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血脉相连,连了一半-《念念春潮》

  楚琳又与楚珍说了半个时辰的话才离开,走时脸色极不好看。

  楚珍走出来,叫住丫鬟问:“什么时辰了?”

  丫鬟道:“快到酉时了。”

  “你们四爷快回来了吧?”

  “是。”

  “我也该走了。”楚珍走出去,叫来自已的丫鬟扶住自已。

  她往外走,一路上也无人再拦,眼见着出了二门,在半途遇见了楚琳的丈夫裴元纬。

  楚珍顿住步子,抬袖侧身,唤了声:“妹夫。”

  “姐姐怎么到府上来了?”裴元纬亦顿住脚步。

  楚珍面露倦色,袖口向后滑去,露出青紫红肿的手,那手还在颤抖。

  她道:“有些想念妹妹了,便过来瞧瞧她。”

  裴元纬问:“手怎么了?”

  楚珍叹道:“意外弄伤,倒不要紧。”

  裴元纬挥手让丫鬟去找大夫:“先上药吧。”

  ……

  晚间。

  丫鬟来邀程念影用饭,程念影在引路下来到松风堂,裴家人竟是差不多都聚到了一处。

  大夫人引她将几房的人都认了个清楚。

  年轻一辈的少年少女,都禁不住好奇地打量她。

  程念影也在看他们。

  “这是四爷。”

  也就是楚琳的丈夫。男人身量修长,气质孤冷,人已中年却依旧不减面容俊美。

  他对程念影没有疑惑,也没有好奇,只冲程念影微微一颔首。

  程念影本来想着,若楚琳才是她的母亲,那裴家四爷就该是她父亲了。

  但现在却知道不是。

  她脑中掠过念头——是不是还是走了好?那下头去哪里呢?连安静度日的心情都没了。

  “这是四房我那几个侄子。”

  大夫人接着道。

  程念影按住念头,又依言望去。

  楚琳三个儿子,老大满脸好奇,老二满面沉稳,老三和裴四爷很像,且更要孤冷些,垂着头连看也不看她。

  程念影半点没有了来之前的期待。

  他们与她血脉相连,但只连了一半。

  “江姑娘,请入座吧。”大夫人亲近地托住她的腕子。

  却听楚琳道:“坐我这里吧。”

  大夫人笑了:“也好。”

  程念影有些不自在地被拉过去坐下,楚琳柔软的双手还在她肩上按了按。

  裴家的男人们单独坐在另一桌,这样便免去了不自在,又能凸显出对程念影的尊重。

  很快开宴,席间不见楚珍,也不知是走了,还是没邀她来一同用饭。

  丫鬟们开始布菜,程念影对这般阵仗早习惯了,郡王府上还夸张些,于是一丝异色也无。

  这时有人夹了一筷子烩鸭到她碗中,那伸来的手腕戴着一对叮当镯,摇摇晃晃,显得手腕不堪一握。

  程念影一抬头。

  ……是楚琳。

  “你尝一尝。”楚琳顿了下,她道:“我亲手做的。”

  真是怪了。

  比起当初楚珍搂着她,与她亲昵地说话。

  眼下这样平淡一句,倒叫程念影鼻间不受控地一酸。

  她拼命地掐住了指尖,应了声:“唔。”

  裴家四房的大公子扭过头得意地笑起来:“正是正是,母亲做这道菜做得极好,往日总要拼命求上一求,才得一回呢。”

  程念影在牙齿间来回地咀嚼那道菜。

  只要求一求就能得到了。

  大公子的话得不到回应,便干巴巴地道了句:“这位江姑娘的话,好少,跟三弟一样。”

  “食不言。”二公子拍了下他的手背。

  他方才收住了声音。

  这顿饭很快用完了,楚琳时不时会给她夹些菜,告诉她什么好吃,待到了春天,便有哪些更好的菜式可以品尝。

  到春天,她就不在这里了。

  程念影默默地想。

  “江姑娘此来可多住些时日,待到春天,河清很是热情,街市上有许多花样。”大夫人一边送她回院子,一边道。

  四房的反倒落在了后头。

  程念影听见那两个大的问弟弟今日在学堂学得如何,声音絮絮叨叨。

  这才是家的样子啊。

  程念影道:“不了,只几日就走。”

  大夫人惊讶:“从禹州来此也不容易,怎么只留几日就走?”

  “我只是来瞧四夫人过得好不好。”

  “这……”

  楚琳在后面猛地顿了顿脚步,夜色下昏暗的烛光掩去了她的神情。

  不知不觉,各自都回到了屋中。

  大公子还很好奇,想问问母亲:“这江姑娘究竟是谁啊?怎么说与咱们四房有些关系呢?”

  楚琳想了想,道:“总归是有些关系的,叫妹妹就是了。”

  “哦。”大公子被打发了出去。

  夜色越沉。

  楚琳夫妻也洗漱睡下了,只是楚琳辗转反侧。

  裴元纬问她:“怎么了?”

  楚琳犹豫道:“我……我想认江姑娘做义女……”

  没等她想出更多的理由来,裴元纬轻声道:“好啊。”

  楚琳侧身趴在那里,一下没什么话说了。

  *

  御京。

  傅翊的伤好得慢,便又要向皇帝告假。

  皇帝满脸无奈:“你这又是想去何处散心啊?”

  “四下走走就是。”

  皇帝皱起眉:“当真?”

  别又不知道拖了谁家下水。

  “当真。”傅翊说完这话,才道:“岑家之事臣不适宜再牵扯进来了。”

  “你都有胆设局,此时怎么害怕起来?”皇帝哼了一声。

  “树敌太多,臣还未有子嗣,若是眼下就叫人刺杀身亡,黄泉下都想不通啊。”

  皇帝被逗笑:“行,去吧,避避风头也好。”

  倒不是真为傅翊好。

  而是岑家之事,已有殷家顶上了,何须傅翊再从中拿些功劳呢?

  封赏他,也是个麻烦。

  “你还得再娶个妻子才是。”目送他走出去,皇帝突地道。

  傅翊觉得好笑。

  这次又塞个谁给他?

  来一个,他弄死一个对方全家?

  只怕御京很快都要说他克妻了。

  他回头拜道:“臣这就出门去相看。”

  皇帝摇头:“谁家姑娘在大街上等着你丹朔郡王去相看啊?”

  “没准呢。”

  ……

  待回到郡王府,傅翊便立即让吴巡收拾行囊。

  “主子又要出门?”吴巡都替他累得慌。

  “嗯。”

  傅翊倒蓦地想起来一样东西。

  “先前养在府里那狸奴呢?”

  吴巡张张嘴:“不知道啊。”

  “领路,我去瞧瞧。”

  吴巡一头雾水,主子怎么突地要瞧这东西了?

  疑惑归疑惑,他还是连忙应了声,带路走在前头。

  等来到先前养狸奴的小院儿里,那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哪里还有猫窝的痕迹?

  傅翊转头盯住洒扫的仆妇:“猫呢?”

  仆妇结结巴巴:“郡王妃病、病逝后……就,就让一个婆子拿回去养了。”

  “拿回来。”傅翊脸上的温和之色收敛得干干净净。

  “谁许你们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