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府的下属发现自家主子近来除了特别忙外,还爱上了在墙根溜达,没事刨两下。
莫先生都看得打怵。
莫不是被傅翊下了降头了?
其他下属倒有别的猜测,禁不住问莫先生:“莫非陛下还留有别的遗诏,正是藏在府中?”
否则谁会对刨土有那样大热情?
莫先生嘴角抽抽:“用脑子想想,这可能吗?”
但近来御京中盯着傅翊和梁王的人实在多,挖土的消息不知怎的不胫而走,还真传出了皇帝另有遗诏,埋在御京中的流言,百姓都为之津津乐道。
又一日。
傅翊与梁王密谈。
“这些人是不是有病?竟敢偷摸着来挖本王的墙根!”
梁王怕“小禾”真留有信给他,万一被旁人挖去。于是他提防得紧。他越是提防,别人越觉得底下定藏着什么大秘密。
傅翊开口:“既然至今未寻着,那想来就是没有留信给殿下了。”
梁王当即反问:“那你找着下一封了吗?”
“……没有。”
梁王爽了。
“前头信的内容,梁王要听一听吗?”
“不想听!”梁王一口阻绝。
风吹动室内铺陈在桌案上的宣纸,哗啦。
梁王最后还是没忍住:“说说。”
他对女儿的了解到底还是太少了。小姑娘太过冷静。他难以得见她或柔软或活泼的一面。
她在傅翊的面前,又是什么模样?
“我先前为让她在悬空寺安心住下,给了她一颗舍利……”
“本王知道。”梁王打断。
原来她也不吝于向旁人提起他的种种。傅翊顿了下才又继续道:“她从悬空寺来了信给我,问我舍利还还是不还。”
梁王一下就舒服了:“原来只与你说了此事。”
傅翊道:“后来发现的那封用炭笔写的,写得匆匆,也只寥寥两句话。她说,她去过一趟康王府……”
“嗯?”梁王支起耳朵。
“她见康王妃与其他人起了争执,倒为我下狱的事,砸了些碗,哭了一场。”
梁王哑住,再看傅翊的目光都多了一丝可怜。他而今有了女儿,自然再不同过去光棍般的视角,也有了两分父母心了。
这下狱一事虽被傅翊躲过,但康王府的背弃仍如一根刺扎在那里。被亲人背叛的滋味……梁王想想都觉得难受。
“大抵是希望我知晓,我那生母还是会为我掉两滴泪的。”傅翊笑笑,笑了又笑,“读了第一封信,再读这第二封信,又岂能不觉惊喜?”
梁王一边点头一边酸。
“她是不是很厉害?连我的心也能算准?”傅翊问。
梁王一怔,正色道:“是。”
傅翊道:“她愈加厉害,殿下又岂能拖了后腿?”
梁王当即道:“本王岂会拖她后腿?”
“好,眼下还有一事须梁王亲自去办。”
梁王:“……”
怎么就拐到这里来了?
他神色复杂地又看了一眼傅翊。
傅翊此人虽心眼多,又混账,与世人大不同。但也正因与世人不同,敢于行世人不敢行之事。他倒不觉女子厉害是不足。反倒真切地为小禾谋划起来。
“你仔细说说。”梁王凑近。
二人难得这样平和地坐在一块儿一边夸程念影,一边又谋划好了下一步棋。
又几日。
连程念影在河清都听闻了因新君迟迟未登基,周边小国果然躁动起来,隐隐有进犯迹象。
程念影正犹豫着要不要写第三封信去探探口风的时候,裴府来了客人。
大老爷让下人将程念影请了过去。
“小禾姑娘!”殷平高高兴兴地喊了一声。
程念影转眸看去,殷恒、殷平、阿莫立在厅中。阿莫少了在蔚阳时的呆木,眼神鲜活许多,听殷平一喊,也跟着冲程念影笑了下。
多日不见,殷恒亦稳重许多,程念影来时,他正与大老爷说着话,二人竟也能聊到一处去。
“公干路过,备了些薄礼带来。”殷恒挥挥手,让人抬上来。
这时阿莫却也伸出了手,他将手中的东西递给程念影,并不说话。
只像是说,那是他单独给的礼。
程念影也不说话,只接过来就是。
二人身上都带着点同类相近的味道。
“殷公子来了?”裴伽的声音远远响起。
毕竟殷恒与程念影他们才是同龄人,见裴伽俩兄弟也过来作陪了,大老爷便起身离开。
裴伽对殷恒这人印象还是极佳的,毕竟上回一路跟着将他们护送到了悬空寺。
程念影还未说话,他便先问了:“殷公子要留几日?”
殷恒面露憾色:“只留得两日。”
裴伽点点头,想着正好如今也不用为皇帝服丧了:“那明日我们陪你到河清街上也走一走。”
殷恒一边应好,一边转头去看程念影。但她从前受雇给他做护卫时就话少,如今见她不怎么开口,殷恒也不觉失落,自已就调理好了。
第二日一早,裴伽就依言带着人出了门。
殷恒这人脾气好,不是装出来的脾气好,是实打实的脾气好。一日下来,很快就与裴家兄弟玩熟了。
裴伽拍拍殷恒的肩,颇为感慨:“殷兄不过长我三岁,却已肩揽重责,做起了男儿真正该做的为民谋利之事……”
说着,发觉殷恒没回应自已。
裴伽不由顺着他目光望去。
只见程念影与裴府上的九姑娘正并肩在摊子前挑东西。
裴伽认认真真确认了两遍,发现殷恒的确是在看“小禾”。
想到先前那书童殷平的态度,和殷恒护送时的殷切,裴伽暗暗咋舌,这倒麻烦了……
正想着呢。
殷恒回神老实道:“并非是我比裴弟出众,不过依仗家中罢了。”
话音落下,只见城中快马匆匆,扬起尘土,似是又有大事。
裴霂见状立即招呼众人回府。
府里倒是没什么事,便先聚到了小院儿里里分街上买的小玩意儿。
程念影坐在摇椅上,懒散地打了个呵欠,歪着身子趴住扶手,时不时才应上一声。她生这样一张脸,便是这样也不显得冷淡。
看得裴伽直嘀咕,他妹妹就是太讨人喜欢。
“这个殷公子喜欢吗?”九姑娘将手中巴掌大的一只银雀衔石子的笔搁递过去。
这厢裴府的大门却突然大开,竟是河清知县登门,身后还领着从御京来的人。
其中一个骑高头大马,一个坐软轿,一个一如既往如传闻般,坐肩辇而显权势盛。
“丹朔郡王?”
昭宁公主之死的风波随着皇帝驾崩也已过去。
虽然知晓他极有可能屹立不倒,但在这样的时候毫不避讳地来到此地,还是叫人吃惊。
“敢问这位是?”裴府老太爷颤巍巍地看向马背上的人。
马背上,梁王却更是十万个心虚,连头都不好抬,只语气低沉道:“本王钟定川。”
众人霎时一惊。
钟定川,钟定川……梁王?
老太爷当先拜下:“老朽拜见梁王殿下。”
其余人面色更是难掩惊骇了。丹朔郡王和梁王一起出现在这里,怎么看……都怎么不对吧?
这时软轿上又下来个蓄须中年男子,他并不多话,只高举一道令旨:“烦请让我们见一见小禾姑娘。”
裴府哪里能拒?进了裴府门,老太爷便亲自领路在前,很快就到了院门外。
院里众人说话也说累了,正歇口气吃茶的时候,就见几人突地迈了进来。
梁王面色微沉,气势吓人,却是当先一撩衣袍。紧跟着蓄须的中年男子也是一撩衣袍,连傅翊也不例外。
这架势,倒好像要先见礼似的……
老太爷眼皮一跳。
殷恒先看见了这厢的人,失声道:“爹?”
蓄须中年男子原来是殷辉义?裴府的人并未见过他。此时不免又是一惊。
这样三座大山齐聚此地,摆出这等架势……
殷辉义的动作卡了卡:“……殷恒?你怎在此?”
话说完,殷辉义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看傅翊的脸色。
这下好,计划全乱了!
但傅翊神色不改,他朝程念影跪道:“臣傅翊,前来迎储君还京。”
他心甘情愿,无一丝异色。
却不知这轻轻一句话,将众人的神魂都撞飞出了十里地。
梁王随即也一笑。
当时傅翊是如何叫他觉得,傅翊再可信不过了。
傅翊是这样与他说的:
“要我做殿下的臣子,实在强人所难。我与殿下脾性不合,势必处处冲突。”
他问傅翊:“怎么?为了小禾你也忍不得?你当真真心喜欢她?”
傅翊道:“不错,我真心喜欢她,既是如此,何必弃她而选梁王?”
“你这话……是何意?”
“梁王莫怪我说话难听。”
“反正你的话本王觉得难听也不是一日了……”
“我见惯世事,梁王纵使眼下疼爱小禾,但梁王是男子,娶妻纳妾另有子女那日,她又算得了什么?”
“胡说八道,本王绝不会……”
“世事易变,陛下难道也是一开始便这样冷酷的吗?昭宁公主幼年时,他不也曾有过慈父之态吗?——唯一不变是确切握在掌中的权力。”
“……这也只有你这好弄权的人方才能说出这般话来。”
傅翊笑笑:“是啊,我好弄权,却要将掌我生杀的大权交予她手中。”
莫先生都看得打怵。
莫不是被傅翊下了降头了?
其他下属倒有别的猜测,禁不住问莫先生:“莫非陛下还留有别的遗诏,正是藏在府中?”
否则谁会对刨土有那样大热情?
莫先生嘴角抽抽:“用脑子想想,这可能吗?”
但近来御京中盯着傅翊和梁王的人实在多,挖土的消息不知怎的不胫而走,还真传出了皇帝另有遗诏,埋在御京中的流言,百姓都为之津津乐道。
又一日。
傅翊与梁王密谈。
“这些人是不是有病?竟敢偷摸着来挖本王的墙根!”
梁王怕“小禾”真留有信给他,万一被旁人挖去。于是他提防得紧。他越是提防,别人越觉得底下定藏着什么大秘密。
傅翊开口:“既然至今未寻着,那想来就是没有留信给殿下了。”
梁王当即反问:“那你找着下一封了吗?”
“……没有。”
梁王爽了。
“前头信的内容,梁王要听一听吗?”
“不想听!”梁王一口阻绝。
风吹动室内铺陈在桌案上的宣纸,哗啦。
梁王最后还是没忍住:“说说。”
他对女儿的了解到底还是太少了。小姑娘太过冷静。他难以得见她或柔软或活泼的一面。
她在傅翊的面前,又是什么模样?
“我先前为让她在悬空寺安心住下,给了她一颗舍利……”
“本王知道。”梁王打断。
原来她也不吝于向旁人提起他的种种。傅翊顿了下才又继续道:“她从悬空寺来了信给我,问我舍利还还是不还。”
梁王一下就舒服了:“原来只与你说了此事。”
傅翊道:“后来发现的那封用炭笔写的,写得匆匆,也只寥寥两句话。她说,她去过一趟康王府……”
“嗯?”梁王支起耳朵。
“她见康王妃与其他人起了争执,倒为我下狱的事,砸了些碗,哭了一场。”
梁王哑住,再看傅翊的目光都多了一丝可怜。他而今有了女儿,自然再不同过去光棍般的视角,也有了两分父母心了。
这下狱一事虽被傅翊躲过,但康王府的背弃仍如一根刺扎在那里。被亲人背叛的滋味……梁王想想都觉得难受。
“大抵是希望我知晓,我那生母还是会为我掉两滴泪的。”傅翊笑笑,笑了又笑,“读了第一封信,再读这第二封信,又岂能不觉惊喜?”
梁王一边点头一边酸。
“她是不是很厉害?连我的心也能算准?”傅翊问。
梁王一怔,正色道:“是。”
傅翊道:“她愈加厉害,殿下又岂能拖了后腿?”
梁王当即道:“本王岂会拖她后腿?”
“好,眼下还有一事须梁王亲自去办。”
梁王:“……”
怎么就拐到这里来了?
他神色复杂地又看了一眼傅翊。
傅翊此人虽心眼多,又混账,与世人大不同。但也正因与世人不同,敢于行世人不敢行之事。他倒不觉女子厉害是不足。反倒真切地为小禾谋划起来。
“你仔细说说。”梁王凑近。
二人难得这样平和地坐在一块儿一边夸程念影,一边又谋划好了下一步棋。
又几日。
连程念影在河清都听闻了因新君迟迟未登基,周边小国果然躁动起来,隐隐有进犯迹象。
程念影正犹豫着要不要写第三封信去探探口风的时候,裴府来了客人。
大老爷让下人将程念影请了过去。
“小禾姑娘!”殷平高高兴兴地喊了一声。
程念影转眸看去,殷恒、殷平、阿莫立在厅中。阿莫少了在蔚阳时的呆木,眼神鲜活许多,听殷平一喊,也跟着冲程念影笑了下。
多日不见,殷恒亦稳重许多,程念影来时,他正与大老爷说着话,二人竟也能聊到一处去。
“公干路过,备了些薄礼带来。”殷恒挥挥手,让人抬上来。
这时阿莫却也伸出了手,他将手中的东西递给程念影,并不说话。
只像是说,那是他单独给的礼。
程念影也不说话,只接过来就是。
二人身上都带着点同类相近的味道。
“殷公子来了?”裴伽的声音远远响起。
毕竟殷恒与程念影他们才是同龄人,见裴伽俩兄弟也过来作陪了,大老爷便起身离开。
裴伽对殷恒这人印象还是极佳的,毕竟上回一路跟着将他们护送到了悬空寺。
程念影还未说话,他便先问了:“殷公子要留几日?”
殷恒面露憾色:“只留得两日。”
裴伽点点头,想着正好如今也不用为皇帝服丧了:“那明日我们陪你到河清街上也走一走。”
殷恒一边应好,一边转头去看程念影。但她从前受雇给他做护卫时就话少,如今见她不怎么开口,殷恒也不觉失落,自已就调理好了。
第二日一早,裴伽就依言带着人出了门。
殷恒这人脾气好,不是装出来的脾气好,是实打实的脾气好。一日下来,很快就与裴家兄弟玩熟了。
裴伽拍拍殷恒的肩,颇为感慨:“殷兄不过长我三岁,却已肩揽重责,做起了男儿真正该做的为民谋利之事……”
说着,发觉殷恒没回应自已。
裴伽不由顺着他目光望去。
只见程念影与裴府上的九姑娘正并肩在摊子前挑东西。
裴伽认认真真确认了两遍,发现殷恒的确是在看“小禾”。
想到先前那书童殷平的态度,和殷恒护送时的殷切,裴伽暗暗咋舌,这倒麻烦了……
正想着呢。
殷恒回神老实道:“并非是我比裴弟出众,不过依仗家中罢了。”
话音落下,只见城中快马匆匆,扬起尘土,似是又有大事。
裴霂见状立即招呼众人回府。
府里倒是没什么事,便先聚到了小院儿里里分街上买的小玩意儿。
程念影坐在摇椅上,懒散地打了个呵欠,歪着身子趴住扶手,时不时才应上一声。她生这样一张脸,便是这样也不显得冷淡。
看得裴伽直嘀咕,他妹妹就是太讨人喜欢。
“这个殷公子喜欢吗?”九姑娘将手中巴掌大的一只银雀衔石子的笔搁递过去。
这厢裴府的大门却突然大开,竟是河清知县登门,身后还领着从御京来的人。
其中一个骑高头大马,一个坐软轿,一个一如既往如传闻般,坐肩辇而显权势盛。
“丹朔郡王?”
昭宁公主之死的风波随着皇帝驾崩也已过去。
虽然知晓他极有可能屹立不倒,但在这样的时候毫不避讳地来到此地,还是叫人吃惊。
“敢问这位是?”裴府老太爷颤巍巍地看向马背上的人。
马背上,梁王却更是十万个心虚,连头都不好抬,只语气低沉道:“本王钟定川。”
众人霎时一惊。
钟定川,钟定川……梁王?
老太爷当先拜下:“老朽拜见梁王殿下。”
其余人面色更是难掩惊骇了。丹朔郡王和梁王一起出现在这里,怎么看……都怎么不对吧?
这时软轿上又下来个蓄须中年男子,他并不多话,只高举一道令旨:“烦请让我们见一见小禾姑娘。”
裴府哪里能拒?进了裴府门,老太爷便亲自领路在前,很快就到了院门外。
院里众人说话也说累了,正歇口气吃茶的时候,就见几人突地迈了进来。
梁王面色微沉,气势吓人,却是当先一撩衣袍。紧跟着蓄须的中年男子也是一撩衣袍,连傅翊也不例外。
这架势,倒好像要先见礼似的……
老太爷眼皮一跳。
殷恒先看见了这厢的人,失声道:“爹?”
蓄须中年男子原来是殷辉义?裴府的人并未见过他。此时不免又是一惊。
这样三座大山齐聚此地,摆出这等架势……
殷辉义的动作卡了卡:“……殷恒?你怎在此?”
话说完,殷辉义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看傅翊的脸色。
这下好,计划全乱了!
但傅翊神色不改,他朝程念影跪道:“臣傅翊,前来迎储君还京。”
他心甘情愿,无一丝异色。
却不知这轻轻一句话,将众人的神魂都撞飞出了十里地。
梁王随即也一笑。
当时傅翊是如何叫他觉得,傅翊再可信不过了。
傅翊是这样与他说的:
“要我做殿下的臣子,实在强人所难。我与殿下脾性不合,势必处处冲突。”
他问傅翊:“怎么?为了小禾你也忍不得?你当真真心喜欢她?”
傅翊道:“不错,我真心喜欢她,既是如此,何必弃她而选梁王?”
“你这话……是何意?”
“梁王莫怪我说话难听。”
“反正你的话本王觉得难听也不是一日了……”
“我见惯世事,梁王纵使眼下疼爱小禾,但梁王是男子,娶妻纳妾另有子女那日,她又算得了什么?”
“胡说八道,本王绝不会……”
“世事易变,陛下难道也是一开始便这样冷酷的吗?昭宁公主幼年时,他不也曾有过慈父之态吗?——唯一不变是确切握在掌中的权力。”
“……这也只有你这好弄权的人方才能说出这般话来。”
傅翊笑笑:“是啊,我好弄权,却要将掌我生杀的大权交予她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