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前,黄三姑失踪;起义时,黄三姑没出来捣乱;起义后,黄三姑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咋回事?最主要是起义成立了自己的武装——红十一军三十二师,对敌人起到了震慑作用。期间,周边民团如柯寿恒、郑其玉等联合到根据地捣乱,都被打退;顾敬之也蠢蠢欲动,但顾狡猾,想利用一下王继亚,所以,只打嘴仗,按兵不动,到联合王继亚,被周维炯打败,于是退回亲区,卧薪尝胆,埋头发展。
这一阶段相对平稳。
紧接着,又帮助支持六霍起义,回来之后,攻打金家寨,活捉和击毙汪东阁,彻底消灭金家寨重镇民团。一时间,在根据地,海晏河清。
在此基础上,为了宣讲党的政策,统一根据地人心,在英子组织的文艺宣传宣传之下,在商南等广大地区,包括霍山霍邱以及六安的西南部地区,方圆一百多公里的地区,都建立了苏维埃,农民掀起了土改和大生产热潮,秋季丰收已成定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微笑。
在商城起义影响下,短短几个月内,大别山这一块儿,起义好像雨后春笋,密密麻麻,到处露尖。可就在大地震动,风起云涌时,黄三姑却像肥皂泡,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到了。
黄三姑真的消停了吗?
要是这么想,那就不是周维炯了。
但是,不管周维炯怎么注意,怎么戒备,黄三姑真的就是一个气泡,瞬间没了。
黄三姑没了,黄三姑在周维炯脑海里仅存的信号也像一个梦,随着梦醒,也慢慢模糊了。
时间就像密密麻麻的云儿,覆盖着人生,在时间的这艘货船上,周维炯彻夜忙碌着。
周维炯知道,这一阶段是最宝贵的时间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搞好土改,发展武装,壮大红军,提高红军的战斗力,强化红军装备,进行实战训练。还要做好根据地的各方面的人心工作,清除杂音。有道是,万众一心,其利断金,进行武装割据,完成与红三十一师会师,等等。
这些事情,都要在最宝贵的近段时间完成,等着敌人完成集结,反围剿的号角又要吹响。
为了净化苏维埃境内环境,红军联合赤卫队,连续打击境内残存敌人势力,并组织武装,对境内山头排查,揪出不少隐藏敌人。有些返乡团头目不得不逃到周边等地暂居,伺机反扑。
周维炯把红三十二师按连队编制,派往苏维埃各乡,协助赤卫队站岗放哨,闲暇时指导赤卫队训练,提高赤卫队战斗力。
为保境安民,发挥宣传队、剧团以及有关部门的宣传作用,在搞好党的政治宣传基础上,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办好夜校和识字班,组织民众学习文化,让广大农民了解党的政策。
与此同时,积极动员年轻人参加红军,加入赤卫队。
具体措施是,凡是赤卫队员或者根据地青年参加红军合格者,其田地由苏维埃组织人员帮助耕种,所收粮食归红军家庭所有;参加红军的家属,受苏维埃保护;戴红花,召开大会,进行表扬,并赠送红军家属牌,在精神上进行鼓励等等。
到七月份,红三十二师已经发展到八百余人,三千余人的赤卫队。为了加强武器配备,提高战斗力,红三十二师设立机械制造局,打造大刀、梭镖、长矛,制造土铳和土枪土炮,为组建大刀队、长矛队以及手枪队打下基础。
就在海清河宴之时,郑彦青急急忙忙带九十八团的一个排赶到丁家埠红三十二师总部,见到周维炯,提起联络杨山煤矿、商城以及商城西北部工人农民起义时,讲到一个怪现象。
白沙河,属清上保,挨黄柏山附近,青龙寺下坎,有个倪家寨。此地并没有寨子,也没有住户,两座大山之间有一块空地,那地方还有个像蛇头样的岔山。
就在这个岔山上,建八间正房,前面还有四间前屋,拉一个院子,院子里栽六棵银杏,都合抱搂,十分粗大,据说足有千年。
银杏枝叶遮天蔽日,整个房屋都掩映在树林当中。
这块地方,要是晴天,烟雾缭绕,好像被一大块灰白气团包裹着,要是阴雨天,此地烟云升腾,紫霞笼罩,仿佛坐落在天空当中,甚是遥远。正因如此,此地十分神秘。一般人也不到此处,又因山高林密,十里八乡,谁也不知道这里有一户人家。
住户?周维炯说,这有啥奇怪的,在我们大别山,不都是住在山边的,住在半山腰,住在山顶的也有,不仅有,还很多。据说,余思明抗金,在商城平顶铺坚持斗争,一战就是几十年,咋办?为了减轻后顾之忧,把他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弄到平顶铺的叉子山上,那地方也像你说的,十分神秘,他们就住在山顶,如今,就是伏山那个叉子山,现在就叫女人寨,那里面的故事,我还是听老斑鸠说的呢。
不是住户,是一座庙,山里人叫娘娘庙,到庙烧香拜佛的络绎不绝。
这有啥奇怪的?山里面,哪座山都有庙,保一方平安呗,周维炯感慨说,唉,百姓可怜呀。朝廷靠不住,北洋军阀也是水货,如今的GM党反动派,坏得很,全部把孙总理那一套推翻了,别说反帝反封建,简直把外国强盗喊干爹,求着他们,为何?支援他们枪炮呀,欺压百姓,打我们呀。这帮人,不仅靠不住,简直就是毒蛇虎狼,祸害百姓,一套一套的。这么个形势,你说百姓咋办?只能求助虚无缥缈的菩萨,求神拜佛,落得心理安泰,不再空虚。
当初,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周师长,你这说的,是对的,但是,事实上不是的,我们大家都想错了郑彦青说,这里人,到庙上,烧过香,拜过佛,才知道这里的娘娘不是真娘娘,是个大活人,还是个女人,名字也奇怪,叫霓裳娘娘。
活见鬼了,这么搞笑,这是为啥呢?噢,我知道了,没吃的,填不饱肚皮,只能藏在庙里,装神弄鬼,搞点施舍,养家糊口。哎,大骗子,周维炯皱眉头说,也不对呀,如今是苏维埃当家,还有这样的人吗?要是有,为何不到根据地,求助苏维埃政府呢?霓裳娘娘,霓裳羽衣曲,还想学杨贵妃,是吗?想法倒是很新奇的,但是,杨贵妃,不是娘娘呀。不过,听名字,听新潮的。
娘娘很神秘,见首不见尾。最近,山里传言,她是观世音转世,来这里,不是普度众生,而是降妖除怪。说得有鼻子有眼。最主要是,端午节,从山上下来一队人马,武装整齐到白沙嘴西河桥,抓了许多年轻人,说这里人惹怒了娘娘,抓他们上山给娘娘赔罪,娘娘才能保一方平安。又过一段时间,这些人也都放回来了。回来了就不一样了,走村串户,动员亲朋好友,一起参加他们的组织。
端午节,周维炯思虑着,端午节,我们是立夏节起义,那时候,我们都在建立根据地,推进土改工作,大力宣扬党的主张。根据地还没有得到巩固,你们带着红军联合赤卫队,打击各方反动势力,还有许多武装力量存在,最主要是土匪武装、民团武装,还有什么武装呢?他们想干啥?难道是想针对土改?针对我们红军,按说,他们还没有这能力,周维炯又问,他们建立有组织,是什么组织?
门头会。
门头会?周维炯说,我们的人不是也搞过吗?他们建门头会,搞什么?
开始没注意,过了段时间,白沙嘴的农协主席突然失踪。
刘铁匠?周维炯说,就是满脸胡须,皮肤黝黑,说话直来直去,走哪都背个大刀的刘汉山?
就是他,郑彦青说,这个人你是知道的,当初跟着其虚和我,起义那天,背着大刀,留着大胡子,走路生风,威武。也是他带人马包围了福禄庵,与冉少红取得联系,爬到民团屋顶上浇煤油,点着,让民团自乱,才夺取民团。
哎,郑彦青叹口气说,可就是这么个人,在家睡得好好的,没了。农协到处找,最后在西河桥的桥墩上找到一颗人头。农会一看,是刘铁匠。胡须还在,眼睛没了,毁容严重,认不出来。最可恨的是,在他鼻孔里还插着一根蜡杆,蜡杆用红纸包着,上面写满字,大意是此人惹怒了观音娘娘,派天兵天将取走此人头颅,警告世人,不要再执迷不悟了。还说,此人是蟒蛇精转世,在人间为非作歹,寿命到了,还到处躲藏,居然躲藏在那些穷鬼堆里,岂不知,老神仙早就发现了,所以,趁着他回家睡觉时,才出手斩杀。
岂有此理,周维炯咬牙切齿,捂着胸口,想到刘铁匠乃农协骨干,还是赤卫队副队长,居然这样被敌人暗害,真是痛心疾首,觉得都是自己这个师长没当好,这种事居然发生,还发生在根据地,真是难受至极。
咋回事?最主要是起义成立了自己的武装——红十一军三十二师,对敌人起到了震慑作用。期间,周边民团如柯寿恒、郑其玉等联合到根据地捣乱,都被打退;顾敬之也蠢蠢欲动,但顾狡猾,想利用一下王继亚,所以,只打嘴仗,按兵不动,到联合王继亚,被周维炯打败,于是退回亲区,卧薪尝胆,埋头发展。
这一阶段相对平稳。
紧接着,又帮助支持六霍起义,回来之后,攻打金家寨,活捉和击毙汪东阁,彻底消灭金家寨重镇民团。一时间,在根据地,海晏河清。
在此基础上,为了宣讲党的政策,统一根据地人心,在英子组织的文艺宣传宣传之下,在商南等广大地区,包括霍山霍邱以及六安的西南部地区,方圆一百多公里的地区,都建立了苏维埃,农民掀起了土改和大生产热潮,秋季丰收已成定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微笑。
在商城起义影响下,短短几个月内,大别山这一块儿,起义好像雨后春笋,密密麻麻,到处露尖。可就在大地震动,风起云涌时,黄三姑却像肥皂泡,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到了。
黄三姑真的消停了吗?
要是这么想,那就不是周维炯了。
但是,不管周维炯怎么注意,怎么戒备,黄三姑真的就是一个气泡,瞬间没了。
黄三姑没了,黄三姑在周维炯脑海里仅存的信号也像一个梦,随着梦醒,也慢慢模糊了。
时间就像密密麻麻的云儿,覆盖着人生,在时间的这艘货船上,周维炯彻夜忙碌着。
周维炯知道,这一阶段是最宝贵的时间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搞好土改,发展武装,壮大红军,提高红军的战斗力,强化红军装备,进行实战训练。还要做好根据地的各方面的人心工作,清除杂音。有道是,万众一心,其利断金,进行武装割据,完成与红三十一师会师,等等。
这些事情,都要在最宝贵的近段时间完成,等着敌人完成集结,反围剿的号角又要吹响。
为了净化苏维埃境内环境,红军联合赤卫队,连续打击境内残存敌人势力,并组织武装,对境内山头排查,揪出不少隐藏敌人。有些返乡团头目不得不逃到周边等地暂居,伺机反扑。
周维炯把红三十二师按连队编制,派往苏维埃各乡,协助赤卫队站岗放哨,闲暇时指导赤卫队训练,提高赤卫队战斗力。
为保境安民,发挥宣传队、剧团以及有关部门的宣传作用,在搞好党的政治宣传基础上,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办好夜校和识字班,组织民众学习文化,让广大农民了解党的政策。
与此同时,积极动员年轻人参加红军,加入赤卫队。
具体措施是,凡是赤卫队员或者根据地青年参加红军合格者,其田地由苏维埃组织人员帮助耕种,所收粮食归红军家庭所有;参加红军的家属,受苏维埃保护;戴红花,召开大会,进行表扬,并赠送红军家属牌,在精神上进行鼓励等等。
到七月份,红三十二师已经发展到八百余人,三千余人的赤卫队。为了加强武器配备,提高战斗力,红三十二师设立机械制造局,打造大刀、梭镖、长矛,制造土铳和土枪土炮,为组建大刀队、长矛队以及手枪队打下基础。
就在海清河宴之时,郑彦青急急忙忙带九十八团的一个排赶到丁家埠红三十二师总部,见到周维炯,提起联络杨山煤矿、商城以及商城西北部工人农民起义时,讲到一个怪现象。
白沙河,属清上保,挨黄柏山附近,青龙寺下坎,有个倪家寨。此地并没有寨子,也没有住户,两座大山之间有一块空地,那地方还有个像蛇头样的岔山。
就在这个岔山上,建八间正房,前面还有四间前屋,拉一个院子,院子里栽六棵银杏,都合抱搂,十分粗大,据说足有千年。
银杏枝叶遮天蔽日,整个房屋都掩映在树林当中。
这块地方,要是晴天,烟雾缭绕,好像被一大块灰白气团包裹着,要是阴雨天,此地烟云升腾,紫霞笼罩,仿佛坐落在天空当中,甚是遥远。正因如此,此地十分神秘。一般人也不到此处,又因山高林密,十里八乡,谁也不知道这里有一户人家。
住户?周维炯说,这有啥奇怪的,在我们大别山,不都是住在山边的,住在半山腰,住在山顶的也有,不仅有,还很多。据说,余思明抗金,在商城平顶铺坚持斗争,一战就是几十年,咋办?为了减轻后顾之忧,把他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弄到平顶铺的叉子山上,那地方也像你说的,十分神秘,他们就住在山顶,如今,就是伏山那个叉子山,现在就叫女人寨,那里面的故事,我还是听老斑鸠说的呢。
不是住户,是一座庙,山里人叫娘娘庙,到庙烧香拜佛的络绎不绝。
这有啥奇怪的?山里面,哪座山都有庙,保一方平安呗,周维炯感慨说,唉,百姓可怜呀。朝廷靠不住,北洋军阀也是水货,如今的GM党反动派,坏得很,全部把孙总理那一套推翻了,别说反帝反封建,简直把外国强盗喊干爹,求着他们,为何?支援他们枪炮呀,欺压百姓,打我们呀。这帮人,不仅靠不住,简直就是毒蛇虎狼,祸害百姓,一套一套的。这么个形势,你说百姓咋办?只能求助虚无缥缈的菩萨,求神拜佛,落得心理安泰,不再空虚。
当初,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周师长,你这说的,是对的,但是,事实上不是的,我们大家都想错了郑彦青说,这里人,到庙上,烧过香,拜过佛,才知道这里的娘娘不是真娘娘,是个大活人,还是个女人,名字也奇怪,叫霓裳娘娘。
活见鬼了,这么搞笑,这是为啥呢?噢,我知道了,没吃的,填不饱肚皮,只能藏在庙里,装神弄鬼,搞点施舍,养家糊口。哎,大骗子,周维炯皱眉头说,也不对呀,如今是苏维埃当家,还有这样的人吗?要是有,为何不到根据地,求助苏维埃政府呢?霓裳娘娘,霓裳羽衣曲,还想学杨贵妃,是吗?想法倒是很新奇的,但是,杨贵妃,不是娘娘呀。不过,听名字,听新潮的。
娘娘很神秘,见首不见尾。最近,山里传言,她是观世音转世,来这里,不是普度众生,而是降妖除怪。说得有鼻子有眼。最主要是,端午节,从山上下来一队人马,武装整齐到白沙嘴西河桥,抓了许多年轻人,说这里人惹怒了娘娘,抓他们上山给娘娘赔罪,娘娘才能保一方平安。又过一段时间,这些人也都放回来了。回来了就不一样了,走村串户,动员亲朋好友,一起参加他们的组织。
端午节,周维炯思虑着,端午节,我们是立夏节起义,那时候,我们都在建立根据地,推进土改工作,大力宣扬党的主张。根据地还没有得到巩固,你们带着红军联合赤卫队,打击各方反动势力,还有许多武装力量存在,最主要是土匪武装、民团武装,还有什么武装呢?他们想干啥?难道是想针对土改?针对我们红军,按说,他们还没有这能力,周维炯又问,他们建立有组织,是什么组织?
门头会。
门头会?周维炯说,我们的人不是也搞过吗?他们建门头会,搞什么?
开始没注意,过了段时间,白沙嘴的农协主席突然失踪。
刘铁匠?周维炯说,就是满脸胡须,皮肤黝黑,说话直来直去,走哪都背个大刀的刘汉山?
就是他,郑彦青说,这个人你是知道的,当初跟着其虚和我,起义那天,背着大刀,留着大胡子,走路生风,威武。也是他带人马包围了福禄庵,与冉少红取得联系,爬到民团屋顶上浇煤油,点着,让民团自乱,才夺取民团。
哎,郑彦青叹口气说,可就是这么个人,在家睡得好好的,没了。农协到处找,最后在西河桥的桥墩上找到一颗人头。农会一看,是刘铁匠。胡须还在,眼睛没了,毁容严重,认不出来。最可恨的是,在他鼻孔里还插着一根蜡杆,蜡杆用红纸包着,上面写满字,大意是此人惹怒了观音娘娘,派天兵天将取走此人头颅,警告世人,不要再执迷不悟了。还说,此人是蟒蛇精转世,在人间为非作歹,寿命到了,还到处躲藏,居然躲藏在那些穷鬼堆里,岂不知,老神仙早就发现了,所以,趁着他回家睡觉时,才出手斩杀。
岂有此理,周维炯咬牙切齿,捂着胸口,想到刘铁匠乃农协骨干,还是赤卫队副队长,居然这样被敌人暗害,真是痛心疾首,觉得都是自己这个师长没当好,这种事居然发生,还发生在根据地,真是难受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