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郭攸之还有这一面?-《三国:从讲出师表开始三兴大汉》

  “具体应该怎么做,都由你一人定夺。”他倾身向前,“等到我们的官盐像铺满成都中的商铺那日,世家那些粗盐,自然会在库房里卖不出去。”

  郭攸之神情瞬间肃穆,挺直脊背,双手郑重地抱拳於胸前,深深一揖至地:“陛下信重,臣万死不辞!”

  他声音鏗鏘有力,透著破釜沉舟的决心,“定当全力以赴,届时必叫世家粗盐无人问津,再难翻身!”

  见郭攸之拱手领命,刘禪摆摆手道:“別总行这些虚礼,杀破世家盐利的关头,正是显现你真本事的时候啊!”

  说罢,刘禪看向诸葛亮,目光询问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

  诸葛亮只是稍微沉吟一下,拱手附和道,

  “陛下言之有理,演长能力出眾,確实可以独当一面,正好藉此次机会查看一番,此事办好,以后再为委以重用。”

  诸葛亮和郭攸之私下关係不错,关乎到两人的身份,在这种场合不好太向著他说话,不过对於这种情况,诸葛亮还是很乐意郭攸之担负更大的责任。

  诸葛亮轻摇羽毛扇,心情十分轻快,

  “等到我们可疑消息一出,他们必然如热锅蚂蚁。待他们急著串联反抗,咱们便能顺势实施这些计划,届时,雷霆手段一落,看他们如何招架!”

  郭攸之与蒋琬齐声应“诺”,见事情已经商议的差不多了,正要转身退下,只见刘禪抬手轻摆:

  “公琰、演长,此事务必做到万无一失,即刻去筹备,有任何难处隨时稟来,朕永远站在你们的身后。”

  两人神色一振,连忙恭敬行礼,刘禪摆摆手示意两人可以退下了,待到脚步声渐渐消失在殿外长廊,刘禪缓步走到案前,亲自给诸葛亮倒了一杯茶,

  他神色变得十分柔和,望著诸葛亮轻嘆道:“相父,这满朝文武,唯有你最懂朕的心思。有些话,只敢说与你听。”

  “陛下请讲,老臣必知无不言。”

  “相父,方才说的精盐之事,不过是断世家財路的第一步,而这些计策总的来说都是为北伐做准备。”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朕近日总在想,相父《出师表》里说的『北定中原』的目標,如今……可有几分胜算”

  诸葛亮捋须的手指微微一顿。他凝视著刘禪眼中未脱的稚气与锋芒,沉声道:“首先我们若能成三事,北伐可图。”

  诸葛亮神色凝重,屈指计数:“其一,大力削弱世家势力,我们所作的將盐铁之利收归官营断其才路根基,发展科举断其仕途根基。”

  “其二,於汉中广行屯田之策,鼓励农桑,使粮草储备大幅增加,保障后勤无忧;这也不必忧虑,有了陛下所带来的曲辕犁和仙种,大军之粮草后必然无忧,更不必说大楼机的出现,必然使得我们的蜀锦更加具有竞爭力,魏吴的销路自然不必说,届时再打通西域的销路,那我大汉的国库將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补充。”

  “其三,便是最为重要的整肃军备,革新兵械,选拔良將,强化练兵,提升军队战斗力,唯有此事,依旧有待提升,不瞒陛下所说,老臣近日正在研製一兵器名为连弩,到时可大大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弥补我汉军骑兵远远少於逆魏的问题。”

  “待此三事完成,便是北伐中原的大好时机。”

  “世家势力若大幅削弱,粮草足备,財货充盈,军队雄壮……”诸葛亮的目光落在刘禪掛在墙上的地图上的祁山防线,

  “届时挥师北上,方可无后顾之忧。”

  刘禪闻言重重点头,“相父所虑极是。如今世家势力削弱、粮草钱帛充足都已指日可待,再过一些时日,我必给相父一套强军之法。”

  他抬眸望向诸葛亮,眼中闪烁著篤定的光,“那时不只兵甲锐利,连练兵之法、行军之术都会不同,定叫我军战力远超如今。”

  诸葛亮深深頷首,眼中泛起微光,:“老臣静候陛下施展。”

  .............

  郭攸之回到住所后,反手重重合上房门,静静的感受著自己胸腔里剧烈的心跳声,几乎要衝破喉咙!

  这些年,他自从被诸葛亮推举进入宫中之后,便被困在宫墙之內,日復一日辅佐刘禪处理琐碎政务,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困於方寸之间。

  郭攸之自然对诸葛亮没有任何抱怨,毕竟进入宫中为官已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却得不到了,但是他一直坚信自己能力不只是在这宫墙內,更应该在更加远阔的天地!

  这也是他如此羡慕蒋琬和费禕的原因。

  每当听闻蒋琬在地方上兴修水利、治理民生,费禕在重要的议会上舌战群儒、推行利国政策,他既为大汉有这样的能臣感到欣慰,又难免心生艷羡。

  论才学、论谋略,自己何曾输过二人

  如今不知道是不是陛下了解到了自己的心声,愿意给自己一个施展的机会,將这製作精盐、打击世家的重任交给了自己,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机会,更是证明自己的舞台。

  郭攸之在屋內来回踱步,眼中闪烁著炽热的光芒。

  他深知,此次任务关乎大汉的经济命脉,更关乎自己能否一展抱负。

  稍作镇定后,他立刻铺开案上竹简,取出白天陛下那份席绢薄册,將其中的要点筛选出来,记下並一一罗列,又把製盐流程、人员调配、运输渠道等关键环节反覆思量,生怕有任何小失误而使得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

  窗外夜色渐深,屋內烛火摇曳,郭攸之伏案疾书,决心要用这份计划,打开属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二日天尚且未破晓,郭攸之已然醒来,几乎一夜未睡,但他却感受不到任何困意,

  他將连夜擬好的製盐工坊清单、人员调配方案交给心腹下属:“即刻传讯盐场,命他们三日內呈交现存滷水產量、工匠人手明细,不得延误,否则严惩不贷!”

  郭攸之神情比往日严厉许多,处理事务时语气也格外强硬,与平常温和的模样大相逕庭,就连平日里关係极好的下属都暗暗吃惊郭攸之竟然还有这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