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七律.晨景》
【平水韵下平十一尤】
静看曦轮依约里,晨烟叠浪动轻舟。
林峦次第开玄圃,苇阵扶疏隐棹讴。
霞对遥山清气绕,鸥栖浦溆晓光幽。
于今倚槛樊笼远,何必云边问玉洲。
注解:
依约:隐约。
曦轮:太阳。
棹讴:摇桨行船所唱之歌。
清气:天地间的美好之气。
浦溆:水边。
释义:
静看阳光隐约,清晨的烟夹杂着叠浪层层,拨动轻舟。山林依次展开仙境一样的画面,连成一片的芦苇茂密婆娑,传来摇桨行船的歌声。遥山朝霞将出,流转着美好的气息,鸥鹭在水边栖息,堆积着烟光清幽。于今凭栏遥望,尘世如梦,何须向白云之外去寻找仙人居住之地呢。
…………………………………………………………………………………………………………………………………………………………………………………………………………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七律·山水清韵》
【平水韵下平五歌】
画鹢闲抛块垒多,烟光云影共婆娑。
鸟声婉转迷深涧,山色清新染渌波。
遥听林涛翻晓籁,试从流水话渔歌。
翠微入抱开幽境,忘却尘间梦一柯。
注解:
画鹢:舟船。
块垒:胸中愁绪。
渌波:青绿的烟波。
晓籁:早晨的声音。
梦一柯:南柯一梦。
释义:
乘舟闲抛心中愁绪,看烟光与云影翩然多姿。婉转的鸟声从深涧传来,清新的山色染绿了烟波。遥听风吹过山林,传来清晨的声音,且试着从流水,想象渔歌的清雅闲适。将青翠的山峰揽入怀抱,进入空幽的境界,忘却尘世间的种种烦恼,就如梦一场。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七律·林泉寄怀》
【平水韵下平一先】
濠濮栖迟已忘年,从来旷抱寄林泉。
鸟鸣树杪禅心静,溪漱花光蝶梦翩。
谁遣清辉如画里,应怜幽草入吟边。
等闲取次思陶令,欲把芳樽效醉眠。
注解:
濠濮:隐者所居之地。
栖迟:流连忘返。
旷抱:开阔的胸襟。
树杪:树顶。
吟边:诗词的意境里。
陶令:陶渊明。
取次:随意游览。
释义:
流连于濠濮之间,忘却时间的流逝。我开阔的情怀,早已寄托在这林泉之间。听树上鸟声清幽,让我禅心静谧,看花光在溪流里流转,让我的梦魂如蝴蝶一样蹁跹。是谁将一点清光洒落林间,如画卷一样。应喜这碧绿的草木,体现着诗词一样美好的意境。等闲时随意在此间游览,不由得想起了山水诗人陶渊明。便直举酒杯,想效仿他的醉眠。
………………………………………………………………………………………………………………………………………
《七律.晨景》
【平水韵下平十一尤】
静看曦轮依约里,晨烟叠浪动轻舟。
林峦次第开玄圃,苇阵扶疏隐棹讴。
霞对遥山清气绕,鸥栖浦溆晓光幽。
于今倚槛樊笼远,何必云边问玉洲。
注解:
依约:隐约。
曦轮:太阳。
棹讴:摇桨行船所唱之歌。
清气:天地间的美好之气。
浦溆:水边。
释义:
静看阳光隐约,清晨的烟夹杂着叠浪层层,拨动轻舟。山林依次展开仙境一样的画面,连成一片的芦苇茂密婆娑,传来摇桨行船的歌声。遥山朝霞将出,流转着美好的气息,鸥鹭在水边栖息,堆积着烟光清幽。于今凭栏遥望,尘世如梦,何须向白云之外去寻找仙人居住之地呢。
…………………………………………………………………………………………………………………………………………………………………………………………………………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七律·山水清韵》
【平水韵下平五歌】
画鹢闲抛块垒多,烟光云影共婆娑。
鸟声婉转迷深涧,山色清新染渌波。
遥听林涛翻晓籁,试从流水话渔歌。
翠微入抱开幽境,忘却尘间梦一柯。
注解:
画鹢:舟船。
块垒:胸中愁绪。
渌波:青绿的烟波。
晓籁:早晨的声音。
梦一柯:南柯一梦。
释义:
乘舟闲抛心中愁绪,看烟光与云影翩然多姿。婉转的鸟声从深涧传来,清新的山色染绿了烟波。遥听风吹过山林,传来清晨的声音,且试着从流水,想象渔歌的清雅闲适。将青翠的山峰揽入怀抱,进入空幽的境界,忘却尘世间的种种烦恼,就如梦一场。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七律·林泉寄怀》
【平水韵下平一先】
濠濮栖迟已忘年,从来旷抱寄林泉。
鸟鸣树杪禅心静,溪漱花光蝶梦翩。
谁遣清辉如画里,应怜幽草入吟边。
等闲取次思陶令,欲把芳樽效醉眠。
注解:
濠濮:隐者所居之地。
栖迟:流连忘返。
旷抱:开阔的胸襟。
树杪:树顶。
吟边:诗词的意境里。
陶令:陶渊明。
取次:随意游览。
释义:
流连于濠濮之间,忘却时间的流逝。我开阔的情怀,早已寄托在这林泉之间。听树上鸟声清幽,让我禅心静谧,看花光在溪流里流转,让我的梦魂如蝴蝶一样蹁跹。是谁将一点清光洒落林间,如画卷一样。应喜这碧绿的草木,体现着诗词一样美好的意境。等闲时随意在此间游览,不由得想起了山水诗人陶渊明。便直举酒杯,想效仿他的醉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