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刚的手指颤抖著摸上那叠文件,喉咙里发出一声类似呜咽的声响。
“您...您保不住的。”
他摘下眼镜,用袖子狠狠擦了擦眼睛。
“那些人...远比您想像的......”
“吴长山陈忠和”
郑仪冷笑一声。
“还是县里某些人”
许志刚猛地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看来我说对了。”
郑仪双手插兜,居高临下地看著这个佝僂的老人。
“但您搞错了一件事——我不是来討价还价的。”
他俯身拿起文件,从里面抽出一张照片扔在茶几上。
照片里,许栋穿著纺织厂的工作服,站在厂门口,神情麻木。
“您儿子本来可以有个体面的前途。”
郑仪的声音突然放轻。
“但某些人不放心,非要把他按在最底层盯著,就像拴住您的一根绳。”
许志刚的呼吸变得粗重,布满老年斑的手死死攥住照片。
“这些年您忍气吞声,无非是为了保住儿子。”
郑仪转身望向窗外的晚霞。
“但您有没有想过,许栋为什么寧可去工厂做工,也不愿接受您的安排”
掛在墙上的时钟突然敲响,沉闷的钟声在屋子里迴荡。
许志刚佝僂的身影微微发抖。
“那孩子...从小就倔...”
老人的声音支离破碎。
“我说多少次...让他离镇政府远点...他就是不听...”
“因为他知道真相。”
郑仪突然转身。
“他知道他父亲不是贪官,而是被人拿捏的替罪羊。”
这句话就像最后一击,许志刚终於瘫坐在沙发上,老泪。
“2018年...县里王副县长的侄子要在镇上拿地...”
老人的声音嘶哑。
“我...我顶不住压力...做了假帐...”
“后来审计组来查,吴长山和陈忠和把我推出去顶罪...”
“他们承诺...只要我认了...就放过小栋...”
郑仪沉默地听著,在黑暗中摸出香菸,却没有点燃。
“小栋知道后...就再没和我说过一句话...”
老人痛苦地蜷缩起来。
“他去厂里打工...说要靠自己...离这些骯脏事远远的...”
一根烟被递到许志刚面前。
“抽一根吧。”
郑仪声音平静。
“明天早上九点,我要看到2015-2018年所有资金往来的真实帐目。”
许志刚猛地抬头,在黑暗中死死盯著郑仪年轻却坚毅的轮廓。
“您...您真要...”
“我说过,”
郑仪起身走向门口。
“我不是来断人生路的。”
门被打开。
“但那些断了別人生路的人——”
他回头看了眼呆滯的老人,声音冷得像冰。
“一个都跑不掉。”
黑色奥迪a6l缓缓驶离许志刚家的小院。
车窗半开,夜风灌进来,带著小镇特有的潮湿与闷热。
许志刚只是个牺牲品,真正的问题比想像中更深。
县里的某位“王副县长”、许志刚口中的“假帐”、吴长山的小舅子违规占用的工业用地……这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网,而大塘镇的失业问题、经济停滯、產业凋零,不过是这张网上的表象罢了。
但现在,他还不能动这张网。
郑仪很清楚,一个新来的年轻镇长,如果一上来就掀盖子查旧帐,不等他动手,暗处的势力就会先把他架空。
要破局,必须先从表面上最“无关痛痒”的事情入手——解决失业问题。
郑仪踏入镇政府食堂时,已是晚上七点半,食堂里的灯还亮著,但就餐的人寥寥无几。
他本想隨便应付一顿晚饭,却意外发现角落里有个年轻人正埋头翻看文件,手边放著一碗已经凉透的面。
那人约莫二十七八岁,穿著普通的格子衬衫,头髮有些凌乱,眼镜后的眼睛却格外专注。
他的手指在文件上快速划动,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几笔,连郑仪走近都没发现。
向森,27岁,经济发展办科员。
郑仪曾在档案里见过这个名字——县考公上岸的普通科员,无背景,无派系,在大塘镇待了三年,负责整理招商引资和產业规划的资料,却从未被真正重用。
务实、认真、且被边缘化。
这种人往往最了解真实情况,却也最容易被忽视。
郑仪端著餐盘,径直走到向森对面坐下。
“这么晚还加班”
向森猛地抬头,看清来人后,表情凝固了一秒,隨即慌乱地站起身:
“郑、郑镇长!”
“坐。”
郑仪摆摆手,目光扫过他面前的文件——那是一份大塘镇閒置厂房的调研报告,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註。
向森侷促地坐下,手忙脚乱地收拾文件:
“对不起,我马上……”
“不用收。”
郑仪拿起那份报告,翻了两页。
“你自己整理的”
“是……”
向森的回答有些谨慎,似乎不確定郑仪的態度。
郑仪没多说什么,只是专注地翻看报告。
这份材料比陈忠和给他的官方版本详细得多,不仅標註了每个閒置厂房的具体问题,还附上了改造建议和潜在投资者名单。
这才是真正能用的东西。
郑仪合上文件,抬头看向向森:
“为什么做这个”
向森推了推眼镜,声音放低:
“镇上的失业问题严重,閒置厂房如果能盘活,至少能解决一部分就业……”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说。
“但没人看你的报告”
郑仪直接点破。
向森苦笑了一下,没否认。
郑仪夹了一筷子青菜,隨口问道:
“来大塘镇几年了”
“两年零个月。”
“一直在经济发展办”
“嗯。”
郑仪看著面前这位略显拘谨但难掩锋芒的年轻人,心里已经下了决定。
“向森是吧”
郑仪合上报告,放在一旁,语气认真起来。
向森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筷子,目光却不躲闪:
“是的,郑镇长。”
“你的报告我看了。”
郑仪指了下文件。
“很多分析很到位,尤其是把厂房的產权问题、改造成本、以及潜在的企业合作清单都列了出来,比镇政府给的匯总材料详细多了。”
向森的眼神亮了一下,但很快又低下头,声音平静:
“谢谢郑镇长,只是閒来无事整理的……”
郑仪笑了:
“閒来无事镇政府上下几百號人,连份正经调研报告都写不出来,你倒是有心『閒来无事』”
向森沉默片刻,抬起头,这一次,他的语气不再压抑,而是带著一丝坚定:
“郑镇长,说真的,我不信閒置厂房改不了,也不信没人愿意来投资。但是镇里这些年都是老一套——报上去的数据漂亮,真查起来全是窟窿。我想做事,但没人重视。”
郑仪看了他一眼,突然开口:
“那如果现在有个机会,你要不要试试”
“明天起,你调到镇长办公室工作。”
向森瞳孔微微放大。
镇长办公室
那是直接跟著郑仪工作!
“郑镇长,我……”
向森喉咙有些发紧。
“我只是个普通科员,级別不够……”
“级別我说了算。”
郑仪打断他,目光沉稳。
“你只需要告诉我,你愿不愿意干”
向森深吸一口气,胸口起伏了几次,最终重重地点头:
“干!”
郑仪满意笑了笑:
“行,明天早上8点,直接来我办公室报到。”
说罢,他继续低头吃饭,仿佛刚才说的只是一个寻常的安排。
向森却坐在原地,心跳仍有些剧烈。他知道,自己刚才接下的,可能是一个改变整个大塘镇命运的机会。
“您...您保不住的。”
他摘下眼镜,用袖子狠狠擦了擦眼睛。
“那些人...远比您想像的......”
“吴长山陈忠和”
郑仪冷笑一声。
“还是县里某些人”
许志刚猛地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看来我说对了。”
郑仪双手插兜,居高临下地看著这个佝僂的老人。
“但您搞错了一件事——我不是来討价还价的。”
他俯身拿起文件,从里面抽出一张照片扔在茶几上。
照片里,许栋穿著纺织厂的工作服,站在厂门口,神情麻木。
“您儿子本来可以有个体面的前途。”
郑仪的声音突然放轻。
“但某些人不放心,非要把他按在最底层盯著,就像拴住您的一根绳。”
许志刚的呼吸变得粗重,布满老年斑的手死死攥住照片。
“这些年您忍气吞声,无非是为了保住儿子。”
郑仪转身望向窗外的晚霞。
“但您有没有想过,许栋为什么寧可去工厂做工,也不愿接受您的安排”
掛在墙上的时钟突然敲响,沉闷的钟声在屋子里迴荡。
许志刚佝僂的身影微微发抖。
“那孩子...从小就倔...”
老人的声音支离破碎。
“我说多少次...让他离镇政府远点...他就是不听...”
“因为他知道真相。”
郑仪突然转身。
“他知道他父亲不是贪官,而是被人拿捏的替罪羊。”
这句话就像最后一击,许志刚终於瘫坐在沙发上,老泪。
“2018年...县里王副县长的侄子要在镇上拿地...”
老人的声音嘶哑。
“我...我顶不住压力...做了假帐...”
“后来审计组来查,吴长山和陈忠和把我推出去顶罪...”
“他们承诺...只要我认了...就放过小栋...”
郑仪沉默地听著,在黑暗中摸出香菸,却没有点燃。
“小栋知道后...就再没和我说过一句话...”
老人痛苦地蜷缩起来。
“他去厂里打工...说要靠自己...离这些骯脏事远远的...”
一根烟被递到许志刚面前。
“抽一根吧。”
郑仪声音平静。
“明天早上九点,我要看到2015-2018年所有资金往来的真实帐目。”
许志刚猛地抬头,在黑暗中死死盯著郑仪年轻却坚毅的轮廓。
“您...您真要...”
“我说过,”
郑仪起身走向门口。
“我不是来断人生路的。”
门被打开。
“但那些断了別人生路的人——”
他回头看了眼呆滯的老人,声音冷得像冰。
“一个都跑不掉。”
黑色奥迪a6l缓缓驶离许志刚家的小院。
车窗半开,夜风灌进来,带著小镇特有的潮湿与闷热。
许志刚只是个牺牲品,真正的问题比想像中更深。
县里的某位“王副县长”、许志刚口中的“假帐”、吴长山的小舅子违规占用的工业用地……这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网,而大塘镇的失业问题、经济停滯、產业凋零,不过是这张网上的表象罢了。
但现在,他还不能动这张网。
郑仪很清楚,一个新来的年轻镇长,如果一上来就掀盖子查旧帐,不等他动手,暗处的势力就会先把他架空。
要破局,必须先从表面上最“无关痛痒”的事情入手——解决失业问题。
郑仪踏入镇政府食堂时,已是晚上七点半,食堂里的灯还亮著,但就餐的人寥寥无几。
他本想隨便应付一顿晚饭,却意外发现角落里有个年轻人正埋头翻看文件,手边放著一碗已经凉透的面。
那人约莫二十七八岁,穿著普通的格子衬衫,头髮有些凌乱,眼镜后的眼睛却格外专注。
他的手指在文件上快速划动,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几笔,连郑仪走近都没发现。
向森,27岁,经济发展办科员。
郑仪曾在档案里见过这个名字——县考公上岸的普通科员,无背景,无派系,在大塘镇待了三年,负责整理招商引资和產业规划的资料,却从未被真正重用。
务实、认真、且被边缘化。
这种人往往最了解真实情况,却也最容易被忽视。
郑仪端著餐盘,径直走到向森对面坐下。
“这么晚还加班”
向森猛地抬头,看清来人后,表情凝固了一秒,隨即慌乱地站起身:
“郑、郑镇长!”
“坐。”
郑仪摆摆手,目光扫过他面前的文件——那是一份大塘镇閒置厂房的调研报告,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註。
向森侷促地坐下,手忙脚乱地收拾文件:
“对不起,我马上……”
“不用收。”
郑仪拿起那份报告,翻了两页。
“你自己整理的”
“是……”
向森的回答有些谨慎,似乎不確定郑仪的態度。
郑仪没多说什么,只是专注地翻看报告。
这份材料比陈忠和给他的官方版本详细得多,不仅標註了每个閒置厂房的具体问题,还附上了改造建议和潜在投资者名单。
这才是真正能用的东西。
郑仪合上文件,抬头看向向森:
“为什么做这个”
向森推了推眼镜,声音放低:
“镇上的失业问题严重,閒置厂房如果能盘活,至少能解决一部分就业……”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说。
“但没人看你的报告”
郑仪直接点破。
向森苦笑了一下,没否认。
郑仪夹了一筷子青菜,隨口问道:
“来大塘镇几年了”
“两年零个月。”
“一直在经济发展办”
“嗯。”
郑仪看著面前这位略显拘谨但难掩锋芒的年轻人,心里已经下了决定。
“向森是吧”
郑仪合上报告,放在一旁,语气认真起来。
向森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筷子,目光却不躲闪:
“是的,郑镇长。”
“你的报告我看了。”
郑仪指了下文件。
“很多分析很到位,尤其是把厂房的產权问题、改造成本、以及潜在的企业合作清单都列了出来,比镇政府给的匯总材料详细多了。”
向森的眼神亮了一下,但很快又低下头,声音平静:
“谢谢郑镇长,只是閒来无事整理的……”
郑仪笑了:
“閒来无事镇政府上下几百號人,连份正经调研报告都写不出来,你倒是有心『閒来无事』”
向森沉默片刻,抬起头,这一次,他的语气不再压抑,而是带著一丝坚定:
“郑镇长,说真的,我不信閒置厂房改不了,也不信没人愿意来投资。但是镇里这些年都是老一套——报上去的数据漂亮,真查起来全是窟窿。我想做事,但没人重视。”
郑仪看了他一眼,突然开口:
“那如果现在有个机会,你要不要试试”
“明天起,你调到镇长办公室工作。”
向森瞳孔微微放大。
镇长办公室
那是直接跟著郑仪工作!
“郑镇长,我……”
向森喉咙有些发紧。
“我只是个普通科员,级別不够……”
“级別我说了算。”
郑仪打断他,目光沉稳。
“你只需要告诉我,你愿不愿意干”
向森深吸一口气,胸口起伏了几次,最终重重地点头:
“干!”
郑仪满意笑了笑:
“行,明天早上8点,直接来我办公室报到。”
说罢,他继续低头吃饭,仿佛刚才说的只是一个寻常的安排。
向森却坐在原地,心跳仍有些剧烈。他知道,自己刚才接下的,可能是一个改变整个大塘镇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