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技术新突破-《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

  “你们家拉扯我长大的你怎么不说,我从六岁就开始,手里拉著你,怀里抱著李秋兰”

  姜海棠一双眸子沉静,盯著李胜杰的时候,李胜杰都不敢说话。

  “真计较起来,是我拉扯你们,別著急反对,就你们三个人身上穿的,脚上踩的,哪件不是我做的”

  “需要我帮你回忆我以前在你们家过的什么日子吗住柴房、吃不饱、穿不暖,冬天河边洗衣服,夏天顶著大太阳下地,还要挨打挨骂受气。”

  “本无恩情,你们不用挟恩图报。”

  姜海棠一口气说完,不再理会他们,转身打算回家。

  吴秀云立即拍著大腿乾嚎起来:“造孽啊!养了十几年的闺女,现在不认娘了!当年要不是我收留你,你早饿死在路边了!”

  “嫂子,过去的事儿,咱们不提了,我们也没別的要求,你这院子给我们住,和以前一样,供我和秋兰上学就行。”李胜杰看向院子的眼神充满贪婪。

  这院子,可比他哥那个小房子体面多了,能住在这里才好。

  姜海棠笑出声来:“你哥没死在战场上,你们还想吸我的血供你们上学,也不看看你们配不配。”

  “嫂子,您以前不是这样的,怎么来城里才这么点时间就变了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你这可不好,你是女人,怎么可以找別的男人”

  李胜杰那表情好像姜海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一样。

  “哦,不是你哥说我们没有领结婚证,要解除婚姻关係的吗怎么,你哥都结婚了,我还要给他守孝三年”

  围观的人结合之前厂里的传言,这会儿开始纷纷討论。

  “海棠以前在李家,可是受苦了,也亏得这闺女是个有本事的,要不,早让你们家折磨死了。”孔大娘听不下去了,也开始指责。

  “你是谁啊,多管閒事,我们家的事儿,你管得著吗”李秋兰看到忽然出现一个老太太也敢指责他们家,当即骂道。

  “你们家的事全厂谁不知道,海棠和你们家一点关係都没有,还腆著大脸说呢。”

  “要我说啊,就是有福之女不入无福之家。”

  “海棠,你当真这么狠心吗好歹,我当初收留了你。”吴秀云还想打感情牌。

  “收留“姜海棠蹲下身,与吴秀云平视,“我六岁到你家,十二岁让我和李二狗成婚,我白天在生產队干活,晚上给你们全家洗衣做饭。李二狗假死,你一病不起,我跪在村口求大夫。一家子人吃不上饭,我挨家挨户求人……是我,养了你们这些年!”

  李胜杰慌了,伸手去拉姜海棠衣袖:“嫂子,你別生气,我们……”

  “別碰她!”陆良辰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他三步並作两步上前,铁塔般的身躯挡在姜海棠面前。

  李秋兰眼睛一亮,这是她朝思暮想的人,原本还想著怎么才能找到人呢,这就遇到了,可不是缘分

  她忙满脸堆笑的上前,只是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就被陆良辰冰冷的眼神嚇得后退半步。

  “现在,立刻,马上离开。”陆良辰的声音低沉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否则,我就叫保卫科带你们走。”

  围观人群也开始起鬨。

  魏大娘大声道:“不用保卫科的同志,我们把他们给李二狗送回去,谁的娘谁养,没有给別人的道理!”

  很快,就有几个人站出来,將李家三口连拖带拽地弄走了。

  李秋兰临走前还不忘回头瞪了姜海棠一眼,怨毒的眼神似是要吃了姜海棠。

  而吴秀云则在心里盘算著,怎么才能让这个“白眼狼“乖乖就范。

  姜海棠望著他们远去的背影,寒风捲起她的髮丝。

  “谢谢各位!”

  “以后,这不要脸的一家子再来,交给我们。”孔大娘大声说著。

  “是啊,姜工,你还要忙厂子里的研发项目呢,可不能在这些烂人身上浪费时间。”

  “对对对,交给我们,他们几个人只要敢靠近姜工的院子,我们就敢把他们撵走。”

  姜海棠笑了,笑得轻鬆而释然——这一次,她终於不用再害怕。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1975年。

  新年第一天,玻璃窗上的冰还未化尽,车间里却已蒸腾起热气。

  织机正欢快地歌唱,羊毛在阳光里翻飞成金色的雪。

  姜海棠看著雪白的羊绒在梳机上舒展成云,经粗纱机、细纱机层层梳理,最终化作莹润柔软的毛线,在日光灯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泽,她眼眶发热。

  “成功了,成功了!”

  隨著工人们一声愉悦的高喊,姜海棠悬著的心总算放下。

  经过一个多月反覆调试,她带领的技术小组终於攻克了羊绒毛线纺织难题。

  现在生產出的毛线,完全符合羊毛衫的纺织要求。

  一名女工拿著刚下线的毛线团衝出车间,一路跑一路喊著“成功了,成功了!”

  很快,车间之外,传出喧譁的声音,整个厂子开始沸腾了。

  车间里,二十多双眼睛一瞬不瞬地盯著织机。

  老技术员老张颤抖著手指轻轻抚摸毛线:“这绒感、这捻度,早些年见过一次,那是进口的!”

  很快,不少人涌入车间,工人们爆发出欢呼声,有人扯下车间墙上的红绸,把毛线团系成大大的蝴蝶结,掛在机器上。

  “別乱来,別乱来,好不容易调试成功的。”老张慌忙焦急地喊著。

  姜海棠向围拢过来的热情的工友们讲解新工艺:“我们改良了梳绒针布间距,又调整了蒸汽定型参数......”

  话音未落,青年女工李梅举起毛线样品:“海棠姐,用这毛线织的毛衣,肯定能给厂里挣外匯!”

  这边话音未落,就听到外面又有人高喊著“成功了,成功了!”朝著车间跑过来。

  “怎么还有人在外面喊”有人奇怪道:“这反应也太慢了!”

  姜海棠也朝著外面看去。

  喊著成功了的人很快从外面进来,是厂办的高干事。

  “高干事,什么成功了说的是毛线吗”有人赶紧问。

  “不是毛线,是机械厂那边传来消息,纹板式提编织机成功了。”

  姜海棠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太好了,太好了,咱们可以生產羊毛衫了。”姜海棠激动得差点儿跳起来,眼眶也热热的。

  “厂长也是这么说的,厂长说,过年前,爭取生產出第一批羊毛衫。”

  高干事非常激动,语调都不由高亢起来。

  “同志们,为了羊毛衫,加油,为了外匯,加油,为了建设美丽中华,加油!”

  不知道谁带头高喊了一声,瞬间,车间里再度喧譁起来,大家都高喊各种口號,热闹非常。

  夕阳西下,姜海棠抱著第一批成品毛线走向厂长办公室。

  车间外的宣传栏已经换上新標语:“革新创高產,羊绒织新篇”。

  黑板报前,扎著两根粗辫子的宣传干事正在用粉笔写黑板报,在“新年新征程“的標题下写下:“老厂子走出新速度,今年要生產优质羊毛衫!”

  不知道哪个车间里有人正在高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嘹亮的歌声,混著织机的轰鸣,撞得玻璃窗上的冰簌簌作响。

  寒风中,她望著厂区道路两旁叶子已经落净的白杨树,想像著来年春天,这些树会和她们研发的羊绒毛线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绽放新的生机。

  远处家属楼飘来饺子的香气,混著羊绒特有的温暖气息,让这个新年第一天格外令人期待。

  新年的风捲起姜海棠鬢角的碎发,掠过厂区飘扬的红旗,吹向更远的地方。

  纺织厂和机械厂接连传来的技术突破喜讯,如春日的惊雷,迅速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上级领导的耳中。

  元旦刚过,省经贸厅的谈厅长便亲自带队,踏上了前往这两个工厂调研的行程。

  此时的天空还飘著零星的雪,寒风刺骨,却丝毫阻挡不了谈厅长的热情。

  谈厅长的车缓缓驶入纺织厂的大门,厂区內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著,脸上洋溢著自信与自豪。

  “和以前的精神面貌不太一样了。”谈厅长隔著窗户看了几眼,笑著对王副厅长说。

  “广交会上拿下了大单子,又连续取得技术突破,可不就不一样了。”王副厅长脸上也是满满的笑容。

  “老胡同志调走之前,还是做了极大的努力。”

  “胡厂长肯定功不可没,不过我听说,纺织厂和机械厂取得重大突破,都和一个人有关。”

  谈厅长来了兴趣,问到:“什么人,这么厉害一个人和两个厂的突破都有关係”

  他在经贸厅这么多年,还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才。

  “您也知道这个人,就是去年救火受伤的那位女同志!”王副厅长提醒道。

  “好像是有点印象,是个挺年轻的小姑娘。”

  谈厅长想了一下,倒是也想起来这个人了。

  “是很年轻,过完年也才二十岁,上一次两个厂拿下广交会的大订单,也是她的功劳居多。”

  “这样的人,我们要重用起来,不能浪费人才啊。”谈厅长饶有兴趣地说。

  “是!”

  “走,我们先去纺织车间。”谈厅长安排,司机立即朝著车间方向行驶。

  胡厂长等领导班子都在会议室等著谈厅长,忽然接到消息,谈厅长去了纺织车间,这才急急忙忙朝著纺织车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