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商业街策划书-《从1987开始》

  赵秋城把步行商业街的建设方案,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不错的想法。

  方案书也写的好。

  不但字好。

  行文格式、文笔都非常好。

  几乎可以当成申请项目的方案书模板。

  里面配了不少插图,可以说是图文并茂。

  内容也非常详细。

  从建设商业街的社会意义写到产生的经济效益。

  还写了对临东商业模式的补充。

  甚至。

  后面还附上了每间店铺的建设草图和装修草图。

  尽管画的不是很专业。

  专业搞工程的还是能看懂。

  最后的一张图是建好的红墙巷效果图。

  古色古香,绿树成荫,行人如织。

  赵秋城看了方案书,都动心了。

  如果按方案书建成了,红墙巷确实能成为一个新颖的购物场所。

  易飞是怎么想出来的?

  总不能是跟冯神医学的吧?

  冯神医不会有相关资料!

  无师自通?

  只能如此解释。

  “易飞,你想出来的?”

  赵秋城合上方案书,“怎么突然想到这个。”

  他正在把秋城建筑公司转型房地产。

  易飞的方案书也算个小房地产项目。

  建房、租房!

  将来赚钱是肯定的。

  他港城的一个朋友告诉他,未来房地产将非常赚钱。

  易飞说道:“我昨天晚上在红墙巷摆摊,有人来收管理费,姑姑说红墙巷归她了,让他们滚蛋,我就想,干脆让红墙巷真正属于姑姑。”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建个商业街赚钱没仔细想过。

  将来随便弄一支股票都比这条小巷赚钱多。

  周书文在03年花了五十万买了两万多股国酒股票。

  到21年,她除了两百多万的分红,股票拆分成六万多股,当地每股售价2000多。

  18年,五十万变成一个多亿。

  比买房赚得多得多。

  03年。

  她就是在帝都花五十万买套房子,到18年,最多变成一千万。

  类似国酒的股票还不少。

  最简单的,过几年随便炒股票认购证,几个月赚的钱,也够这小巷赚很多年。

  赚钱有很多种赚法。

  对于他这种重生者,最没有意义的就是通过股票、期货赚钱。

  不过是在特定时期,在金钱数字上再加一个或多个零。

  虽然没意思,感觉还是非常爽。

  平时总要做一起多少有点意思,有点意义的事。

  送姑姑一条街,就很有意思。

  拿着麻袋去收租。

  多威风。

  赵丽丽轻笑:“不是我一人的红墙巷,是我们两人的红墙巷。”

  易飞笑笑。

  他想要的可不止这条小巷。

  赵秋城问道:“为什么选择红墙巷?”

  临东市更接近市中心的街道又不是没有。

  “红墙巷交通发达,南北连接龙山大道和幸福大道两条主街道,靠近市商业区,未来那地段能成为商业中心。”

  易飞说道:“最重要的是红墙巷左右两边是工厂和学校,没有住家,改造方便。”

  后一条才是关键。

  要是两边全是住家,根本没法运作。

  他赔不起。

  有一家钉子户就能拖死他。

  赵秋城点点头说:“这倒是。”

  他这几年做了不少拆迁工程,知道拆迁的事情不好办。

  临东的拆迁,他现在一般都不做。

  工程有的是,没必要整天打打杀杀。

  手段软了,工程做不下去。

  手段强硬了,早晚得报应。

  赵秋城没有对方案进行评价。

  他没办法评价,几乎找不到任何瑕疵。

  他准备复印下来,以后就做为公司项目申请模板。

  赵秋城对易飞的看法完全变了。

  这家伙不能当十五岁的小孩来看。

  从收废牛皮纸、建议成立会展公司、进口大冰箱再到建条商业街。

  这些想法、思路不能说特别新奇。

  但绝对都是可行的,无论哪一条都能赚钱。

  这才重要。

  有的人想法天马行空,但没有可行性,那也只是空谈。

  福利院出个天才啊。

  ——————

  赵秋城让郑韵复印了方案书。

  顺道找来了秋城建筑公司的设计师罗勇。

  罗勇个头不高,和易飞差不多,精瘦精瘦的。

  皮肤有点黑。

  看着像东南亚人。

  他看了易飞画的图纸,非常感兴趣。

  尽管从专业角度来说,图纸画得稍显稚嫩。

  但也清晰地表达了设计者的意图。

  旁边还有效果图相比较。

  让他很难相信,这份图纸出自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之手。

  赵秋城说道:“罗勇,你根据这个图纸核算下建一个店铺的大约费用。”

  “如果按这个图纸建,钢结构的话,能批下平价钢,每平方米的造价在一百块左右。砖混的话稍贵一点,一百二十块左右。”

  罗勇粗略地算下,“主要是易飞设计的店铺风格是传统建筑风格,房顶就要花不少钱,要不还能便宜些。”

  不过。

  从图纸上整体效果图来看。

  这样的设计倒是和临东古城的特色相匹配。

  易飞问道:“现在有钢结构房了吗?”

  什么时候开始流行钢结构房他真记不清。

  前世没接触过这个行业。

  赵秋城说道:“有啊,前几年咱们市里建筑研究院弄了个钢结构房中心,后来他们干不下去了,转到了青江钢管厂。”

  秋城建筑公司就建钢结构房,只是还比较少。

  罗勇解释说:“钢结构也可以按你的设计建,建好后也非常漂亮。”

  易飞知道这个。

  周书文有一套别墅就是轻钢结构,也是中式建筑。

  他也见过太多的轻钢结构的厂房。

  至少,厂房他是非常喜欢轻钢结构的。

  如果店铺采用钢结构。

  在很短的时间内,主体就能建好。

  赵总有自己的装修队,加班加点的话,也许三个月商业街就可以投入运行。

  具体怎么建。

  还得等市府批下来再做决定。

  赵秋城说道:“按你的图纸,每个店铺长8米、宽4米,加上周边设施,一个店下来差不多4000块钱,你准备建多少个店铺。”

  易飞想了想,“红墙巷准确长度我不知道,但一边至少能建40个店铺,总共80个店铺没问题,也许更多。”

  赵秋城说道:“那店铺这边总投资在30多万,地皮这块就很难说了,得看市府的态度,如果市府不支持,多少钱都没用。”

  易飞知道赵秋城是正确的。

  现在地皮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买到、租到的。

  何况他现在也没有钱。

  赵秋城出手,也不一定能搞到地皮。

  易飞笑笑,“总要试试吧,说不定市府会支持。”

  赵秋城不置可否。

  他已经知道答案,只要易飞把这个方案递到关副府长手里。

  那这事就能谈成。

  贺府长明年就退体了,临东市的日常工作由关副府长主持。

  关副府长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官。

  他为了临东的经济发展。

  可以顶着压力做任何事。

  赵秋城眼中,他才是真正的好官。

  “资金的问题,你想怎么解决,你俩赚那点钱肯定不够。”

  赵秋城说道:“当然,让我投资也是一种资金来源方式,我也愿意投资,也不要你们股份,你有没有别的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