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福晋的奇思妙想(232)-《综清穿:下岗咸鱼再就业》

  因着朝中主战之人远远超过半数,因此大军准备齐全也不过用了半月之久。

  永和宫,

  十四贝子信心满满地站在殿中,德妃看着自己气宇轩昂的孩子眼中满是骄傲。

  她的孩子如今可是独一份的存在。

  其他的皇子阿哥仗着年长几岁比十四爵位更高又有什么用?

  十四可是能够领兵出征,手中可是有兵权的!

  皇上虽然不良于行,但是平日里却依然是精神抖擞完全不见疲态。

  足以可见这一两年之中十四还有发展的机会。

  十四如今的优势便是年轻!

  像那个黑心老四,虽然如今得皇上看重,野心渐渐显露,身后也有不少人支持,但是哪里比得过她的十四呢?

  她的十四不过是差了一个机会。

  如今便是十四的机会到了!

  等十四班师回朝,皇上定然能够明白十四才是最好的继位人选。

  她会在十四离开的这段时间替十四好好盯着,不会让人有机会抢走本属于十四的东西!

  德妃胸有成竹的想道。

  母子两人在永和宫中幻想日后登上皇位的美好场景,殊不知已经有人捷足先登。

  康熙自从无法站立之后还心存侥幸,希望还能找到一个同老郎中一般身怀秘法之人。

  然而找了两年,敢于揭皇榜之人也寥寥无几。

  哪怕有那么几个,将人带进宫来也不过是摇头叹息。

  康熙最开始没忍住以为这些人是来寻他热闹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拉去砍了。

  然而消息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之后敢于进宫的郎中更少了。

  康熙那时候才明白自己怒气上头做了一件多大的傻事。

  然而那些人已经人头落地,再也不可能安上。

  因此哪怕康熙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

  好在那秘法失败之后也只是让他的腿彻底失去知觉,但是靠着纳福进献的那新型可以随意控制的轮椅,康熙习惯之后倒没觉得有多大的变化。

  但是康熙不觉得有问题,其他人可觉得有问题。

  哪怕知道如今这位并不是多宽容的君主,还是有不怕死的人冒着九族的仇恨视线顶上前去请康熙退位。

  康熙对此自然是大发雷霆。

  然后毫不手软地砍了那敢于直面他忌讳之人的人头。

  朝臣们见血之后被从龙之功冲昏了的头脑终于清醒。

  又将差点转到明面上的大肆支持皇子夺嫡提心吊胆地埋回了地下。

  只是人总是忍不住挑战一番不可知的事情。

  康熙冷眼看着时不时便在他面前上蹿下跳请他立储的众人。

  今天给诚亲王、雍亲王几个亲王一人赐了一个皇庄,偏偏人人又有一些额外地不同于他人的赏赐。

  比如说说这个是一个皇庄带一个院子。

  那个便是亲自给皇庄写了牌匾。

  又或者赏赐一些只有皇帝才能用的东西下去……

  反正挑拨的众人都觉得自己有希望。

  身后支持的人也觉得自己选择的这位主子是铁板钉钉的下一任皇帝。

  因此相互撕咬起来格外的卖力。

  直到西藏传来大捷的消息,康熙一喜之下给十四贝子封了一个大将军王。

  大家静默一番,怀疑自己是不是给他人作了嫁衣。

  然后齐心协力开始对付不在京中的‘大将军王’。

  不管怎么样,先将这似乎要进来摘桃子的家伙按死再说。

  于是十四贝子突然听见帐下的人来报说是粮食不够用了。

  他眉头紧蹙,“前些日子不是还说还能坚持两个月的吗?”

  两个月的时间再怎么样也足够朝中调粮草过来了。

  怎么如今突然说是不能坚持到那天了?

  “昨夜存放粮草的地方突然失火,原本刚好够用的粮草全数化为灰烬,如今……”

  说话之人眼中暗光闪烁,面上却是一派惊疑、慌乱之色。

  十四贝子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眉心挤出几道深刻的皱痕,他心生恼怒,知道一定是有人看不惯他立功故意给他使绊子,就是不知道刚对粮草动手的究竟是哪一个?

  若是让他知道了,他一定会上奏皇阿玛,不,他会直接杀了那人!

  十四贝子眼中寒光一闪,“可有查清真相?”

  言外之意便是是不是有人蓄意纵火。

  可惜,十四贝子连自己眼前之人是否忠贞都判断不出来,又如何判断他的话语是真是假呢?

  只见他一脸诚惶诚恐地跪下,“已经彻查了四五回,实在是没有发现任何人为的痕迹,都是天干物燥,再加上夜里油火厚重,不经意间便起了大火,那看守之人严重失职,又自知罪孽深重,在卑职发现的时候已经挥刀自尽了。”

  十四贝子沉默了片刻,他没发觉其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再加上面前之人是他多年前无意救下,一家老下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又有救命之恩在,怎么看都不可能背叛他。

  或许真的只是一场意外吧。

  只是这意外实在是让他束手束脚,他本来想着乘胜追击,说不定还能赶在皇阿玛寿辰之前班师回朝,没想到突然一把大火打乱了他的谋划。

  没有粮草他自然不能随意出兵,只能等粮草调来再找寻机会了。

  只是这样一来二去,估计还要在这里平白耗费大半年的时间。

  十四贝子一想到这里,连康熙封他为大将军王的喜悦都无法压下此刻心中的烦闷。

  更别提他心中那一丝若有若无的警惕了。

  “算了,下去吧。本王会写信回京,粮草之事不用担心。”

  十四贝子将人打发走,随后唤人端上美酒、佳肴,他打算趁着这好不容易有的闲暇日子好好放松一下。

  就在他一个人享受这难得的休闲时光时,明明已经被他击退的准噶尔大军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绕到了军营的后方。

  更有心怀不轨之人悄悄给准噶尔叛军打开方便之门,一路直捣黄龙,直冲主将军帐。

  军营中的战火一触即发,主将却在醉酒中无法下达任何命令,还是跟随在十四贝子身边忠心的侍卫拼死将醉醺醺的十四贝子抗上马头,九死一生才将人杀出重围。

  然而人是活下来了,但是却也不得不面临军中失利的严重问题。

  康熙册封大将军王的旨意刚到没几天,便发生了准噶尔军进攻军营,甚至灭了一大半的将领的恐怖灾难。

  消息传回紫禁城,康熙脸上阴云密布,双目暴射出一阵阵精光几欲择人而噬。

  “众爱卿可有什么想法?”

  康熙言语淡淡,丝毫看不出刚刚愤而摔了奏折之人也是他。

  “皇上,依臣之间,如今最要紧的还是尽快点一位新的主将以稳定军心……”

  “军中岂有长胜之将领,一次两次的失误都是正常的……”

  “正常?主帅醉酒差点被敌军一击毙命这也叫正常?”

  “大将军王之前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难道要因为一次的错误便全盘否认他的功劳吗?”

  “粮草这么重要的东西都可以在重兵的看护之下被人烧毁殆尽,”谁知道之前的战功是真是假……

  说话之人在康熙的眼神逼视之下将最后一句咽回了咽喉。

  只是这未尽之语又何尝不是朝中大部分人的心声呢?

  康熙在听见两拨人吵了个天翻地覆之后,还是决定压下临阵换将一事。

  不论如何,胤祯都是他的儿子,

  虽然办事不严让他留下把柄,

  但是他下旨封胤祯为大将军王的旨意诰晓天下不过半月。

  若是他如今再下旨让人回京临阵换将,未免让人觉得他之前是任人唯亲,有损他的威严。

  他如今本就因为腿伤的缘故饱受争议,他实在不想因为其他事情让他平添烦扰。

  更何况他认为胤祯被人算计了的情况居多,只是不知道这背后之人是他哪个好儿子又或者是都掺和了一手了。

  康熙手指在桌面上轻点,心中早已思考千百回的念头终于在此刻彻底确定。

  翌日,

  康熙给本就波谲云诡的朝堂丢下一颗深水炸弹,直接将所有人炸了一个底朝天。

  康熙欲立敦亲王世子弘旭为皇太孙。

  梁九功将明黄色的圣旨收起,他敢肯定这绝对是他念过最不可思议的圣旨了!

  瞧瞧殿中的各位大人,一个个目瞪口呆,神飞天外……

  啧啧啧,这就被惊吓住了?

  还不如他呢?

  他也就是吓得直接跪在了地上而已……

  梁九功嘴角上翘,有些自得地想着。

  旨意一下,殿中的胤誐和纳福立马上前跪伏在地。

  胤誐暗暗瞪纳福一眼,臭小子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知道和他通通气?

  纳福眼中溢满了困惑和不解,他想说自己完全不知情,但是又想起之前的事情。

  原来皇玛法那次并不是试探他吗?

  思及此处,纳福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心虚。

  胤誐没有错过纳福眼中的心虚,心下越发恼怒,想将人揍一顿的想法愈演愈烈。

  胤誐深吸一口气,这个大饼既然砸到了他儿子头上,难道他还不敢拿吗?

  “儿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纳福一脸震撼地看着胤誐,

  不是?

  这就领旨了?不需要推迟一番的吗?

  还有为什么是阿玛你替儿子领旨啊?!他人不是在这里吗?

  不少人被胤誐这毫不犹豫地接旨噎的说不出话来。

  虽然知道敦亲王是个什么性子,然而每次接触还是让人觉得离谱啊!!!

  他们还想着若是 一会敦亲王和敦亲王世子推辞的时候好附和一番,最好是打消皇上的念头呢。

  这一接旨。

  那他们反对的便是要直面皇上和敦亲王的怒火了。

  然而这皇太孙实在是不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哪怕先立敦亲王为太子呢?!

  太子未立,反而立了皇太孙,这该不会皇上驾崩之后直接便是皇太孙继位吧?

  那敦亲王怎么办?其他的皇子阿哥怎么办?

  最最最重要的是!

  他们和这敦亲王世子一点都不熟啊!

  想找一找家中小辈又哪个和他交好就想起来人家从小在宫中抚养,怕是熟悉的只有自己的伴读和哈哈珠子,要不然便是那些堂兄弟……

  尤其是他的婚事已经定下,倒是富察氏平白占了这么一个大便宜。

  早知道他们怎么也会努力争取,而不是简单当做家中儿女一个好的婚事选择去对待。

  亏大了!亏大了!

  不少人在心中发出哀嚎。

  为了让自己心中难受减轻几分,他们不约而同地决定一定要全力阻止此事!!!

  “皇上!立皇太孙一事事关国本,还请皇上三思啊!”

  如今的宗人府令最先站出来劝解,

  其他人纷纷附和。

  “皇上!敦亲王世子尚且年幼,虽然长于宫廷之中得皇上教导,然而缺乏世事历练,无法看出其德才是否具备。”

  “更何况如今皇子中,诚亲王宽厚待下,更是修书有功;雍亲王行事公正无私,恒亲王恩泽四方……众皇子各有长处,便是要立储也应当从几位皇子阿哥中选取,怎能越过诸位皇子阿哥而立敦亲王世子为皇太孙呢?!”

  “臣附议,若立敦亲王世子为皇太孙,岂不是要立敦亲王为太子?”

  “……”

  胤誐听到这话不由得抬起头寻找一番是那位人才说的,定然要挑一个时间问一问对方这话是什么意思?

  怎么立他为太子就不行吗?

  说得好像他有多不堪似的!简直是找死!

  胤誐的视线引起了不少人 的注意,然而大家如今都空注意他。

  更多的还是关注着胤誐身旁,至今一言未发的纳福身上。

  他们发现对方的似乎正在认真听他们讲诉他到底有多不合适,面上却没有因此而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担心。

  这份淡定和胆量足够让人侧目。

  然而这可还不够。

  那可是皇位!

  废了一位太子、一位郡王、一位贝勒,已经折了三位皇子阿哥在其中的皇位!

  岂能这么轻易地便被人得到?

  众人的反驳有理有据,似乎康熙唯一能做的便是依照众人之言放弃刚刚的旨意。

  然而康熙却宛如一座冰冷的雕像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殿中的跪伏的众人,他那冷峻的目光让人如坠冰窟。

  殿内陷入一片死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