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厉延贞那一脸笃定的神色,苏墨麟心中的期望之火再次被点燃。他暗自思忖着,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击败突厥的附离狼卫,那么这份功绩的份量绝对是非同小可的。且不说这会给朔方城的守军带来多大的荣耀和声誉,单就这一壮举本身,就足以震惊天下。
“厉大人,不知您有何妙计?”尽管内心深处确实燃起了一丝希望,但对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样的奇迹,苏墨麟还是心存疑虑,不敢完全相信。
然而,厉延贞并没有直接回答苏墨麟的问题,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紧紧地凝视着城外那密密麻麻的突厥大军。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地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突厥大军此时展开阵型,显然是准备再次对我们发起进攻。以本官之见,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次突厥人的进攻,其攻势必定会比先前看上去要猛烈得多。”
说到这里,厉延贞稍稍顿了一下,似乎是在观察苏墨麟的反应。接着,他继续说道:“不过,这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虽然他们的攻势看似凶猛,但真正出动的兵力,恐怕并不会有多少。”
虽然厉延贞的回答与问题毫不相关,但苏墨麟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被他所说的猜测深深吸引。他不禁心生好奇,厉延贞为何会对突厥人有如此独特的判断呢?
或许是察觉到了苏墨麟那充满疑惑的目光,厉延贞突然转过头来,与苏墨麟的视线交汇。只见厉延贞面带微笑,语气平静地解释道:“苏将军,不必感到诧异。本官之所以如此断言,是因为我对突厥人的习性和战略有着一定的了解。据我所知,他们今夜的真正目标并非西城,而是北城。”
“北城!”苏墨麟听到这个答案,不由得大吃一惊。他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说突厥人想要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先佯攻西城,然后再趁机偷袭北城不成?
想到这里,苏墨麟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北城的重要性,如果突厥人真的突袭北城,后果恐怕不堪设想。而北城的守将正是参军柳彦初,苏墨麟对他的能力并不十分了解。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柳彦初有过担任主将的经历。
“厉大人,”苏墨麟忧心忡忡地说道,“北城守将柳彦初,末将对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很有信心。若是突厥人真的突袭北城,以柳参军的能力,恐怕难以应对。大人您身为天子特使,应当向总管进言,建议更换北城的战将,以确保城北的安全。”
苏墨麟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是与柳彦初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是真心担忧城北的防守问题。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胜负。
厉延贞目光如炬,他自然能看出苏墨麟言语中的诚恳之意。只见他面带微笑,轻轻地拍了拍苏墨麟的肩膀,宽慰道:“苏将军不必忧心忡忡,柳彦初虽仅任参军一职,但他可是出身河东柳氏的将门之后啊!如此说来,柳参军与苏将军同属将门之后,想必苏将军对他应当颇为了解才是。”
苏墨麟闻听此言,并未当即出言反驳,然而他心中却对厉延贞的这番话颇不以为然。诚然,他与柳彦初皆可称得上是将门之后,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难道仅凭这一点,就能证明柳彦初具备担任守城主将的才能吗?遥想当年东周七雄争霸之际,那马服子赵括岂不更是将门之后?可最终的结果又如何呢?他不仅兵败长平,还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成为了千古笑柄。
然而,这些话苏墨麟却不敢当面讲给厉延贞听,毕竟厉延贞乃是天子特使,若自己言语稍有不慎,恐怕会引得这位特使对自己心生不满。故而,苏墨麟只得将这些想法深埋心底,只是他那紧蹙的眉头以及难以掩饰的脸上忧虑之色,却都被厉延贞尽收眼底。
然而,厉延贞却并未对他多做解释。实际上,今晚北城之战的关键并不在于柳彦初所率领的守军。因此,即便柳彦初真的缺乏担任主将的才能,对于这场战事的结果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嗵嗵嗵……
就在此时,城外突厥大军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战鼓之声。这声音如同雷霆万钧,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列阵在城下的两千名突厥士兵,在将领的指挥下,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一般,开始向城头推进过来。他们步伐整齐,气势汹汹,显然是有备而来。
“擂鼓!备战!”苏墨麟听到城外的战鼓之声,心中的斗志瞬间被点燃。他手提环首刀,如同一只被激怒的雄狮,高声呼喝着,在城头来回奔跑,亲自传达着战斗的命令。
“阿郎!”随着一声高呼,张恪如疾风般疾驰而来,迅速抵达厉延贞身旁。他面色凝重,语气急切地禀报道:“武周义从已经全部就位,按照计划分作三部,巧妙地穿插在城头守军之中。然而,关于虎卫的具体部署,还请阿郎明示!”
厉延贞闻言,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的城墙,沉思片刻后,果断下令:“虎卫组成两队协同阵型,无需直接上前阻拦敌军登城。你们的主要任务,乃是密切关注那些成功登城的突厥人。一旦发现任何一处防线被突厥人突破,你们必须毫不犹豫地迅速压上,以最快的速度将敌军驱赶下去!记住,绝对不能让敌军在城头站稳脚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属下遵命!”张恪闻令,立即插手行礼,然后转身,步履坚定地朝着不远处的虎卫走去。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必胜的决心。
“厉大人!”张恪前脚刚走,苏墨麟便如一阵疾风般疾驰而来,他面色凝重,满脸忧虑地对厉延贞说道:“大人,事情正如您所预料的那样,突厥人这次的攻势必定异常凶猛。我刚才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竟然已经将投石器和怒床都推到了阵前,依我看,下一轮攻击恐怕就要开始攻城了。”
苏墨麟的语速极快,显然心中十分焦急,“大人,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您贵为天子特使,身份特殊,万不可有丝毫闪失啊!还请厉大人立刻移步到城下暂避风头,以保安全。”
厉延贞的身份可不一般,他不仅仅是朝廷的钦差大臣,更是皇帝亲自任命的特使。这意味着他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如果他在这里遭遇不测,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苏墨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如此急切地恳请厉延贞赶紧撤退。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哪怕最终能够成功击退突厥大军,但只要厉延贞出了意外,他自己也绝对脱不了干系。
苏墨麟的担忧,厉延贞其实早就心知肚明,所以他对此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惊讶。然而,此时此刻的他却绝对不能退缩,因为就在刚才,他已经向城头的守军许下了承诺,保证自己和羽林卫都绝不会后退半步。
如果在大战尚未正式爆发之前,他就率先撤退到城下,那么恐怕城头守军的士气会在瞬间崩溃瓦解。毕竟,作为天子特使的他,此时此刻就代表着陛下亲临此地。若是他都表现出贪生怕死的样子,又怎能期望士兵们奋勇杀敌呢?
想到这里,厉延贞毅然决然地拱手向苏墨麟表示谢意,然后一脸严肃地挺直身躯,故意提高声音,好让城头的守军们都能清楚地听到他说的话:“多谢苏将军的好意。但厉某身为天子特使,在此地便是代表陛下亲临。今日厉某若是贪生怕死,临阵脱逃,退到城下,那岂不是辜负了陛下对我的信任?正如我之前所说,一旦大战开启,无论是厉某本人,还是羽林禁卫中的任何一人,只要胆敢有后退一步者,皆可格杀勿论!”
厉延贞这番话,犹如一道惊雷在众人耳畔炸响,使得周围的朔方城守军士卒们都为之一振,精神焕发。他们心中原本的恐惧和担忧,在这一刻被厉延贞的勇气所点燃,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连天子特使都毫不畏惧地亲冒箭矢,他们这些普通士兵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厉延贞的话语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他们内心的黑暗,让他们重新找回了勇气和斗志。
然而,与众人的振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旁的苏墨麟。他被厉延贞这番话逼得哑口无言,心中充满了苦涩和无奈。他知道厉延贞所言不假,但他作为一军之将,肩负着保护天子特使和众多士兵的重任,又怎能轻易冒险呢?
正当苏墨麟在心中暗自叹息时,厉延贞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瞠目结舌。只见厉延贞越说越激动,声音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愈发高昂,转身对着苏墨麟继续说道:“苏将军!厉某明白,天子特使若是战死在此,将军恐怕会连累众位儿郎。”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刺苏墨麟的心脏。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厉延贞,心中的忧虑愈发深重。厉延贞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却也是事实。如果天子特使在这里遭遇不测,他作为将领必然难辞其咎,不仅自己的前途堪忧,更可能会牵连到众多无辜的士兵。
听到厉延贞这番话,原本振奋的朔方守军们突然变得犹疑和紧张起来。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厉延贞和他身旁的人,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决定。
而让他们以及苏墨麟都感到诧异的是,厉延贞竟然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他将这张纸高高地举过头顶,然后用洪亮的声音对所有人说道:“这是厉某在登城之前所留下的遗言!今日若是我战死在这朔方城头,那也是厉某为了大周和陛下尽忠,绝对没有任何怨言!”
厉延贞的声音在城头上回荡着,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听到他的话语。接着,他继续说道:“同时,厉某在这遗言之中,还为我朔方的守军请功!正是因为有了儿郎们的不畏生死,我们才能够守住大周的疆土,不让它有丝毫的损失!”
他的这番话让守军们的心情稍稍安定了一些,但他们仍然对厉延贞手中的那张纸充满了好奇。厉延贞似乎感受到了他们的疑惑,于是他解释道:“这张纸上写的,便是我对儿郎们的赞扬和对陛下的忠心。我希望,如果我不幸战死,这张纸能够被送到陛下的手中,让他知道我们朔方守军的英勇和忠诚!”
说到这里,厉延贞的情绪越发激昂起来。他挥舞着手中的纸,对守军们喊道:“儿郎们!昔日的汉冠军侯霍去病纵横草原数千里,封狼居胥,尽显我汉人儿郎的勇武!而陈汤也曾说过,‘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今日,厉某也要和朔方的儿郎们一起,告诉那些突厥人,胆敢侵犯我大周者,必诛之!”
厉延贞的声音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城头上炸响,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守军们被他那豪迈的气势所震撼,不由自主地被感染,纷纷振臂高呼起来,声音响彻云霄,士气瞬间如火焰般熊熊燃烧起来。
然而,与这热烈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站在一旁的苏墨麟却完全被厉延贞的举动惊呆了。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厉延贞,只见他手持遗言,竟然还公然为朔方军请功,这种前所未有的举动,让苏墨麟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应对。
城头的守军们被厉延贞的一番话激起了内心的热血,他们情绪激昂,个个紧握手中的兵器,仿佛随时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犯我大周,必诛之!”“犯我大周,必诛之!”的呼喊声响彻城头,如同一股强大的洪流,势不可挡。
这激昂的呼声,不仅让城头上的守军们热血沸腾,也让城下已经列阵完毕的突厥军将领们大为震惊。他们面面相觑,对城头上突然爆发的士气感到十分诧异,原本以为连番进攻已经让守军士气低落,没想到反而被厉延贞的几句话激起了如此高昂的斗志。
“厉大人,不知您有何妙计?”尽管内心深处确实燃起了一丝希望,但对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样的奇迹,苏墨麟还是心存疑虑,不敢完全相信。
然而,厉延贞并没有直接回答苏墨麟的问题,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紧紧地凝视着城外那密密麻麻的突厥大军。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地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突厥大军此时展开阵型,显然是准备再次对我们发起进攻。以本官之见,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次突厥人的进攻,其攻势必定会比先前看上去要猛烈得多。”
说到这里,厉延贞稍稍顿了一下,似乎是在观察苏墨麟的反应。接着,他继续说道:“不过,这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虽然他们的攻势看似凶猛,但真正出动的兵力,恐怕并不会有多少。”
虽然厉延贞的回答与问题毫不相关,但苏墨麟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被他所说的猜测深深吸引。他不禁心生好奇,厉延贞为何会对突厥人有如此独特的判断呢?
或许是察觉到了苏墨麟那充满疑惑的目光,厉延贞突然转过头来,与苏墨麟的视线交汇。只见厉延贞面带微笑,语气平静地解释道:“苏将军,不必感到诧异。本官之所以如此断言,是因为我对突厥人的习性和战略有着一定的了解。据我所知,他们今夜的真正目标并非西城,而是北城。”
“北城!”苏墨麟听到这个答案,不由得大吃一惊。他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说突厥人想要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先佯攻西城,然后再趁机偷袭北城不成?
想到这里,苏墨麟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北城的重要性,如果突厥人真的突袭北城,后果恐怕不堪设想。而北城的守将正是参军柳彦初,苏墨麟对他的能力并不十分了解。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柳彦初有过担任主将的经历。
“厉大人,”苏墨麟忧心忡忡地说道,“北城守将柳彦初,末将对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很有信心。若是突厥人真的突袭北城,以柳参军的能力,恐怕难以应对。大人您身为天子特使,应当向总管进言,建议更换北城的战将,以确保城北的安全。”
苏墨麟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是与柳彦初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是真心担忧城北的防守问题。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胜负。
厉延贞目光如炬,他自然能看出苏墨麟言语中的诚恳之意。只见他面带微笑,轻轻地拍了拍苏墨麟的肩膀,宽慰道:“苏将军不必忧心忡忡,柳彦初虽仅任参军一职,但他可是出身河东柳氏的将门之后啊!如此说来,柳参军与苏将军同属将门之后,想必苏将军对他应当颇为了解才是。”
苏墨麟闻听此言,并未当即出言反驳,然而他心中却对厉延贞的这番话颇不以为然。诚然,他与柳彦初皆可称得上是将门之后,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难道仅凭这一点,就能证明柳彦初具备担任守城主将的才能吗?遥想当年东周七雄争霸之际,那马服子赵括岂不更是将门之后?可最终的结果又如何呢?他不仅兵败长平,还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成为了千古笑柄。
然而,这些话苏墨麟却不敢当面讲给厉延贞听,毕竟厉延贞乃是天子特使,若自己言语稍有不慎,恐怕会引得这位特使对自己心生不满。故而,苏墨麟只得将这些想法深埋心底,只是他那紧蹙的眉头以及难以掩饰的脸上忧虑之色,却都被厉延贞尽收眼底。
然而,厉延贞却并未对他多做解释。实际上,今晚北城之战的关键并不在于柳彦初所率领的守军。因此,即便柳彦初真的缺乏担任主将的才能,对于这场战事的结果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嗵嗵嗵……
就在此时,城外突厥大军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战鼓之声。这声音如同雷霆万钧,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列阵在城下的两千名突厥士兵,在将领的指挥下,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一般,开始向城头推进过来。他们步伐整齐,气势汹汹,显然是有备而来。
“擂鼓!备战!”苏墨麟听到城外的战鼓之声,心中的斗志瞬间被点燃。他手提环首刀,如同一只被激怒的雄狮,高声呼喝着,在城头来回奔跑,亲自传达着战斗的命令。
“阿郎!”随着一声高呼,张恪如疾风般疾驰而来,迅速抵达厉延贞身旁。他面色凝重,语气急切地禀报道:“武周义从已经全部就位,按照计划分作三部,巧妙地穿插在城头守军之中。然而,关于虎卫的具体部署,还请阿郎明示!”
厉延贞闻言,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的城墙,沉思片刻后,果断下令:“虎卫组成两队协同阵型,无需直接上前阻拦敌军登城。你们的主要任务,乃是密切关注那些成功登城的突厥人。一旦发现任何一处防线被突厥人突破,你们必须毫不犹豫地迅速压上,以最快的速度将敌军驱赶下去!记住,绝对不能让敌军在城头站稳脚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属下遵命!”张恪闻令,立即插手行礼,然后转身,步履坚定地朝着不远处的虎卫走去。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必胜的决心。
“厉大人!”张恪前脚刚走,苏墨麟便如一阵疾风般疾驰而来,他面色凝重,满脸忧虑地对厉延贞说道:“大人,事情正如您所预料的那样,突厥人这次的攻势必定异常凶猛。我刚才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竟然已经将投石器和怒床都推到了阵前,依我看,下一轮攻击恐怕就要开始攻城了。”
苏墨麟的语速极快,显然心中十分焦急,“大人,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您贵为天子特使,身份特殊,万不可有丝毫闪失啊!还请厉大人立刻移步到城下暂避风头,以保安全。”
厉延贞的身份可不一般,他不仅仅是朝廷的钦差大臣,更是皇帝亲自任命的特使。这意味着他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如果他在这里遭遇不测,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苏墨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如此急切地恳请厉延贞赶紧撤退。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哪怕最终能够成功击退突厥大军,但只要厉延贞出了意外,他自己也绝对脱不了干系。
苏墨麟的担忧,厉延贞其实早就心知肚明,所以他对此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惊讶。然而,此时此刻的他却绝对不能退缩,因为就在刚才,他已经向城头的守军许下了承诺,保证自己和羽林卫都绝不会后退半步。
如果在大战尚未正式爆发之前,他就率先撤退到城下,那么恐怕城头守军的士气会在瞬间崩溃瓦解。毕竟,作为天子特使的他,此时此刻就代表着陛下亲临此地。若是他都表现出贪生怕死的样子,又怎能期望士兵们奋勇杀敌呢?
想到这里,厉延贞毅然决然地拱手向苏墨麟表示谢意,然后一脸严肃地挺直身躯,故意提高声音,好让城头的守军们都能清楚地听到他说的话:“多谢苏将军的好意。但厉某身为天子特使,在此地便是代表陛下亲临。今日厉某若是贪生怕死,临阵脱逃,退到城下,那岂不是辜负了陛下对我的信任?正如我之前所说,一旦大战开启,无论是厉某本人,还是羽林禁卫中的任何一人,只要胆敢有后退一步者,皆可格杀勿论!”
厉延贞这番话,犹如一道惊雷在众人耳畔炸响,使得周围的朔方城守军士卒们都为之一振,精神焕发。他们心中原本的恐惧和担忧,在这一刻被厉延贞的勇气所点燃,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连天子特使都毫不畏惧地亲冒箭矢,他们这些普通士兵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厉延贞的话语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他们内心的黑暗,让他们重新找回了勇气和斗志。
然而,与众人的振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旁的苏墨麟。他被厉延贞这番话逼得哑口无言,心中充满了苦涩和无奈。他知道厉延贞所言不假,但他作为一军之将,肩负着保护天子特使和众多士兵的重任,又怎能轻易冒险呢?
正当苏墨麟在心中暗自叹息时,厉延贞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瞠目结舌。只见厉延贞越说越激动,声音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愈发高昂,转身对着苏墨麟继续说道:“苏将军!厉某明白,天子特使若是战死在此,将军恐怕会连累众位儿郎。”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刺苏墨麟的心脏。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厉延贞,心中的忧虑愈发深重。厉延贞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却也是事实。如果天子特使在这里遭遇不测,他作为将领必然难辞其咎,不仅自己的前途堪忧,更可能会牵连到众多无辜的士兵。
听到厉延贞这番话,原本振奋的朔方守军们突然变得犹疑和紧张起来。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厉延贞和他身旁的人,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决定。
而让他们以及苏墨麟都感到诧异的是,厉延贞竟然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他将这张纸高高地举过头顶,然后用洪亮的声音对所有人说道:“这是厉某在登城之前所留下的遗言!今日若是我战死在这朔方城头,那也是厉某为了大周和陛下尽忠,绝对没有任何怨言!”
厉延贞的声音在城头上回荡着,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听到他的话语。接着,他继续说道:“同时,厉某在这遗言之中,还为我朔方的守军请功!正是因为有了儿郎们的不畏生死,我们才能够守住大周的疆土,不让它有丝毫的损失!”
他的这番话让守军们的心情稍稍安定了一些,但他们仍然对厉延贞手中的那张纸充满了好奇。厉延贞似乎感受到了他们的疑惑,于是他解释道:“这张纸上写的,便是我对儿郎们的赞扬和对陛下的忠心。我希望,如果我不幸战死,这张纸能够被送到陛下的手中,让他知道我们朔方守军的英勇和忠诚!”
说到这里,厉延贞的情绪越发激昂起来。他挥舞着手中的纸,对守军们喊道:“儿郎们!昔日的汉冠军侯霍去病纵横草原数千里,封狼居胥,尽显我汉人儿郎的勇武!而陈汤也曾说过,‘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今日,厉某也要和朔方的儿郎们一起,告诉那些突厥人,胆敢侵犯我大周者,必诛之!”
厉延贞的声音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城头上炸响,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守军们被他那豪迈的气势所震撼,不由自主地被感染,纷纷振臂高呼起来,声音响彻云霄,士气瞬间如火焰般熊熊燃烧起来。
然而,与这热烈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站在一旁的苏墨麟却完全被厉延贞的举动惊呆了。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厉延贞,只见他手持遗言,竟然还公然为朔方军请功,这种前所未有的举动,让苏墨麟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应对。
城头的守军们被厉延贞的一番话激起了内心的热血,他们情绪激昂,个个紧握手中的兵器,仿佛随时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犯我大周,必诛之!”“犯我大周,必诛之!”的呼喊声响彻城头,如同一股强大的洪流,势不可挡。
这激昂的呼声,不仅让城头上的守军们热血沸腾,也让城下已经列阵完毕的突厥军将领们大为震惊。他们面面相觑,对城头上突然爆发的士气感到十分诧异,原本以为连番进攻已经让守军士气低落,没想到反而被厉延贞的几句话激起了如此高昂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