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二嫁-《东北乡女匪事》

  贾秀云的爹娘拒绝了这桩婚事,马婶子倒也没说生气啥的。

  本来她也就是看娘家侄女往后的日子,估摸着不太好过。

  才想着看看能不能给侄女帮个忙。

  但贾家父母的顾虑,其实也有道理。

  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婚姻美满幸福呢。

  在不确定李义宝是不是真的不能人道的前提下,人家不愿意闺女嫁过去守活寡,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马婶子拿着贾家给的一些谢礼,回去就告诉李义宝爹娘,说这事儿不成了。

  李家二老一听,是挺遗憾的,可遗憾也没法子,人家不同意,他们也干不出来抢亲的事情来。

  只能作罢。

  可没过两天,李家老两口提了重礼,又找到马婶子家里。

  恳求道:

  “他婶子,你看能不能再跟贾家那闺女好好商量商量。

  我这儿子,真就是一点毛病没有。

  都是那些个没事儿闲嘎达牙的缺德兽们乱传瞎话,说些个不三不四的话。

  实则,我儿子身体好着呢。

  你们可别听那些人胡说八道的。

  我这儿子,说实在的,就是倒霉。

  你瞅瞅,啥倒霉事儿都碰上了,要说我们家义宝,那对媳妇是十个头儿的好。

  就是吧,娶了俩媳妇,一个嫌贫爱富跑去给地主做小老婆去了;

  一个身体不好,我们家请医问药地尽心伺候着,她自己个病没了。

  他婶子,你说这可不是倒霉到家了么。

  那啥,他婶子,求你行行好,再跟贾家那闺女好好说说,彩礼不是问题。

  只要她肯嫁过来咱们家,咱们家指定不能亏待了她跟孩子。

  哪怕让我们老两口每天打板供着她都行。

  他婶子,求你帮帮忙吧!”

  马婶子这老两口为啥这么着急呀。

  这到底是发生啥事儿了,能让这俩人这么迫切地想娶自己那侄女。

  就问李义宝她娘:

  “大妹子,你跟我说道说道,你这咋突然间就这么急着想娶儿媳妇了?

  有啥事情是我不知道的呀?”

  李义宝他娘瘪着嘴,拽着马婶子的手就哭了:

  “他婶子,你是不知道哇!

  自从儿媳妇都没了以后,我们家义宝啊,就整天心不在焉的,人都没个活泛气,整天死气沉沉的。

  总说没孩子,八成是因为他整天打猎,杀生多,造了杀孽。

  上天看不过眼去,才不肯赐给他孩子。

  我们家义宝本来心思就重,这可不就钻了牛角尖了么。

  你说偏他又是个打猎的。

  你也知道,咱们这山里头,那猛兽多了去了。

  好模好样上山打猎,那都是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不知道啥时候就没了命的。

  更何况我们家义宝这个状态,那还有个好么!

  这不,昨天他一个不留神,就让野猪那獠牙,把他那大腿给攮那么大一个口子,那血啊,一啦啦的淌!

  俗话说,伤在儿身,疼在娘心。

  我咋忍心我儿子这么小的年纪,就跟那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样,半点活泛气都没有呢。

  万一他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可不是要了我和他爹的命了么!

  我就琢磨着,大妹子,你行行好,权当救救我们一家子。

  跟贾家那闺女多给我们说点子好话。

  她嫁过来,我愿意把她当王母娘娘一样伺候着。

  就想着,她生个孩子,我那苦命的儿,好歹能跟着欢喜欢喜。

  你放心,那孩子生下来,我们家保证把孩子当心肝肉一样疼爱,绝对错待不了!”

  李义宝他爹也眼巴巴地望着马婶子说道:

  “大妹子,咱们李家人厚道,说不亏待她们娘俩,那指定一口唾沫一个钉,说到做到。

  你就替我们再跑一趟腿儿。

  这事儿真要是成了,咱们李家记你的情,必有重谢!”

  马婶子倒也不图李家的重谢,只是看这李家老两口也不容易。

  瞧着怪可怜的。

  而且说实在的,这李家虽然住在山上,不常与人打交道。

  但是还真不是那不讲道理的人家。

  李义宝人高马大的,打的猎物也多,家底子厚实。

  更从来没听说过他们家对儿媳妇不好的。

  贾秀云真要是能嫁到李家来,其实也是真的不错。

  罢了,自己说不得再替他们跑一趟。

  至于成不成的,就不是她说了算的了。

  于是马婶子颠颠又跑到贾家。

  本以为这次肯定得再费一番口舌,才能说动贾家同意。

  可她一进屋,贾秀云就拽着她的手,红着脸问道:

  “姑姑,上次你说的那李家,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跟他们商量商量。

  我同意嫁到他们家,彩礼啥的也不求多的。

  只要他们能保证,将来对我肚子里的这孩子好就行了。”

  马婶子一拍大腿:

  “哎呦喂,我就说千里姻缘一线牵,你们两个孩子有缘呢!

  我今儿个来,可不就是老李家又求我过来跟你好好商量商量,看看这桩婚事还有没有可能么!

  哎,既然你这边也同意了,也不枉姑姑我为了你们俩的事儿,把我这老腿都跑细了半圈!

  那这,你爹娘也是吐口同意了吧?”

  虽然说二嫁由自己,可也不能光贾秀云自己个同意了,不经过人家爹娘。

  没那个道理不是。

  贾秀云抿抿嘴,苦笑着说道:

  “我爹娘是还不大同意。

  可我这样的,能有人家肯要就已经不容易了。

  再挑三拣四的,就是不知好歹了。

  我也不求别的,就求好好把孩子养大,混口饭吃就行了。

  再咋说,我一个出嫁的闺女,总这么在家住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尤其我回娘家这也不是啥光彩事儿,早点离开,也好不连累家里头总让人指指点点的。

  姑姑你看李家如果同意了,能不能尽快娶我过门。

  毕竟,唉,我这肚子也不等人。

  万一显怀了,被那些碎嘴子的人告诉给陈家,也是麻烦!”

  贾秀云她娘在屋里听见闺女说的话,简直肝肠寸断。

  他们老两口本来已经决定带着贾秀云到外地住一段时间,等孩子生出来,就地挑个人家把闺女嫁过去就得了。

  老两口也算是尽到心意了。

  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本来家里地多人手,平时老两口也得跟着种地、哄孩子、做家务。

  可他们带着闺女一走,把家里这一大摊子事儿全扔给几个儿子。

  他们岂能乐意。

  更何况,老两口到了外地买房,岂不是还要花家里一大笔钱。

  别说儿媳妇,连几个儿子都不同意这事儿。

  老两口也是为难。

  贾秀云原也没想因为自己拖累爹娘在家受气。

  更不可能让爹娘真个陪她到外地居住。

  只不过没有找好落脚的地方,才一直待在家里。

  现在一看,家里竟然因为爹娘的决议闹起来了。

  贾秀云一想爹娘偌大年纪,还要被几个哥哥嫂子挤兑,就心如刀绞。

  为人子女,不能报父母之恩也就罢了,反而连累父母至此。

  她又如何能安心再在娘家住着。

  但贾秀云也不是那没良心的人,哥哥嫂子能在她被陈家欺负的时候替她讨公道,又收留了她这么久,已经算是对她仁至义尽了。

  也没啥可怨怼的。

  她想离开娘家,正巧马婶子来了。

  她就自作主张,同意了李家的婚事。

  不管前头等待她的到底是好是孬,都是时候离开了。

  贾秀云的爹娘虽则还是不同意闺女的决定。

  可他们早已经老了。

  人老了,就成了那没牙的老虎。

  管你年轻的时候再如何厉害,老了也要受儿子儿媳妇的管制。

  在家也说了不算了。

  况且再闹下去,说不得家就得散了。

  没奈何,也只能听从贾秀云自己的意愿。

  就这么地,没两天的功夫,贾秀云就草草嫁到了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