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时空,大唐,长安城,太极宫内。
此时已经入夜,可太极宫内却依然灯火通明。
太极宫的正位上坐着一个穿着龙袍的中年男人,男人刚过而立之年,身姿挺拔,仪表堂堂,一副不怒自威之相。
此人正是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天可汗,贞观皇帝李世民。
作为整个大唐最有权力的男人,此时的李世民却面露愁容,似乎被什么事情困扰。
大殿内,气氛有些压抑,一旁伺候的宫人谁都不敢发出声音,生怕触怒了心情不佳的陛下。
一时间,偌大的太极宫内只剩下李世民翻阅奏章的声音。
李世民看了几本奏章后,仍然有些烦乱,他随手合上奏章,揉了一下有些酸胀的眉心后忽然开口问道。
“王德,宫外贴的皇榜可有动静?”
“回陛下,暂时无人揭下皇榜。”
一直安静的站在李世民身后的太监王德,恭声回道。
“再下一道旨意,让人将皇榜加急发往各道,赏金翻为万金,赐子爵,食五百户。”
李世民闻言脸色一沉,思索片刻后语气有些急切。
“是。”
王德内心情绪翻涌,可是面上却仍然恭恭敬敬的将李世民的旨意给贯彻下去。
这段时间,大唐最为尊贵的两个人相继患上重症。
皇后娘娘自去年按例随陛下前往九成宫避暑,途中染上重症,不得不提前回宫。
宫内太医瞧了个遍,全都束手无策。
太子李承乾提议大赦天下并度人入道,希望以此为母亲长孙皇后祈福祛病。
李世民考虑过后认为此事可行,但长孙皇后坚决反对,她认为死生有命,不可因自己而破坏了国家法度。
祸不单行。
就在长孙皇后患病的时候,大安宫的太上皇李渊也因为年事已高,家族遗传的风疾犯了,一病不起。
李渊虽然因为玄武门一事,与李世民关系沉入海底。
可是毕竟是李世民的亲爹,在这个孝字当头的时代,李世民弑兄杀弟已经是大逆不道,不得不以功绩去抵消。
如果再行弑父之举,怕是与隋帝杨广无二。
以李世民的能耐也不敢如此行事。
所以李世民平日里也时常去大安宫慰问太上皇李渊,虽然每次笑着过去,黑着脸出来。
但是起码礼仪上别人挑不出毛病,长孙皇后更是担心太上皇李渊孤寂,每隔几天就带着太子李承乾与襄城、南平与长乐公主去看望太上皇李渊。
如今亲爹与发妻病重,雄才大略的贞皇帝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心思处理政务。
他这段时间已经发了十几道诏书,于民间寻访神医为太上皇与长孙皇后治病,可是却收效甚微。
就在李世民烦闷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叮,万寿帝君邀请您加入群聊,同意或者拒绝。”
脑海中突然出现的声音让李世民为之一愣。
什么声音?
李世民还以为是自己近日以来忧思过度,出现了幻听。
“叮,万寿帝君邀请您加入群聊,同意或者拒绝。”
脑海中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回李世民彻底相信了,似乎有人在他的脑海中说话。
他睁着虎目,扫视四周,试图寻找发出声音的人。
“你们可曾听到什么声音?”
李世民看向身旁伺候的宫人问道。
“陛下,奴婢不曾听到什么声音。”
周围的宫女太监闻言后,有些害怕的说道。
李世民脸色一沉,到底是何人,竟然有此能耐,躲过宫内禁卫,出现在太极宫内。
李世民以为脑海中的声音不过是民间的戏法,早年他带兵征伐隋末反王的时候,也见过许多神异的东西,最后发现不过是一些民间障眼法罢了。
就在李世民准备呼唤殿外禁卫的时候,脑海中的声音第三次响起。
“叮,万寿帝君邀请您加入群聊,同意或者拒绝。”
“三次未拒绝,您已默认加入群聊。”
麟德二年,长安城,皇宫,立正政殿内。
李治抱着皇后武媚娘正在龙榻上说着什么。
“媚娘,如今大唐在朕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国力远胜贞观时期,朕欲带你一同前往泰山封禅。”
李治怀中的皇后武媚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对权力的渴求,不过面上却尽显柔媚,她躺在李治怀中,声音有些柔弱。
“陛下,臣妾虽然也想陪同您一同前往泰山,可是臣妾毕竟是一女子,自古以来哪有女子也去泰山封禅的。”
“若是臣妾陪您前去,到时,朝中大臣们肯定会上奏痛斥您的。”
“臣妾不想让陛下您难做,陛下龙凤之姿,做下远超先帝的功绩,当往泰山封禅。”
“臣妾届时会在宫内为陛下祈福,希望上天能够保佑陛下,保佑大唐。”
李治听到怀中武媚娘的话后大为感动。
他不由抱紧了武媚娘,坚定说道。
“朕乃天子,一言九鼎。”
“朕说带媚娘前往泰山封禅,谁敢多言。”
“媚娘如此为朕着想,朕又岂能让媚娘失望。”
“陛下~”
武媚娘心中一阵得意,小小李治,轻松拿捏,面上却做出一副感动不已的模样。
“媚娘~”
李治看着武媚娘韵味十足的容颜,身体也有了反应。
两人就这样倒在了龙榻上,一夜无话。
第二日,李治看着瘫软在龙榻上的武媚娘,一脸满足。
在宫人的伺候下,李治穿戴好龙袍,命便先前往前殿上朝去了。
半个时辰后。
李治端坐于龙椅上,皇后武媚娘坐在他的身后,垂帘听政,二圣临朝,共同接受下方的文武百官朝拜。
“微臣拜见陛下,拜见娘娘。”
“免礼。”
李治抬手虚扶。
“谢陛下。”
一众文武百官手持笏板,跪坐在下面。
殿内太监唱喏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台下,跪坐于最前面的太尉长孙无忌闻言,手持笏板来到了过道上。
“陛下,老臣有奏。”
“长孙太尉,请言。”
“封禅大典已经准备妥当,不知陛下何时动身前往泰山,进行封禅。”
“三日后,朕便动身,皇后与朕同去。”
“什么?”
台下文武百官闻言尽皆动容。
“陛下不可。”
“自古以来,从未有女子前往泰山封赏。”
“是啊,陛下。”
“请陛下三思。”
一众文武百官脸色骤变,纷纷跪地请李治收回成命。
反观长孙无忌却脸色如常不知在想什么。
“朕意已决,此事休的再提,三日后,朕会与皇后一同前往泰山封禅。”
李治听着台下文武百官的反对声,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索性强行将此事定下。
就在这时,李治的脑海中传来一道声音。
“叮,万寿帝君邀请您加入群聊,同意或者拒绝。”
李治:“(╯°□°)”
“???”
“万寿帝君???”
“听名字就很霸气啊。”
“竟然有人在朕的脑海中说话,难不成是仙人不成?”
“同意,朕同意。”
此时已经入夜,可太极宫内却依然灯火通明。
太极宫的正位上坐着一个穿着龙袍的中年男人,男人刚过而立之年,身姿挺拔,仪表堂堂,一副不怒自威之相。
此人正是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天可汗,贞观皇帝李世民。
作为整个大唐最有权力的男人,此时的李世民却面露愁容,似乎被什么事情困扰。
大殿内,气氛有些压抑,一旁伺候的宫人谁都不敢发出声音,生怕触怒了心情不佳的陛下。
一时间,偌大的太极宫内只剩下李世民翻阅奏章的声音。
李世民看了几本奏章后,仍然有些烦乱,他随手合上奏章,揉了一下有些酸胀的眉心后忽然开口问道。
“王德,宫外贴的皇榜可有动静?”
“回陛下,暂时无人揭下皇榜。”
一直安静的站在李世民身后的太监王德,恭声回道。
“再下一道旨意,让人将皇榜加急发往各道,赏金翻为万金,赐子爵,食五百户。”
李世民闻言脸色一沉,思索片刻后语气有些急切。
“是。”
王德内心情绪翻涌,可是面上却仍然恭恭敬敬的将李世民的旨意给贯彻下去。
这段时间,大唐最为尊贵的两个人相继患上重症。
皇后娘娘自去年按例随陛下前往九成宫避暑,途中染上重症,不得不提前回宫。
宫内太医瞧了个遍,全都束手无策。
太子李承乾提议大赦天下并度人入道,希望以此为母亲长孙皇后祈福祛病。
李世民考虑过后认为此事可行,但长孙皇后坚决反对,她认为死生有命,不可因自己而破坏了国家法度。
祸不单行。
就在长孙皇后患病的时候,大安宫的太上皇李渊也因为年事已高,家族遗传的风疾犯了,一病不起。
李渊虽然因为玄武门一事,与李世民关系沉入海底。
可是毕竟是李世民的亲爹,在这个孝字当头的时代,李世民弑兄杀弟已经是大逆不道,不得不以功绩去抵消。
如果再行弑父之举,怕是与隋帝杨广无二。
以李世民的能耐也不敢如此行事。
所以李世民平日里也时常去大安宫慰问太上皇李渊,虽然每次笑着过去,黑着脸出来。
但是起码礼仪上别人挑不出毛病,长孙皇后更是担心太上皇李渊孤寂,每隔几天就带着太子李承乾与襄城、南平与长乐公主去看望太上皇李渊。
如今亲爹与发妻病重,雄才大略的贞皇帝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心思处理政务。
他这段时间已经发了十几道诏书,于民间寻访神医为太上皇与长孙皇后治病,可是却收效甚微。
就在李世民烦闷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叮,万寿帝君邀请您加入群聊,同意或者拒绝。”
脑海中突然出现的声音让李世民为之一愣。
什么声音?
李世民还以为是自己近日以来忧思过度,出现了幻听。
“叮,万寿帝君邀请您加入群聊,同意或者拒绝。”
脑海中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回李世民彻底相信了,似乎有人在他的脑海中说话。
他睁着虎目,扫视四周,试图寻找发出声音的人。
“你们可曾听到什么声音?”
李世民看向身旁伺候的宫人问道。
“陛下,奴婢不曾听到什么声音。”
周围的宫女太监闻言后,有些害怕的说道。
李世民脸色一沉,到底是何人,竟然有此能耐,躲过宫内禁卫,出现在太极宫内。
李世民以为脑海中的声音不过是民间的戏法,早年他带兵征伐隋末反王的时候,也见过许多神异的东西,最后发现不过是一些民间障眼法罢了。
就在李世民准备呼唤殿外禁卫的时候,脑海中的声音第三次响起。
“叮,万寿帝君邀请您加入群聊,同意或者拒绝。”
“三次未拒绝,您已默认加入群聊。”
麟德二年,长安城,皇宫,立正政殿内。
李治抱着皇后武媚娘正在龙榻上说着什么。
“媚娘,如今大唐在朕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国力远胜贞观时期,朕欲带你一同前往泰山封禅。”
李治怀中的皇后武媚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对权力的渴求,不过面上却尽显柔媚,她躺在李治怀中,声音有些柔弱。
“陛下,臣妾虽然也想陪同您一同前往泰山,可是臣妾毕竟是一女子,自古以来哪有女子也去泰山封禅的。”
“若是臣妾陪您前去,到时,朝中大臣们肯定会上奏痛斥您的。”
“臣妾不想让陛下您难做,陛下龙凤之姿,做下远超先帝的功绩,当往泰山封禅。”
“臣妾届时会在宫内为陛下祈福,希望上天能够保佑陛下,保佑大唐。”
李治听到怀中武媚娘的话后大为感动。
他不由抱紧了武媚娘,坚定说道。
“朕乃天子,一言九鼎。”
“朕说带媚娘前往泰山封禅,谁敢多言。”
“媚娘如此为朕着想,朕又岂能让媚娘失望。”
“陛下~”
武媚娘心中一阵得意,小小李治,轻松拿捏,面上却做出一副感动不已的模样。
“媚娘~”
李治看着武媚娘韵味十足的容颜,身体也有了反应。
两人就这样倒在了龙榻上,一夜无话。
第二日,李治看着瘫软在龙榻上的武媚娘,一脸满足。
在宫人的伺候下,李治穿戴好龙袍,命便先前往前殿上朝去了。
半个时辰后。
李治端坐于龙椅上,皇后武媚娘坐在他的身后,垂帘听政,二圣临朝,共同接受下方的文武百官朝拜。
“微臣拜见陛下,拜见娘娘。”
“免礼。”
李治抬手虚扶。
“谢陛下。”
一众文武百官手持笏板,跪坐在下面。
殿内太监唱喏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台下,跪坐于最前面的太尉长孙无忌闻言,手持笏板来到了过道上。
“陛下,老臣有奏。”
“长孙太尉,请言。”
“封禅大典已经准备妥当,不知陛下何时动身前往泰山,进行封禅。”
“三日后,朕便动身,皇后与朕同去。”
“什么?”
台下文武百官闻言尽皆动容。
“陛下不可。”
“自古以来,从未有女子前往泰山封赏。”
“是啊,陛下。”
“请陛下三思。”
一众文武百官脸色骤变,纷纷跪地请李治收回成命。
反观长孙无忌却脸色如常不知在想什么。
“朕意已决,此事休的再提,三日后,朕会与皇后一同前往泰山封禅。”
李治听着台下文武百官的反对声,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索性强行将此事定下。
就在这时,李治的脑海中传来一道声音。
“叮,万寿帝君邀请您加入群聊,同意或者拒绝。”
李治:“(╯°□°)”
“???”
“万寿帝君???”
“听名字就很霸气啊。”
“竟然有人在朕的脑海中说话,难不成是仙人不成?”
“同意,朕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