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都是关系户
京城四季酒店顶级套房内,灯火如昼,将每一处彰显奢华的细节都映照得毫厘毕现。
窗外,北平城渐入沉寂,室内却因几页薄薄的纸张,平添几分凝重与炽热。
任政非鼻梁上架着老镜,正襟危坐于沙发之上,神情专注地逐页审阅着手中文件。
文件正是晚宴尾声,宋词口中那份赠予华为的“神秘礼物”。
一份关于腾达科技集团拟发起设立国内第一家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的详细规划草案,以及一份意向性股东邀请函。
晚宴结束后,他与余晨东便在宋词安排下下榻于此。
显然,首富早已盘算周全,要让盟友在第一时间,不受打扰的消化这则重磅消息。
文件内容详实,逻辑缜密。
任政非注意到,依据监管部门对民营银行设立的规则,为防范风险,明确要求“单一股东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0%”。
这意味着,即便强势如腾达集团,也要寻觅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而宋词在草案中,已为华为预留了仅次于腾达的第二大股东席位,这无疑是个极具珍贵性与战略意义的位置。
“厚礼!的确是一份出乎意料的厚礼啊!”任政非缓缓放下文件,摘下眼镜,轻声感慨,已然领悟宋词深意。
这家定名“网商银行”的机构,依托微信庞大用户生态与流量入口,腾达的核心主导地位毋庸置疑。
其他股东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替换”的合作伙伴。
但宋词未选择其他背景雄厚的国企或大型金融机构,反而将机会优先给予华为,这本身便是一种极高规格的信任与联盟姿态。
“能与腾达携手,共同发起一家承载金融创新使命的互联网银行,这消息若是传出去,国内不知多少巨头会抢破头。
宋总此举,是真心将华为视作并肩作战的盟友,而非单纯的生意伙伴。”任政非缓缓说着,目光落在下属身上。
余晨东同样心潮澎湃:“任总,不止于此。腾达对于成立互联网银行准备的极为充分。
他们在大数据风控模型、用户信用评分,以及金融产品设计等领域,都有相当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原型验证。
网商银行一旦成立,绝非传统银行业务的简单线上化。
很可能依托微信社交与支付数据,重塑小微贷款和消费金融模式,甚至改写传统金融的玩法。”
越说越兴奋:“网商银行的估值潜力难以估量!华为能成为股东,不仅意味着未来可观的财务回报
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拥抱互联网金融浪潮,为终端应用生态、企业云服务,提供绝佳的试验田与协同平台。
这是用钱也难买到的战略价值!”
任政非目光深邃,手指轻叩文件上罗列的几家备选股东名单,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某一领域的巨头,无一是等闲之辈。
“宋词布局深远,下一盘大棋。生态化反,软硬结合,数据贯通……
挑选的这些伙伴,每一家都能在各自领域为这家银行赋能,共同构筑护城河。
不过,对华为而言,这的确是巨大的机遇。”
定了定神,语气中满是赞赏,“首富不愧是首富,果然大气,诚意十足。”
短暂的沉默与对宋词魄力的赞叹过后,任政非话锋陡转:“晨东,网商银行是意外的战略收获,是锦上添。
但别忘了,华为立身之本,始终是技术,是硬件,是手里的‘家伙式’!”
“海思芯片,我既然在饭桌上拍了板,就会在公司内部全力支持你。
华为再难,也会持续投入。但即便有我全力支持,你想在内部服众,要靠实打实的成绩。”
余晨东瞬间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可他性格坚毅,不畏困难。
立马挺直腰板,目光炯炯,斩钉截铁的回应:“任总,只要您和公司给予我足够的信任与资源,我有信心!
一年之内,海思芯片必定在主流旗舰机型上实现大规模商用,且在性能与稳定性上,交出能让客户和市场认可的成绩单!”
“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任政非不再多言,他了解余晨东。
知道得力干将绝非轻易夸海口之人,这份决心与勇气,正是华为当下所需要的。
“明天你先返回总部,不必等我。回去后,立刻着手准备,梳理团队,细化技术路线图与产品时间表。
等我开完大会回去,立刻召开高层会议,把与腾达战略合作,尤其是芯片战略,还有今晚商议的事宜,逐一落实。”
“是!任总!”余晨东重重点头,眼中战火在燃烧。
一个属于华为终端与海思的全新时代,伴随着与腾达的联盟,即将在他手中,于艰难中带着希望,正式开启。
次日,北平大会堂内庄严肃穆,关乎国计民生的全国大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千里之外的横店影视城,《庆余年》剧组却已在晨光中掀起热潮。
灯光师扛着器材反复校准光位,场务人员穿梭布景,演员们挤在化妆间里紧锣密鼓地梳妆。
导演马鑫站在监视器旁,眉头紧锁地与摄影师比划着复杂镜头的布光方案。
这时,执行制片领着两位年轻人走近:“导演,范思辙和范若若的演员到了。“
马鑫停下手头的事,冲合作多年的副导演递了个眼色。
对方瞬间会意,默契地接棒与摄影指导沟通,作为老搭档太清楚导演的习惯。
转过身,马鑫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来人。
饰演范若若的陈遥,清纯里带着几分学生气的怯生,据说是唐人影视力捧的新人,是一姐刘师师钦点,背景显然不一般。
这年头,能在这种量级的巨制里拿到重要角色的新人,十有八九背后都有资本在运作。
至于饰演范思辙的章一山,马鑫印象更深些,先前定的演员演技不行,被换掉了。
这一位是公司后来补荐的,说是形象贴合且有经验,但合用与否,还得看真本事。
“跟我来。“马鑫语气平淡,领着两人走向稍显安静的休息区。
陈遥亦步亦趋地跟着,离开熟悉的唐人剧组和前辈庇护,新环境让她心里打鼓。
章一山虽是从小泡在片场的“老江湖“,此刻也难免忐忑。
经好友杨紫引荐,得腾达文化艺人总监葛贸亮认可,才拿到这个四亿大项目的机会。
可合同没敲定,角色就不算稳,心始终悬着。
三人在折迭椅前停下,马鑫大马金刀坐下,指了指对面:“坐。“
目光扫过两人,开门见山道:“你们的情况我清楚,能进组都有门路。“
语气陡然加重,“但在我马鑫的组里,最终只认本事。
这部戏是圈内有史以来最大投资的电视剧,扛着奇点顶级ip改编重任,无数眼睛盯着,输不起。
谁要是演砸了拖后腿,不管谁推荐的,我绝不留情,直接滚蛋!“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对马鑫而言,执导《庆余年》本是苦差事,巨额投资意味着滔天期望,一旦失手,对“十亿导演“的声誉将是致命打击。
当初本想推拒,却架不住腾达文化总裁刘容力邀与信任,作为公司嫡系,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唯有拼尽全力。
也因此,在用人上话语权极大,连男主张若云都是他力排众议敲定的,陈遥和章一山纵有背景,业务不过关照样得走人。
两人心头一紧,拘谨地坐下,腰背不自觉地挺直。
“待会安排试戏。“马鑫看着他们,“试戏前先聊聊,对角色怎么理解说说人物小传和核心性格。“
“导演,我先来吧。“章一山看了眼身旁脸蛋精致却难掩紧张的陈遥,深吸一口气主动开口,来时做足了功课,太清楚这机会有多难得。
稍作整理,条理清晰地阐述:“范思辙是个对金钱有极度热爱和敏锐嗅觉的财迷,但他的贪财不简单。
擅长利用身边资源和复杂人脉,在朝堂与江湖间巧妙谋利,还能混得如鱼得水“
章一山说得格外认真,因外形限制,接戏本就比同龄小生难。
这次得杨紫和葛总监铺路,不仅反复啃剧本,还回校请教表演导师,对角色做了大量分析和排练。
他太珍视这个机会,《庆余年》原著四百多万字,改编必然是系列大作。
若能稳住范思辙这个讨喜角色,未来几年的戏份和曝光就有了着落,由不得他不十二分重视。
章一山说完,陈遥深吸一口气,也将对范若若的理解缓缓道来,声音轻柔:“范若若带点小小的‘兄控’属性……”
马鑫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叩。
两人说得都条理分明,显然下过功夫研读原著与剧本,至少态度足够端正。
没多做评价,直接吩咐:“找段对手戏,试试。”
很快,章一山和陈遥便演了两段剧本中范思辙与范若若互动的片段。
表演结束,两人忐忑地立在原地,等候导演的“最终审判”。
马鑫摩挲着下巴,眯眼回味着刚才的表演。
章一山确实出彩,那股混不吝的纨绔气与精明算计劲儿都抓得极准,显然私下请了老师特训,下了实打实的苦功。
陈遥演技则稍显稚嫩,技巧上还有些生涩。
但身上那股天然未经雕琢的少女感,连同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里流露出的灵性,恰好贴合了范若若前期的特质,倒算是个意外之喜。
唯一让马鑫略感别扭的是,章一山面相比陈遥显“糙”,也更成熟些,演姐弟在视觉上稍显违和。
只能寄望于妆造多下功夫,把章一山往年轻贵气里打扮,陈遥的造型则往端庄温婉上靠,尽力弥补这份年龄感的差距。
“行吧,先这样。”马鑫终于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跟着场务去换装、定妆,准备拍定妆照。”
章一山和陈遥闻言,心里顿时松了一大口气,悄悄交换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眼神。
最难的第一关,总算过了!只要导演没当场否定,事情就成了大半。
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马鑫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无声地叹了口气。
《庆余年》剧组从主角到配角,大半是各路“关系户”,背景一个比一个复杂。
幸好他是从电影圈“下凡”拍剧,自身威望够高,再加上背后有腾达文化这尊说一不二的巨头撑腰,才镇得住场子,没人敢轻易搞事。
不然单是协调这些人事关系,就足够让他焦头烂额,根本没法专心拍戏。
另一边,章一山跟着场务走进男演员公用化妆间。
《庆余年》剧组规模庞大,管理却极严格,在腾达文化“一切以项目为重”的铁律下,没有任何明星能耍大牌、搞特殊,无论咖位大小,男演员共用化妆间。
章一山进去后,立刻礼貌地微微躬身,向已在化妆的前辈们问好:“各位老师好,我是章一山,饰演范思辙,打扰大家了。”
化妆间里几位演员,其中不乏德高望重的老戏骨。大多数人都和善地点头回应,气氛还算融洽。
唯有不远处,一个看起来年纪很轻的男演员,自章一山进来后,就一个劲儿盯着他,眼神复杂,脸上带着几分藏不住的不忿。
正闭目让化妆师上妆的陈到明察觉到这细微动静,微微睁眼,透过镜子瞥见年轻人的表情,不由得无奈摇头。
心想:还是太年轻,所有情绪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藏都藏不住。
不过,对方毕竟是经纪人王晶的儿子,进组前王晶还特意托他多照看。
陈到明轻轻咳了一声,提点道:“董子建,专心化妆,别东张西望。”
被点名的董子建猛地回神,收敛了些外露的情绪,但眼神里的不服气仍未完全散去。
妈妈是圈内王牌经纪人王晶,人脉深厚,这次他也是借着这层关系,跟着陈到明进了《庆余年》剧组。
但他最初心仪的角色其实是范思辙,戏份吃重,人物性格又鲜明出彩,可惜最终没能争到,只落得个相对普通的配角。
撇了撇嘴,压低声音,带着点酸溜溜的意味嘀咕:“原来是‘刘星’啊!
也没觉得比我强哪儿去!”显然认出了章一山是童星出身,语气里带着同行相轻的较劲。
陈到明闻言,脸色微沉,斥责道:“收敛好你的情绪。导演用人自有考量,轮不到你在这儿说三道四。”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换了别的影视公司,或许还会卖王晶面子,在选角上有所权衡。
但腾达文化不一样,财大气粗且作风强硬,从来不吃传统圈内那套人情世故,更不把经纪人势力放在眼里,王晶的面子在这儿,根本不好使。
董子建似乎还有些不甘心,却终究不敢反驳,虽心里的不服气没顺下去,表面上总算收敛了许多。
陈到明仍不放心,又叮嘱:“剧组藏龙卧虎,一大半人多少都有些来头。
你给我安分点,专心演好自己的戏,别给你妈妈惹麻烦,听到没有”
董子建闷闷地应了一声,带着些不情愿:“知道了,陈叔。”
目光却还是忍不住瞟向正在另一边开始上妆的章一山,眼神闪烁,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求月票!thanks)
京城四季酒店顶级套房内,灯火如昼,将每一处彰显奢华的细节都映照得毫厘毕现。
窗外,北平城渐入沉寂,室内却因几页薄薄的纸张,平添几分凝重与炽热。
任政非鼻梁上架着老镜,正襟危坐于沙发之上,神情专注地逐页审阅着手中文件。
文件正是晚宴尾声,宋词口中那份赠予华为的“神秘礼物”。
一份关于腾达科技集团拟发起设立国内第一家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的详细规划草案,以及一份意向性股东邀请函。
晚宴结束后,他与余晨东便在宋词安排下下榻于此。
显然,首富早已盘算周全,要让盟友在第一时间,不受打扰的消化这则重磅消息。
文件内容详实,逻辑缜密。
任政非注意到,依据监管部门对民营银行设立的规则,为防范风险,明确要求“单一股东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0%”。
这意味着,即便强势如腾达集团,也要寻觅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而宋词在草案中,已为华为预留了仅次于腾达的第二大股东席位,这无疑是个极具珍贵性与战略意义的位置。
“厚礼!的确是一份出乎意料的厚礼啊!”任政非缓缓放下文件,摘下眼镜,轻声感慨,已然领悟宋词深意。
这家定名“网商银行”的机构,依托微信庞大用户生态与流量入口,腾达的核心主导地位毋庸置疑。
其他股东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替换”的合作伙伴。
但宋词未选择其他背景雄厚的国企或大型金融机构,反而将机会优先给予华为,这本身便是一种极高规格的信任与联盟姿态。
“能与腾达携手,共同发起一家承载金融创新使命的互联网银行,这消息若是传出去,国内不知多少巨头会抢破头。
宋总此举,是真心将华为视作并肩作战的盟友,而非单纯的生意伙伴。”任政非缓缓说着,目光落在下属身上。
余晨东同样心潮澎湃:“任总,不止于此。腾达对于成立互联网银行准备的极为充分。
他们在大数据风控模型、用户信用评分,以及金融产品设计等领域,都有相当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原型验证。
网商银行一旦成立,绝非传统银行业务的简单线上化。
很可能依托微信社交与支付数据,重塑小微贷款和消费金融模式,甚至改写传统金融的玩法。”
越说越兴奋:“网商银行的估值潜力难以估量!华为能成为股东,不仅意味着未来可观的财务回报
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拥抱互联网金融浪潮,为终端应用生态、企业云服务,提供绝佳的试验田与协同平台。
这是用钱也难买到的战略价值!”
任政非目光深邃,手指轻叩文件上罗列的几家备选股东名单,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某一领域的巨头,无一是等闲之辈。
“宋词布局深远,下一盘大棋。生态化反,软硬结合,数据贯通……
挑选的这些伙伴,每一家都能在各自领域为这家银行赋能,共同构筑护城河。
不过,对华为而言,这的确是巨大的机遇。”
定了定神,语气中满是赞赏,“首富不愧是首富,果然大气,诚意十足。”
短暂的沉默与对宋词魄力的赞叹过后,任政非话锋陡转:“晨东,网商银行是意外的战略收获,是锦上添。
但别忘了,华为立身之本,始终是技术,是硬件,是手里的‘家伙式’!”
“海思芯片,我既然在饭桌上拍了板,就会在公司内部全力支持你。
华为再难,也会持续投入。但即便有我全力支持,你想在内部服众,要靠实打实的成绩。”
余晨东瞬间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可他性格坚毅,不畏困难。
立马挺直腰板,目光炯炯,斩钉截铁的回应:“任总,只要您和公司给予我足够的信任与资源,我有信心!
一年之内,海思芯片必定在主流旗舰机型上实现大规模商用,且在性能与稳定性上,交出能让客户和市场认可的成绩单!”
“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任政非不再多言,他了解余晨东。
知道得力干将绝非轻易夸海口之人,这份决心与勇气,正是华为当下所需要的。
“明天你先返回总部,不必等我。回去后,立刻着手准备,梳理团队,细化技术路线图与产品时间表。
等我开完大会回去,立刻召开高层会议,把与腾达战略合作,尤其是芯片战略,还有今晚商议的事宜,逐一落实。”
“是!任总!”余晨东重重点头,眼中战火在燃烧。
一个属于华为终端与海思的全新时代,伴随着与腾达的联盟,即将在他手中,于艰难中带着希望,正式开启。
次日,北平大会堂内庄严肃穆,关乎国计民生的全国大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千里之外的横店影视城,《庆余年》剧组却已在晨光中掀起热潮。
灯光师扛着器材反复校准光位,场务人员穿梭布景,演员们挤在化妆间里紧锣密鼓地梳妆。
导演马鑫站在监视器旁,眉头紧锁地与摄影师比划着复杂镜头的布光方案。
这时,执行制片领着两位年轻人走近:“导演,范思辙和范若若的演员到了。“
马鑫停下手头的事,冲合作多年的副导演递了个眼色。
对方瞬间会意,默契地接棒与摄影指导沟通,作为老搭档太清楚导演的习惯。
转过身,马鑫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来人。
饰演范若若的陈遥,清纯里带着几分学生气的怯生,据说是唐人影视力捧的新人,是一姐刘师师钦点,背景显然不一般。
这年头,能在这种量级的巨制里拿到重要角色的新人,十有八九背后都有资本在运作。
至于饰演范思辙的章一山,马鑫印象更深些,先前定的演员演技不行,被换掉了。
这一位是公司后来补荐的,说是形象贴合且有经验,但合用与否,还得看真本事。
“跟我来。“马鑫语气平淡,领着两人走向稍显安静的休息区。
陈遥亦步亦趋地跟着,离开熟悉的唐人剧组和前辈庇护,新环境让她心里打鼓。
章一山虽是从小泡在片场的“老江湖“,此刻也难免忐忑。
经好友杨紫引荐,得腾达文化艺人总监葛贸亮认可,才拿到这个四亿大项目的机会。
可合同没敲定,角色就不算稳,心始终悬着。
三人在折迭椅前停下,马鑫大马金刀坐下,指了指对面:“坐。“
目光扫过两人,开门见山道:“你们的情况我清楚,能进组都有门路。“
语气陡然加重,“但在我马鑫的组里,最终只认本事。
这部戏是圈内有史以来最大投资的电视剧,扛着奇点顶级ip改编重任,无数眼睛盯着,输不起。
谁要是演砸了拖后腿,不管谁推荐的,我绝不留情,直接滚蛋!“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对马鑫而言,执导《庆余年》本是苦差事,巨额投资意味着滔天期望,一旦失手,对“十亿导演“的声誉将是致命打击。
当初本想推拒,却架不住腾达文化总裁刘容力邀与信任,作为公司嫡系,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唯有拼尽全力。
也因此,在用人上话语权极大,连男主张若云都是他力排众议敲定的,陈遥和章一山纵有背景,业务不过关照样得走人。
两人心头一紧,拘谨地坐下,腰背不自觉地挺直。
“待会安排试戏。“马鑫看着他们,“试戏前先聊聊,对角色怎么理解说说人物小传和核心性格。“
“导演,我先来吧。“章一山看了眼身旁脸蛋精致却难掩紧张的陈遥,深吸一口气主动开口,来时做足了功课,太清楚这机会有多难得。
稍作整理,条理清晰地阐述:“范思辙是个对金钱有极度热爱和敏锐嗅觉的财迷,但他的贪财不简单。
擅长利用身边资源和复杂人脉,在朝堂与江湖间巧妙谋利,还能混得如鱼得水“
章一山说得格外认真,因外形限制,接戏本就比同龄小生难。
这次得杨紫和葛总监铺路,不仅反复啃剧本,还回校请教表演导师,对角色做了大量分析和排练。
他太珍视这个机会,《庆余年》原著四百多万字,改编必然是系列大作。
若能稳住范思辙这个讨喜角色,未来几年的戏份和曝光就有了着落,由不得他不十二分重视。
章一山说完,陈遥深吸一口气,也将对范若若的理解缓缓道来,声音轻柔:“范若若带点小小的‘兄控’属性……”
马鑫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叩。
两人说得都条理分明,显然下过功夫研读原著与剧本,至少态度足够端正。
没多做评价,直接吩咐:“找段对手戏,试试。”
很快,章一山和陈遥便演了两段剧本中范思辙与范若若互动的片段。
表演结束,两人忐忑地立在原地,等候导演的“最终审判”。
马鑫摩挲着下巴,眯眼回味着刚才的表演。
章一山确实出彩,那股混不吝的纨绔气与精明算计劲儿都抓得极准,显然私下请了老师特训,下了实打实的苦功。
陈遥演技则稍显稚嫩,技巧上还有些生涩。
但身上那股天然未经雕琢的少女感,连同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里流露出的灵性,恰好贴合了范若若前期的特质,倒算是个意外之喜。
唯一让马鑫略感别扭的是,章一山面相比陈遥显“糙”,也更成熟些,演姐弟在视觉上稍显违和。
只能寄望于妆造多下功夫,把章一山往年轻贵气里打扮,陈遥的造型则往端庄温婉上靠,尽力弥补这份年龄感的差距。
“行吧,先这样。”马鑫终于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跟着场务去换装、定妆,准备拍定妆照。”
章一山和陈遥闻言,心里顿时松了一大口气,悄悄交换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眼神。
最难的第一关,总算过了!只要导演没当场否定,事情就成了大半。
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马鑫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无声地叹了口气。
《庆余年》剧组从主角到配角,大半是各路“关系户”,背景一个比一个复杂。
幸好他是从电影圈“下凡”拍剧,自身威望够高,再加上背后有腾达文化这尊说一不二的巨头撑腰,才镇得住场子,没人敢轻易搞事。
不然单是协调这些人事关系,就足够让他焦头烂额,根本没法专心拍戏。
另一边,章一山跟着场务走进男演员公用化妆间。
《庆余年》剧组规模庞大,管理却极严格,在腾达文化“一切以项目为重”的铁律下,没有任何明星能耍大牌、搞特殊,无论咖位大小,男演员共用化妆间。
章一山进去后,立刻礼貌地微微躬身,向已在化妆的前辈们问好:“各位老师好,我是章一山,饰演范思辙,打扰大家了。”
化妆间里几位演员,其中不乏德高望重的老戏骨。大多数人都和善地点头回应,气氛还算融洽。
唯有不远处,一个看起来年纪很轻的男演员,自章一山进来后,就一个劲儿盯着他,眼神复杂,脸上带着几分藏不住的不忿。
正闭目让化妆师上妆的陈到明察觉到这细微动静,微微睁眼,透过镜子瞥见年轻人的表情,不由得无奈摇头。
心想:还是太年轻,所有情绪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藏都藏不住。
不过,对方毕竟是经纪人王晶的儿子,进组前王晶还特意托他多照看。
陈到明轻轻咳了一声,提点道:“董子建,专心化妆,别东张西望。”
被点名的董子建猛地回神,收敛了些外露的情绪,但眼神里的不服气仍未完全散去。
妈妈是圈内王牌经纪人王晶,人脉深厚,这次他也是借着这层关系,跟着陈到明进了《庆余年》剧组。
但他最初心仪的角色其实是范思辙,戏份吃重,人物性格又鲜明出彩,可惜最终没能争到,只落得个相对普通的配角。
撇了撇嘴,压低声音,带着点酸溜溜的意味嘀咕:“原来是‘刘星’啊!
也没觉得比我强哪儿去!”显然认出了章一山是童星出身,语气里带着同行相轻的较劲。
陈到明闻言,脸色微沉,斥责道:“收敛好你的情绪。导演用人自有考量,轮不到你在这儿说三道四。”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换了别的影视公司,或许还会卖王晶面子,在选角上有所权衡。
但腾达文化不一样,财大气粗且作风强硬,从来不吃传统圈内那套人情世故,更不把经纪人势力放在眼里,王晶的面子在这儿,根本不好使。
董子建似乎还有些不甘心,却终究不敢反驳,虽心里的不服气没顺下去,表面上总算收敛了许多。
陈到明仍不放心,又叮嘱:“剧组藏龙卧虎,一大半人多少都有些来头。
你给我安分点,专心演好自己的戏,别给你妈妈惹麻烦,听到没有”
董子建闷闷地应了一声,带着些不情愿:“知道了,陈叔。”
目光却还是忍不住瞟向正在另一边开始上妆的章一山,眼神闪烁,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求月票!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