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这可是好东西!-《逃荒种田:锦鲤肥妻被糙汉抢回家》

  “姑娘,可算盼到您来了!您再不来,我都快把您给想坏了!”

  这热情劲儿来得突兀,宋绵绵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

  “掌柜的,现在米和面啥价?我得先问问清楚。”

  掌柜张口就报了个数,那价格竟比上次她来买时足足贵了三成!

  宋绵绵心中一跳,眉头微皱。

  片刻后,她压下心头的不安。

  “那给我称糙米二十斤,白面二十斤,再加五斤黄豆。”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柜台上的盐罐。

  “再来二斤粗盐。”

  掌柜一听,眼睛顿时一亮,随即立刻转身招呼伙计。

  “快!按这位姑娘说的,赶紧称!”

  宋齐茂站在妹妹身旁,面色有些发白。

  “小妹,这……也太贵了吧?咱们以前买的时候可不是这个价啊。”

  宋绵绵没有回头看他,只是微微侧过脸,用只有兄妹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回道:

  “现在不买,以后更贵。粮价一天一个样,等涨到买不起就晚了。”

  她说完,便从荷包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碎银子放到柜台。

  掌柜见她掏钱如此痛快,脸上笑意更深。

  从一个布袋子中摸出样东西,快步走回来。

  他笑着递给绵绵。

  “姑娘爽快,咱也不能亏待老主顾,送你这个两个,别处可没有!”

  宋绵绵愣了一下,低头接过来仔细一看,呼吸一滞。

  那是一个椭圆形的东西,且一看就不是本地所产。

  掌柜见她一言不发,以为她也不认识,连忙解释:“这可是从西域商队那边千里迢迢运来的稀罕物,叫‘马铃薯”,整个安和县,就我这儿有,别家想进都进不来!”

  他顿了顿,缓缓地叹了口气。

  “可惜啊,这东西本地人根本不认,都说没见过、没听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历。都好几天了,摆在柜台上连问的人都没几个,更别说买了,一两银子都没卖出去。”

  宋绵绵强压住心中激动。

  “掌柜的,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吃的啊?看着怪模怪样的,真能入口吗?”

  掌柜的挠了挠头,回想着当初那个卖货的西域商人说的话。

  “听那卖货的西域人讲,这玩意儿可讲究了,能煮着吃,水一开丢进去,煮熟了剥皮就能吃;也能拿火烤,烤出来外焦里嫩,香得很,还能切成片或者丝,像炒青菜那样下锅炒着吃……做法花样多着呢,据说各有各的风味。”

  宋绵绵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真那么好吃?您自个儿尝过没有?要是真这么香,能不能便宜点卖我一些?我就是好奇,想带点回去试试。”

  掌柜猛地瞪圆了眼睛,声音陡然拔高。

  “姑娘,你……你说真的?你真要买?”

  宋绵绵故意迟疑了一下,装出犹豫不定的模样。

  “你都说了这么多吃法,还说得那么香,我想着,拿点回去尝尝也不亏。万一真好吃,往后还能常来买。”

  “而且啊,要是我吃着满意,味道真好,我保证到处帮你宣传,见人就说,让我家街坊邻居都来你这儿买。你这生意不就慢慢做起来了?您看这事儿……成不?”

  掌柜正愁这批货压在手里卖不出去。

  如今有人主动上门,不但愿意买,还答应帮忙吆喝,对他来说宛如雪中送炭!

  他二话不说,转身就朝后屋喊了一声。

  “小六!把那袋东西搬出来!”

  伙计应声而出,扛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粗布口袋放在柜台上。

  掌柜伸手指着那袋东西,热情无比。

  “姑娘,我手上就剩这些了,一整袋也就二十来斤,您要多少我都给!价钱嘛,您放心,好说,您给个成本价就行,我不图赚钱,就图个清仓!”

  宋绵绵掏出银子。

  “您瞧瞧,这点银子……大概能换多少?”

  “嗯……差不多得有半两重。”

  他立刻转身给她装土豆。

  “姑娘您这么捧场,我哪能多要钱?来,多给您抓一把!加两颗,不碍事!”

  宋绵绵接过那沉甸甸的半袋土豆,连连点头。

  “您放宽心,我一回家就动手做。要是真像您说的那么香,我明天就回来告诉您,顺带介绍人来买!”

  她提着袋子,转身走出粮店,脚底像是踩着春风。

  刚踏出店门没几步,一直跟在旁边的宋齐茂就忍不住凑上来。

  “小妹,你……你真觉得这玩意儿能吃?不会是那掌柜的骗人,拿些喂猪的烂根来糊弄人吧?”

  宋绵绵扫了一眼周围,随即压低声音。

  “二哥,别瞎说!这可是好东西!香得很,软糯可口,比山药还好吃!而且……”

  “而且要是拿来种地,收成稳当,产量又高,比种五谷还强!咱们要是种上了,以后日子就有盼头了!”

  宋齐茂半信半疑。

  她抬头看了看天,然后把肩上沉甸甸的粮袋递过去。

  “二哥,你去城门那里等我,我去县衙一趟,把东西送了就回来,不会耽搁太久。”

  宋齐茂接过粮袋,张了张嘴,想劝她别去。

  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最后还是尊重妹妹的想法决定。

  “那你小心点,别跟衙门里的人起冲突,更别耽搁太久,天黑前务必回来。”

  宋绵绵冲他点了点头,紧了紧怀里的布包,里面是几颗糖渍山楂。

  到了县衙门口,正好是午饭时辰。

  守门的衙役正倚在门框边啃烧饼,见她过来,头也不抬地摆了摆手。

  “大人不在府上,刚出城去了,你改日再来吧。”

  宋绵绵停住脚步,有些失落,但并未就此离开。

  她从袖中掏出几文钱,轻声问道:

  “大哥,您知道黎大人去了哪儿吗?若方便的话,能否告知一声?我这有点心,怕凉了失了味道。”

  那衙役瞥了她一眼,见她衣着朴素,便含糊道:“听说是去城南的驿馆暂住,具体哪座院子我也不太清楚。你顺着西街一直走,问问那片守卫最严的宅子,多半就是了。”

  宋绵绵道了声谢,依照衙役的话寻过去,就看见一座气派的宅院。

  她放慢脚步,走到门前数步远停下,行了一礼。

  “民女宋绵绵,奉家母之命,有薄礼呈送黎大人,想求见一面,不知可否通传?”

  其中一名禁军抬眼看了她一下,忽然眼神一凝。

  这身着粗布衣裳的姑娘,不正是前两天在山路上,让自家主子主动背竹篓的乡下丫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