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岳飞他想干什么?二圣迎回后,朕又该如何自处?-《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宋太祖赵匡胤,你老赵家的,姓赵,名构,外号赵九妹,别名完颜构,很合理吧。

  永乐皇帝朱棣一句话直接将宋太祖赵匡胤给干沉默了。

  “@宋太祖赵匡胤,老赵啊,你们大宋不是没有能打的武将,这个岳飞,朕就挺欣赏他的,只是没有跟对人啊。”

  永乐皇帝朱棣发送了关于岳飞的记载到群里。

  宋太祖赵匡胤直接点开了文件,开始阅读其中的内容。

  当看到南宋一众文官们怯战不出,而岳飞力主抗金,反对与金人和议,先后率领所建岳家军四次北伐,接连收复襄阳六郡,郑州、洛阳、郾阳等中原失地。

  宋太祖赵匡胤不由拍手叫好,他大宋也是有血性男儿的。

  可因为皇帝完颜构性格软弱,即使被金人夺了半壁江山后仍然不思进取,执意与金人议和。

  于是,便发生了这样的一种怪现象。

  前线,岳飞率领岳家军打的金人节节败退。

  后方大本营。

  皇帝联合文官,频频送上金银珠宝去金人那议和。

  最后,岳飞于绍兴十年,准备北渡黄河收复开封之时,宰相秦桧一党则企图放弃淮河以北之地,并奏请宋高宗完颜构命令岳飞班师回朝。

  岳飞上奏称此时的金兵士气沮丧,正是收复失地北伐的好时机。

  可是宋高宗完颜构担心岳飞真的收回了开封,将宋徽宗和宋钦宗救回来,于是在一天之内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岳飞收到皇帝的召令后愤恨而泣,留下了一句“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后,无奈之下南撤回朝。

  而当地百姓得知此事后,下跪请求岳飞留下,但岳飞有圣旨在手不得不从。

  岳飞不忍拒绝多,于是等待五天后,与跟随他一同南迁的百姓共同南下,并奏请以汉水上游的六个州府安置这些愿意南迁的百姓。

  而就在岳飞带着大军回朝之后,之前所收复的失地,因为没有军队驻守,被金国派兵收了回去。

  岳飞付出的心血于此刻毁于一旦。

  “砰。”

  宋太祖赵匡胤眼中杀意暴涨,愤恨之下一掌拍在了面前的御案上,整个御案都被这股巨力震的一阵晃动,御案上的奏章也纷纷摔落在地上。

  一旁的太监们看到此等情景,低着头小心的将地上的奏章捡了起来,重新放在御案上摆放整齐。

  宋太祖赵匡胤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了心中的怒火,接着往后看了下去。

  岳飞回朝后,自请上疏,向宋高宗完颜构请求解除兵权,但被后者拒绝,没多久,宋高宗完颜构下旨收回岳飞的兵权。

  没有兵权后的岳飞,在朝中多次受到主和派的代表宰相秦桧等人的排挤,而金人又率兵过淮河,准备南侵。

  金人南下,沿途守将弃城逃跑,金国大军如入无人之地,距离临安越来越近。

  宋高宗完颜构害怕之极,便下旨命岳飞率兵拒敌。

  此时的岳飞正患风寒,收到圣旨后,他以病体出征,得到宋高宗完颜构的赞赏。

  而当金国的军队听闻岳飞率军而来时,竟然吓得落荒而逃。

  金人南下的危机就此解除。

  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金人撤退后,岳飞的价值再次消失。

  宰相秦桧命人构陷岳飞前往楚州时违抗旨意、逗留不前。

  宋高宗完颜构下旨将岳飞拿入大狱。

  绍兴十一年,岳飞含冤而死,其子岳云被斩首于闹市,岳飞家产被抄没,家人则迁往岭南。

  “砰”

  “噗嗤”

  一声巨响在万岁殿内响起。

  御案不知何时被宋太祖赵匡胤直接掀翻倒地。

  而后,宋太祖赵匡胤直接喷出一口鲜血,两眼一黑,往后倒去。

  “官家!!!”

  “快…传太医…”

  昏迷前的那一刻,宋太祖赵匡胤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永乐皇帝朱棣让他召太医了。

  “完颜构…朕一定要宰了你!!!”

  随着宋太祖赵匡胤昏迷,整个万岁殿陷入了慌乱。

  南宋,绍兴十一年。

  临安城,冬,万里无云。

  此时江南的天气十分寒冷,天空难得出现太阳,街道上十分热闹,四处可见为生计奔波的百姓。

  此时,皇宫内。

  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看着御案上的圣旨,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宰相秦桧恭敬的站在下方,没有说话。

  “秦桧。”

  宋高宗赵构的声音忽然从上面传来。

  “官家。”

  宰相秦桧听到赵构的声音,抬头看了过去。

  “非得如此么?”

  宋高宗赵构指着御案上的圣旨,语气有些烦闷。

  宰相秦桧顺着宋高宗赵构手指的方向看去,诏书上,赐死岳飞,处刑其子岳云的字迹笔墨都还未干。

  上面的字迹,笔画提按分明,起笔藏露兼备,行笔中侧并用,结字舒展匀整、骨肉匀称,字字如玉。

  任谁见了,都得夸赞一句好字。

  宋高宗赵构的书法,初学黄庭坚,又学米芾,后专学钟繇及王羲之、后来也学智永,又融合六朝风骨,自成一家。

  是帝王书法中的集大成者,即便后来“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也曾模仿过宋高宗赵构的书法。

  尽管不是第一次看见官家的字,可是每一次见觉得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可是那内容却让秦桧都有些不寒而栗。

  因为与金国签订的协议赐死岳飞?

  岳飞在民间的声望有多高,官家你是真的不知么?

  看着面前沉默不语的秦桧,宋高宗赵构的脸上满是不悦。

  “平时那些在朝堂中攻讦岳鹏举的人,不正出于你的授意么?”

  “一个个的害怕金人南下,劝朕议和,赐金人岁币以换的苟且偷生。”

  “怎么,如今朕听你们的,答应了金人的条件,赐死岳飞,你秦桧又不敢了?”

  宰相秦桧:“(???`*)”

  你他娘的,老夫为什么这么针对岳飞,不也是你的意思么?

  现在好了,这个赐死岳飞的圣旨,你还想要老夫去宣读。

  怎么,合着坏事儿全是老夫干的,跟你没关系是吧。

  宰相秦桧隐蔽的翻了个白眼,心里疯狂的骂娘。

  “去吧,拿着圣旨去大狱里宣读吧。”

  宋高宗赵构摆摆手,示意宰相秦桧拿着圣旨可以去办事儿了。

  “官家,这圣旨还需要盖上您的大印。”

  宰相秦桧接过圣旨后,飞快的扫视了一眼,发现结尾处缺了一样东西。

  “什么大印,朕不知道。”

  “此事便交由你去办了,你明白朕的意思吧。”

  宋高宗赵构揣着明白装糊涂,他知道,这张圣旨一旦曝光,他可能会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因此,他是绝对不会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印章的。

  至于笔迹是自己的?

  笑话,秦桧素来喜爱书法,临摹朕的笔迹不是很容易么。

  宰相秦桧听到宋高宗赵构如此不要脸皮的话,饶是他为官多年磨炼的厚脸皮都有些扛不住了。

  狗东西,这事儿你还真的准备让老夫背锅。

  但是想到眼前之人的身份,若是自己没有办好这件事,恐怕自己的下场不会比岳飞好多少。

  “微臣这就去办。”

  最后宰相秦桧只能拿着圣旨走了出去。

  大殿内,宋高宗赵构背负着双手,仰头看向大殿的梁柱,思绪飘向远方。

  “岳飞啊岳飞,朕也不想如此啊…”

  “希望你不要怪朕,这江山只能有一位主人。”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贴身太监张去为小跑着来到了他的跟前躬身说道。

  “官家,韩大人求见。”

  宋高宗赵构闻言一愣,韩世忠?

  他来干什么?

  接着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挥手示意张去为把人带进来。

  张去为得了示意后又慢慢的退了出去。

  很快,一个面容刚毅,满脸风霜,身着紫袍官服的老者从外面大步走了进来。

  “微臣枢密使韩世忠,拜见官家。”

  进来后,见到了眼前的宋高宗赵构,韩世忠直接跪拜了下去。

  “韩卿快快免礼。”

  宋高宗赵构抬手虚扶。

  韩世忠对他可是忠心耿耿,早年随军征伐西夏,靖康之变后就坚持在河北抵抗金人,而二圣被掳走后,自己带着一些人南逃来了扬州,当头上就挂了康王和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虚职,手中并无兵卒。

  是韩世忠带着大军力排众议,拥立自己为帝。

  建炎三年,扈从统制苗傅自负世将,刘正彦因招降剧盗而有功劳,却都未得到自己重用,心中多有怨愤。

  因此苗傅、刘正彦二人利用军士对朝政的不满,发动兵变,诛杀了自己的宠臣王渊和宦官康履等人,并逼迫自己禅位给年仅三岁的皇子赵旉,由隆佑太后垂帘听政,改元“明受”。

  自己当时被软禁在宫内,也是韩世忠组织勤王军,救了自己。

  韩世忠先有从龙之功,叛乱中又有救驾之功,在武将之中颇有威望且资历甚高,对自己又忠心耿耿,深得自己信任。

  “不知韩卿这次过来找朕所为何事?”

  宋高宗赵构看着眼前的老者,态度十分的宽容。

  “官家,微臣此次前来,是想让官家饶那岳鹏举一命。”

  韩世忠的的表情十分坚定,也不与宋高宗赵构墨叽,直接摊牌。

  宋高宗赵构闻言脸色忽然一黑。

  这韩世忠一向懂事,难道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处置岳飞么?

  怎么还给他求情起来了。

  “韩卿,这岳飞于郾城大捷后,乘胜进军朱仙镇,朕之前便已下令,让他就地休整,等候朝廷指示。”

  “可是他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执意兵发朱仙镇,虽然打败了完颜宗弼,可是却将朝廷的脸面置于何地?”

  宋高宗赵构想到这里的时候,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

  “官家,战场之中,机会转瞬即逝,岳飞不听号令,也实属无奈之举,还望官家看在其大破完颜宗弼,收复郾城的份上,网开一面啊!!!”

  韩世忠自己就是带兵出生的,一生经历战斗无数。

  这皇帝在大本营发号施令指挥前线战斗的事儿。

  懂得都懂。

  奈何这是太宗时期便定下来的制度,据说源自太祖陛下。

  岳飞大破完颜宗弼,郾城大捷,那场战斗后来他复盘过了。

  真要是用了朝廷的作战计划,怕是连狗脑子都被金国打出来了,届时金人的气焰不知有多嚣张,以官家软弱的性子,指不定又要将祖宗基业割让出去了。

  可他不过是一个将军,又能够怎么样呢。

  大宋的朝堂中,还是那些相公们说了算啊!

  但是岳飞的军事才能,连他也赞叹不已。

  岳飞不能死。

  他若死,自己也已老迈,若是那金人再次南下,谁又能抵挡得住呢?

  因此,在听到岳飞被拿入大狱后,他急急忙忙的往皇宫内赶来,就是怕官家脑子一热处死了岳飞。

  只要能够保住岳飞的性命,哪怕是褫夺官职发配流放,后面他也能安排岳飞入军,重新起复。

  “够了。”

  宋高宗赵构似乎被韩世忠的话触怒了。

  “韩世忠,你的意思是将在外,军令便有所不受是么?”

  “若是你们武将人人都学那岳飞,那这个官家让你做好不好。”

  “阵图制度是太祖皇帝留下,太宗皇帝发扬的制度,朕身为赵家的子孙,岂可违背祖制。”

  “他岳飞,不听朝廷号令,私自进军朱仙镇,他想干什么?”

  当宋高宗赵构听说岳飞大破完颜宗弼的时候,心里是开心的。

  这下子,议和的时候,给金人送的岁币可以少些了吧。

  可是下一刻,岳飞进军朱仙镇的消息传回临安后,宋高宗赵构就坐不住了。

  朱仙镇距离汴京城不过四十里啊!!!

  他岳飞是想要干什么?

  打到汴京城,迎回亲爹和兄长么?

  不行,绝对不行。

  他好不容易坐上了皇帝的位置,二圣回来后,他就尴尬了啊。

  于是,在秦桧的建议下,宋高宗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来。

  韩世忠听到这里的时候,也沉默了。

  岳飞的志向,他哪里不清楚。

  收复汴京,迎回二圣,一扫靖康之耻。

  这事儿,岳飞做的没错啊。

  可是这事对宋高宗赵构来说,便是天大的错。

  “他想要迎回二圣。”

  “那朕呢?”

  “二圣回来后,朕又该如何自处???”

  “韩世忠,莫非你也想学那岳飞?”

  宋高宗赵构本就疑心甚重,此刻,他连忠于自己的韩世忠也开始怀疑了。

  “官家,微臣对官家向来忠心耿耿啊。”

  好嘛,这下子,岳飞没救到,连自己也要搭进去了。

  宋高宗赵构直勾勾盯着五体投地的韩世忠。

  半晌后,他的表情一变,再次变得和悦。

  “韩卿,朕自然是相信你的。”

  “来人,给韩卿赐座。”

  随着宋高宗赵构一声令下,一个小太监搬来了一张椅子放在了韩世忠的身后。

  韩世忠只敢坐在椅子边缘。

  “韩卿,朕处置岳飞,也实属无奈之举,他违背祖制,朕也不好对其徇私枉法啊!”

  宋高宗赵构的语气有些无奈。

  下方的韩世忠沉默不语,只是一味低头。

  “放你娘的狗屁。”

  “祖制?”

  “朕什么时候留下了这样的祖制。”

  就在这时,一道愤怒的咆哮声猛的在大殿内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