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从大殿出来后,辨认了一番方向后,大步往太极宫的方向走了过去。
沿途遇到的宫人,只看到一道穿着龙袍的身影远远走来,全都跪在了地上。
“拜见陛下。”
李世民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径直走了过去。
有年纪大点的宫女和太监,看到了李世民的面容后,吓得连忙低下头,身子控制不住的颤抖。
“太…太宗陛下!!!”
而长孙无忌则是派人召集文武百官入宫朝会。
很快,收到消息的官员们,穿戴好了官服便往皇宫赶去。
他们还以为是司徒大人让他们一起劝谏陛下,别让皇后武媚娘前往泰山封禅。
有耿直的御史甚至留下一份遗书,然后决绝的走向皇宫。
他们已经决定了,若是不能劝说陛下改变心意,他们就一头撞死在太极宫的柱子上。
就问你怕不怕。
等到一众大臣们赶到太极宫的时候,发现远处的龙椅上已经坐了道身影。
官员们以为是李治在那。
低着头来到了自己的位置后,向龙椅上的人行礼道。
“拜见陛下。”
“免礼,平身吧。”
高台上,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
百官们:“???”
“(╯°□°)”
这声音有点不对啊,陛下能发出如此威严的声音?
“谢陛下。”
好奇归好奇,该有的流程还得走完。
百官谢恩后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抬头看去。
龙椅上一个有些陌生的人姿态有些随意的坐在上面,身上气势逼人。
“这谁啊???”
“竟敢穿着龙袍坐在这里,是想造反么?”
“来人…快来人…”
有年轻的官员不认识李世民,连忙呼唤宫外守候的禁卫军。
可是半天都没有动静。
“太…太宗陛下???”
武将那边,站在最前面的大将军李积忽然睁大了混浊的双眼,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十分激动。
“李积?”
李世民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老将,也是一愣。
“你个老小子,挺能活的啊。”
又遇到了个熟人,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挥手示意李积靠近点。
“上前点,让朕瞧瞧。”
李积有些激动的往高台走去。
近距离看,李积也已经垂垂老矣,与辅机一样。
回想起数月前,李积意气风发的带兵出征,再看看眼前满脸沟壑的白发老将,李世民忽然鼻子一酸,眼泪就这样掉了出来。
“懋功,你也老了啊!”
“老登这爱哭的死出,莫不是跟刘皇叔学的?”
一旁的李承乾将这一幕收入眼中,吐槽道。
果不其然。
看到太宗落泪的李积,跟打了鸡血似的,拍着胸脯大声说自己一顿能吃五碗米饭,一斤肉,还能带兵出征。
“⊙?⊙”
台下群臣被大将军李积的动作整懵逼了。
青天白日的,大将军搁这玩亡者归来?
太宗皇帝早就驾崩了了不知道多少年啊。
难道随便来个人,穿身龙袍,他就是太宗了?
笑话,太宗皇帝陛下的画像还在殿内挂着呢。
他们又不是没见…
嗯?
什么情况???
怎么台上那人的样子…跟太宗陛下…一模一样啊!!!
轰隆。
“微臣拜见太宗陛下圣灵。”
有机灵的官员们已经跪了下去。
其他官员见此,纷纷跪拜下去。
“拜见太宗陛下圣灵。”
台上,李世民与李积的情绪已经舒缓了一些。
李积脸上仍然带着激动的神色,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朕,贞观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从龙椅上起身,看着下方叩拜的文武群臣,大声道。
(还剩一点,晚点补,各位先睡吧,晚安!!!)
“带上来。”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
殿外缓缓走进三人。
为首的人赫然是司徒长孙无忌,其身后,麟德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媚娘,低着头慢慢吞吞的往前走着。
“麟德皇帝李治,懦弱无能,败坏人伦,不敬祖宗,德不配位。”今,朕以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名义,废黜李治帝位,贬为庶人,苍天可鉴。”
“皇后武媚,褫夺其封号,赐三尺白绫。”
麟德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媚,听到这话后神情激动,想要说些什么为自己辩解,却发现嘴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想要逃跑,身子骨一点劲都使不上来,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进来的禁卫把自己拖走。
禁卫看着有些眼熟。
“晋王殿下,好久不见了。”
禁卫看着面前的麟德皇帝李治,露出了一个笑容。
“呜呜呜〈你是杜荷!!!〉”
“哎,正是。”
“武才人,老实说,我还挺佩服你的。”
“可惜了…”
杜荷不知想到了什么,叹了一口气后,直接将两人拖了下去。
“呜呜呜”
“呜呜呜”
任凭麟德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媚娘如何挣扎也改变不了什么。
“太宗陛下圣明。”
“武氏妄图前往泰山进行封禅,简直是牡鸡司晨,不知所谓。”
李世民:“???”
还有这事儿?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的眼神有些疑惑。
“逆子,为何不告诉朕?”
“这点小事告诉你干嘛?”
“???”
“你管去泰山封赏为小事???”
李世民听到逆子的话后,只觉得胸口有些闷的紧。
泰山封禅呐。
自始皇帝开始,至大唐这,一共才四个皇帝。
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
与前面三位相比,李世民怎么都想不明白。
就李治那个废物,他凭什么敢去泰山封禅的?
还带个女人一起去???
他李世民雄才伟略,打遍各种不服,创出贞观盛世的天可汗。
他都没去泰山封禅,你李治凭什么???
李承乾看向有些怀疑人生的李世民,一时不知该怎么哄下老登。
难道跟他说,大唐灭亡后,会出现一个宋朝一统天下,宋朝有个宋真宗,凭借一己之力,拉低了泰山的逼格。
宋真宗赵恒,是最不符合封禅标准的,他也是挨骂最多的。
唐高宗李治虽无大功,但也无大过,可以说是个守成之君,至于喜欢小妈这事儿,咳咳,只能说是私德问题。
毕竟,亲爹李世民风评也不太好。
随根儿,对,随根儿的。
而宋真宗赵恒呢,有辱国之过,跟辽国签下了“澶渊之盟”。
就是北宋每年用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作为贡品向辽国买和平,虽然嘴上说是兄弟之国,实际上,宋朝都快混成辽国的血包了,没钱了,找宋国小老弟借点儿。没粮了,找宋国小老弟拿点儿。
妥妥的刷血包了。
而宋真宗赵恒前脚才签了澶渊之盟,为了洗刷给异族送钱的耻辱,这货后脚就去泰山封禅。
他这么一搞,直接拉低了泰山的逼格。
后世的帝王们生怕自己被拿来与宋真宗类比,干脆直接断了泰山封禅的念头,算了,在家门口建个天坛地坛得了!
连最不要脸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听说宋真宗赵恒也去了泰山封禅后,直接打消了去泰山的念头。
无他,太丢人了。
不过,对于泰山而言,宋真宗真是个贵人。
唐玄宗李隆基引领了文艺青年爬泰山的风潮,宋真宗赵恒则是开启了老百姓登泰山的新纪元,帝王们走下来,老百姓走上去。
宋真宗赵恒觉得唐玄宗李隆基封泰山神为“王”,这个级别有些低了。
他索性大手一挥,直接改封泰山为“东岳天齐仁至帝”,民间称其为东岳大帝。
也算是泰山不幸中的万幸了。
“她一介女流之辈,竟然妄图去泰山封禅,简直就是狂妄至极。”
“去,赶紧的,赐死武媚。”
李世民觉得,让武媚多活一刻都是对泰山的大不敬。
“从即日起,朕暂代朝政。”
沿途遇到的宫人,只看到一道穿着龙袍的身影远远走来,全都跪在了地上。
“拜见陛下。”
李世民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径直走了过去。
有年纪大点的宫女和太监,看到了李世民的面容后,吓得连忙低下头,身子控制不住的颤抖。
“太…太宗陛下!!!”
而长孙无忌则是派人召集文武百官入宫朝会。
很快,收到消息的官员们,穿戴好了官服便往皇宫赶去。
他们还以为是司徒大人让他们一起劝谏陛下,别让皇后武媚娘前往泰山封禅。
有耿直的御史甚至留下一份遗书,然后决绝的走向皇宫。
他们已经决定了,若是不能劝说陛下改变心意,他们就一头撞死在太极宫的柱子上。
就问你怕不怕。
等到一众大臣们赶到太极宫的时候,发现远处的龙椅上已经坐了道身影。
官员们以为是李治在那。
低着头来到了自己的位置后,向龙椅上的人行礼道。
“拜见陛下。”
“免礼,平身吧。”
高台上,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
百官们:“???”
“(╯°□°)”
这声音有点不对啊,陛下能发出如此威严的声音?
“谢陛下。”
好奇归好奇,该有的流程还得走完。
百官谢恩后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抬头看去。
龙椅上一个有些陌生的人姿态有些随意的坐在上面,身上气势逼人。
“这谁啊???”
“竟敢穿着龙袍坐在这里,是想造反么?”
“来人…快来人…”
有年轻的官员不认识李世民,连忙呼唤宫外守候的禁卫军。
可是半天都没有动静。
“太…太宗陛下???”
武将那边,站在最前面的大将军李积忽然睁大了混浊的双眼,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十分激动。
“李积?”
李世民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老将,也是一愣。
“你个老小子,挺能活的啊。”
又遇到了个熟人,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挥手示意李积靠近点。
“上前点,让朕瞧瞧。”
李积有些激动的往高台走去。
近距离看,李积也已经垂垂老矣,与辅机一样。
回想起数月前,李积意气风发的带兵出征,再看看眼前满脸沟壑的白发老将,李世民忽然鼻子一酸,眼泪就这样掉了出来。
“懋功,你也老了啊!”
“老登这爱哭的死出,莫不是跟刘皇叔学的?”
一旁的李承乾将这一幕收入眼中,吐槽道。
果不其然。
看到太宗落泪的李积,跟打了鸡血似的,拍着胸脯大声说自己一顿能吃五碗米饭,一斤肉,还能带兵出征。
“⊙?⊙”
台下群臣被大将军李积的动作整懵逼了。
青天白日的,大将军搁这玩亡者归来?
太宗皇帝早就驾崩了了不知道多少年啊。
难道随便来个人,穿身龙袍,他就是太宗了?
笑话,太宗皇帝陛下的画像还在殿内挂着呢。
他们又不是没见…
嗯?
什么情况???
怎么台上那人的样子…跟太宗陛下…一模一样啊!!!
轰隆。
“微臣拜见太宗陛下圣灵。”
有机灵的官员们已经跪了下去。
其他官员见此,纷纷跪拜下去。
“拜见太宗陛下圣灵。”
台上,李世民与李积的情绪已经舒缓了一些。
李积脸上仍然带着激动的神色,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朕,贞观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从龙椅上起身,看着下方叩拜的文武群臣,大声道。
(还剩一点,晚点补,各位先睡吧,晚安!!!)
“带上来。”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
殿外缓缓走进三人。
为首的人赫然是司徒长孙无忌,其身后,麟德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媚娘,低着头慢慢吞吞的往前走着。
“麟德皇帝李治,懦弱无能,败坏人伦,不敬祖宗,德不配位。”今,朕以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名义,废黜李治帝位,贬为庶人,苍天可鉴。”
“皇后武媚,褫夺其封号,赐三尺白绫。”
麟德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媚,听到这话后神情激动,想要说些什么为自己辩解,却发现嘴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想要逃跑,身子骨一点劲都使不上来,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进来的禁卫把自己拖走。
禁卫看着有些眼熟。
“晋王殿下,好久不见了。”
禁卫看着面前的麟德皇帝李治,露出了一个笑容。
“呜呜呜〈你是杜荷!!!〉”
“哎,正是。”
“武才人,老实说,我还挺佩服你的。”
“可惜了…”
杜荷不知想到了什么,叹了一口气后,直接将两人拖了下去。
“呜呜呜”
“呜呜呜”
任凭麟德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媚娘如何挣扎也改变不了什么。
“太宗陛下圣明。”
“武氏妄图前往泰山进行封禅,简直是牡鸡司晨,不知所谓。”
李世民:“???”
还有这事儿?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的眼神有些疑惑。
“逆子,为何不告诉朕?”
“这点小事告诉你干嘛?”
“???”
“你管去泰山封赏为小事???”
李世民听到逆子的话后,只觉得胸口有些闷的紧。
泰山封禅呐。
自始皇帝开始,至大唐这,一共才四个皇帝。
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
与前面三位相比,李世民怎么都想不明白。
就李治那个废物,他凭什么敢去泰山封禅的?
还带个女人一起去???
他李世民雄才伟略,打遍各种不服,创出贞观盛世的天可汗。
他都没去泰山封禅,你李治凭什么???
李承乾看向有些怀疑人生的李世民,一时不知该怎么哄下老登。
难道跟他说,大唐灭亡后,会出现一个宋朝一统天下,宋朝有个宋真宗,凭借一己之力,拉低了泰山的逼格。
宋真宗赵恒,是最不符合封禅标准的,他也是挨骂最多的。
唐高宗李治虽无大功,但也无大过,可以说是个守成之君,至于喜欢小妈这事儿,咳咳,只能说是私德问题。
毕竟,亲爹李世民风评也不太好。
随根儿,对,随根儿的。
而宋真宗赵恒呢,有辱国之过,跟辽国签下了“澶渊之盟”。
就是北宋每年用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作为贡品向辽国买和平,虽然嘴上说是兄弟之国,实际上,宋朝都快混成辽国的血包了,没钱了,找宋国小老弟借点儿。没粮了,找宋国小老弟拿点儿。
妥妥的刷血包了。
而宋真宗赵恒前脚才签了澶渊之盟,为了洗刷给异族送钱的耻辱,这货后脚就去泰山封禅。
他这么一搞,直接拉低了泰山的逼格。
后世的帝王们生怕自己被拿来与宋真宗类比,干脆直接断了泰山封禅的念头,算了,在家门口建个天坛地坛得了!
连最不要脸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听说宋真宗赵恒也去了泰山封禅后,直接打消了去泰山的念头。
无他,太丢人了。
不过,对于泰山而言,宋真宗真是个贵人。
唐玄宗李隆基引领了文艺青年爬泰山的风潮,宋真宗赵恒则是开启了老百姓登泰山的新纪元,帝王们走下来,老百姓走上去。
宋真宗赵恒觉得唐玄宗李隆基封泰山神为“王”,这个级别有些低了。
他索性大手一挥,直接改封泰山为“东岳天齐仁至帝”,民间称其为东岳大帝。
也算是泰山不幸中的万幸了。
“她一介女流之辈,竟然妄图去泰山封禅,简直就是狂妄至极。”
“去,赶紧的,赐死武媚。”
李世民觉得,让武媚多活一刻都是对泰山的大不敬。
“从即日起,朕暂代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