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以武入道-《修行宝典》

  在人类文明长达数千年的演进长河中,人类试图透过武力的表象,去洞察宇宙运行的底层逻辑,探寻真理的本源,理解力量与秩序、破坏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但历史的残酷现实不断印证:任何以武力为核心驱动的战争,一旦爆发便如脱缰野马,瞬间冲破理性的桎梏,陷入失控的混乱漩涡,最终将人类社会推向难以估量的灾难深渊。

  回顾人类历史,究竟有多少文明经历过兴衰更迭,又有多少文明在战火中彻底消亡,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人类的历史遗迹都在无声诉说着战争的破坏力。而在近现代,两次世界大战更是让全球数亿生灵涂炭,无数城市化为废墟,工业革命以来积累的文明成果遭受重创。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让这种威胁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实和紧迫。人类又一次站在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手中掌握着足以摧毁自身文明的巨大力量。这一力量的存在,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也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这种力量可能会被滥用,导致人类社会陷入混乱和崩溃。此外,这种力量的不当使用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导致在追求进步的道路上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因此,对于人类来说,正确引导武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战争的起因常常是因为利益冲突,战争本质上是综合实力的全方位较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与高效的组织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早期人类使用的石器、青铜兵器,到火药发明后具有巨大杀伤力的火炮、火枪,再到工业革命催生的坦克、战机,以及如今能够跨洲打击的导弹、洲际导弹,武器的破坏力呈指数级增长。而核武器的出现,更是彻底改变了战争形态。原子弹、氢弹等战略武器的存在,不仅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更通过强大的威慑力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这类战略武器的国家往往掌握着更大的话语权,因为它们具备了令对手忌惮的毁灭能力。这种“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平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但也让世界长期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只有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武道”的战略智慧,在力量与克制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有可能为人类和平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当我们怀揣着对和平的美好向往,试图阻止人类自相残杀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当今世界,单纯的说教往往苍白无力。部分西方国家长期奉行“丛林法则”,迷信暴力的支配作用。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开始,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四处扩张,在美洲大陆对原住民进行种族灭绝,在非洲开展罪恶的奴隶贸易,在亚洲掠夺资源、瓜分势力范围,无数古老文明的遗迹被战火摧毁。西方文明已经习惯于用狭隘的民族叙事视角去解读世界,将不同文明简单对立,加剧了仇恨、冲突与对抗,完全忽视了文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在现代国际政治中,这种思维依然根深蒂固。某些国家为了维护自身霸权,不断在世界各地挑起争端,通过军事干预、经济制裁等手段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将战争包装成“正义”的幌子,却在背后谋取地缘政治利益和资源控制权。这种行为不仅导致地区局势长期动荡,更让无数无辜民众流离失所。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若想维护和平、扞卫主权,就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正如古人所言,“手中有剑,和谈才有分量”。如果我们想要倡导“天下大同”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让世界看到我们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和能力。

  真正领悟“天道”的智者,在洞悉宇宙运行规律后,会怀着悲悯之心选择“以武止战”。他们深知,和平的背后离不开强大武力的守护。历史反复证明,没有武力保障的文明终将被野蛮力量摧毁;而缺乏文明指引的武力发展,也必然走向自我毁灭。因此,总有一些人甘愿成为时代的引路人,他们悟道修行,试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指明方向。

  这与某些西方宗教宣扬的“世界末日论”截然不同——后者将人类命运寄托于虚无的神明,否定了人类自我救赎的可能性。而有些人之所以选择成为宗教信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依靠人民群众改变世界的信念。相比之下,儒家倡导的修行理念,强调培养为实现“世界大同”而奋斗的远大志向。“解放全人类”这样的终极理想,虽然短期内难以完全实现,但它是指引人类前行的精神灯塔。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没有这样的理想指引,就难以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它不仅能够凝聚民族精神,更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推动全球止战、实现世界和平的道路上,我们必然会面临诸多挑战。其他国家可能对我们的和平倡议持怀疑态度,但这并不可怕。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强大的实力,让世界明白: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式,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这种以和平发展为核心的理念,与某些国家的霸权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放眼全球,只有中国兼具深厚的文明底蕴和强大的综合实力,有能力扛起“天下大同”这面伟大旗帜。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 “协和万邦”,“止戈为武”等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独特的和平文化传统。同时,中国通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国际影响力。因此,中国必须勇敢地承担起相应的历史责任。

  在中国的世界观中,暴力征服一直被视为最缺乏智慧的手段。即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暴力征服本质上仍属于野蛮范畴。我们倡导的,是以智慧和实力为支撑,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展望未来,人类文明正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是继续沿着冲突对抗的老路走向毁灭,还是携手合作开辟和平发展的新道路?答案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以武入道”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绝对的武力优势,而是通过对力量的深刻理解,实现真正的和平与正义。这需要我们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霸权思维,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博大的胸怀,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的阳光普照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