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道爷我成了!-《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宋应星和王徵对视一眼,并未拒绝,但也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对其道:“此事需陛下圣裁。”

  庄祖诲心里顿时就有了主意,当即也不再追问。

  有心人也猜出了他心中所想,不过都很是默契的没有点破。

  在他们想来,朝廷只要是允许地方制作蒸汽机,那就不可能只让浙江造,不让其他地方造吧?

  有了这么一个希望,众人干脆也就不再纠缠这件事了。

  在离开蒸汽机实验室后,这些人又在宋应星的引领下,依次去了建筑、军械、矿业、货殖、水利等其他院系。

  等从科学院出来后,所有人都是惊叹不已。

  浙江左布政使庄祖诲,转身看着皇家科学院门口那快巨大的石碑,出言感慨道:“那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果然是至理名言。”

  其余人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刘若宰亦是出声道:“生产力这个词提的好,正所谓国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而无论是农、工、商都需要能够生产出足够的货物来。”

  “想要生产出足够的货物,就需要各式各样的器械,想要造出各式各样的器械,就需要无数的人去总结,去研究。”

  “皇家科学院,果然是非同凡响。”

  湖广巡抚唐晖对此倒是有些不同意见:“这科学院太过着重于术了,对道好像看得不重,许多生员甚至连五经都没看过,这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宋应星眼睛微眯,笑呵呵道:“唐抚台没有看过大明报刊上,王夫之和翰林院等一干人的辩论吗?”

  “说实话,本官当时听后也是如雷贯耳。”

  “道也好,术也罢,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正事。”

  “一瓢水,一箪食那是颜回,而不是百姓。”

  宋应星这话,让在场的许多人都变了脸色。

  如果这话是一个普通人说得,那倒是无所谓,但宋应星是谁,当朝工部尚书、皇家科学院大祭酒,还担任过科举的主考,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唐晖正要继续和其争论,却被一旁的江西巡抚胡应台给拦下了。

  后者附耳轻声道:“此地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多说无益。”

  唐晖闻言,也只是看了眼宋应星,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宋应星也没有追着对方不放,依旧是和和气气道:“诸位同僚,今日时候也不早了,西山那边是过不去了,不如先去大光明殿那边看看。”

  “宋部堂,大光明殿那边主要是作甚的?”

  庄祖诲此人精明,见其他人都不说话,赶紧接了一句。

  “新式钢铁、火药、玻璃,和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是出自大光明殿。”

  庄祖诲看了一眼众人,笑着应道:“现在的京城日新月异,我等都成了初次进城的村汉了,那就听宋部堂安排,去大光明殿看看。”

  其余人自是不会有什么意见,就算是有意见,也不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一行人纷纷登上各自的马车,跟在宋应星的车驾后面,去往不远处的大光明殿。

  车厢内,和庄祖诲共乘一车的朱燮元,捋须笑道:“汝格,对科学院你是怎么看的?”

  “恒岳公,下官倒是以为科学院还不错,王夫之当初那场辩论,晚辈也从报纸上看过,倒是颇有道理。”

  “儒学当经世致用,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晚辈私以为不可取。”

  朱燮元闻言,哈哈笑道:“不错,不错,老夫亦是深以为然。”

  “汝格能有此见识,将来未尝不能入阁秉政。”

  庄祖诲忙是自谦道:“恒岳公谬赞了,晚辈亦是乡间军户出身,对百姓们想要什么,晚辈自觉还算是知晓一二。”

  “管子云,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是百姓们连饭都吃不上,谁会去管什么仁义?”

  正如历史上的庄祖诲一样,这个时空的庄祖诲也是更加偏重于实务,而不是追求什么大道。

  这个话题说完后,朱燮元又压低声音道:“汝格是不是打算去寻首辅,请他从中斡旋,允许浙江开设蒸汽机工坊?”

  庄祖诲神情一怔,旋即笑着点头道:“恒岳公果然睿智,晚辈正是有次打算。”

  “老夫也会去寻陛下,请陛下允许老夫在贵州开始蒸汽机工坊,此事你我倒是可以合力。”

  “届时,想必其他人也会上书促成此事,所以倒是不必隐瞒。”

  “只是要快,你我留在京里的日子可没几天了,务必在离京之前,得到陛下的允准。”

  “恒岳公不如今晚一起去拜访首辅。”

  庄祖诲出言邀请道。

  朱燮元正欲开口,忽然一道惊雷声炸响。

  庄祖诲的脸色骤变,忙是打开了车厢侧边的小窗。

  “汝格无需如此,想必是大光明那边正在进行试验。”

  朱燮元说得不错,刚才那道声音,正是大光明殿的工匠们在做试验。

  大光明西边的校场上,张应京正满脸兴奋的大声呼喊着:“快,快去看看。”

  四五名道士连同七八名工匠,听到这声呼喊后,尽皆从一处掩体中跑了出来,向着不远处的一门火炮跑去。

  “快,看看炮管里有没有残渣。”

  张应京语气急切的对身边几人吩咐道。

  一名工匠接过仆从递过来的,头上绑着白布的竹竿,小心翼翼的捅进了炮管。

  在场所有人几乎都屏住了呼吸,这样的试验,他们不知做了多少次,虽一直都没有成功,但每次试验,这些人都还是满含希望。

  等那名工匠将竹竿慢慢抽出来,所有人都看到了头上的那块白布。

  “成了!我们是不是成功了?”

  “小天师……”

  所有人都看向正在认真查看的张应京。

  片刻后,张应京忽然哈哈大笑道:“哈哈,道爷我成了!”

  “快快快,去个人同知宫里一声!”

  恰巧走到校场边的宋应星,听到张应京的话,也顾不上身后那些督抚们,提着袍子下摆的衣角就跑了过去。

  “小天师,可是无烟火药被做出来了?”

  听到宋应星的声音,张应京也循声看了过去。

  只是,众人还未进入大光明殿正门,就隐隐听到了火药爆炸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