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我有一个计划
大岛健次郎语气陡然高了几分:“做不到理由呢”
斋藤工一缓声说道:“启用小型码头和驳运点,需要大量额外的劳工和安保力量。”
“目前码头工人中,因……呃……反正是各种原因,人手流失严重。”
“如果强行徵召,效率低下且容易生乱,您应该清楚,海军在码头安保方面,力量著实有限,难以覆盖所有分散的卸货点。”
“万一……”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白,万一里面有什么间谍特工之类的混进来,码头很容易被军统,或者游击队以及各种仇日的抵抗组织袭击,到时候损失更大。
大岛健次郎吸了口气,缓声道:“安全问题,我会协调驻屯军跟宪兵队加强巡逻和戒备。”
“至於劳工方面,我让陈课长协助你进行徵召。”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帝国军人在前线流血,后方保障绝不能掉链子!”
斋藤工一还来不及说话,一阵敲门声响起
大岛健次郎道:“进来。”
办公室大门被推开,陈阳走进办公室,朝大岛健次郎微微鞠躬道:“大岛部长,您找我”
大岛健次郎道:“陈课长,斋藤君你也认识了,这一次海军运输部派斋藤君为特別联络官,你跟他打过交道,我想继续由你跟斋藤君负责海陆联合运输事宜。”
”你有没有问题“
陈阳微微鞠躬道:“我会尽我所能为帝国效力。”
大岛健次郎微微点头:“很好,斋藤君,之前我们討论的问题你现在可以跟陈课长沟通。”
“如果他做不了主,我会跟上级反应。”
斋藤工一微微点头,突然说道:“还有一事需要提前沟通,根据气象预测和上游水文站报告,未来一周,三峡地区可能还有强降雨。”
“一旦洪水下泄,宜昌至汉口段的航运將面临更大风险。我们囤积在宜昌港的下一批弹药和药品……”
大岛健次郎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宜昌的问题,等九江疏通后立刻著手,现在所有精力必须聚焦在九江!”
“告诉你的调度人员,所有从下游来的船只,只要载有第106师团和第6师团的物资,在九江享有最高优先级!”
“其他一切,包括部分海军自己的补给,都必须给它让路……”
“听明白了吗”
斋藤工一似乎很不喜欢对方这样的语气,但他並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微微鞠躬:“我明白了。”
大岛健次郎满意的点了点头:“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沟通,陈课长,有问题及时向我匯报。”
陈阳跟斋藤工一齐齐鞠躬,一前一后走出办公室。
南方运输部第三课课长办公室。
斋藤工一很快將九江码头遇到的困难说了一遍。
“陈课长,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运输,而是人手不足。”
“在缺少劳工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做到准时运达。”
“这件事你能不能处理”
陈阳思忖半晌:“斋藤中佐,为『大东亚共荣』事业效力,我部自当竭尽全力。”
“劳工问题,我会亲自去督办,想办法从周边县乡再抽调人手。”
“如果有必要,我会向金陵方面沟通,確保能够儘快徵集到足够人手。”
斋藤工一脸色稍缓:“那就最好了。”
“陈课长,为了保证海军运输船顺利完成运输任务,九江……必须打通。”
“否则,冈村司令官的怒火,会直接烧到海军运输部,烧到我头上但愿你能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陈阳点头道:“我当然明白,请斋藤中佐放心,三天之內,一定会有好消息。”
“三天,我给不了你那么多时间。”斋藤工一沉声道:“现在局势紧张,而且,你也知道,未来几天之內,湖南方面会迎来暴雨。”
“到时候货船还堵在九江的话,物资肯定要延期到达。”
“所以,陈课长,我只能给你一天时间,明天下午我要看到详细计划书,一周之內必须完成运输计划。”
陈阳皱了皱眉头:“好吧,我儘量.”
斋藤工一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陈课长,那就拜託你了,我先回去跟山木大佐匯报今天的沟通结果,如果还有问题,请隨时联繫我。”
“先走一步,告辞。”
陈阳赶紧起身道:“斋藤君,慢走.”
沪市,江南码头,临江公园。
陈阳按照之前的约定时间,在下午五点钟前往永安百货的死信箱接收山城方面发来的情报。
为了保证自己不会轻易暴露,陈阳跟宋伊琳约定好,除非发生紧急情况,否则,陈阳都会在每个星期三跟星期六去不同位置接收情报。
从死信箱里拿出情报,陈阳看了一遍上面的信息目光微微一凝。
总部想了解日本人在九江方面的情报,宋伊琳还特意留了见面的地址
陈阳思忖半晌,將情报塞入口中,吞了下去。
傍晚,临江公园,
陈阳拿著一份报纸坐在江边的椅子上。
七月份的天气还是有些炎热,黄浦江江水汽瀰漫,夕阳的余暉给江面镀上一层血色。
远处码头隱约可见停滯的船只轮廓。
公园里人不多,只有几个匆匆而过的行人和一个卖香菸的小贩。
不多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陈阳的视线之中。
那是一个穿著素色旗袍,拎著一个小巧手提包的年轻女子。
宋伊琳很自然的坐到长椅另一端,拿出手帕擦了擦並不存在的汗水。
目光扫过周围,確认安全之后慢声细语的说道:“誒,今天江边的风有点燥,怕是又要变天了。”
陈阳收起报纸,看著混浊的江水道:“是啊,上游的雨,怕是憋不住了。九江那边,堵得厉害,大船都窝著,动弹不得。”
他微微侧了侧头,余光確认周围安全:“『货主』催得紧,一天三遍,火气冲天,说是命脉被掐住了。”
宋伊琳沉声道:“『货主』急是意料之中,他们往武汉堆了多少『硬货』106师团的『家当』,都卡在九江了”
陈阳警惕的看了看左右,小声道:“不止106,还有第6师团的后续輜重,重炮、牵引车、弹药……堆满了码头。”
“斋藤那傢伙,像被踩了尾巴的猫,逼著我立军令状,本周內必须疏通。”
“他开出的方子,是强征民船、码头,驱赶劳工日夜卸货,甚至要分散到小码头去,全然不顾风险。”
“分散卸货具体位置安保如何”宋伊琳急迫的问了一句。
陈阳缓声道:“陆军部会协调驻屯军跟宪兵队加强巡逻,但你知道,宪兵队能管多大地方”
“尤其那些偏僻的小码头……劳工也是大问题,强征之下,怨声载道,人心浮动。”
宋伊琳沉思片刻:“有没有办法弄到详细计划总部对你上次传送出来的情报非常满意。”
“现在武汉那边压力很大,老板希望可以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陈阳將手里的报纸放在一边,有意无意的敲了敲座椅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东西在里面。『货主』明天下午就要看我的疏通方案,这份是草稿。”
“斋藤的急迫,说明前线压力巨大,后勤吃紧。”
“以我判断,他们的进攻箭在弦上,九江是咽喉。这份『方案』,价值连城。”
宋伊琳看著陈阳的手势故意靠近对方一些,然后一边擦著並不存在的汗珠子一边在椅子后边摸索,很快,一张折叠好的纸条落入她的手中。
这就是情报人员的谨慎之处,即便双方见面,情报也不一定要放在自己身上。
一来是避免当场被抓,情报从身上收到,那就是人赃並获。
二来,也是为防止意外,如果宋伊琳出现特殊情况,不能准时到达,陈阳还可以凭藉留下的信息告诉宋伊琳情报所藏的位置
宋伊琳突然说道:“要是码头出现事故,货主会不会怀疑到你身上”
“毕竟这事情是由您负责的。”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所以.”陈阳皱了皱眉头:“回復山城,这件事不能让军统的人去做。”
“江西是红党根据地,那里还有一部分游击队驻扎。”
“最好是利用码头上劳工的怨气,製造衝突,然后让游击队出手,让一切看起来合理。”
宋伊琳点了点头,陈阳缓声道:“除了这个,我还有一个计划需要总部配合。”
“南方运输部的第一课松岛淳运输能力並不出眾。”
“我想给他加加担子.”
“如果计划顺利,我有机会顶替他的位置”
“三天后你到梧桐路明珠公园死信箱里接收计划书。”
“明白了,我先走了,您自己小心。”宋伊琳起身將手帕小心的叠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方才的草稿已经被她叠在手帕之中,放进了手提袋里。
紧接著,她起身走出公园,沿著大马路走了百余米后转过街角,迅速闪进一条僻静的小巷。
靠在冰冷的砖墙上,她快速而仔细地检查了手帕里的情报,確认无误后,將那张关键的草稿小心地藏入手提包的夹层
大岛健次郎语气陡然高了几分:“做不到理由呢”
斋藤工一缓声说道:“启用小型码头和驳运点,需要大量额外的劳工和安保力量。”
“目前码头工人中,因……呃……反正是各种原因,人手流失严重。”
“如果强行徵召,效率低下且容易生乱,您应该清楚,海军在码头安保方面,力量著实有限,难以覆盖所有分散的卸货点。”
“万一……”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白,万一里面有什么间谍特工之类的混进来,码头很容易被军统,或者游击队以及各种仇日的抵抗组织袭击,到时候损失更大。
大岛健次郎吸了口气,缓声道:“安全问题,我会协调驻屯军跟宪兵队加强巡逻和戒备。”
“至於劳工方面,我让陈课长协助你进行徵召。”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帝国军人在前线流血,后方保障绝不能掉链子!”
斋藤工一还来不及说话,一阵敲门声响起
大岛健次郎道:“进来。”
办公室大门被推开,陈阳走进办公室,朝大岛健次郎微微鞠躬道:“大岛部长,您找我”
大岛健次郎道:“陈课长,斋藤君你也认识了,这一次海军运输部派斋藤君为特別联络官,你跟他打过交道,我想继续由你跟斋藤君负责海陆联合运输事宜。”
”你有没有问题“
陈阳微微鞠躬道:“我会尽我所能为帝国效力。”
大岛健次郎微微点头:“很好,斋藤君,之前我们討论的问题你现在可以跟陈课长沟通。”
“如果他做不了主,我会跟上级反应。”
斋藤工一微微点头,突然说道:“还有一事需要提前沟通,根据气象预测和上游水文站报告,未来一周,三峡地区可能还有强降雨。”
“一旦洪水下泄,宜昌至汉口段的航运將面临更大风险。我们囤积在宜昌港的下一批弹药和药品……”
大岛健次郎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宜昌的问题,等九江疏通后立刻著手,现在所有精力必须聚焦在九江!”
“告诉你的调度人员,所有从下游来的船只,只要载有第106师团和第6师团的物资,在九江享有最高优先级!”
“其他一切,包括部分海军自己的补给,都必须给它让路……”
“听明白了吗”
斋藤工一似乎很不喜欢对方这样的语气,但他並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微微鞠躬:“我明白了。”
大岛健次郎满意的点了点头:“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沟通,陈课长,有问题及时向我匯报。”
陈阳跟斋藤工一齐齐鞠躬,一前一后走出办公室。
南方运输部第三课课长办公室。
斋藤工一很快將九江码头遇到的困难说了一遍。
“陈课长,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运输,而是人手不足。”
“在缺少劳工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做到准时运达。”
“这件事你能不能处理”
陈阳思忖半晌:“斋藤中佐,为『大东亚共荣』事业效力,我部自当竭尽全力。”
“劳工问题,我会亲自去督办,想办法从周边县乡再抽调人手。”
“如果有必要,我会向金陵方面沟通,確保能够儘快徵集到足够人手。”
斋藤工一脸色稍缓:“那就最好了。”
“陈课长,为了保证海军运输船顺利完成运输任务,九江……必须打通。”
“否则,冈村司令官的怒火,会直接烧到海军运输部,烧到我头上但愿你能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陈阳点头道:“我当然明白,请斋藤中佐放心,三天之內,一定会有好消息。”
“三天,我给不了你那么多时间。”斋藤工一沉声道:“现在局势紧张,而且,你也知道,未来几天之內,湖南方面会迎来暴雨。”
“到时候货船还堵在九江的话,物资肯定要延期到达。”
“所以,陈课长,我只能给你一天时间,明天下午我要看到详细计划书,一周之內必须完成运输计划。”
陈阳皱了皱眉头:“好吧,我儘量.”
斋藤工一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陈课长,那就拜託你了,我先回去跟山木大佐匯报今天的沟通结果,如果还有问题,请隨时联繫我。”
“先走一步,告辞。”
陈阳赶紧起身道:“斋藤君,慢走.”
沪市,江南码头,临江公园。
陈阳按照之前的约定时间,在下午五点钟前往永安百货的死信箱接收山城方面发来的情报。
为了保证自己不会轻易暴露,陈阳跟宋伊琳约定好,除非发生紧急情况,否则,陈阳都会在每个星期三跟星期六去不同位置接收情报。
从死信箱里拿出情报,陈阳看了一遍上面的信息目光微微一凝。
总部想了解日本人在九江方面的情报,宋伊琳还特意留了见面的地址
陈阳思忖半晌,將情报塞入口中,吞了下去。
傍晚,临江公园,
陈阳拿著一份报纸坐在江边的椅子上。
七月份的天气还是有些炎热,黄浦江江水汽瀰漫,夕阳的余暉给江面镀上一层血色。
远处码头隱约可见停滯的船只轮廓。
公园里人不多,只有几个匆匆而过的行人和一个卖香菸的小贩。
不多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陈阳的视线之中。
那是一个穿著素色旗袍,拎著一个小巧手提包的年轻女子。
宋伊琳很自然的坐到长椅另一端,拿出手帕擦了擦並不存在的汗水。
目光扫过周围,確认安全之后慢声细语的说道:“誒,今天江边的风有点燥,怕是又要变天了。”
陈阳收起报纸,看著混浊的江水道:“是啊,上游的雨,怕是憋不住了。九江那边,堵得厉害,大船都窝著,动弹不得。”
他微微侧了侧头,余光確认周围安全:“『货主』催得紧,一天三遍,火气冲天,说是命脉被掐住了。”
宋伊琳沉声道:“『货主』急是意料之中,他们往武汉堆了多少『硬货』106师团的『家当』,都卡在九江了”
陈阳警惕的看了看左右,小声道:“不止106,还有第6师团的后续輜重,重炮、牵引车、弹药……堆满了码头。”
“斋藤那傢伙,像被踩了尾巴的猫,逼著我立军令状,本周內必须疏通。”
“他开出的方子,是强征民船、码头,驱赶劳工日夜卸货,甚至要分散到小码头去,全然不顾风险。”
“分散卸货具体位置安保如何”宋伊琳急迫的问了一句。
陈阳缓声道:“陆军部会协调驻屯军跟宪兵队加强巡逻,但你知道,宪兵队能管多大地方”
“尤其那些偏僻的小码头……劳工也是大问题,强征之下,怨声载道,人心浮动。”
宋伊琳沉思片刻:“有没有办法弄到详细计划总部对你上次传送出来的情报非常满意。”
“现在武汉那边压力很大,老板希望可以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陈阳將手里的报纸放在一边,有意无意的敲了敲座椅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东西在里面。『货主』明天下午就要看我的疏通方案,这份是草稿。”
“斋藤的急迫,说明前线压力巨大,后勤吃紧。”
“以我判断,他们的进攻箭在弦上,九江是咽喉。这份『方案』,价值连城。”
宋伊琳看著陈阳的手势故意靠近对方一些,然后一边擦著並不存在的汗珠子一边在椅子后边摸索,很快,一张折叠好的纸条落入她的手中。
这就是情报人员的谨慎之处,即便双方见面,情报也不一定要放在自己身上。
一来是避免当场被抓,情报从身上收到,那就是人赃並获。
二来,也是为防止意外,如果宋伊琳出现特殊情况,不能准时到达,陈阳还可以凭藉留下的信息告诉宋伊琳情报所藏的位置
宋伊琳突然说道:“要是码头出现事故,货主会不会怀疑到你身上”
“毕竟这事情是由您负责的。”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所以.”陈阳皱了皱眉头:“回復山城,这件事不能让军统的人去做。”
“江西是红党根据地,那里还有一部分游击队驻扎。”
“最好是利用码头上劳工的怨气,製造衝突,然后让游击队出手,让一切看起来合理。”
宋伊琳点了点头,陈阳缓声道:“除了这个,我还有一个计划需要总部配合。”
“南方运输部的第一课松岛淳运输能力並不出眾。”
“我想给他加加担子.”
“如果计划顺利,我有机会顶替他的位置”
“三天后你到梧桐路明珠公园死信箱里接收计划书。”
“明白了,我先走了,您自己小心。”宋伊琳起身將手帕小心的叠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方才的草稿已经被她叠在手帕之中,放进了手提袋里。
紧接著,她起身走出公园,沿著大马路走了百余米后转过街角,迅速闪进一条僻静的小巷。
靠在冰冷的砖墙上,她快速而仔细地检查了手帕里的情报,確认无误后,將那张关键的草稿小心地藏入手提包的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