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开始做扩建(4)-《巧嘴小娘子:开个客栈挣大钱》

  即使没有后世的钢筋和混凝土。

  他们还有其它的办法来使屋子更加的坚固。

  东大爷和业大爷最初也是石灰砂浆建筑屋子,这种东西的制作技术和成本都是非常的低的。

  虽然它可以用来巩固建筑物,但是他还有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他的强度并不是很好,很难建造那些非常高大的建筑物,而且这种东西是不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的,水就是他们最大的天敌。

  后来东大爷和业大爷发现了糯米砂浆建。

  糯米砂浆就是糯米和石灰浆的混合物,而它的制作方法就是把煮糊的糯米倒入在石灰水中,然后两者在结合之后就会产生非常强大的粘合性。

  糯米砂浆相比起石灰砂浆要好上很多,用它砌成的城墙会非常的牢固。

  后来这两位老师傅又发现了用夯土建造的方法。

  用红泥,粗砂,石灰块混合之后,然后再用重力打压之后形成的一种坚固的材料。

  这只是一种建筑材料。

  另外就是一个木材。

  闻朝的人对木材是很执着的,在漫长的闻朝建筑史上,除桥梁、纪念碑,闻朝一直用木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

  闻朝的每个建筑平均超过百分之七十使用的就是木材。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这其中讲究的东西就多了。

  气候,地利,手艺,财力,博学,风水。

  常言道。

  木林森。

  三年春,可将荚、叶卖之。

  五年之后,便堪作椽。

  楠,樟,梓,椆并称“四大名木”。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名贵的“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在闻朝是相当珍贵的,那是有价无市,就算在皇宫那大部分都是用檀木等珍贵木料。

  还有就是一个石花饰。

  石花饰。

  这是刘杏儿提出来的。

  闻朝还没有如此先进的修筑技术,但是东大爷和业大爷这样的老师傅还算见多识广。

  曾经也有耳闻,西方国家有石花饰和石膏雕塑。

  闻朝大多的人只知道石膏是用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材。

  好在刘杏儿有个工匠姥爷,从小跟在他身边蹦蹦跳跳的,她大概还是知道一些烧制石膏的方法。

  把天然的石膏矿石经过粉碎,炼烧,再经过研磨等一系列处理工序,最后被加工成无水石膏粉的形态,用作石花饰。

  另外石膏花饰得按设计图案先制作成模,然后浇入石膏、纤维丝料浆成型,再经硬化、脱模、干燥而成的一种装饰板材。

  用于建筑物室内顶棚或墙面装饰。

  建筑石膏还可以制作成浮雕壁挂,表面可涂饰不同色彩的涂料,也是室内装饰的新型艺术制品。

  艺术装饰石膏制品在色彩上,可利用优质建筑石膏本身洁白高雅的色彩,造型上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大可将石膏这一传统材料赋予新的装饰内涵。

  关于这石花饰。

  刘杏儿是躲着苏家人偷偷的提出来的。

  东大爷和业大爷起初是晃脑袋的。

  要做出西方国家才能制作出来的石花饰。

  那不是异想天开吗?

  直到刘杏儿把烧制石膏的方法传授给两位老师傅。

  东大爷和业大爷是惊的目瞪口呆的。

  这丫头究竟是什么人?

  闻朝是不可能有人会烧制石膏做出石花饰的。

  东大爷和业大爷张着嘴想要发问。

  刘杏儿做了一个“嘘”的手势,趁四下无人,在东大爷和业大爷的耳边偷偷的说。

  “东大爷,业大爷,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你们也不要觉得太吃惊,你们若是信我,我对天发誓,我绝对不会是什么坏人。”

  东大爷和业大爷不说话。

  刘杏儿继续说。

  “你们只要知道现在的闻朝只有我们知道这烧纸石膏做石花饰的方法,你们想想看啊!我又是做客栈的生意人,又不会想着去做什么手艺人,若是闻朝的人都知道这石花饰出自东大爷个业大爷两位老师傅的手,我想……在闻朝引起轰动还不说,想必是会流传千古的吧。”

  东大爷眼睛一亮,声音有些颤抖。

  “你说……什么,你说的是……”

  刘杏儿见过后世太多先进的技术,这放到几千以前,那就是神话。

  她一个生意人,一个石花饰她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对于东大爷和业大爷这样的手艺人来说,那就不同了。

  那可是名垂千古的大事,是要载入史册的。

  刘杏儿轻笑。

  闻朝没有石花饰。

  她只是想要通过石花饰这种技术扩张客栈的发展,现在他只是想通过东大爷个业大爷全身而退。

  “就是东大爷想的那种意思,你们完全可以忘掉我刚刚说的话,就当我从来没有和你们提过石花饰,更没有和你说过烧制石膏制作石花饰的方法,如果你们愿意,从现在这一刻开始,这世界上就只有东大爷和业大爷知道这个石花饰的秘密了。”

  业大爷看了一眼东大爷,仿佛在问东大爷。

  这丫头能信得过吗?

  东大爷觉得他不会看错人的,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梁平的眼光。

  东大爷点了点头。

  业大爷这才松了口气。

  “丫头,你可想好了,你这话一出,这石花饰可与你再没有干系了。”

  刘杏儿为了让他们安心,表情很是严肃,用力的点了点头。

  东大爷和业大爷注视对方,微微的颔首,算是放下心来。

  东大爷这才开口说了。

  “丫头,有些事你既然不想说,我和你业大爷也不多问,我东大爷相信你的为人,既然你有这番心,咱们有些丑话必须得说在前头,既然你把这石花饰给了咱们,咱们也不想白得你的,这次咱们做的工,就当着和这石花饰的交易,咱们呐也算是互不相欠,你觉得呢?”

  刘杏儿其实并不贪慕这点工钱。

  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她不想让东大爷和业大爷不安心。

  拿了这工钱。

  他们自然也就放心了。

  另外……

  她觉得他也应该替他和苏正弟的小家做考虑了。

  或许是应该留点私己以备不时之需。

  所谓说无奸不商嘛!

  她又不是什么大圣母。

  总得来说她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顶多算是投机取巧,变卖了后世色技术。

  刘杏儿谄媚的笑了笑。

  “如此甚好,只不过……”

  刘杏儿的话还没有说出来,东大爷就明白了。

  这丫头不就是想藏点私己嘛!

  他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

  这样彼此之间就有了约束。

  也算是一件好事。

  东大爷做了一个闭嘴的手势。

  “这事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三个人站在一块儿坏坏的笑了。

  主意一敲定。

  东大爷和业大爷就开始动工了。

  首先修建的是客堂。

  客堂对于后世的人来说那是不容小觑的,在闻朝那是更加的重视,像闻朝这些修建瓦作的老师傅,不光是把屋子修建的漂亮气派,大多是懂风水的。

  对于客栈来说的,客堂那就是聚财之地,得由为重视。

  东大爷和业大爷看在这石花饰的份上,那是更加不敢怠慢了。

  这石花饰落在这客栈,既然是冠着他们的名,无论如何他们都得旺起来这福来客栈。

  以他们瓦作师傅的角度来说的话,客堂最好以方形为好。

  因为大多的人对方形会留意一些。

  另外座椅不能冲煞到屋角,能减免许多的霉运。

  厅内还不能有横梁,有横梁的话压家丁的运势,必须得有的话,也要想办法来停行遮掩。

  桌椅不能摆放在梁下,因为坐在横梁下就简朴精神镇静,精气神会遭到一定的影响。

  这首先他们对整个客堂的一个布局。

  东大爷和业大爷这边在开工,刘杏儿这边就开始注意店里的桌椅板凳了。

  客栈内内外外的都在做大修整。

  过去那些摇摇晃晃的桌椅板凳肯定不能拿出来用了。

  好在有业大爷这么一个厉害的木工师傅在,到时候再找一个油漆师傅做一下就行了。

  她能省许许多多的心。

  除去每间客房的席、床、榻外,最主要的还是客堂的椅凳。

  椅発类家具包括机凳、坐墩、交机、长髡、椅、宝座等各种不同坐具。

  椅是有靠背坐具的总称,其式样和大小,差别较大,形式大体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和交椅四种。

  刘杏儿和业大爷选择了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垂足而坐的椅、発、墩等高型桌椅。

  客堂基本成型后,那就是做厨和休息的后堂。

  过去。

  福来客栈是没有后堂的,只有后厨。

  盘下了伞铺和碗罐铺,他们福来客栈有足够的空间来修整后堂。

  东大爷给后堂右边一层设有厨房,左边是茅厕和住房。

  楼上也有东厢和西厢。

  苏家这么大一家子人,东厢是少不了的。

  至于西厢嘛!

  她暂时还没有什么头绪。

  她觉得她有这个实力,现在还不需要靠什么美色**来带动财力。

  若是真到到了特别艰难的那一步,她才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另外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客房。

  客房原本是定于金.银.铜三个字号的房,由于客栈扩建了,客房自然跟着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