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老天开眼-《逃荒种田:锦鲤肥妻被糙汉抢回家》

  胡贵康额头则渗出冷汗。

  “回、回大人,嫌犯已然尽数抓获,皆粮仓外围的流民乞户,形迹可疑,尚未审问,但属下断定其必有牵连。正要动刑取供,马上就能出结果,请大人放心!”

  “很好。”

  黎安笑意不达眼底,随即翻身下马,将马鞭递给义辰。

  “本官奉旨巡查地方刑狱,听闻胡大人断案如神,今日有幸亲临,也想见识见识,大人究竟是如何明察秋毫、铁面无私的。”

  宋绵绵听见这话,心中一动。

  黎安坐下,不动声色。

  “继续吧,本官正坐在此处,好好学学。”

  胡县令只好强装镇定,冲着宋齐阳那几个跪着的汉子吼道:

  “说!粮食藏哪儿了?若不从实招来,休怪本官用刑无情!”

  “大人明察!”

  一个汉子抬起那满是尘土的脸。

  “小人宋三,今早才从邻县逃荒至此,连粮仓大门都没进过!只因饿得实在走不动,才在墙根下歇脚,绝无偷盗之意!求大人开恩!”

  说着,他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额头上泛起青紫。

  “住口!”

  胡县令猛地一甩袖子,又忽然察觉到黎安的目光,声音忽然发虚。

  “那你们不在别处歇息,偏要在粮库边上转悠?鬼鬼祟祟的,莫非是为了踩点?”

  宋绵绵则悄悄看向黎安。

  虽然她还不清楚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但他此番前来,绝非是为了走个过场。

  宋绵绵再次上前一步。

  “您还没说呢,丢的到底是今年新收的粮食,还是去年存下的旧粮?这可关系重大,还请您明示。”

  黎安执笔之手微微一顿,嘴角微扬。

  胡县令偷偷瞄了眼边上的黎安,心中警铃大作。

  “当……当然是新收的粮。”

  “哦?”

  宋绵绵歪歪头,笑了。

  四周百姓顿时开始窃窃私语。

  胡县令听得一脸懵,眉头紧皱,心中恨恨。

  这时,一个差役悄悄凑过来。

  “大人,小的提醒您一句……今年的征粮还没开始呢,田赋也还没入仓,粮仓里哪来的新粮?您这话……说漏了嘴啊。”

  胡县令顿时涨红了脸,看向宋绵绵的眼睛满是怒火。

  宋绵绵目光一转,正好看见黎安抬手,用拳头轻轻抵在嘴边——那分明是在掩饰笑意。

  她顿时心中有底。

  “大人,“我再问您一个问题。”

  “丢的是粟米,是稻谷,还是豆类?又是什么时候发现不见的?总不能连这些基本的事都含糊不清吧?”

  胡县令呼吸越发急促。

  明明是他在查案,怎么被审的倒像是他自己?

  “这……这些都有记录!粮仓进出,每日登记,账本上清清楚楚写着呢!岂容你一个村姑质疑!”

  旁边的黎安终于开口了。

  “账本呢?拿来看看。”

  胡县令心头一跳,连忙冲着堂角方向喊道:

  “师爷!快!把粮仓的账本拿来!快点!”

  角落里的老师爷哆哆嗦嗦地捧着本册子跑过来。

  “大……大人,这是上月的出入账……”

  黎安接过账本翻开,目光忽然停在其中一页上。

  “有意思。”

  话音刚落,黎安便将账本朝胡县令的方向狠狠甩去。

  “胡大人,你自己瞧瞧。”

  胡县令慌忙捡起账本,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字迹上来回扫视,仍是一头雾水。

  黎安微微侧目,朝义辰递了个眼神。

  下一秒,义辰身形一闪,抓住了一个正想逃跑的男人。

  义辰迅速在他身上搜查起来,很快便从那个人身上摸出一把铜钥匙,上面刻着编号。

  那人见状,脸色煞白煞白。

  “大人饶命!小的真的什么都没做!这钥匙……这钥匙不是我的!一定是被人塞进去的!求您明察!”

  黎安站在原地,只抬了抬手。

  “带走,关进大牢,好好审。本官倒要看看,他到底知道些什么。”

  说完,他转头看向胡县令。

  “看来,胡大人的地盘上,能人还真是不少。”

  胡县令浑身一僵,脸色难看。

  义辰押着那名小吏走了,但没过多久便归来。

  他走到黎安身边,附耳低语了几句。

  黎安听罢,冷冷扫了一眼胡县令。

  “知道了。”

  胡县令被那一眼扫过,只觉要站不稳。

  黎安忽然起身走到五个苦力面前。

  胡县令见状,满脸谄媚。

  “特使大人,这几个刁民,竟敢聚众闹事,扰乱官仓秩序,下官这就将他们带回衙门,严加审问,一定把丢失的粮食追查回来!”

  “既然如此,带回县衙去吧,该查的,一件也不能少。”

  胡县令听罢,连忙挥手招呼周围的衙役。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人带走!”

  几名衙役一拥而上,将五名苦力押往县衙方向,沿途引来百姓纷纷侧目。

  宋绵绵站在原地,有些疑惑和不安。

  很快,所有人被带到县衙正堂。

  但黎安没让县令立刻继续审案,而是带着他先去了后堂。

  然后只听县令“啪”地一拍惊堂木,大声说道:

  “念你们初次犯事,本官宽大处理,都走吧!”

  他的声音比刚才低了几分,语气也不似往常那般威严,倒像是急于结束此事。

  众人愣了愣,随机惊喜地爬起来。

  “太好了!咱们没罪!”

  “老天开眼啊,可算清白了。”

  宋齐阳也赶紧拉妹妹要走。

  没想到,宋绵绵却不动,反而朗声道:“大人请留步,民女还有话说。”

  胡县令一看又是这个宋绵绵,很是不耐烦。

  “案子已经结了,无关人等赶紧退下!”

  “那五个人本来就没犯法,却因大人的错判被关了半天,耽误了干活。而且我哥头上还受了伤,理应赔些银子。”

  话音刚落,整个大堂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

  “胡闹!本官不治你们扰乱公堂,已是格外开恩!”

  宋齐阳拉着她的袖子。

  “别说了,小妹,这是衙门啊……这是县太爷啊!你再开口,咱们全得遭殃!”

  宋绵绵依旧不慌不忙。

  “衙门就应讲法,我的话在理,县令大人自然会为百姓做主。”

  “闭嘴!”

  “哪有让衙门赔银子的说法?简直是不知所谓!你煽动百姓,扰乱公堂,来人!把这丫头给我拖下去,关进大牢,好好教训一顿!让她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胡大人。”

  黎安缓缓开口。

  “本官倒觉得,宋姑娘说得挺对。《大秦律》第三卷第七章写得清清楚楚,‘凡冤枉良民、诬告不实者,当以银两赔偿其损失,以慰其心’。难不成胡大人连律法都读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