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终于涨工资了-《我家床底通大明》

  “你还挺硬气的嘛,放心吧,你肯定活不了的,不过还得等几天。”

  朱元璋是来看胡惟庸求饶的,结果这货这么硬气,没意思。

  “走吧贤弟,还有工作要做呢。”

  朱元璋即将走出天牢,身后再次传来胡惟庸的声音。

  “陛下,我还有机会吗?”

  胡惟庸终究还是服软了。

  他不想死啊,前一刻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呢,下一刻就成了阶下囚。

  他心里难受啊。

  “下辈子不要当官了。”

  朱元璋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胡惟庸瘫软在地,全完了啊。

  他后悔了。

  李善长多次提醒过他,可是他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胡惟庸谋反一事,在整个大明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敢动皇帝也就算了,你还想杀海贼王,简直岂有此理。

  皇帝没有还有太子呢,海贼王没有可咋办?

  新白娘子传奇还没有演完呢。

  聊斋的故事多好啊。

  还有那传说中的煤球炉,还没用上呢。

  狗日的胡惟庸,幸亏海贼王大人没事儿,不然非得活剐了你不可。

  徐达和汤和他们处理好胡惟庸家的事儿,带着搜到的东西去宫里给朱元璋汇报。

  两人骑着马走在路上,徐达对汤和说道。

  “今天这事儿蹊跷啊,胡惟庸怎么敢造反的?”

  汤和赶紧制止他。

  “这话可不能乱说,胡惟庸一向都很嚣张的,造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啊。”

  要不说然家汤和政治觉悟高呢。

  野史还传说徐达背疽发作,朱元璋命人给他送了只烧鹅呢。

  汤和就屁事儿没有。

  汤和这个人,也是个传奇。

  纵观历史大概找不出这样的人了。

  汤和跟朱元璋是发小。

  朱元璋还在要饭的时候,人家汤和就是造反队伍里的一个小头目了。

  就连他朱元璋走上造反这条路,也是汤和写信叫他去的。

  等朱元璋去了之后,汤和明明自己是个领导了,也有才能,人家就非要唯朱元璋马首是瞻。

  这就像啥呢,一个人一事无成,在家躺平,他的发小在一家上市公司做到了经理的位置,然后给他说,你来我公司上班吧。

  等他来了以后,这个发小就非要把经理的位置让出来给他。

  朱吾适都怀疑这个人也是个穿越者,知道朱元璋以后会当皇帝,所以才一直巴结他,不然很难说的清楚啊。

  当然了,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汤和是个老玻璃,还是个受,他爱朱元璋。一切都是为了爱情。

  “老徐啊,有些事儿呢,不可以乱说的,咱们都是带兵打仗的糙汉子,陛下指哪儿咱们打哪儿就好了。”

  汤和可不想自己的老兄弟们闹的不愉快。

  来到皇宫,两人将从胡惟庸家里搜出来的证物呈给朱元璋看了一下,就回去了。

  剩下的事儿就不用他们管了。

  朱元璋一声令下,锦衣卫开始运转。

  胡惟庸的罪证被一条条的整理出来。

  老二那里的视频当然是不能用的。

  不用也无所谓,有谋反的“铁证”在,胡惟庸翻不了身的。

  朱元璋多出来的罪证,是为了撤销宰相这个职位做的准备。

  这个决定朱吾适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没了宰相,皇帝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朱元璋没事儿,他精力充沛得不像人。

  但是以后的皇帝呢,尤其是他们老朱家的基因还有问题,身体不好,活不长的皇帝还挺多的。

  宰相制度也有弊端,就像胡惟庸一样,权力过大,导致整个人都飘了,分不清大小王。

  不管有没有宰相,有一个东西是万万不能有的。

  那就是内阁大学士。

  这他吗就相当于一下弄了三个宰相,更吓人好吧。

  明末的东林党头头就是内阁大学士。

  秘书是能帮皇帝分担一些事儿,但是做决定的还是皇帝。

  大小事务都要皇帝做决定,也不是啥好事儿。

  还是那句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这些朱吾适实在是管不了。

  他只给朱元璋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给官员涨工资。

  看看明朝那些不贪污的官儿过的是啥日子。

  朱元璋给官员的俸禄确实够他们一家人生活啊。

  但是吧,人家好歹是个官儿啊,必要的应酬不可少吧,手底下还得养几个秘书啥的吧,总不能啥事儿都自己干吧。

  这样一来,那点儿俸禄真的不够花啊。

  那怎么办,但凡意志不坚定的,就只能走上贪污的道路了。

  意志坚定的有没有呢,有,最出名的就是海瑞了。

  海瑞啊,都做到二品官了,竟然长期营养不良,可以说是家徒四壁。

  他死了以后呢,连棺材都买不起啊,都得亲朋好友们凑钱。

  朱元璋手下有个官叫罗复仁,他穷到啥地步呢。

  住在郊区。就两间破屋子。

  朱元璋去他家里微服私访的时候,这个人穿的跟个乞丐似得,正在粉刷墙面呢。

  朱元璋惊呆了,然后就送了他一所大宅院。

  这一举动也不知道是在帮他还是害他。

  就两间破房子,还得自己维护。

  那么大个宅院,咋维护,要是不贪污的话,就不用干正事儿了,天天修房子吧。

  所以啊,官员的俸禄必须要涨。

  这样呢,可以让那些品德高尚,一心为民的好官生活的好点儿。

  至于那些贪官污吏,杀起来也更加没有心理负担了。

  老子都给你们涨工资了,还贪污,那没得说了,受死吧。

  经过朱吾适的软磨硬泡和马皇后的枕边风,朱元璋算是勉强同意了。

  涨的不多,先涨百分之五十。

  最关键的是,不发米了,全部发明币。

  自己缺啥买啥就行。

  以前都是一部分米一部分钱。

  后来甚至用胡椒,苏木布匹啥的代替俸禄。

  当然了,官员们大部分也都不是靠俸禄活着的。

  人家有各种外快的。

  这个就是朱元璋的事儿了,朱吾适觉得,等到俸禄涨了以后,朱元璋的反贪力度大概会更大。

  他朱元璋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既然给你们涨了俸禄,那你们就更应该好好工作了,还敢贪污,那就等死吧。

  把胡惟庸案办成铁案,然后给官员涨俸禄。

  双管齐下,朱元璋想废掉宰相这个职位,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