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饱读诗书的儒者,常在这里开坛授业,讲经论道。
不少读书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只为听一句点拨。
可刚走到门口,宋绵绵的脚步却猛地停了下来。
她的目光落在门边立着的一块木牌子上。
那木牌粗糙,上面用墨笔写着四个大字:
女子止步。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不适,向前走去。
鞋底刚碰上第一级台阶,守门的老头便立刻冲了出来。
“这位姑娘,这里是读书的清净地,姑娘家不方便进去,赶紧请回吧。”
宋绵绵强忍着火气,耐着性子说道。
“老伯,您误会了,我不是来读书的,是替我弟弟打听入学的事。他是适龄学子,我想问问报名的规矩,也好准备。”
老头斜着眼打量她,鼻子里“哼”了一声。
“交钱了吗?每年二十两的束修,一个铜板都不能少,先交钱,后入学。没钱?那就别在这儿浪费大家的时间。”
宋绵绵眉头一皱,声音略提了些。
“书院收徒,总得看看环境吧?先生教得如何,学风怎样,这些也得了解清楚。我总不能光听别人说,就把弟弟的前程随便交出去吧?”
老头却不耐烦了,“砰”地一声狠狠关上大门。
他站在门后,语气蛮横。
“没钱就赶紧走,别在这儿碍事!我们书院不收闲人,更不收蹭听蹭看的!”
宋绵绵气得脸都红了。
她站在台阶下,望着那紧闭的大门,眼中燃着怒火,却又无可奈何。
争执声引来了几个路过的学生。
他们纷纷停下脚步,围在一旁好奇地张望。
还没等她再开口,人群中突然爆出一阵哄笑。
“哎哟,吴兄,这不是你那个仰慕者吗?咋追到书院门口来了?啧啧,还真是执着得很啊!”
她猛地回头,目光如刀般扫过去。
只见吴晨诺正带着几个学生站在十多米开外的地方。
那些人个个锦袍玉带,举手投足间尽显富贵气息。
吴晨诺虽然打扮不如身旁几人张扬,但眉目清秀,在那群人中间,倒显得有几分读书人的风范。
见宋绵绵看过来,他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两声。
“宋姑娘,你怎么在这儿?这里是盛瑜书院,外人不能随便进的。”
宋绵绵根本不理他。
她转过头,盯着紧闭的木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呵,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盛瑜书院?连个问事的人都不让进门?瞧不起女人,还看人下菜碟。你们懂什么圣贤之道?这牌子上的名字都配不上!你们不配称‘盛瑜’!”
守门的老头气得脸色铁青,手中拐杖重重顿地。
“你这妇人,好大的胆子!敢在这胡说八道,污蔑我书院清誉?还不快快退下!”
“我胡说?”
宋绵绵上前一步,猛地扯下门旁那块写着“女子止步”的牌,狠狠摔在地上。
她声音清亮,掷地有声。
“《论语》里说,有教无类。孔子收徒,不分贵贱,不论出身。就这种地方,我还怕脏了我弟弟的书袋子,送他来都嫌丢人!这种‘书院’,不过是披着圣贤皮囊的势利场罢了!”
闹腾的动静很快惊动了书院里面。
有学生跑去通报,也有夫子探头张望。
不多时,一位老先生拄着拐杖,缓缓从院中走出。
他身着深色儒袍,神情严肃,目光深邃。
正是书院的山长,梁嘉数。
他看了看断牌,又抬眼打量宋绵绵,眉头深深皱起。
“姑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何毁我书院标识,还出言不逊?”
“不敢指教。”
宋绵绵站得笔直,毫无惧色。
“我就想问问,你们教不教‘仁者爱人’?教不教‘君子不器’?若连一个求学的女子都不容,谈何仁爱?若只知以性别分贵贱,又何来君子之风?”
山长脸色一沉,正要开口训诫,吴晨诺突然抢着上前一步,声音带着愤懑。
“山长,这女子无礼放肆,言语狂悖,不懂规矩!今日竟敢擅闯书院,毁坏标识,还辱骂夫子,实乃大不敬之举,理应交由执事处罚!”
“给我闭嘴!”
宋绵绵厉声喝道。
“吴公子看见我无礼了?哪条规矩说我不能说话了?我又没动刀动枪,只是问一句道理,你便要拿我治罪?这就是你们盛瑜书院的‘礼’?”
吴晨诺平日成绩优异,最受师长器重,在同窗中地位极高。
如今却被一个姑娘当众呵斥,顿时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辩解。
“之前你不是还追着我,说要与我论学问,要进书院旁听?如今反倒指责起我来了?”
宋绵绵嗤笑一声。
“就你这副德性,整日与纨绔为伍,趋炎附势,也好意思提‘学问’?”
她转过身,目光冷冷扫过山长。
“您看,这就是贵院精心教出来的‘君子’?言行无礼,目中无人,欺压同窗,仗势凌人,这便是你们口中传颂的君子之道吗?”
周围围观的人群原本只是默默注视,此刻见事态升级,顿时交头接耳起来。
“哎,这小姑娘胆子可真不小,敢当面顶撞山长。”
“可不是嘛,但她说得也有道理,那个姓吴的平时就嚣张惯了。”
“可这书院的山长何等身份,被一个小丫头当众质问,脸面往哪儿搁?”
山长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显然已被气得不轻。
他猛地一甩袖袍,背过身去,声音沉沉地呵斥道。
“都散了!散了!成何体统!还嫌不够丢人现眼吗!”
话音未落,便头也不回地迈步离开。
宋绵绵嘴角一勾,将手中的木牌残片往地上一扔,转身大步离去。
刚走出几步,忽听身后有人急匆匆追来。
回头一看,是一位戴着破旧草帽老伯。
“姑娘,别生气了,不值得为这种人动怒。我在这书院门口摆摊看了十几年,看得多了。这盛瑜书院啊,表面光鲜,里子早就烂透了。他们眼里只认银子,谁家有钱谁家势大,谁就是‘才俊’;至于什么礼义廉耻、是非曲直,早被踩在脚底了。”
宋绵绵心头一震,胸中那股怒火非但未熄,反而越燃越烈。
她握紧拳头,低声喃喃。
“原来这世道,从古至今,竟是这般模样。人人都只看表象,凭身份定贤愚,以衣冠论高低。可笑,可悲!”
老伯凑近几分,语重心长道。
不少读书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只为听一句点拨。
可刚走到门口,宋绵绵的脚步却猛地停了下来。
她的目光落在门边立着的一块木牌子上。
那木牌粗糙,上面用墨笔写着四个大字:
女子止步。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不适,向前走去。
鞋底刚碰上第一级台阶,守门的老头便立刻冲了出来。
“这位姑娘,这里是读书的清净地,姑娘家不方便进去,赶紧请回吧。”
宋绵绵强忍着火气,耐着性子说道。
“老伯,您误会了,我不是来读书的,是替我弟弟打听入学的事。他是适龄学子,我想问问报名的规矩,也好准备。”
老头斜着眼打量她,鼻子里“哼”了一声。
“交钱了吗?每年二十两的束修,一个铜板都不能少,先交钱,后入学。没钱?那就别在这儿浪费大家的时间。”
宋绵绵眉头一皱,声音略提了些。
“书院收徒,总得看看环境吧?先生教得如何,学风怎样,这些也得了解清楚。我总不能光听别人说,就把弟弟的前程随便交出去吧?”
老头却不耐烦了,“砰”地一声狠狠关上大门。
他站在门后,语气蛮横。
“没钱就赶紧走,别在这儿碍事!我们书院不收闲人,更不收蹭听蹭看的!”
宋绵绵气得脸都红了。
她站在台阶下,望着那紧闭的大门,眼中燃着怒火,却又无可奈何。
争执声引来了几个路过的学生。
他们纷纷停下脚步,围在一旁好奇地张望。
还没等她再开口,人群中突然爆出一阵哄笑。
“哎哟,吴兄,这不是你那个仰慕者吗?咋追到书院门口来了?啧啧,还真是执着得很啊!”
她猛地回头,目光如刀般扫过去。
只见吴晨诺正带着几个学生站在十多米开外的地方。
那些人个个锦袍玉带,举手投足间尽显富贵气息。
吴晨诺虽然打扮不如身旁几人张扬,但眉目清秀,在那群人中间,倒显得有几分读书人的风范。
见宋绵绵看过来,他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两声。
“宋姑娘,你怎么在这儿?这里是盛瑜书院,外人不能随便进的。”
宋绵绵根本不理他。
她转过头,盯着紧闭的木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呵,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盛瑜书院?连个问事的人都不让进门?瞧不起女人,还看人下菜碟。你们懂什么圣贤之道?这牌子上的名字都配不上!你们不配称‘盛瑜’!”
守门的老头气得脸色铁青,手中拐杖重重顿地。
“你这妇人,好大的胆子!敢在这胡说八道,污蔑我书院清誉?还不快快退下!”
“我胡说?”
宋绵绵上前一步,猛地扯下门旁那块写着“女子止步”的牌,狠狠摔在地上。
她声音清亮,掷地有声。
“《论语》里说,有教无类。孔子收徒,不分贵贱,不论出身。就这种地方,我还怕脏了我弟弟的书袋子,送他来都嫌丢人!这种‘书院’,不过是披着圣贤皮囊的势利场罢了!”
闹腾的动静很快惊动了书院里面。
有学生跑去通报,也有夫子探头张望。
不多时,一位老先生拄着拐杖,缓缓从院中走出。
他身着深色儒袍,神情严肃,目光深邃。
正是书院的山长,梁嘉数。
他看了看断牌,又抬眼打量宋绵绵,眉头深深皱起。
“姑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何毁我书院标识,还出言不逊?”
“不敢指教。”
宋绵绵站得笔直,毫无惧色。
“我就想问问,你们教不教‘仁者爱人’?教不教‘君子不器’?若连一个求学的女子都不容,谈何仁爱?若只知以性别分贵贱,又何来君子之风?”
山长脸色一沉,正要开口训诫,吴晨诺突然抢着上前一步,声音带着愤懑。
“山长,这女子无礼放肆,言语狂悖,不懂规矩!今日竟敢擅闯书院,毁坏标识,还辱骂夫子,实乃大不敬之举,理应交由执事处罚!”
“给我闭嘴!”
宋绵绵厉声喝道。
“吴公子看见我无礼了?哪条规矩说我不能说话了?我又没动刀动枪,只是问一句道理,你便要拿我治罪?这就是你们盛瑜书院的‘礼’?”
吴晨诺平日成绩优异,最受师长器重,在同窗中地位极高。
如今却被一个姑娘当众呵斥,顿时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辩解。
“之前你不是还追着我,说要与我论学问,要进书院旁听?如今反倒指责起我来了?”
宋绵绵嗤笑一声。
“就你这副德性,整日与纨绔为伍,趋炎附势,也好意思提‘学问’?”
她转过身,目光冷冷扫过山长。
“您看,这就是贵院精心教出来的‘君子’?言行无礼,目中无人,欺压同窗,仗势凌人,这便是你们口中传颂的君子之道吗?”
周围围观的人群原本只是默默注视,此刻见事态升级,顿时交头接耳起来。
“哎,这小姑娘胆子可真不小,敢当面顶撞山长。”
“可不是嘛,但她说得也有道理,那个姓吴的平时就嚣张惯了。”
“可这书院的山长何等身份,被一个小丫头当众质问,脸面往哪儿搁?”
山长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显然已被气得不轻。
他猛地一甩袖袍,背过身去,声音沉沉地呵斥道。
“都散了!散了!成何体统!还嫌不够丢人现眼吗!”
话音未落,便头也不回地迈步离开。
宋绵绵嘴角一勾,将手中的木牌残片往地上一扔,转身大步离去。
刚走出几步,忽听身后有人急匆匆追来。
回头一看,是一位戴着破旧草帽老伯。
“姑娘,别生气了,不值得为这种人动怒。我在这书院门口摆摊看了十几年,看得多了。这盛瑜书院啊,表面光鲜,里子早就烂透了。他们眼里只认银子,谁家有钱谁家势大,谁就是‘才俊’;至于什么礼义廉耻、是非曲直,早被踩在脚底了。”
宋绵绵心头一震,胸中那股怒火非但未熄,反而越燃越烈。
她握紧拳头,低声喃喃。
“原来这世道,从古至今,竟是这般模样。人人都只看表象,凭身份定贤愚,以衣冠论高低。可笑,可悲!”
老伯凑近几分,语重心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