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朕的天下,还是范氏的天下?-《我乃文弱书生,被迫权倾朝野》

  翌日天光乍破。

  大楚皇宫,新皇登基早朝。

  项冲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亢奋,换上了赶制出的崭新龙袍,头戴平天冠,在金銮殿的后殿之中来回踱步,龙袍下摆随着他的动作,扬起一阵阵威严的弧度。

  他挺起胸膛,刻意让自己的姿态显得更加伟岸,对着身旁的母亲问道:“母后,朕这身打扮,可有真龙天子之相?”

  太后满眼宠溺,笑得合不拢嘴:“我儿本就是项氏龙裔,太祖血脉,天生便有帝王之相。如今龙袍加身,放眼天下,谁能比我儿更像皇帝?”

  母子二人的对话,让一旁侍立的大太监陈公公,只觉得嘴里泛起一阵苦涩。

  这儿子怎的如此憨傻?

  这母亲又怎的也跟着糊涂?

  皇帝便是皇帝,又不是戏台上的伶人,哪有问自己像不像的道理?

  但陈公公深谙为奴之道,心里再如何腹诽,脸上也绝不敢流露半分。

  “时辰尚早,文武百官到了几成了?”项冲又问道。

  陈公公掌管宫中大小事务,耳目遍布朝野,对百官动向了如指掌。

  他躬身回道:“回禀陛下,按我大楚律,食俸两千石以上者,皆可上朝面君。京中合乎此例的文武官员,共计七百三十二人。”

  项冲闻言大喜:“这般多?岂不是说,今日要有七百余人,对朕三跪九叩?”

  “呃……”陈公公实在有些跟不上这位新帝的思路。

  都已是九五之尊,心心念念的,竟只是有多少人给自己磕头?

  范氏权倾朝野的阴影还笼罩在头上,这位陛下,似乎没有半点危机感。

  陈公公只得耐着性子解释:“合乎资格者虽有七百余,但各部衙门亦需留人当值,加之告假、病休、外派者……今日理应到场的人数,会少上许多。”

  “行了行了!”

  项冲听他啰嗦,瞬间明白过来,给自己磕头的人数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兴致顿时去了一半。

  他有些不耐烦地一挥手:“你直接告诉朕,今日应到多少,实到多少,还差了谁?胆敢不来,朕要重重地罚!”

  “啊?”陈公公一愣。

  新帝登基,不思大赦天下以示恩德,反倒要严惩臣子立威?这……合规矩吗?

  项冲双目一瞪:“怎么?朕的旨意,臣子也敢违逆?君臣之别何在?天子威严何在?”

  “陛下圣明!”

  陈公公心中长叹,自己一根手指头就能摁死的项冲,此刻却能用身份压得他立刻跪下。

  老太监满心无奈,只得据实以告:“今日应到早朝,叩拜新君的文武百官,共计三百六十五人。此刻已到了三百六十四人,尚缺一人……”

  “竟然真的有人敢不来?!”项冲怒极反笑,“传朕旨意!此等藐视君上之徒,革职!下狱!抄没家产!诛……诛他满门!”

  陈公公大惊失色:“陛下,万万不可……”

  项冲大手一挥,打断了他:“诛他九族!谁来求情都没用!”

  “可……可那人是晋公范立啊……”

  “咳!咳咳咳!”项冲一口气没上来,被自己的口水呛得满脸通红,指着陈公公,气急败坏道:“你怎么不早说!”

  陈公公心中苦笑。

  早说?您倒是给奴才说话的机会啊。

  “陈公公,”李太后脸色一沉,“你不是亲自去范府传的旨吗?晋公为何还没到?”

  “这……”

  陈公公哪有脸说,人家范立压根就没把这登基大典当回事,还没起呢。他只能抬头望了望天色,意有所指。

  意思很简单。

  时辰未到,晋公只是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不等了!不等那范立了!即刻上朝!”

  项冲一想到范立那张脸,就浑身不自在。他生怕待会儿范立来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拒不跪拜,那丢人的可是自己。

  不如趁他没来,先结结实实地享受一番百官朝拜的滋味!

  “陈公公,摆驾金銮殿!”项冲沉声下令,强行找回一丝威严。

  老太监心中无语,这后殿与前殿不过一墙之隔,拐个弯就到,何须“摆驾”?

  但他只能低眉顺眼地应道:“是,起驾——”

  ……

  金銮殿前。

  文武百官神情肃穆,鸦雀无声,偌大的殿堂中,只剩下彼此沉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今日,是决定大楚未来走向的非凡之日。

  “陛下驾到——”

  随着内侍太监一声悠长的唱喏,百官们熟练地按照官阶品级,迅速归位。

  项冲端坐于龙椅之上,居高临下,俯瞰着阶下的大楚文武。

  呵!

  这便是帝王的视角么?

  感觉……真是该死的舒坦!

  “跪——”

  陈公公最懂新帝的心思,省去了一切繁文缛节,直奔主题。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百多名官员,乌泱泱地跪了下去。

  项冲看着那三跪九叩的大礼,却怎么看怎么别扭。这三百多人的动作虽说熟练,但因人数众多,磕头的动作此起彼伏,杂乱无章,毫无统一感可言。

  山呼“万岁”的声音,更是稀稀拉拉,有气无力。

  “这动静,还不如宫里戏班子唱得响亮。”项冲心中愤愤不平地想。

  或许,上朝就是这样子的?

  他正为百官和自己找着借口,却见金銮殿外,一道渊渟岳峙的身影,正缓步走来。

  “晋公,到——!”

  殿门外太监的一声高喝,如同一道惊雷,瞬间让项冲精神一振!不,是精神一紧!

  晋公?为何不唱其全名?

  旋即他又想起,范立,有上朝不趋,入殿不拜,剑履上殿之权!

  范立噙着一抹淡笑,负手踏入金銮殿。

  几乎就在他踏入殿门的那一刹那,殿内所有跪着的、站着的官员,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齐刷刷地转身,面向范立。

  “哗——”

  动作整齐划一,衣袂带起的风声都仿佛凝成了一股。

  他们朝着范立,深深作揖,声如山崩。

  “我等,恭迎晋公!”

  虽未跪拜,行的亦是臣属之礼。

  这声音,雄浑,铿锵,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畏!其气势,竟将先前那软绵绵的“万岁”之声,碾得粉碎!

  “操!”项冲在心中破口大骂。

  原来这帮文武百官不是不行,是根本不想对他这个皇帝行大礼!他们方才,是在糊弄朕!

  范立闲庭信步,走到百官队列之首,对着龙椅上的项冲,微微一笑。

  那笑容,看得项冲脸上火辣辣的。

  他还注意到,范立的腰间,赫然佩着一柄长剑!

  “大胆!”项冲又惊又怒,脱口而出,“范立!你为臣,朕为君!见君不拜,剑履上殿,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他急怒攻心,差点就喊出那句“来人,给朕拿下!”

  好在,他忍住了。

  他比谁都清楚,大楚的国库、粮仓,皆由范氏商行暗中掌控;最精锐的禁军,更是只认范家,不认项氏。

  拿下范立?

  这种蠢事,他可不敢做。

  范立笑了。

  听到项冲这番质问,他如何能不笑?

  他缓缓开口,只吐出两个字:“陛下。”

  仅仅是这两个字,就让项冲浑身一颤,激动得无以复加。

  他……他叫朕陛下了?范立承认朕是皇帝了?哈哈哈哈!

  项冲的嘴角疯狂上扬,先前所有的愤怒、焦虑,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呃……晋公,有话请讲。”项冲立刻摆出了一副虚心纳谏的明君姿态。

  范立点了点头,声音平淡,却仿佛带着某种不容置喙的法度。

  “陛下,难道不知?”

  “臣,有上殿不趋,朝会不拜,入朝不名,剑履上殿之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