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握手的方式,边沐给那个小男孩号了号“身脉”,所谓身脉,指中医高手通过接解患者身体某些部位,比如四肢,职业中医医师通过握手、敲触、肘击、足抵……之类的方式促使患者被动产生某种联动,从而人为制造某种振幅,职业中医医师能够以一种非常专业的方式感知、体察这种振幅变化,继而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中探察某种病因。
一年多前,边沐手上的“身脉”技术掌握得还很一般,自打受那个偷袭自己的中年人刺激之后,边沐潜心苦练“袖鞭”小巧功夫,后来还带着巩医生一起训练。
“袖鞭”功夫练到一定程度,渐渐要求习练者必须整合全身的“整劲”,否则,“袖鞭”一出,很难做到心意相合、圆融如意,慢慢的,边沐浑身上下的“整劲”就练得有些火候了。
“整劲”一出,配合上精深的中医医学修为,同时参照当代最先进的医学新认知,边沐给人搭“身脉”的功力可就直线上升到一个很精妙的高度。
聂易雄会不会这门中医玄深功夫边沐不得而知,岑松雪肯定是玩不了,赵西成八成也够呛,至于孟淑兰、兰冰如那一类老师多半是学不会的。
由此,边沐闯世界又多了一项扎实可靠的硬派真功夫!
今儿赶巧,突然撞上一位杂难病症患者,边沐正好试试自己搭“身脉”的功力到底达到哪一层了。
牵拉拽引,缠推抖抻,边沐拿捏得恰到好处。
小男孩的奶奶、大伯再不懂医,一心关切,此时也能猜出三四分,二人面面相觑几眼,渐渐意识到眼前这位阳光帅气的年轻大夫绝对不简单。
……
边沐心里多少有点儿底了。
再看小男孩,额头已经见汗了,身体四肢似乎反倒安静了一些,不像之前那么漫不受控了。
“上过学吗?”松开手,边沐轻轻拍了拍小男孩左肩头,边沐左手掌心对着某处穴位微微吐了点劲力。
“上过……四年级后……半学期没去……在家自己看书……”口齿方面听着还是有些不大利索。
侧耳细听,边沐深知,这种口吃现象不是先天自带的,后天成长环境下逐渐生成的,主因缘自三条经脉末梢被滞气压制,靠男孩自己的力量这辈子也无法逆转。
“是吗?喜欢看书吗?”
“喜欢!”嚯!这句回答得异常干脆,听得出来,眼前这个目光略显呆滞的孩子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强的向学之心。
“是吗?会写字吗?”
“会!”说着话,那个男孩使劲点点头,唯恐眼前这个陌生的年轻男医生把自己当成傻子。
交谈到这会儿,边沐更是放心不少。
“跟邻居家小孩、学校同学打过架没?”冷不丁的,边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一听这话,那男孩脸色顿时变得非常难看,把头一低,再也没吭声了,很神奇,一着急,那男孩似乎也不怎么四脚乱抖乱动了。
“来!叔叔给你扎一针,别怕!不疼的。”轻轻抚了抚那男孩的后脑勺,边沐心下暗中数了数那个男孩后脑是不是多长了块骨头。
摸诊术,又称摸骨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中医诊断手段,现如今,大多数职业中医医师都不会使了,尤其那种学院派出身的职业医生。
还好,骨头数正正好,不算是先天异骨孩子。
这时候,男孩的奶奶和大伯连忙上前帮衬着扶持了几下,那个男孩好歹算是能安静地坐在一张候诊木椅上。
消杀针具、皮肤消毒,边沐在那男孩后脖颈正中位置选定一个穴位,刻意错开正常进针位置特意偏左点斜刺了一针,银针,不是合金针那种,纯银针灸针。
“您站这儿抱着孩子的头,对!阿姨!您坐这儿扶着点,这针带点催眠功能,待会儿他就困了,咱继续聊咱的。”说罢,边沐走到诊桌跟前顺手抄起一个闹铃定了个时间段,之所以选择闹钟其实是专给那个男孩待会儿听的,算是醒针的一部分设置。
“边大夫!对不住啊!刚才脑子不在这儿,这会儿才缓过点神来,我儿媳那脚是先天残疾,在左脚,走道不能太快,会摔跤……”忽然想起来些什么,那男孩奶奶连忙回应了几句。
“哦!跟我猜的差不多,我还以为她之前受过骨伤呢!像他这种情况……你们还坚持送他上学?”边沐笑着问道。
“本来没打算送他上学,是他自己非闹得不行,把头都撞破了,流了好多血……这才……”男孩奶奶低头回复了几句。
“上学之前,他的症状应该不像现在这么明显吧?!至少可以安静坐上一个多小时吧?”
“那倒也不是,打小就这样……好多大夫都说了,治不好了,胎里带!一辈子的跟身病,人不死症不消,可怜死了……不过……那会儿吧,他床上躺会儿,椅子上坐会儿,虽说也不怎么消停,但不累人,家里人也不用在旁边死守着,后来,上学以后情况应该是变得更差了,再后来,一堂课也坚持不下来,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只能退学了,后来……他心里窝上事了,浑身抖得更厉害了……”
“这样子啊……您知道吗?他在学校或者上学途中受过非常严重的惊吓,至少是不是人为的,比如同学或者高年级的学生刻意制造的恶作剧,也许是另有其因,总之孩子当时被吓得不轻,当然,也有可能多次受惊吓,这才伤了心脉,你们家条件有限,心脉上的伤还留了痕迹,相关症状就越来越重了。”边沐耐心地解释了半天。
“是吗?我们成天瞎忙,有时候确实顾不上他……这不能瞒你……真不知道还有这种事,好多事他也说不清楚,那……能治吗?”男孩奶奶口气急切地问道。
“怎么说呢!以你们家的条件吧……治起来有点难,我们这儿也不具备住院条件,诶!对了,你们哪儿的?”
“鄣盱县侯官镇那边的。”
“哦!离这儿大约200多里?”
“嗯!”
“你们当地有个五泉村,对吧?”边沐追问道。
“我娘家就是五泉村的。”
“是吗?那……这样吧,谁介绍你们上我们儿这挂号的?”边沐不经意地问了问。
“我们县上有个挺大的公司,做皮带、皮包的,老板姓戴,听说是邻县的老乡,他介绍的,可能是发善心吧!”男孩奶奶顺嘴介绍了几句。
“哦!今天是他送你们过来的?”
“不是,是他朋友开车接我们过来的,挺年轻的,车挺大的。”
“那……这会儿他们在停车场之类的地方等你们吗?”
“嗯!来了三辆车,两大一小,我们坐中间那辆车,这会儿……他们应该还在吧!说是这边看完病请我们吃一顿再把我们送回去。”
听到这儿,边沐心里已经大体猜到了几分。
一年多前,边沐手上的“身脉”技术掌握得还很一般,自打受那个偷袭自己的中年人刺激之后,边沐潜心苦练“袖鞭”小巧功夫,后来还带着巩医生一起训练。
“袖鞭”功夫练到一定程度,渐渐要求习练者必须整合全身的“整劲”,否则,“袖鞭”一出,很难做到心意相合、圆融如意,慢慢的,边沐浑身上下的“整劲”就练得有些火候了。
“整劲”一出,配合上精深的中医医学修为,同时参照当代最先进的医学新认知,边沐给人搭“身脉”的功力可就直线上升到一个很精妙的高度。
聂易雄会不会这门中医玄深功夫边沐不得而知,岑松雪肯定是玩不了,赵西成八成也够呛,至于孟淑兰、兰冰如那一类老师多半是学不会的。
由此,边沐闯世界又多了一项扎实可靠的硬派真功夫!
今儿赶巧,突然撞上一位杂难病症患者,边沐正好试试自己搭“身脉”的功力到底达到哪一层了。
牵拉拽引,缠推抖抻,边沐拿捏得恰到好处。
小男孩的奶奶、大伯再不懂医,一心关切,此时也能猜出三四分,二人面面相觑几眼,渐渐意识到眼前这位阳光帅气的年轻大夫绝对不简单。
……
边沐心里多少有点儿底了。
再看小男孩,额头已经见汗了,身体四肢似乎反倒安静了一些,不像之前那么漫不受控了。
“上过学吗?”松开手,边沐轻轻拍了拍小男孩左肩头,边沐左手掌心对着某处穴位微微吐了点劲力。
“上过……四年级后……半学期没去……在家自己看书……”口齿方面听着还是有些不大利索。
侧耳细听,边沐深知,这种口吃现象不是先天自带的,后天成长环境下逐渐生成的,主因缘自三条经脉末梢被滞气压制,靠男孩自己的力量这辈子也无法逆转。
“是吗?喜欢看书吗?”
“喜欢!”嚯!这句回答得异常干脆,听得出来,眼前这个目光略显呆滞的孩子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强的向学之心。
“是吗?会写字吗?”
“会!”说着话,那个男孩使劲点点头,唯恐眼前这个陌生的年轻男医生把自己当成傻子。
交谈到这会儿,边沐更是放心不少。
“跟邻居家小孩、学校同学打过架没?”冷不丁的,边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一听这话,那男孩脸色顿时变得非常难看,把头一低,再也没吭声了,很神奇,一着急,那男孩似乎也不怎么四脚乱抖乱动了。
“来!叔叔给你扎一针,别怕!不疼的。”轻轻抚了抚那男孩的后脑勺,边沐心下暗中数了数那个男孩后脑是不是多长了块骨头。
摸诊术,又称摸骨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中医诊断手段,现如今,大多数职业中医医师都不会使了,尤其那种学院派出身的职业医生。
还好,骨头数正正好,不算是先天异骨孩子。
这时候,男孩的奶奶和大伯连忙上前帮衬着扶持了几下,那个男孩好歹算是能安静地坐在一张候诊木椅上。
消杀针具、皮肤消毒,边沐在那男孩后脖颈正中位置选定一个穴位,刻意错开正常进针位置特意偏左点斜刺了一针,银针,不是合金针那种,纯银针灸针。
“您站这儿抱着孩子的头,对!阿姨!您坐这儿扶着点,这针带点催眠功能,待会儿他就困了,咱继续聊咱的。”说罢,边沐走到诊桌跟前顺手抄起一个闹铃定了个时间段,之所以选择闹钟其实是专给那个男孩待会儿听的,算是醒针的一部分设置。
“边大夫!对不住啊!刚才脑子不在这儿,这会儿才缓过点神来,我儿媳那脚是先天残疾,在左脚,走道不能太快,会摔跤……”忽然想起来些什么,那男孩奶奶连忙回应了几句。
“哦!跟我猜的差不多,我还以为她之前受过骨伤呢!像他这种情况……你们还坚持送他上学?”边沐笑着问道。
“本来没打算送他上学,是他自己非闹得不行,把头都撞破了,流了好多血……这才……”男孩奶奶低头回复了几句。
“上学之前,他的症状应该不像现在这么明显吧?!至少可以安静坐上一个多小时吧?”
“那倒也不是,打小就这样……好多大夫都说了,治不好了,胎里带!一辈子的跟身病,人不死症不消,可怜死了……不过……那会儿吧,他床上躺会儿,椅子上坐会儿,虽说也不怎么消停,但不累人,家里人也不用在旁边死守着,后来,上学以后情况应该是变得更差了,再后来,一堂课也坚持不下来,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只能退学了,后来……他心里窝上事了,浑身抖得更厉害了……”
“这样子啊……您知道吗?他在学校或者上学途中受过非常严重的惊吓,至少是不是人为的,比如同学或者高年级的学生刻意制造的恶作剧,也许是另有其因,总之孩子当时被吓得不轻,当然,也有可能多次受惊吓,这才伤了心脉,你们家条件有限,心脉上的伤还留了痕迹,相关症状就越来越重了。”边沐耐心地解释了半天。
“是吗?我们成天瞎忙,有时候确实顾不上他……这不能瞒你……真不知道还有这种事,好多事他也说不清楚,那……能治吗?”男孩奶奶口气急切地问道。
“怎么说呢!以你们家的条件吧……治起来有点难,我们这儿也不具备住院条件,诶!对了,你们哪儿的?”
“鄣盱县侯官镇那边的。”
“哦!离这儿大约200多里?”
“嗯!”
“你们当地有个五泉村,对吧?”边沐追问道。
“我娘家就是五泉村的。”
“是吗?那……这样吧,谁介绍你们上我们儿这挂号的?”边沐不经意地问了问。
“我们县上有个挺大的公司,做皮带、皮包的,老板姓戴,听说是邻县的老乡,他介绍的,可能是发善心吧!”男孩奶奶顺嘴介绍了几句。
“哦!今天是他送你们过来的?”
“不是,是他朋友开车接我们过来的,挺年轻的,车挺大的。”
“那……这会儿他们在停车场之类的地方等你们吗?”
“嗯!来了三辆车,两大一小,我们坐中间那辆车,这会儿……他们应该还在吧!说是这边看完病请我们吃一顿再把我们送回去。”
听到这儿,边沐心里已经大体猜到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