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灯笼-《哪吒游历记之闯各个世界》

  立秋后的夜,已有了几分凉意。

  李天明在书房里翻阅着上月的案卷,

  油灯的光亮在纸面上投下跳动的影子。

  窗外不时传来几声知了的叫声,把这夜称托得更安静了。

  突然,一阵阴风呼啸着刮开窗户,吹灭了油灯。

  李天明手中的毛笔一顿,墨汁在纸上晕开一片。

  他抬头望向窗外——黑沉沉的夜空里,连月亮都不自觉地躲开了。

  “大人!大人!不好了!”

  赵无双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提着灯笼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

  他的步伐踉跄,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追赶着,

  灯笼的光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使得他的面容显得有些狰狞。

  “城东的王秀才说看见鬼灯笼飘进老盐仓了!”

  赵无双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恐惧,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好像那鬼灯笼就在他眼前一般。

  “什么是鬼灯笼?”李天明放下手中的案卷,抬起头来,一脸疑惑地看着赵无双。

  赵无双咽了口唾沫,结结巴巴地解释道:

  “不太清楚,估计就是那种不太正常的灯笼吧,

  可能会自己飘来飘去,或者发出诡异的光……”

  李天明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

  “上个月我们查封私盐船时,是不是有漏网的盐枭?”

  赵无双点了点头说,

  “有可能,那些盐枭为了躲避追查,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可那盐仓闹鬼已经有十几年了……”

  赵无双的声音有些发颤,

  “自从前朝盐税使一家在那里遇害后,就没人敢靠近那地方了……”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轰"的一声巨响,连窗户都在震动。

  李天明立刻起身说道:"走,去看看!"

  两人带着几名差役匆匆赶往城东。

  夜风渐紧,吹得路边的枯草沙沙作响。

  转过一个街角,远远就看见废弃盐仓上空飘着几盏幽绿的灯笼,

  在夜风中诡异地摆成圆形,忽明忽暗,如同鬼火般吓人。

  “大、大人……”

  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样,从暗处狂奔而出。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冷汗涔涔,嘴唇也在微微颤抖着。

  “子时三刻灯笼现,活人见了要丢魂——

  这可是老辈们口口相传的话啊!

  您……您还是别过去了……”

  王秀才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恐惧,仿佛那灯笼里藏着什么可怕的怪物。

  然而,李天明对这警告却恍若未闻,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地面,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王秀才,昨夜可曾下雨?”

  李天明突然开口问道,声音平静得让人有些意外。

  王秀才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有些发懵,

  他愣了一下,然后才结结巴巴地回答道:“没……没有啊……”

  “那这青苔上的水渍是哪来的?”

  李天明的眉头微微一皱,他蹲下身子,

  手指轻轻地抹过墙根处那片反光的痕迹,然后将手指凑到鼻尖闻了闻。

  “嗯……这味道……”

  李天明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还是咸的。”

  赵无双见状,也连忙蹲下来,仔细地观察着那片水渍。

  “大人,这痕迹看起来……

  像是有人拖着湿漉漉的东西经过这里……”

  赵无双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不安。

  就在这时,一个白影突然从盐仓二楼窗口掠过,

  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轮廓。

  差役们突然发出一阵惊呼,其中几个胆小的更是像见了鬼一样,

  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几步。

  "哼!"李天明见状,冷笑一声,厉声说道,

  "都给我振作起来!

  不过是些装神弄鬼的把戏罢了,有什么好怕的?

  给我进去搜!"

  在李天明的呵斥下,差役们虽然心中仍有些发憷,

  但还是硬着头皮冲进了盐仓。

  没过多久,盐仓里就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紧接着,差役们押着一个浑身涂满磷粉的小乞丐走了出来。

  那小乞丐年纪不过十一二岁,

  身材瘦小,手里还紧紧攥着半截麻绳,

  在灯笼发出的诡异绿光映照下,他的身体不住地颤抖着,显得十分害怕。

  "说!是谁指使你在这里装神弄鬼的?"李天明怒目圆睁,喝问道。

  小乞丐被吓得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回答道:"是……是有人给钱让俺扮鬼的……"

  "哦?"李天明眉头一皱,追问道,"什么人?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给我说清楚!"

  小乞丐战战兢兢地说道:

  "那……那船老大说,只要俺在这儿演一晚,

  就给俺二十文钱……他……

  他还教俺怎么在绳子上抹磷粉,甩起来就像鬼火一样……"

  "船老大?"李天明的眼睛眯了起来,"什么样的船?"

  "乌篷船......就停在河岸芦苇丛里......"小乞丐指向东边的河道。

  李天明立刻派差役前去搜查。

  不多时,芦苇丛中传来打斗声和喊叫声。

  等李天明赶到时,差役们已经截住一条乌篷船,

  舱底整整齐齐码着数十包私盐,每包上都印着片梧桐叶标记。

  被抓的船老大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被按在地上还在挣扎叫骂:

  "狗官!坏我们好事,当心......"

  话未说完,他突然瞪大眼睛,口吐白沫栽倒在地。

  李天明一个箭步上前捏住他的下巴,却为时已晚——

  船老大的嘴角已经流出黑血,瞳孔开始扩散。

  "中毒!"李天明厉声道,"掰开他的嘴!"

  赵无双用帕子包着手,强行掰开船老大的嘴。

  李天明用小木片在舌下一挑,取出一片薄如蝉翼的银叶子——

  正面刻着"漕"字,背面是只栩栩如生的蝎子。

  "大人!"赵无双突然想起什么,声音压得极低,

  "这标记......像是......"

  李天明抬手制止他,转头望向北方漆黑的夜空。

  那里,隐约可见几点灯火正顺流而下,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野兽眼睛。

  回到县衙,李天明命人将私盐和尸体妥善安置,

  然后独自在书房研究那片银叶。

  灯光下,银叶上的蝎子图案泛着冷光,尾钩高高翘起,仿佛随时会蜇人。

  "大人......"赵无双轻轻敲门进来,手里端着热茶,

  "查到了。这银叶标记,是漕帮'蝎子堂'的信物。"

  李天明眉头紧锁:"漕帮不是只管漕运吗?怎么插手私盐了?"

  "近几年运河淤塞,漕运不景气。"

  赵无双低声道,"听说蝎子堂暗中接手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买卖......私盐只是其中之一。"

  李天明将银叶放在灯下转动,忽然发现蝎子腹部刻着极小的数字:

  "这是......船号?"

  赵无双凑近一看,脸色骤变:

  "大人,这是漕帮的货船编号!

  看这数字,至少还有三条船..."

  话音未落,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一个差役慌张跑进来:

  "大人!河面上出现好几条大船,正在往码头靠!"

  李天明和赵无双对视一眼,同时起身。

  李天明抓起官帽戴上,又取下墙上的佩剑:

  "召集所有差役,带上火把和绳索,立刻去码头!"

  夜色更深了。

  码头上,几条黑影正悄无声息地靠岸。

  每条船上都挂着幽绿的灯笼,与盐仓上空的"鬼灯笼"一模一样。

  船上人影绰绰,正忙着卸货。

  "果然是用'鬼灯笼'打信号......"

  李天明藏在暗处观察,

  "无双,你带人绕到后面截住退路。我正面过去。"

  "大人小心!"赵无双担忧道,"蝎子堂的人心狠手辣..."

  李天明已经大步走出阴影,朗声道:

  "本县李天明,前方何人深夜靠岸?可有官府批文?"

  船上的人影顿时僵住。

  片刻寂静后,一个阴冷的声音从最大的船上传来:

  "原来是李大人......深夜劳您大驾,实在过意不去。"

  一个瘦高的身影走到船头,绿灯笼的光照在他脸上——

  惨白的皮肤,狭长的眼睛,活像一条直立起来的毒蛇。

  "在下漕帮蝎子堂副堂主白六。"

  那人皮笑肉不笑地拱手,

  "这些船都是漕帮的货船,运的是正经官盐,有批文为证。"

  李天明冷笑:"是吗?那为何要假扮鬼灯笼吓唬百姓?

  又为何要毒杀被捕的同伙?"

  白六的脸色变了变,随即又挤出笑容:

  "大人说笑了......什么鬼灯笼?

  这不过是漕帮夜间行船的规矩——

  挂绿灯笼避邪罢了。"

  就在这时,赵无双带着差役们从后方包抄过来。

  白六见势不妙,突然吹了声尖锐的口哨。

  船上的人立刻抽出明晃晃的兵刃,双方顿时剑拔弩张。

  "李大人,"白六阴森森地说,

  "有些浑水,蹚不得。

  蝎子堂的买卖,连知府大人都睁只眼闭只眼,您这又是何必呢....."

  "本官眼里容不得沙子!"

  李天明厉声打断,"所有人放下兵器!否则以谋反论处!"

  白六眼中凶光一闪,猛地挥手:"走!"

  船上的人立刻砍断缆绳,大船开始离岸。

  李天明一个箭步冲上前,却被几个持刀汉子拦住。

  差役们与漕帮的人打成一团,码头上顿时刀光剑影。

  混乱中,白六站在渐行渐远的船头,阴冷的声音飘过来:

  "李大人,咱们后会有期......"

  李天明眼睁睁看着几条大船消失在黑暗中,拳头捏得咯咯响。

  这一夜,他们虽然截获了一小船私盐,却让大鱼溜走了。

  回到县衙,天已蒙蒙亮。

  李天明疲惫地坐在书房里,手中摩挲着那片银叶。

  赵无双端着热茶进来,脸上还带着打斗留下的擦伤。

  "大人,接下来怎么办?漕帮势力庞大..."

  李天明将银叶重重拍在桌上:

  "查!一查到底!从那个梧桐叶标记开始查!"

  窗外,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银叶上。

  那只蝎子在晨光中狰狞可怖,仿佛在向李天明发出无声的挑战。

  晨光初现,李天明将银叶子收入袖中,起身对赵无双道:"备轿,去府衙。"

  赵无双一惊:"大人,白六那话分明是说知府......"

  "正因为如此,才要当面问个明白。"

  李天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若真有勾结,此刻他必定心虚。"

  知府衙门内,张知府正悠闲地品着明前龙井。

  见李天明求见,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很快又堆起笑容:

  "李县令这么早来访,有何要事啊?"

  李天明直接掏出银叶子放在案上:

  "下官昨夜查获私盐数船,犯人供出与漕帮有关。

  此物是在服毒自尽的犯人舌下发现的。"

  张知府的手微微一颤,茶水溅出几滴。

  他强作镇定道:"这漕帮也太猖狂了!本府定会上奏朝廷......"

  "大人,"李天明突然打断,

  "下官斗胆一问,上月查封的那批私盐,如今存放在何处?"

  "自然是.....在府库严加看管....."

  李天明突然拍案而起:

  "那为何今早下官派人查看,府库中的盐包全都变成了沙土?"

  张知府脸色刷地变白,手中茶盏"啪"地摔得粉碎。

  就在此时,屏风后突然闪出四个持刀黑衣人,将李天明团团围住。张知府狞笑道:"李大人,你太不识趣了!"

  李天明临危不乱,突然吹响腰间竹哨。

  衙门外顿时喊声震天,赵无双带着二十余名差役破门而入。

  原来李天明早有准备,暗中调集了全县衙役。

  "张大人涉嫌勾结漕帮,走私官盐,即刻收监!"

  李天明一声令下,差役们立刻将面如死灰的张知府拿下。

  三日后,李天明设下埋伏,

  在漕帮运送私盐的必经之路上截获五艘大船,

  生擒蝎子堂三十余人。

  白六负隅顽抗,被李天明亲手射中右腿就擒。

  公堂之上,李天明将银叶子重重拍在案上:

  "白六,这银叶上的编号,与我们在船上查获的账册完全吻合!你还有何话说?"

  白六阴笑道:

  "李大人,你以为抓了我们几个,就能断了这条财路?

  告诉你,朝中......"

  "闭嘴!"李天明厉声打断,

  "本官不管背后牵扯何人,见一个办一个!

  来人,将一干人犯押入大牢,等候刑部发落!"

  退堂后,赵无双忧心忡忡道:

  "大人,白六话中有话,恐怕......"

  “定是上面有人,才敢如此,不过如今事已然这样了,就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