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千钧一髮-《退学三年后,我开着六代机空降校庆》

  飞机上。

  郭晨看著身旁的副机长摆弄著眼前的液晶仪表。

  “怎么了”

  “没事没事,我第一次见这个,有些好奇。”

  “第一次见,你以前是飞什么的啊”

  郭晨好奇的问。

  “伊尔76。”

  那名飞行员说道。

  “我叫孔启元,从入伍开始就飞它,结果到现在,我总共飞它飞了快二十多年了。”

  孔启元说著。

  “那是挺厉害的。”

  “我叫郭晨,试飞员。”

  飞机进入巡航模式之后就不用怎么管了,两名飞行员也趁著这个时间说会话,缓解一下压力。

  “你好你好。”

  两个人握了手之后。

  孔启元吐槽说:“好傢伙,我都不知道运输机上面有这么多的按键。”

  “那个老伊尔76上面基本上啥都没有。”

  “关键还漏风,每次开都能冻死我。”

  “那款飞机確实是。”郭晨说。

  “不过这款飞机有空调,你可以试一试。”

  “就在这里。”

  郭晨给他指了指位置。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看的话,还有机械式的仪表。”

  郭晨指向驾驶舱的侧面。

  该有的机械仪表一应俱全。

  “好傢伙,真是够可以的。”

  “比我那破伊尔76好多了。”

  孔启元惊嘆道。

  “这个飞机上面还有挺多的黑科技的。”

  “等正式列装了你就知道了。”

  “哈哈哈,那我可得试一试了。”

  飞机后舱中。

  坐在座椅上的曾夏和他的小队队员们正聊著天。

  “团长,这飞机是真好啊。”

  “还有座位。”

  “这就跟民航客机一样吗!”

  曾夏抬起头,说:“这是人家专门给运输人员准备的。”

  “你们这是沾了光了。”

  “你看。”

  曾夏將座椅摺叠后,露出一个卡槽。

  “这些都是可以快速拆卸的。”

  “原来如此。”

  “真是够可以的。”

  “感觉就像坐客机一样,也不难受了。”

  他的队员说道。

  张文专门给运输机內仓设计了加压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

  就是为了如果运输人员的话能够舒適一些。

  得益於空间巨大。

  曾夏和他小队占的面积就只有一点点。

  其他全是排的密密麻麻的座位。

  估计连腿都伸不直的那种。

  “这飞机,真是牛比。果然咱们自己造的就是好。”

  队员发自內心的说。

  过了一会。

  到了空中加油的时间了。

  “塔台呼叫鯤鹏,塔台呼叫鯤鹏。”

  郭晨说:“鯤鹏收到。”

  这次行动的代號和这架飞机的代號就叫做鯤鹏。

  “空中加油准备。”

  “隨时保持联络。”

  “收到。”

  很快,一架加油机就飞到他们的面前。

  在保持了一段距离后。

  放下了空中输油管。

  郭晨也打开受油管。

  两架飞机艰难的对接。

  由於两架飞机都是大型飞机,飞机所產生的涡流使得飞机很容易失去控制一下。

  空中加油的难度,不亚於让一个体重三百公斤,满身肌肉的大汉来穿绣针。

  郭晨尝试了好多次之后,始终对不准。

  “我来试一试。”

  孔启元立刻说。他在伊尔76上已经成功过很多次了。

  隨后他接过控制权。

  努力尝试过很多次之后。

  发现他也不行。

  “实在不行,只能找第三国降落了。”

  孔启元看著郭晨说。

  “想想办法,想想办法。”

  郭晨脑子疯狂转动。

  对了。

  张文之前说过。

  飞机上有什么自动装置

  郭晨赶紧低头寻找。

  孔启元接过控制权。

  让郭晨耐心寻找。

  终於,郭晨在控制列表里面找到了飞机稳定系统(空中加油用)的字样。

  还好张文所有的控制按键和界面都是用的中文显示,不然的话,郭晨可能真的看不懂。

  “试一试”

  郭晨询问孔启元的意见。

  “试,如果第三国降落,营救时间最低也得耽误一个小时。”

  孔启元立刻说。

  “好,试试!”

  郭晨按下启动键。

  他突然发现,飞机正跟隨著前方的加油机一起行动,但是却保持著一定的安全范围。

  飞机一下子稳定了下来。

  郭晨连忙將受油管和加油管对接。

  这一下,一次成功。

  “我的天啊。这是什么科技”

  孔启元惊讶的说。

  他之前每次加油,都要在这个上面耗费无数的时间。

  更別说之前无数个日夜的艰苦训练。

  郭晨这,一次就成功了

  孔启元陷入了巨大的疑惑中。

  “这架飞机听说装备了感应雷达,相控阵雷达等五种雷达,应该是这些雷达的作用吧。”

  郭晨也有些不自信的说。

  他也实在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

  如果张文在的话,肯定会说:“我费尽心机在飞机上各种位置放传感器,控制器,就是为了任何人都能够在系统的帮助下完成各种高难度的飞机动作。”

  不过成功加到油了就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加油。

  飞机的油表又满了。

  “全速前进。”

  郭晨將油门推到最大。

  阿受国,项目据点內。

  外交大使史子睿看著窗户外面密密麻麻的各种地雷和火箭筒。

  不由得感嘆东大人真是天生的战斗民族。

  短短时间內工程师和工人们就用现有的材料和炸药组装出这么多的东西。

  “国內有来信吗”

  一旁的吕顺存焦急的询问。

  “还没有,不过我相信国家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的。”

  史子睿说道。

  他嘆了口气。

  之前他用外交大使的身份堵在大门口。

  迫使他们暂时退让了。

  但是现在,外面的人员和坦克越来越多。

  食物和水源最多还能再坚持两三天。

  “人员已经经过初步的训练了。”

  “而且工人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万一,万一他们真的攻进来。”

  “咱们只能跟他们拼了。”

  舒志诚说。

  听到这个消息。

  史子睿自然没有什么好心情。

  做好了准备固然值得高兴。

  但是让临时训练的工人们拿著简易的长矛出去跟拿著步枪和坦克的人干仗

  他还没那么疯。

  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祖国能够派人来帮助他们撤退。

  突然。

  一阵爆炸声响彻天际。

  史子睿將脑袋探出窗外。

  只见叛军已经开始进攻了。

  “走,咱们到第一线去。”

  史子睿立刻拿起枪,来到据点的大门口。

  他和舒志成,吕顺存还有其他的领导层一起,拿著枪,將其他人护在身后。

  “已经有人进了地雷阵里面了。”

  “地雷阵是防衝锋的。”

  “现在开枪!”

  史子睿立刻命令道。

  隨著一发发子弹的射出。

  对面派来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

  但是,叛军最多的,就是人。

  他们还是一个接一个过来。

  这样下去,迟早自己这边的弹药就会消耗完。

  就在眾人绝望之际。

  史子睿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

  这条消息是通过內网,直接用卫星传达到。

  “十分钟后。”

  “飞机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