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悟空拜师-《西游之方寸山二师兄》

  灵台方寸山,李海益入道。

  菩提祖师菩提叶传法,一番提点之后,李海益这才知道,自己这门真传的优劣势。

  优势在于,菩提智慧,什么都能学。

  劣势也在于此,样样通,难免样样松。

  李海益不修大品天仙诀,没法紧着一门神通全力精进。

  每精进一分,都需要用自己的智慧,真正参悟理解之后辛苦拿法力祭炼,才能功成。

  而菩提树上的菩提叶,全部得拿来修法力炼神体。

  而菩提果则全部要拿来凝练慧剑,破开前路,突破境界。

  神通术法,就只能靠时间慢慢熬了。

  李海益接过菩提叶,上面记载着天罡三十六变,和地煞七十二变。

  稍稍研究了一下,李海益就搞明白这两门神通的本质。

  和前世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猜测不同,天罡地煞变化,就是变化。

  没有那么多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是,这天罡地煞变化若是足够精深,确实能触类旁通般的学会不少术法。

  原因也简单,这地煞七十二般变化,是菩提祖师深入研究七十二种地煞异种,研究出来的变身法门。

  粗学,法力足够,就能变什么像什么。

  学得精深了,能领悟所变化的异种的本命神通,比如通幽,潜水,定身等等。

  天罡三十六般变化也类似,只不过研究的对象,变成了含清灵之气的神兽,仅此而已。

  七十二是按时节分,三十六是按玄理分,都是无穷的意思,但变化的范围种类,确实是地煞七十二变多些。

  书里孙悟空说愿学个多的,菩提祖师就给了他个多的,半点没哄骗他。

  天罡神兽也好,地煞异种也罢,都是天地间的精灵,本质上确实差别不大。

  虽然天罡神兽理论上限要高些,但是孙悟空天生石猴,要研究上限的话,其实他研究自己,反倒是来的更加合适。

  李海益看了菩提叶中的讲解,顿时没了研究的心思。

  菩提祖师都说了,神通要自行修持,贪多嚼不烂,李海益决定,多的浅学,少的挑几个精学。

  春去冬来,转眼又是三十年过去。

  李海益在方寸山中,已然待了四十余年了。

  三十年修持,李海益的灵台之中所种的菩提,已然生出了七品菩提叶,结过七次菩提果了。

  七品菩提叶,助力李海益,用短短三十年,就积累了三百多年的法力。

  菩提果,更是让李海益将心中慧剑,凝练出七重宝禁,离着化幻为真的法宝境,只差两重宝禁。

  慧剑根植于李海益心中,心念不灭,慧剑不损,念动即生,好用的很。

  其宝禁级别,与李海益的修为级别完全等同,是护道之器,本命伴身之器。

  除了慧剑之外,李海益手里,还有一根菩提杖,此杖份属先天,是真正的至宝,也是菩提门下真传的象征。

  这些年,李海益安坐在家,有了卦象,也从不应卦而行。

  除了少数几次修行,得了些变化对象的本源真意外,基本没什么收获。

  也亏了炼神通得了那几次本源真意,李海益如今,地煞七十二般变化,已然粗通。

  变个虫鱼鸟兽,哄骗些不通变化的外行,足够了。

  若是与好手对决,就不够看了。

  地煞变化,以体为根,先得其形,后得其法。

  天罡变化,以意为根,先得其神,后通其法。

  虽然殊途同归,但炼法却全然不同。

  这几年修行,李海益借助西游幻镜,几次龟缩不出,应了卦象。

  天罡灵兽真意得了四个,分别为青龙、玄武、金乌、负山,再加上早得真意的鲲鹏,李海益天罡三十六般变化,找到了五种变化的修行方向。

  以意为根,得其神,而通其法。

  李海益借鉴了前世所说的天罡三十六法的大神通,选择自己天罡三十六变的修行方向。

  青龙,大小如意。此为龙之本能,青龙为四圣兽之一,大小如意,自然潜力非凡。

  玄武修翻江倒海,本就是四圣兽之一,水中神圣,翻江倒海,本能而已。

  金乌修补天浴日,主净化邪祟,大日惶惶,净化天地。

  负山修挟山超海,神通巨力,就看这神通的了。

  至于鲲鹏,自然是腾云驾雾,自己修了北冥游云神通,再用天罡三十六变增强鲲鹏腾云驾雾之能,更添威能。

  按照祖师的说法,李海益这天罡三十六般变化,入了五般变化的门。

  这入门五般变化,自然也就会了五种术法。

  虽然比不得孙悟空七十二般术法在身,但也不再是凡人。

  这一日,有一师兄,正在方寸山修行时,突然天降神雷,照头就劈。

  李海益眼睁睁的看着这位智字辈的智明师兄,被天雷活活破了法体,削去了功业。

  物伤其类,李海益颇觉感伤。

  正惆怅时,师兄樵夫广心走到了李海益身边,道:

  “师弟,师父应当与你说过,只要未成金身正果,就有三灾利害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过,但师父说,我有慧剑在心,神通在身,三灾拿我没辙,我也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这般凶险。”

  樵夫拍了拍李海益的肩膀:

  “师父说的没错,这三灾,五百年才生一次,到时候,你天罡地煞变化早就炼成,说不定运气好些,金仙正果都取得了,区区三灾,确实奈何不了你。

  但是,你这些师兄们,就不一样了!”

  李海益扭头,问道:

  “师兄,我知你从来不爱与这些外门的师兄弟多聊,是不是,早就习惯了这种离别?”

  樵夫:

  “你猜的没错,你可知,师父前两代,总共收了十三位弟子,我是其中的第三位。

  但是,只有我得了真传,现在,十三位广大两辈师兄弟,已然只有两人活着。

  一个是我,另外一个,名为大行,现在已经转投他门,修其他正法去了!”

  李海益沉默良久,叹道:“不修正法,果难得长生!”

  “确实。”

  樵夫颇为认同。

  理论上来讲,旁门也能得正果,但可惜,到现在,也没看到一个靠旁门得正果的例子。

  至少,广心没有看到过。

  送走了智明师兄,李海益修行越发的刻苦了。

  期间,李海益还得知了一件事。

  自己所在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实都是广心师兄的神通所化。

  洞中的祖师,其实只是菩提祖师的一道化身。

  这道化身,是来此界传三大真法,以及三百六十旁门传承的。

  传完了,化身就会消散,方寸山一脉今后,就要看三个真传,以及十二代弟子自己的能耐了。

  菩提祖师的普通弟子,以九转功成为出师标准,真传,则以各有各的出师标准。

  出师之后,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师父本体不在此界,是他界真佛,能传我们两个真法,就是他与此界的所有缘法了,之后,飞黄腾达也好,惹祸闹事也罢,师父都不会出头,师弟,你可要将此话记在心上!”

  李海益闻言,十分清楚广心的意思:

  “我明白的,师兄!”

  广心掂了掂手里的斧子,又道:

  “师弟,你是菩提长生功传人,智慧第一,我当然信你,日后方寸山,还要你来掌舵!

  你还需记住,我在,方寸山就在,方寸山在,我就在,遇上事情,尽管来找我便是!只要你占着理,就算你把天捅个窟窿,也不算什么大事,我会一直在你身后的。”

  李海益笑嘻嘻的说道:

  “晓得了,师兄,我可没打算和天过不去!”

  “那就好!”

  广心憨乎乎的挠挠头,自去山中砍柴去了。

  李海益之前观察过广心的修行,但至今看不大明白。

  有斜月地仙法真传功法的人,看不明白广心的修行,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海益道行不够。

  迎来送往,转眼,从李海益入山起算,将近两甲子过去。

  此时的李海益,体内菩提果,已然熟了九次,菩提叶,也重重叠叠在一条枝丫上长了九品。

  如今的李海益,法力已超千年,天罡三十六法,之前入门的五个,已经大成。

  除此之外,还多入门了夔牛,獬豸,毕方,烛龙四种真意,分别对应掌握五雷,隔垣洞见,回风返火以及呼风唤雨。

  大成之后的五种天罡法,李海益小范围调用时,已经不需要变身了。

  比如负山的挟山超海巨力,现在李海益随时都能调动。

  想要多大威能,全看李海益愿意出多少法力。

  “徒儿,外面来了个猢狲,你且去迎他一迎!”

  这一日,李海益正在研究,如何九转合一,得证真仙。

  突然,菩提祖师传音而来,让他迎接一个猢狲。

  李海益一听,就知晓了此次来的是谁了。

  “孙悟空啊孙悟空,你让我等了好久啊!”

  西游幻镜,当然要与西游有关的事,才容易触发有大奖励得卦象。

  在山中修行百年,触发的次数不少,但除了九种神兽虚幻真意,李海益真是没得到什么好东西。

  现在,正主终于来了,李海益打算试试看,这西游的主角,能帮助自己获得什么损补。

  一动要去见孙悟空的念,西游幻镜中,立刻有了变化。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李海益看到如此卦象,顿时蔫了。

  本来,他还想着怎么和这个未来的小老弟攀攀交情呢。

  没想到,出了这么一个卦象。

  李海益回头一想,自家师兄广心,似乎态度也和这卦象十分一致。

  想到这里,李海益心中提起了戒心。

  走到山外,隔垣洞见神通发动。

  李海益的额头,冒出一根独角。

  此为獬豸角,能洞察人心。

  远远看去,孙悟空,此时的美猴王,浑身的红尘气,满满的因果业力。

  “好家伙,怪不得日后闹出如此多事,这是个惹祸精啊!”

  李海益的嘴角一抽,顿时选择应卦象行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海益板起脸,踱步走向孙悟空。

  此时的孙悟空,拜师学法心切,见到有人从樵夫说的神仙府内走出来,连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拜倒在地:

  “老神仙,弟子起手!”

  李海益侧身一步让开,然后伸手一拉,将孙悟空生生拉了起来。

  孙悟空心中一惊:“好大的力气!果然不是凡人!”

  却原来,李海益用了挟山超海的天罡法,负山神力,如今还没修行得孙悟空,可抵挡不住。

  “我不是神仙,我师父是神仙,今日修行正欢喜时,师父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让我来接你,想必就是你了?”

  孙悟空连连起手:“是我,是我!”

  “那就,随我来吧!”

  李海益招呼一声,让孙悟空跟着。

  进了门,李海益看到,菩提祖师正襟危坐,端坐在上首,其他师兄弟各在其位,约有三五代在此。

  更早的,大都出师走了。

  李海益左右巡视一圈,本想在海字辈的区域寻个空坐下,菩提祖师却拍了拍自己身边的蒲团,传音道:

  “徒儿,愣着干嘛,赶快过来坐好!”

  李海益耸肩,小跑过去,坐在了菩提祖师身边。

  孙悟空看在场的真修坐定,四处磕头,最后朝着菩提祖师喊道:

  “师父,师父,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菩提祖师看着孙悟空这一身的业力,和敏秀的天资,一时间,有些踌躇。

  “这样的弟子,收了怕是这方寸山,要鸡犬不宁!”

  但是,好马配好鞍,孙悟空确实天资不凡,而且正好配自己的大品天仙诀精进真法。

  这一身的灵气,怕不是三五年就能成仙,十余年就能出师!

  想到这里,菩提祖师问道:

  “你是何方人士?”

  猴王道:

  “我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士!”

  菩提祖师有心雕琢孙悟空的脾气,故意道:

  “撒诈捣虚之徒,修个什么道,学个什么法!”

  孙悟空大惊:“弟子是老实之言,绝无欺诈!”

  菩提祖师道:

  “东胜神洲,离着我这方寸山,隔着两重大海,一个南瞻部洲,你肉体凡胎,如何能来此处?”

  孙悟空:“我确是一路砍筏作船,漂洋过了两重海,游街求仙,晃荡穿了一部洲”

  菩提祖师见猴子急了,不再逗他,问了父母。

  孙悟空说:“弟子是顽石所生!没有父母。”

  “既如此,你作猢狲之形,去了兽性,为胡孙,古月为阴,不利修行,你就以孙为姓,可好?”

  孙悟空自然没意见。

  祖师又说:“我门下,有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轮到你,该是个悟字,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冥顽须悟空,你就叫,孙悟空吧!”

  “我有名字啦!!!”

  孙悟空大喜过望。

  喜欢西游之方寸山二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