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缓缓转过身,接过那份鎏金拜帖。指尖触及帖面,那看似华贵的材质在他感知中却粗糙不堪,其上附着的、正阳真人试图彰显威严的一丝神念,更是微弱得如同萤火,可笑至极。
他甚至没有打开拜帖,只是指尖微微一动。
无声无息间,那份代表着正阳宗“恩赐”与“命令”的拜帖,连同其上那缕神念,瞬间化为最细微的尘埃,从他指缝间簌簌落下,消散无踪。
书房内愤怒的将领们顿时安静下来,怔怔地看着他们的侯爷。这一刻,朱寿身上散发出的并非勃然的怒气,而是一种更深沉、更令人心悸的漠然。
那是一种俯瞰蝼蚁、视冒犯如无物的绝对平静,仿佛刚才被羞辱的不是他,而是对方做出了什么极其愚蠢而不自知的举动。
“他想让本侯去拜见?”朱寿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神上,轻笑道:“也好。本侯便亲自走一趟,看看这正阳山,能否承受得起本侯的‘拜见’。”
他一步迈出,身形并未如何作势,却已如鬼魅般消失在书房之内,只留下一句冰冷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尔等守好凤翔,待本侯归来。”
下一瞬,朱寿的身影已出现在凤翔府万丈高空之上。云层在他脚下翻涌,人间城池变得渺小。他辨认了一下方向,目光投向东南某处灵气汇聚之地——正阳山。
…………
正阳山,乃方圆千里之内首屈一指的灵山福地。
但见群山巍峨,主峰高耸入云,山体笼罩在氤氲的灵雾之中,霞光道道,隐约有仙鹤清唳、灵猿长啸之声传来。
汉白玉铺就的千级长阶自山脚蜿蜒而上,直通山门,长阶两旁立着石雕的灵兽,栩栩如生,散发着淡淡威压,警示着凡人不可擅近。
山门气势恢宏,以整块“镇灵石”砌成,上书三个龙飞凤舞、蕴含灵光的大字——“正阳宗”。
门前有数名身着青色道袍、精神饱满的弟子值守,个个眼神锐利,气息沉凝,竟都有不俗的修为在身。
透过山门向内望去,可见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宝光隐隐。演武场上,数百弟子正在练剑,剑光霍霍,剑气交织成一片银亮的光网,喝声整齐划一,显得宗门兴旺,秩序井然。
更深处,云雾缭绕间,有几座悬浮的仙岛,瀑布从岛上垂落,却化作精纯的灵气洒下,那是宗门长老和核心弟子闭关的所在。
好一派仙家气象,繁荣鼎盛,威压一方!
也难怪正阳真人敢如此托大,传令凤翔侯前来拜见。在这片地界,正阳宗的确有自傲的资本,门人弟子早已习惯了世俗王朝的敬畏与供奉。
然而今日,这鼎盛的仙家气象,即将迎来彻底的终结。
朱寿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正阳山门前的长阶顶端,仿佛他一直就在那里。
他的出现是如此突兀,却又如此自然,仿佛天地本该有他这一处位置。
值守弟子先是一愣,随即厉声喝道:“来者何人?此乃正阳仙宗山门,速速通名报姓!”
朱寿看都未看他们一眼,他的目光淡漠地扫过那宏伟的山门,扫过那灵气盎然的亭台楼阁,扫过那演练剑阵的数百弟子,仿佛在观看一场无声的戏剧。
他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微张。
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爆发,没有浩瀚法力的汹涌波动。
但整个正阳山所在的天地,瞬间变了。
天空依旧晴朗,阳光却失去了温度。风停止了流动,云凝固在空中。仙鹤振翅的动作僵住,瀑布溅起的水珠停滞在半空。山下传来的兽吼虫鸣彻底消失。所有正在练剑、诵经、炼丹、论道的弟子,全都保持着上一刻的动作,连眼珠都无法转动,只有意识深处掀起无法理解的惊涛骇浪。
时间,被禁锢了。
并非简单的时间停滞,而是这一方天地的“时间”法则,被一种至高的意志强行剥离、凝固。这是超越了神通,直指大道本源的运用!
朱寿的口中,轻轻吐出四个字,如同宣判,漠然而至高:
“大道归寂。”
言出法随!
三千大道,他并未尽数施展,甚至未曾动用其威能的万分之一。此刻的他,也远非巅峰状态。
但他是天帝,天帝权柄在手,对付这区区人间宗门,一缕大道真意,便已足够。
他五指轻轻向下一按。
下一瞬,那宏伟的、刻着“正阳宗”三字的镇灵石山门,开始无声无息地崩解。不是碎裂,不是坍塌,而是构成它的最基本物质、其上附着的所有阵法符文、蕴含的所有灵气,都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抹去,化作最原始的虚无粒子,消散在空气中。
紧接着,是那千级汉白玉长阶,两旁的灵兽石雕……崩解的过程迅速向上蔓延。
山门内的亭台楼阁、演武场、炼丹房、藏经阁……所有建筑,无论多么坚固,无论加持了多少防御阵法,都在同一时间开始“消散”。如同沙垒暴露在狂风之中,但过程却寂静无声,快得超乎想象。
那些被凝固在时间中的弟子、执事、长老们,甚至连恐惧的情绪都来不及完全升起,他们的肉身、他们的元神、他们苦修多年的法力、他们祭炼的法宝……一切存在的基础,都在这“归寂”大道之下瓦解、湮灭。
他们的意识仿佛只看到了一片无尽的、永恒的黑暗降临,然后便彻底归于虚无。
没有惨叫,没有抵抗,没有爆炸,没有烟尘。
只有彻底的、绝对的“消失”。
正阳宗数千年的基业,数百门人弟子,足以让凡人王朝敬畏的仙家力量,在这短短一两个呼吸之间,被从天地间彻底抹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仿佛这片山川之间,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个叫做“正阳宗”的宗门。
唯有主峰之巅,那座最为辉煌、被大阵严密守护的正阳大殿还暂时完好。
殿内,一个身穿八卦紫金道袍、面容威严、周身法力澎湃如海的老者——正阳真人,正惊恐万状地试图催动殿内所有禁制。
他是宗门唯一还能勉强挣扎、思考的存在,但也仅此而已。他感觉自己如同被封在琥珀中的虫子,调动每一丝法力都需要耗费毕生意志,周围的空间坚固得超乎想象。
他甚至没有打开拜帖,只是指尖微微一动。
无声无息间,那份代表着正阳宗“恩赐”与“命令”的拜帖,连同其上那缕神念,瞬间化为最细微的尘埃,从他指缝间簌簌落下,消散无踪。
书房内愤怒的将领们顿时安静下来,怔怔地看着他们的侯爷。这一刻,朱寿身上散发出的并非勃然的怒气,而是一种更深沉、更令人心悸的漠然。
那是一种俯瞰蝼蚁、视冒犯如无物的绝对平静,仿佛刚才被羞辱的不是他,而是对方做出了什么极其愚蠢而不自知的举动。
“他想让本侯去拜见?”朱寿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神上,轻笑道:“也好。本侯便亲自走一趟,看看这正阳山,能否承受得起本侯的‘拜见’。”
他一步迈出,身形并未如何作势,却已如鬼魅般消失在书房之内,只留下一句冰冷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尔等守好凤翔,待本侯归来。”
下一瞬,朱寿的身影已出现在凤翔府万丈高空之上。云层在他脚下翻涌,人间城池变得渺小。他辨认了一下方向,目光投向东南某处灵气汇聚之地——正阳山。
…………
正阳山,乃方圆千里之内首屈一指的灵山福地。
但见群山巍峨,主峰高耸入云,山体笼罩在氤氲的灵雾之中,霞光道道,隐约有仙鹤清唳、灵猿长啸之声传来。
汉白玉铺就的千级长阶自山脚蜿蜒而上,直通山门,长阶两旁立着石雕的灵兽,栩栩如生,散发着淡淡威压,警示着凡人不可擅近。
山门气势恢宏,以整块“镇灵石”砌成,上书三个龙飞凤舞、蕴含灵光的大字——“正阳宗”。
门前有数名身着青色道袍、精神饱满的弟子值守,个个眼神锐利,气息沉凝,竟都有不俗的修为在身。
透过山门向内望去,可见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宝光隐隐。演武场上,数百弟子正在练剑,剑光霍霍,剑气交织成一片银亮的光网,喝声整齐划一,显得宗门兴旺,秩序井然。
更深处,云雾缭绕间,有几座悬浮的仙岛,瀑布从岛上垂落,却化作精纯的灵气洒下,那是宗门长老和核心弟子闭关的所在。
好一派仙家气象,繁荣鼎盛,威压一方!
也难怪正阳真人敢如此托大,传令凤翔侯前来拜见。在这片地界,正阳宗的确有自傲的资本,门人弟子早已习惯了世俗王朝的敬畏与供奉。
然而今日,这鼎盛的仙家气象,即将迎来彻底的终结。
朱寿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正阳山门前的长阶顶端,仿佛他一直就在那里。
他的出现是如此突兀,却又如此自然,仿佛天地本该有他这一处位置。
值守弟子先是一愣,随即厉声喝道:“来者何人?此乃正阳仙宗山门,速速通名报姓!”
朱寿看都未看他们一眼,他的目光淡漠地扫过那宏伟的山门,扫过那灵气盎然的亭台楼阁,扫过那演练剑阵的数百弟子,仿佛在观看一场无声的戏剧。
他缓缓抬起右手,五指微张。
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爆发,没有浩瀚法力的汹涌波动。
但整个正阳山所在的天地,瞬间变了。
天空依旧晴朗,阳光却失去了温度。风停止了流动,云凝固在空中。仙鹤振翅的动作僵住,瀑布溅起的水珠停滞在半空。山下传来的兽吼虫鸣彻底消失。所有正在练剑、诵经、炼丹、论道的弟子,全都保持着上一刻的动作,连眼珠都无法转动,只有意识深处掀起无法理解的惊涛骇浪。
时间,被禁锢了。
并非简单的时间停滞,而是这一方天地的“时间”法则,被一种至高的意志强行剥离、凝固。这是超越了神通,直指大道本源的运用!
朱寿的口中,轻轻吐出四个字,如同宣判,漠然而至高:
“大道归寂。”
言出法随!
三千大道,他并未尽数施展,甚至未曾动用其威能的万分之一。此刻的他,也远非巅峰状态。
但他是天帝,天帝权柄在手,对付这区区人间宗门,一缕大道真意,便已足够。
他五指轻轻向下一按。
下一瞬,那宏伟的、刻着“正阳宗”三字的镇灵石山门,开始无声无息地崩解。不是碎裂,不是坍塌,而是构成它的最基本物质、其上附着的所有阵法符文、蕴含的所有灵气,都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抹去,化作最原始的虚无粒子,消散在空气中。
紧接着,是那千级汉白玉长阶,两旁的灵兽石雕……崩解的过程迅速向上蔓延。
山门内的亭台楼阁、演武场、炼丹房、藏经阁……所有建筑,无论多么坚固,无论加持了多少防御阵法,都在同一时间开始“消散”。如同沙垒暴露在狂风之中,但过程却寂静无声,快得超乎想象。
那些被凝固在时间中的弟子、执事、长老们,甚至连恐惧的情绪都来不及完全升起,他们的肉身、他们的元神、他们苦修多年的法力、他们祭炼的法宝……一切存在的基础,都在这“归寂”大道之下瓦解、湮灭。
他们的意识仿佛只看到了一片无尽的、永恒的黑暗降临,然后便彻底归于虚无。
没有惨叫,没有抵抗,没有爆炸,没有烟尘。
只有彻底的、绝对的“消失”。
正阳宗数千年的基业,数百门人弟子,足以让凡人王朝敬畏的仙家力量,在这短短一两个呼吸之间,被从天地间彻底抹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仿佛这片山川之间,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个叫做“正阳宗”的宗门。
唯有主峰之巅,那座最为辉煌、被大阵严密守护的正阳大殿还暂时完好。
殿内,一个身穿八卦紫金道袍、面容威严、周身法力澎湃如海的老者——正阳真人,正惊恐万状地试图催动殿内所有禁制。
他是宗门唯一还能勉强挣扎、思考的存在,但也仅此而已。他感觉自己如同被封在琥珀中的虫子,调动每一丝法力都需要耗费毕生意志,周围的空间坚固得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