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朔方两日(29)-《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就在厉延贞故意摆出一副欲擒故纵的姿态时,骨咄禄巴什果然如他所料,毫不犹豫地迈步上前,猛地伸手拦住了他。

  其实在此之前,当他们还身处朔方城内时,骨咄禄巴什对厉延贞等人是否真心前来相助,一直心存疑虑,不敢完全相信。然而,如今他已然安然无恙地出城,心中的担忧自然也随之烟消云散。

  可眼下的局势却让骨咄禄巴什感到颇为棘手。他所率领的那支千人队,竟然在城中全军覆没,无一幸免。更糟糕的是,那位深受大汗器重的中行説朱葱,如今也是生死未卜,杳无音讯。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骨咄禄巴什就这样空手而归,恐怕等待他的将会是大汗的严惩。但若是他能将厉延贞等人带回,向大汗如实禀报他们受骗的经过,或许大汗虽然会觉得脸上无光,但也不至于对他施以过重的责罚。

  而且,经过此番奔袭朔方城的行动,骨咄禄巴什心里很清楚,要想继续推进这个计划,恐怕已经是难如登天了。

  即使最终真的能够成功攻破朔方城,但突厥这数万如虎般凶猛的军队,恐怕也会遭受极其惨痛的损失。毕竟,这座城池的防御工事坚固异常,城中的守军更是英勇善战。

  然而,眼前这个来自范阳卢氏的人,却让骨咄禄巴什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能将此人带回突厥,说不定还能从范阳卢氏那里谋取到一些额外的利益。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弥补此次率兵南下所带来的损失,甚至可能还会有所盈余。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骨咄禄巴什越发觉得不能轻易放走厉延贞他们。于是,他面带微笑地对陆郎君说道:“卢郎君,之前是本将军过于多疑,多有得罪之处,还望郎君不要见怪。不过,既然你们已经出城了,此刻想要再回去恐怕也并非易事。倒不如随本将军一同先行返回营地。你们范阳卢氏此次对我突厥的帮助着实不小,虽然尚未真正拿下朔方城,但大汗必定会对你们表示感激之情。而且,今后范阳卢氏与我突厥之间的贸易往来仍要继续,卢郎君何不趁此机会,亲自前去与大汗商议一番呢?”

  骨咄禄巴什提到范阳卢氏与突厥的交易,实际上是给厉延贞一个台阶下。厉延贞自然明白骨咄禄巴什的意图,但他并未立刻回应,而是故意装作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才露出一副勉强的样子,对骨咄禄巴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将军如此热情,卢某也不好再推辞了。正如将军所说,我范阳卢氏一族确实有意与突厥进行长期交易,若能亲自拜见大汗并商讨相关事宜,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只是,还望将军在大汗面前,能多多替我卢氏美言几句,我卢氏必定对将军感恩戴德!”

  看到厉延贞终于应允,骨咄禄巴什心中大喜,脸上立刻绽开笑容,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保证道:“卢郎君尽管放心,大汗那边本将军肯定会为卢氏说好话的!”

  厉延贞见状,连忙道谢:“如此,就多谢将军了!”

  骨咄禄巴什则豪爽地回应道:“好说!好说!”

  厉延贞和五名虎卫,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跟随着骨咄禄巴什,一路从西城方向绕行,朝着突厥大营的方向前进。他们不敢有丝毫大意,毕竟身处敌营,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而,当他们走了一段路程之后,突然遭遇了一队突厥骑兵的拦截。这些骑兵如狼似虎,气势汹汹地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突厥骑兵首领在看到骨咄禄巴什时,脸上露出了明显的惊讶之色。显然,他对骨咄禄巴什出现在这里感到十分意外。

  厉延贞见状,心中不禁一紧,他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会对他们的计划产生怎样的影响。就在这时,他听到突厥骑兵首领用突厥语向骨咄禄巴什发问。

  虽然厉延贞听不懂突厥语,但从突厥骑兵首领的语气和表情中,他大致能猜到对方的意思。

  经过一番交流,厉延贞终于从骨咄禄巴什的翻译中得知,原来面前的这三千突厥精锐,是从城北撤回来的。他们原本是负责进攻城北的,但由于大周的援军从西边增援过来,突厥人不得不调整战略,准备撤回大营,以抵御大周的援兵。

  听到这个消息,厉延贞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自从昨日突厥大军开始攻城以来,他一直对周围边军的情况忧心忡忡,因为一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如今得知有援军正在赶来,他之前的担忧总算可以稍稍缓解了。

  有了援军的支持,突厥人对朔方城的进攻恐怕就难以再像之前那样顺利进行下去了。这无疑给了朔方城一线生机,也让厉延贞看到了希望。

  自己这次的冒险行动可谓是充满了惊险与刺激,为了能够顺利地混入突厥人的阵营,厉延贞特意乔装打扮成了范阳卢氏的身份。这一身份不仅可以让厉延贞在突厥人中获得一定的信任,还能为他们的行动提供一些掩护。

  虽然厉延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真正地拿下默啜可汗,但只要能够摸清突厥的情况,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一件大功。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然而,就在厉延贞准备对默啜可汗出手的时候,援军突然出现了。这一变故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的局势,厉延贞也变得更加谨慎起来。在没有百分之百的安全保障之前,他决定暂时放弃对默啜可汗的行动。毕竟,要在数万突厥大军中绑架他们的大汗,这实在是一个过于冒险的想法。

  就在这时,骨咄禄巴什从突厥骑兵首领那里得知,默啜可汗仍然在北城之下亲自指挥攻打北城。于是,他果断决定带领厉延贞调转方向,前往北城与默啜可汗会合。

  再次踏上路时,厉延贞已经有了自己的坐骑。作为一个虎师的设官俟斤,骨咄禄巴什自然有办法弄到几匹马。有了这些马匹的助力,他们的行程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

  跨坐在贺兰马之上,厉延贞感觉到了胯下马匹的精良,果然不愧是突厥精锐的坐骑,比此前薛潇送他的西域良驹,都要好上很多。由此也能够看的出来,突厥人的骑兵,果然是不同凡响,朝廷想要解决突厥问题,看来马匹的问题,是不得不解决的主要问题。

  当厉延贞等人匆匆赶到北城下时,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战斗的喧嚣声和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了一场血腥的风暴中。

  突厥大汗默啜显然已经被激怒了,他的怒火像燃烧的火焰一般,驱使着他的军队不断向前冲锋。从厉延贞他们出城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时辰,但突厥人的进攻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尽管已经有六七千名突厥士兵倒下,但默啜并没有退缩,反而不断地派遣更多的军队投入战斗。他似乎毫不顾及士兵们的生命,只是一味地想要攻下朔方城。

  烈日高悬在天空,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直射在朔方城头之上。被血水浸透的城头,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乌黑之色,仿佛这座城市已经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

  城头下,突厥人的尸首堆积如山,几乎快要与城头平齐。这些尸体层层叠叠,形成了一道可怕的人墙。然而,突厥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甚至不用云梯,而是攀爬着自己同伴的尸体,继续向城头发起疯狂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