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这仗没法儿打啊-《我家床底通大明》

  这还打你妈啊,赶紧跑吧。

  北元皇帝收拾细软,带上家眷就开始跑。

  往哪里跑,当然是往东了,往东还有自己人呢。

  沐英收到消息,北元皇帝跑了,他也不着急,一切都在计划中。

  沐英带着人在和林城里搜刮一番,跟在北元皇帝的身后,开始追赶。

  他追,他逃,一路向东而去。

  与此同时,徐达早就带着人到了北平。

  然后分兵三路,冯胜带着几万人马往西北方向前进,清扫内蒙古的北元军队。

  徐达居中继续向北。

  汤和则带人往东北方向,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等大部队。

  等北元皇帝跑到蒙古和内蒙古交界处的时候,刚好跟冯胜的军队碰上了。

  冯胜这边,常茂做先锋,提着老六给他定制的两米长大砍刀,朝着北元残部就杀了过去。

  北元军队赶紧射箭,结果发现,不痛不痒的。

  常茂身边都是重骑兵,全身着甲,就连马身上都披着甲,根本射不透。

  这还打个屁啊,继续跑吧。

  北元是轻骑兵,常茂是重骑兵,还真就追不上。

  于是他逃他追,继续上演。

  就这样,北元皇帝一路逃到了辽东地区,也就是现代的东三省。

  此时他的队伍竟然还壮大了。

  都是被打散逃跑的北元士兵,路上汇合后,就跟着他们的皇帝一起跑路。

  半个多月后,北元皇帝跟纳哈出终于跟纳哈出会和了。

  纳哈出这边有二十万军队,北元皇帝又带过来几万人,实力还是很不错的。

  明军这边,沐英跟冯胜会合,从西边过来。

  徐达跟汤和从南边过来。

  加在一起也有二三十万人。

  大决战一触即发。

  纳哈出的军队此时掌控了通辽双辽白城一带。

  明军从西南方进发形成了合围之势。

  元军的优势就是骑兵,所以他们不敢困守城池,选择了主动出击。

  两方人马在通辽城西南方的平原上摆开架势。

  元军想要趁着明军步兵立足未稳,直接冲散他们。

  可惜啊,明军的火炮经过改良后,机动性大大提高,等蒙古骑兵冲锋到一半儿的时候,火炮已经开始轰鸣了。

  这次蒙古骑兵人数众多,难以分散。

  这给力洪武大炮用武之地,一轮轮火炮齐鸣,蒙古骑兵死伤无数。

  好不容易躲过火炮的蒙古骑兵,面对的又是碎发枪齐射。

  丢下了上万具尸体后,英勇的,曾让欧洲人胆寒的蒙古骑兵如潮水般退去。

  这仗没法儿打了,人都没碰到,自己先死了上万人。

  明军的伤亡是多少呢,伤几十人,没有死亡的。

  这几十人还是因为打枪打嗨了,炸膛了。

  大明的火铳毕竟比不得现代的枪械。

  射到一定数量后,就得降温了,不然容易炸膛。

  所以神机营的步兵标配是,没人三杆火铳,换着用。

  有些士兵肾上腺素飙升,就忘了换,直接炸膛了。

  还有一些则是数学太差了,数不清自己射了多少。

  后方,看着节节败退的蒙古骑兵,纳哈出人麻了。

  狗日的皇帝,你到底带来的是啥敌人啊。

  明军步步逼近,元军且战且退。

  一路打到了通辽城下。

  守城战,好,非常的好,其他的武器装备可以发挥作用了。

  明军在城下不紧不慢地部署,城头上的元军就这么看着,不知道明军在搞什么鬼。

  等到简易火炮和简易投石车布置完,徐达一声令下。

  火炮对着通辽城开始倾泻火力。

  什么实心弹,开花弹,毒气弹的。

  看着如流星般砸过来的弹丸,城头的元军纷纷蹲下身子躲避。

  实心弹好多,开花弹和毒气弹咋躲嘛。

  徐达等几个将领看着城头上纷飞的破铁片子,升腾起的毒烟,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这战斗,打的太没有成就感了啊。

  他们这些个将领,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看清北元人的脸呢,战斗都快要胜利了。

  趁着火炮装填的空档,投石机开始工作了。

  投石机将燃烧的火球,点燃引线的炸药包,一股脑儿丢到了城内。

  爆炸声过后,城内冒起了滚滚黑烟。

  一个炸药包恰好落在城门处。

  轰隆一声,城门塌了。

  门内负责守城门的元军看着城外,陷入了呆滞。

  城门破了,徐达也没有下令进攻,依旧老神在在地命令火炮和投石机继续工作。

  反正朱吾适说了,军火管够。

  徐达甚至还命人带着火炮去其他方向,一起轰炸通辽城。

  几个时辰后,后方正在用无人机录像的朱棣找到徐达。

  “元军跑了。”

  说完,还把无人机的实时画面给徐达看。

  徐达凑近一看,元军果然正在从后门跑路。

  “王爷真乃神人也。”

  这一刻,徐达对朱吾适的佩服,简直如同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他跟着朱元璋打了一辈子仗了,但是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如果早点儿拥有朱吾适,他们早就把北元灭干净了吧。

  可惜啊,北元又能往哪里跑呢。

  徐达命令军队兵分两路,一路去往白城方向,一路则是追着通辽城里逃跑的北元人。

  北元残部一路逃到双辽城,刚歇口气,明军又来了。

  前两天的剧本再次上演。

  另一边,去往白城的军队也就位了。

  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白城失守,意味着北元人再也回不去他们的蒙古老家了。

  也不是完全回不去,只不过需要再往北,绕到大兴安岭。

  一天后,双辽城失守。

  北元继续退。

  明军继续前压。

  白城那边的明军也过来了。

  此战的要求就两个。

  第一,最好能够全歼北元。

  第二,全歼不了的话,就把北元人往朝鲜半岛赶。

  建州女真就在长白山一带居住,搂草打兔子,一起赶到朝鲜半岛去。

  朱吾适最终的目的,是把北元和女真包括朝鲜半岛的敌人,都赶到小日本子去。

  此时的小日子正处于南北朝时期。

  再过八十七年,也就是从1467年开始,小日子将进入战国时期。

  反正你们本来就乱,那再乱一点儿也无所谓的吧。

  一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赶嘛。

  朱吾适就不信了,把蒙古人,朝鲜半岛人,和小日子人放一块儿,他们能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