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朕让你滚进来-《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今日,乾清宫内。

  大行皇帝生前最为疼爱的好圣孙,朱瞻基。

  不知做了什么触怒大行皇帝的事儿。

  就在永乐皇帝的梓宫前,大行皇帝复活归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将圣孙朱瞻基揍了一顿狠的。

  这事儿在永乐朝很常见。

  文武百官早已见怪不怪了。

  只是对于陛下口中的妖后、朱祁镇什么的,官员们不太明白。

  孙氏?

  太孙妃是胡氏啊。

  至于玩蛐蛐儿,这事儿文官们都知道,太孙的爱好嘛。

  估计是让太监习字这事儿触怒了陛下。

  太监,就那群腌臜的玩意儿,他们也配习字?这简直是对读书人的侮辱啊!

  打的好。

  文武百官们听着太孙朱瞻基的惨叫声,心底暗暗叫好。

  “报。”

  一个小太监从外面匆匆跑了进来,头也不抬的直接跪了下去。

  “太子殿下,汉王与赵王已经领进了前殿,他们说想要过来为陛下守灵。”

  太子朱高炽看了一眼还在抽孙子的亲爹,想要说些什么。

  “看朕干嘛,老二和老三想要过来给朕守灵,让他们来。”

  永乐朝朱棣说罢,将藤条一收,然后背着手和建文时空的朱棣一同走进了帷幔后,看样子是暂时不打算露面了。

  太子朱高炽哪能不明白亲爹的意思,麻溜的从地上起身,然后冲跪在地上的太监说道。

  “去将汉王与赵王迎来,祭奠大行皇帝。”

  “是。”

  小太监领命跑了出去。

  不多时,穿着一身孝服的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大步走了进来。

  看着面前满脸风霜的弟弟,太子朱高炽一时悲从心来。

  “老二、老三,你们平安回来就好。”

  “哼,咱们再不回来,老大你都要登基当皇帝了。”

  汉王朱高煦看着眼前的太子朱高炽,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

  “就是,等你当了皇帝,拿捏我跟老二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赵王朱高燧也跟着起哄道。

  “两位弟弟为什么会这样想我这个做哥哥的?”

  太子朱高炽看着面前莽撞无脑的弟弟们也是操碎了心。

  或许是出生时点错了天赋吧。

  自己虽然生的肥胖,可是身体却一直病恹恹的,脑子却很灵活。

  而老二跟老三倒是生的健壮,老二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是脑子却是一根筋。

  自己想要拿捏他们,还用等得到现在?

  监国二十年,你以为常务副皇帝是白当的。

  “哼,少跟我来这套。”

  汉王朱高煦根本不听太子朱高炽的,而是带着赵王朱高燧直接走到了朱棣的灵位前,点了三根香,然后跪在地上恭敬的磕了三个响头。

  “爹,儿子回来看您了。”

  汉王朱高煦的脸上满是悲伤,眼泪就这样直接流了出来。

  赵王朱高燧也是一样,哭的稀里哗啦的。

  帷幔后站着的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将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的动作收入眼睑,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龙袍内的手掌不知什么时候握成了拳头。

  太子朱高炽看着眼前的两个弟弟的行为,心里稍微好受了一点。

  虽然弟弟跟自己不合,但是对亲爹,还是敬重的。

  哭了有一会儿后,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抹了一把脸庞,缓缓从地上站了起来,转身面向太子朱高炽。

  “说吧,你们父子俩这次又打算用什么阴招儿对付我跟老三。”

  “这一路上的城池,看到我跟老三的军队直接放行。”

  “连顺天府的城门也是如此。”

  “老大,你就不怕我直接给你清君侧咯?”

  汉王朱高煦脸色看着面前的太子朱高炽露出了一丝阴测的笑容。

  “汉王,陛下灵位当前,休的放肆。”

  看到汉王朱高煦如此放肆的行为,内阁首辅杨士奇站了出来,斥责道。

  “哼,本王当然知道这是父皇的灵位前,可是父皇当初驾崩的这么突然,本王自然要为父皇查清事情的真相。”

  汉王朱高煦丝毫不慌,有理有据的怼了回去。

  “老大,解释一下吧。”

  “当初父皇在军中久未露面的时候,他杨荣以帝令拦着,我和老三连门都不让进?”

  “二弟这说的是什么话?”

  “哥哥我都没有登基,你用什么名义清君侧?”

  “当时,是爹的旨意,不见你们。”

  太子朱高炽根本不慌,语气十分的淡然。

  “哼,少说废话。”

  “我问你,当初北伐班师回朝的路上,爹他是怎么驾崩的?”

  “我跟老三就在二十里外的军营内,为什么我们没有收到消息。”

  说到这里的时候,汉王朱高煦的身体往前走了几步,身上的气势徒然暴增。

  “保护殿下。”

  内阁首辅杨士奇害怕汉王朱高煦暴起,连忙大喝道。

  他自己也是第一时间冲到了太子朱高炽身前,试图以自己老迈的身躯抵挡住汉王朱高煦。

  殿外,踏踏踏的冲进来一队禁军,拔出武器,将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包围了起来。

  汉王朱高煦对此嗤笑一声,并未有什么动作。

  “退下。”

  太子朱高炽皱着眉头呵斥道。

  “殿下…”

  杨士奇犹豫道。

  “孤让你们退下。”

  太子朱高炽忽然暴喝一声。

  “是。”

  杨士奇不甘的退了下去,一旁的禁军也收起了手中的兵器退出了大殿。

  “老大,你都敢在爹驾崩后秘不发丧了,也不在乎多一个杀害手足的罪名吧。”

  汉王朱高煦忽然笑了出来。

  “皇帝驾崩,可有留下大行皇帝遗诏?”

  “若是有,拿出来让我看看。”

  “若是没有,你为何秘不发丧,不让我和老三知道?”

  “是不是你心里有鬼?”

  “还是说,爹就是你害死的!”

  汉王朱高煦的声音在乾清宫内回响。

  “老二,爹北伐之前,心有所感,早已留下了大行皇帝遗诏,就在杨士奇手里,你要看便看吧。”

  太子朱高炽沉默片刻后说道。

  一旁的杨士奇从怀中拿出了那份大行皇帝遗诏放在了汉王朱高煦的手中。

  后者迫不及待的将其打开,与赵王朱高燧一同看了起来。

  当两人看到最后的那句“太子克承大统,当继帝位”的时候,汉王朱高煦的表情变得十分愤怒。

  “假的。”

  “这是假的。”

  “爹生前明明说过要传位于本王的。”

  “老大,这份遗诏是你伪造的,我不信。”

  “就是,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这话我亲口听老爷子说过的,老爷子本来就属意老二。”

  “在座的各位都是永乐朝的老臣了,陛下属意汉王,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此次陛下殡天一事,多有疑点,太子秘不发丧,你们难道就让陛下不明不白的走么?”

  赵王朱高燧也跟着起哄道。

  可是一众文武百官早已见过了“复活”的永乐皇帝,此时怎么敢出言表态,不怕事后清算啊。

  看着一众文武百官不为所动,尤其是平日里收了自己不少金豆子的官员也是一样,汉王朱高煦有些愤怒。

  他娘的,该你们出力的时候一个个的跟本王装哑巴是吧。

  “老大,这是你逼我的。”

  汉王朱高煦眼中凶光闪过,从怀中掏出了一个信号弹,几步走到了乾清宫的门口,正准备在天空发射的时候,一道声音突然响起,让汉王朱高煦的动作一滞。

  “滚进来。”

  “朕让你滚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