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仓促收场,参会人员各自散去,无人再提新能源项目的事。
吴文韜在离开会议室前,深深看了郑仪一眼,却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长长地嘆了一口气。
那声嘆息里,似乎藏著太多复杂的情绪——无奈、凝重,甚至隱隱带著一丝不安。
江雪平静地收拾著自己的文件,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似乎对她而言,刚才那场足以搅动江东政坛的风波,不过是举手之劳。
郑仪走到她身旁,低声道:
“江科长,需要帮忙吗”
江雪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不用了,谢谢。”
她站起身,將资料整齐地塞进公文包,动作优雅而不失干练。
临走前,她忽然停步,目光带有深意地看向郑仪。
“郑科长。”
“嗯”
“今天的会议很有意思,不是吗”
她的语气轻盈得仿佛在谈论天气,可那双眼睛里却闪烁著某种深不见底的冷静。
郑仪与她短暂对视,点头道:
“確实很有收穫。”
江雪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转身离开。
下午三点,郑仪被请到了省纪委派驻发改委的纪检监察组办公室。
出乎他的预料,谈话地点並非正式的询问室,而是一间普通的小会议室。
桌上有热茶,窗帘半开著,阳光斜斜地洒在桌面上,气氛甚至称得上温和。
“郑科长,別紧张。”
坐在对面的是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面容和蔼,语气轻鬆。
他胸前的名牌上写著“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赵立华”。
“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今天上午会议上的情况。”
郑仪点头:
“赵主任请问。”
赵立华翻开笔记本,却並没有立刻记录的意思:
“听说,新能源项目的原始数据问题,是你发现的”
“是。”
郑仪坦然道。
“新诚集团的技术副总张维承认篡改数据,有视频为证。”
“嗯,材料我们都看了。”
赵立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突然话锋一转:
“你和马明远处长,私下关係如何”
这个问题来得突然,却问得轻描淡写,就像隨口閒聊。
但郑仪知道,这恰恰是最危险的试探。
“工作关係。”
他语气平静。
“马处是我的分管领导,我向他匯报工作。”
“哦”
赵立华似笑非笑:
“那江雪科长呢你对她了解多少”
“今天之前,只在接风宴上见过一面。”
赵立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合上笔记本:
“好了,主要情况我们已经掌握了。感谢郑科长的配合。”
这就结束了
郑仪不动声色地起身,心中仍旧保持警戒,纪委的谈话从来不会如此简单,更何况涉及唐为民这样有著后台的干部。
果然,就在他走到门口时,赵立华又开口了:
“对了,郑科长。”
他的声音依然温和,却让郑仪后背一凉:
“听说你和周慕云私交不错昨晚还去了新诚集团”
郑仪的手在门把上微微一顿,隨即坦然转身:
“是工作往来。核查项目数据是我的职责。”
赵立华笑了:
“別紧张,只是例行询问。”
他站起身,亲自为郑仪打开门:
“年轻人好好干,组织上会看得到的。”
这句看似鼓励的话,却让郑仪读懂了两层意思:
第一,纪委知道的事比想像中多;第二,这场博弈,他已经被捲入其中。
郑仪走出纪委办公室后,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王振国的电话。
电话响了一会才被接起,王振国的声音低沉有力:
“讲。”
郑仪简短明了:
“部长,我需要立刻见您。”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来省委3號楼,我在办公室。”
“是。”
省委大院,3號楼。
这是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小楼,门口没有掛牌,但內部安保极为严密。
王振国作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在这里有一间独立办公室。
郑仪在秘书的引领下进入时,王振国正在批阅文件。他头也不抬,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坐。”
郑仪端坐在椅子上,背脊挺直,双手自然垂放在膝上,面色平静。
王振国终於放下手中的钢笔,缓缓抬头。
“纪委找你谈话了”
王振国开门见山。
“是的。”
郑仪点头,声音不卑不亢。
“询问了会议情况和一些工作关係。”
“不用担心。”
王振国的声音沉稳有力。
“你做得很对,证据链扎实,程序合规,挑不出毛病。至於其他的事情...交给我。”
这简单的三个字“交给我”,透露出绝对的自信与掌控力。
“特训营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王振国端起茶杯,声音低沉而平静,仿佛刚才纪委的事情只是小事一桩。
郑仪微微坐直身体:
“已经按照组织要求做了初步的准备工作,只等正式通知。”
郑仪安静地听著。
王振国缓缓道:
“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这次特训营不仅仅是培养干部。”
“我希望,你能在特训营里站稳脚跟。”
郑仪瞬间明白了他的潜台词。
王振国不仅要他站稳,更要他看清楚。
看清楚谁是可以拉拢的盟友,谁是潜在的对手,谁是真正能推动改革的“锐將”,而谁又只是派系安插的“棋子”。
“明白。”
郑仪简短而郑重地应道。
王振国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著郑仪,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
“特训营下周一正式开班,地点在省委党校,封闭式管理,为期三个月。”
“期间会有四十名学员,大多和你一样,是江东省各系统的新锐力量,但也不乏某些势力的代理人,甚至……”
他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郑仪已经明白。
王振国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名单,轻轻推到郑仪面前:
“这些是已经確认会参加特训营的学员,你看看,有没有熟悉的人。”
“你不需要刻意拉帮结派,也不需要急著站队,但你必须让所有人明白——你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郑仪平静地对上他的目光:
“我明白。”
“江东省国企改革是大势所趋,陈平再怎么根基深厚,也改变不了这个方向。”
“他保得了一个唐为民,保不了整个江东省的煤炭、化工,若他执意要保,就要丟掉自己的乌纱帽。”
王振国语气平淡,却透露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吴文韜在离开会议室前,深深看了郑仪一眼,却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长长地嘆了一口气。
那声嘆息里,似乎藏著太多复杂的情绪——无奈、凝重,甚至隱隱带著一丝不安。
江雪平静地收拾著自己的文件,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似乎对她而言,刚才那场足以搅动江东政坛的风波,不过是举手之劳。
郑仪走到她身旁,低声道:
“江科长,需要帮忙吗”
江雪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不用了,谢谢。”
她站起身,將资料整齐地塞进公文包,动作优雅而不失干练。
临走前,她忽然停步,目光带有深意地看向郑仪。
“郑科长。”
“嗯”
“今天的会议很有意思,不是吗”
她的语气轻盈得仿佛在谈论天气,可那双眼睛里却闪烁著某种深不见底的冷静。
郑仪与她短暂对视,点头道:
“確实很有收穫。”
江雪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转身离开。
下午三点,郑仪被请到了省纪委派驻发改委的纪检监察组办公室。
出乎他的预料,谈话地点並非正式的询问室,而是一间普通的小会议室。
桌上有热茶,窗帘半开著,阳光斜斜地洒在桌面上,气氛甚至称得上温和。
“郑科长,別紧张。”
坐在对面的是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面容和蔼,语气轻鬆。
他胸前的名牌上写著“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赵立华”。
“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今天上午会议上的情况。”
郑仪点头:
“赵主任请问。”
赵立华翻开笔记本,却並没有立刻记录的意思:
“听说,新能源项目的原始数据问题,是你发现的”
“是。”
郑仪坦然道。
“新诚集团的技术副总张维承认篡改数据,有视频为证。”
“嗯,材料我们都看了。”
赵立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突然话锋一转:
“你和马明远处长,私下关係如何”
这个问题来得突然,却问得轻描淡写,就像隨口閒聊。
但郑仪知道,这恰恰是最危险的试探。
“工作关係。”
他语气平静。
“马处是我的分管领导,我向他匯报工作。”
“哦”
赵立华似笑非笑:
“那江雪科长呢你对她了解多少”
“今天之前,只在接风宴上见过一面。”
赵立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合上笔记本:
“好了,主要情况我们已经掌握了。感谢郑科长的配合。”
这就结束了
郑仪不动声色地起身,心中仍旧保持警戒,纪委的谈话从来不会如此简单,更何况涉及唐为民这样有著后台的干部。
果然,就在他走到门口时,赵立华又开口了:
“对了,郑科长。”
他的声音依然温和,却让郑仪后背一凉:
“听说你和周慕云私交不错昨晚还去了新诚集团”
郑仪的手在门把上微微一顿,隨即坦然转身:
“是工作往来。核查项目数据是我的职责。”
赵立华笑了:
“別紧张,只是例行询问。”
他站起身,亲自为郑仪打开门:
“年轻人好好干,组织上会看得到的。”
这句看似鼓励的话,却让郑仪读懂了两层意思:
第一,纪委知道的事比想像中多;第二,这场博弈,他已经被捲入其中。
郑仪走出纪委办公室后,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王振国的电话。
电话响了一会才被接起,王振国的声音低沉有力:
“讲。”
郑仪简短明了:
“部长,我需要立刻见您。”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来省委3號楼,我在办公室。”
“是。”
省委大院,3號楼。
这是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小楼,门口没有掛牌,但內部安保极为严密。
王振国作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在这里有一间独立办公室。
郑仪在秘书的引领下进入时,王振国正在批阅文件。他头也不抬,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坐。”
郑仪端坐在椅子上,背脊挺直,双手自然垂放在膝上,面色平静。
王振国终於放下手中的钢笔,缓缓抬头。
“纪委找你谈话了”
王振国开门见山。
“是的。”
郑仪点头,声音不卑不亢。
“询问了会议情况和一些工作关係。”
“不用担心。”
王振国的声音沉稳有力。
“你做得很对,证据链扎实,程序合规,挑不出毛病。至於其他的事情...交给我。”
这简单的三个字“交给我”,透露出绝对的自信与掌控力。
“特训营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王振国端起茶杯,声音低沉而平静,仿佛刚才纪委的事情只是小事一桩。
郑仪微微坐直身体:
“已经按照组织要求做了初步的准备工作,只等正式通知。”
郑仪安静地听著。
王振国缓缓道:
“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这次特训营不仅仅是培养干部。”
“我希望,你能在特训营里站稳脚跟。”
郑仪瞬间明白了他的潜台词。
王振国不仅要他站稳,更要他看清楚。
看清楚谁是可以拉拢的盟友,谁是潜在的对手,谁是真正能推动改革的“锐將”,而谁又只是派系安插的“棋子”。
“明白。”
郑仪简短而郑重地应道。
王振国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著郑仪,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
“特训营下周一正式开班,地点在省委党校,封闭式管理,为期三个月。”
“期间会有四十名学员,大多和你一样,是江东省各系统的新锐力量,但也不乏某些势力的代理人,甚至……”
他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郑仪已经明白。
王振国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名单,轻轻推到郑仪面前:
“这些是已经確认会参加特训营的学员,你看看,有没有熟悉的人。”
“你不需要刻意拉帮结派,也不需要急著站队,但你必须让所有人明白——你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郑仪平静地对上他的目光:
“我明白。”
“江东省国企改革是大势所趋,陈平再怎么根基深厚,也改变不了这个方向。”
“他保得了一个唐为民,保不了整个江东省的煤炭、化工,若他执意要保,就要丟掉自己的乌纱帽。”
王振国语气平淡,却透露著不容置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