别一会儿让您那大孙子给我拿过来一个不配套的......”
“咳!您这话说的——”
“我卖玩意儿就讲个‘地道’!要是这盖儿跟罐子对不上茬口......”
“您当场把我这钱褡裢倒个底儿朝天,不光退您全款,这只罐子也白送给您把玩......”
眼见对面这小年轻这么爽利,
盖子都还没拿过来呢,就准备掏钱,老头自然很高兴,话说的那叫一个漂亮。
“成,那我这钱可就转过去了。”陈默扬了扬手机,直接扫码付了钱。
——叮!您的致富宝已到账十六万八千元......
听着手机响起的到账提示音,
老头又把他那老年智能机拿在手里,盯着看了好一会儿,这才确认到账了。
脸上的笑容顿时更深了。
直接摆了摆手,随口说道:“哎,那指定没影儿的事儿!这些物件儿啊,可全都是当年的一位‘黄带子’传下来的呢!”
听到这话,陈默顿时好奇了起来:“哦,黄带子?老爷子能仔细讲讲吗?”
“咳,这‘黄带子’指的就是过去那时候的贝勒爷。”
“贝勒爷您晓得是啥意思吧!”
“这贝勒爷啊,那可是大清国宗室里头响当当的爵位!正经八百的金枝玉叶,皇亲贵胄!搁在旗人堆儿里,那都是拔尖儿的主儿!”
“......”
随着老头的讲述,
陈默这才知道,眼前这一摊子物件儿,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啊,
这老头家里是做酒楼生意的。
大概在几十年前,那时候这位老爷子都还只是自家酒楼里的一个少掌柜的,还没当家呢。
他那做掌柜的爹,认识的一位老贝勒,经常来他家酒楼吃酒。
不过那时候大清早亡了!
清室退位,贵族彻底没落。
而这位落魄的贝勒爷,也早就把几乎全部的家产,都给典当了出去。
但由于那贝勒生性好赌,
尤其爱赌蛐蛐。
到最后,变卖祖产换来的钱,全都给造光了,连吃酒都只能依靠赊账!
赊到最后,那老贝勒自已都不好意思了,这才把余下的,所有没有典当出去的“古董”,全都押给了老头他们家酒楼,当做饭钱。
.....
听着这番解释,
陈默顿时明了。
怪不得这一大摊子货,基本上都是晚清时期左右的垃圾货。
反而没看到什么“上周”产的!
要知道,这里可是有着“赝品流水线”之称的潘家园,大多都是近现代产的工业化赝品。
对于老爷子话中,
那贝勒为何没有直接把那些古董出给典当行?
这一点,
其实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这么一大堆物件儿,放在当时,也卖不到几个钱。
换句话说,那老贝勒到最后的时候,估摸着也清楚,他收藏的这些古董其实并非古董!
甚至......眼前这老头摊主,都也清楚这些物件儿的价值!
至于说这几尊蟋蟀罐子,
陈默猜测,应该是那老贝勒喜好赌蟋蟀的缘故。
也正因如此,才仅有这些东西是真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
这几个罐子的价值,包括这开酒楼的老头在内,没人发现其真实价值。
这漏......是被他给捡到手了。
只能扭头朝着他爷求助:“爷,这个蟋蟀罐子怎么没盖子啊?你知道放哪儿了吗?”
老头刚给那红嘴鹦鹉喂完食,
将其放在一个鸟架子上后,朝着陈默二人这边走了过来。
“哎呦喂,这位客人好眼力啊!您瞅上的这几只蛐蛐儿罐子,那可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不过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他孙子的声音给打断了:“爷......人家问你这盖子在哪儿呢,您老别扯了。”
“噢噢,说这蛐蛐儿罐的盖儿啊,这盖儿没拿过来嘛?”老头的第一反应也是从摊子上找,找了一圈子后依旧没找到,这才开口说道:“我这蛐蛐儿罐可没有缺牙口的,那盖子没在这块儿,一准儿是落家里了。”
老头语气相当笃定。
说完之后,老头便很自然的接管了现场。
看着陈默问道:“这位小爷,摊子上的这几只蛐蛐儿罐,您是相中哪一只了?我给您说道说道。”
“老爷子,那您都给讲讲呗。”陈默笑着说道。
“成,我这就给您好好说道说道。”老头蹲下身子,一手拿起一只老旱烟杆子,一手拿起其中的一只罐子:“您瞅这头一件儿,正经的清朝蛐蛐儿罐,您瞅瞅上面这画功,多精细啊;您再瞅这釉色,这就叫一个‘肥亮’......”
听到这里,
陈默已经可以确定,这老爷子......是个外行了!
给他介绍这只清康熙的五彩人物故事图蟋蟀罐,乍然一听,好像说的头头是道。
但实际上,最关键的几个点儿,愣是一个都没讲出来。
首先,这玩意儿是官货,也就是从官窑出来的!
其次,这罐面上的这层画,是五彩绘制的《西厢记》人物故事,也是完全就没提!
什么画功精细,什么釉色肥亮......都是瞎扯的。
当然,这种情况对于他捡漏而言,自然是非常有利的。
...
老头洋洋洒洒的将几只罐子,全讲了一遍,说的那叫一个掷地有声。
罢了,这才问道:“您相中哪一件了?”
“小爷您要是真瞧上这缺盖儿的宝贝,我这就支使我家这大孙子,撒丫子奔回院里给您取去!”
陈默沉吟片刻,并没有直接应声,而是问起了价钱。
“哎呦喂!您问到价儿上啦!”老头搓了搓手,随后从兜里摸出来一块蓝布手绢擦了擦脑门。
左右张望后,稍稍压低了声音:“这么跟您交个底儿~”
“这头一个,您给个三万八千八,图个吉利数......”
“雕着五爪云龙纹的这只,再怎么说也是沾了皇城气儿的,算你六万六......”
“矾红彩的这件儿,也算你三万八......”
听到这价钱,
陈默脸上的表情不变,心里却早已经乐开了花。
这老爷子报这价钱的时候,估摸着还在想着宰他一顿呢!
想到这里,陈默都懒得一件一件再往下砍价了。
直接笑着说道:“老爷子,我看这几件都挺合我眼缘的,如果我都要呢?”
陈默这话一出,
老头顿时挺直了腰板,语气嘹亮:“这四件您打算一块儿请走?”
陈默点了点头。
见此,老头立刻将手里的旱烟放在一旁,扭头对着一旁的孙子说道:“建国啊,你腿脚利索,先回咱家院子里,把那盖子给这位小爷找过来,应该就在堂屋那几个红木箱子里放着。”
他那大孙子本来还想反驳一下别喊自已建国,
但毕竟还在谈生意,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直接转身离去,只留下了一句:“等我十分钟,最多十五分钟。”
..
“小爷您别着急,我那院子离得不远,我这大孙子腿脚也麻利,骑着他那小电驴,一准儿用不了一炷香的功夫。”老头这才说回到了价钱:“至于这个价钱嘛,您若是打算把这四件一块请走的话......”
老头不知道从哪儿摸出来了一把铜算盘,
噼里啪啦的打了一通,扬声道:“十六万八!我给您算这个数,您看怎么样?”
“这数儿多吉利!一路发的彩头,您请回去保准护着您一路发财!”
听到这个价格,
陈默怕再出个什么意外,便也没还价,掏出手机就准备付钱。
只是一边扫,一边乐呵呵的道:“这价彩头的确不错,我这就给您付过去。不过啊,老爷子,这一只的盖子,您可别一会儿让您那大孙子给我拿过来一个不配套的......”
“咳!您这话说的——”
“我卖玩意儿就讲个‘地道’!要是这盖儿跟罐子对不上茬口......”
“您当场把我这钱褡裢倒个底儿朝天,不光退您全款,这只罐子也白送给您把玩......”
眼见对面这小年轻这么爽利,
盖子都还没拿过来呢,就准备掏钱,老头自然很高兴,话说的那叫一个漂亮。
“成,那我这钱可就转过去了。”陈默扬了扬手机,直接扫码付了钱。
——叮!您的致富宝已到账十六万八千元......
听着手机响起的到账提示音,
老头又把他那老年智能机拿在手里,盯着看了好一会儿,这才确认到账了。
脸上的笑容顿时更深了。
直接摆了摆手,随口说道:“哎,那指定没影儿的事儿!这些物件儿啊,可全都是当年的一位‘黄带子’传下来的呢!”
听到这话,陈默顿时好奇了起来:“哦,黄带子?老爷子能仔细讲讲吗?”
“咳,这‘黄带子’指的就是过去那时候的贝勒爷。”
“贝勒爷您晓得是啥意思吧!”
“这贝勒爷啊,那可是大清国宗室里头响当当的爵位!正经八百的金枝玉叶,皇亲贵胄!搁在旗人堆儿里,那都是拔尖儿的主儿!”
“......”
随着老头的讲述,
陈默这才知道,眼前这一摊子物件儿,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啊,
这老头家里是做酒楼生意的。
大概在几十年前,那时候这位老爷子都还只是自家酒楼里的一个少掌柜的,还没当家呢。
他那做掌柜的爹,认识的一位老贝勒,经常来他家酒楼吃酒。
不过那时候大清早亡了!
清室退位,贵族彻底没落。
而这位落魄的贝勒爷,也早就把几乎全部的家产,都给典当了出去。
但由于那贝勒生性好赌,
尤其爱赌蛐蛐。
到最后,变卖祖产换来的钱,全都给造光了,连吃酒都只能依靠赊账!
赊到最后,那老贝勒自已都不好意思了,这才把余下的,所有没有典当出去的“古董”,全都押给了老头他们家酒楼,当做饭钱。
.....
听着这番解释,
陈默顿时明了。
怪不得这一大摊子货,基本上都是晚清时期左右的垃圾货。
反而没看到什么“上周”产的!
要知道,这里可是有着“赝品流水线”之称的潘家园,大多都是近现代产的工业化赝品。
对于老爷子话中,
那贝勒为何没有直接把那些古董出给典当行?
这一点,
其实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这么一大堆物件儿,放在当时,也卖不到几个钱。
换句话说,那老贝勒到最后的时候,估摸着也清楚,他收藏的这些古董其实并非古董!
甚至......眼前这老头摊主,都也清楚这些物件儿的价值!
至于说这几尊蟋蟀罐子,
陈默猜测,应该是那老贝勒喜好赌蟋蟀的缘故。
也正因如此,才仅有这些东西是真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
这几个罐子的价值,包括这开酒楼的老头在内,没人发现其真实价值。
这漏......是被他给捡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