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清垂眸看着近在咫尺的太后。
初入凤仪宫时,她雍容华贵,端庄典雅,一派贵女之姿,俨然就是一副最合适的一国之母形象,丝毫看不出只是家中一个庶女。
那日,他们坦诚相见,与对方抛出利益诱饵,条件互换,结成同盟,相互扶持,共谋皇位。
他看着她干脆果决的凌厉手段,看着她在面对沈卿歌的算计时,转瞬间便生出的应对之策,看着她对待后宫所有女子的小计谋皆是淡淡一笑,完全不放在眼里。
那样一副与自己母妃截然不同的,高贵又骄傲的性子,令他崇拜欣赏之情满溢。
对当下所谋划的将来也是充满信心,对有这样一位能携手共谋大事的同路人亦是感到庆幸。
更让他对她钦佩至极的,是父皇临终前交代他们,他的毕生所愿。
或者说……
是整个大周皇朝历代帝王的毕生所愿,皆是彻底清除世家,收归皇权,令朝堂清明,天下安定。
那时听到这番言论,虽说他早已有所猜测,可对于父皇对他与母后同时说这些话的举动来说,还是有些许不可思议的。
可未曾想到,母后她除却对于父皇病重的伤心之感外,依旧面色平静,丝毫未有一丝意外神情的模样。
那时他便看出,她虽为江氏女,却十分清醒的明白,世家大族的存在对于江山百姓难以安定的巨大阻碍。
甚至,她还能说服自己,淡然的接受并促成,世家最终会走向灭亡的结局。
那时的他,看着只是满眼心疼望着父皇的她,只觉自己这个母后,真乃世间难得心胸豁达的奇女子。
再后来,就是他登基之后,便立刻下旨奉她为皇太后。
她助他一步一步培养自己的势力,助他在世家之间平衡朝堂局面,助他在北部安插人手瓦解裴玄煜的势力。
他一日日的长大,她便一日日的退出朝堂乃至后宫,放出手中所有的权利与人脉,未曾有过一丝贪恋。
她倾尽所有,教导并帮助他,成为一个圣明的君主,甚至是做一个能千古留名的帝王。
这么多年来,她从未曾有过一丝私心。
她始终淡定从容,慈爱有加,无论于朝堂还是后宫,她都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皇太后。
可再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之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呀。
若非如此,母后怎会在先皇后血脉太子被废后,便选择了扶持他争夺帝位,与云贵妃二皇子,定要斗个输赢。
而自江氏谋逆以来,她身子每况愈下,白发更是比先前多了许多,短短几个月,就瞧着憔悴不已,似是已近油尽灯枯之象。
太后看着裴玄清毫无情绪波澜的眸子,似乎未曾因她的话有一丝心软,不由心底微沉:“清儿,连母后的话你也不信了吗?”
“那日永安求我保婉儿,我未曾应下,也是正值你登基之初,怕有何意外打草惊蛇,令朝堂动荡不安。”
“可赵府那场大火来的突然,我还未来得及为婉儿铺好后路,她便毅然带着婉儿去了。”
“这些年,我无时无刻不在因悔恨之感而受折磨,她在九泉之下,如何责怪我,我如今不知,可将来,我该如何去见她?”
“清儿,母后现下只盼着故友之女侥幸存活,待母后百年之后,也不至无颜与永安相见啊。”
裴玄清薄唇紧抿。
他自然听得懂太后话中的含义。
她是告诉他,她心底其实盼着婉儿活,且若婉儿真的活着,她只会庆幸,绝不会为难于婉儿。
他紧紧盯着眼前养育他一场,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母后。
他不知母后与永安郡主有何渊源,但只看眼前她眸中泪光闪烁,满是期待与希冀的模样,就能猜到她们闺中情谊如何深厚。
毕竟这是他从未曾见过的样子,便是父皇驾崩之时,她也不是这样隐忍而又磅礴的伤心之感。
诚如母后所言,永安郡主母族舒安王一脉,自大周朝开国以来,便历代只忠于当朝帝王。
故而舒氏家训第一条便是忠君爱国,做个纯臣之事,自是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甚至在大周朝几代帝王更迭中,舒氏异姓王之位能如此稳固,也离不开此家训的功劳。
所以,即便永安郡主从未曾在人前言明,他心底也知晓,当初她定是也曾极力反对赵氏投效二皇子之事的。
从婉儿出生与裴玄煜定下婚约,更重要的是他养到母后膝下后,原本该与母后明确划清界限的赵氏一族中,只有永安郡主,每每入宫都还是会到凤仪宫请安。
虽说不能待太长时间,也未曾有过明言,可短暂叙几句话的做法,已然悄悄暗示了她的态度。
可苦于赐婚圣旨已下,她便是为了婉儿的将来,恐怕也不得不与赵氏站在一处,为裴玄煜筹谋皇位。
当时心慕婉儿的他,将赵氏与舒氏暗中查了个底朝天,自然没人比他更清楚永安郡主的挣扎与纠结,无奈与妥协。
所以当初,他才会在那样艰难的境况中,违背天下,违背底线的做出了完全不符合他性子的决策,并不惜一切代价,付诸行动。
裴玄清沉默良久,语气微软,似带了安抚意味:“母后与永安郡主金兰之交,惺惺相惜之情,儿臣自是明白的。”
“但赵氏谋逆,屡次险些陷儿臣于死地,其心可诛,永安郡主身为其妻,赵氏慕卿身为其女,儿臣怎可容她独活。”
“母后。”
他盯着她的眼睛,微软的语气,声线凌厉又严肃,凝重中还带着一丝潜藏的威胁:“赵氏全族覆灭,赵长青夫妇与赵氏慕卿皆葬身于那场火海。”
“林氏婉宁,与赵氏毫无瓜葛,还望母后清楚,莫要在此时犯了糊涂。”
太后闻言瞳孔微颤,脚下踉跄后退一步,身形摇摇欲坠,险些跌倒在地。
裴玄清眼疾手快,抬手虚扶住她的臂弯,将人安置在椅上落座,才对着殿门唤了一声:“来人。”
喜欢陛下独宠
初入凤仪宫时,她雍容华贵,端庄典雅,一派贵女之姿,俨然就是一副最合适的一国之母形象,丝毫看不出只是家中一个庶女。
那日,他们坦诚相见,与对方抛出利益诱饵,条件互换,结成同盟,相互扶持,共谋皇位。
他看着她干脆果决的凌厉手段,看着她在面对沈卿歌的算计时,转瞬间便生出的应对之策,看着她对待后宫所有女子的小计谋皆是淡淡一笑,完全不放在眼里。
那样一副与自己母妃截然不同的,高贵又骄傲的性子,令他崇拜欣赏之情满溢。
对当下所谋划的将来也是充满信心,对有这样一位能携手共谋大事的同路人亦是感到庆幸。
更让他对她钦佩至极的,是父皇临终前交代他们,他的毕生所愿。
或者说……
是整个大周皇朝历代帝王的毕生所愿,皆是彻底清除世家,收归皇权,令朝堂清明,天下安定。
那时听到这番言论,虽说他早已有所猜测,可对于父皇对他与母后同时说这些话的举动来说,还是有些许不可思议的。
可未曾想到,母后她除却对于父皇病重的伤心之感外,依旧面色平静,丝毫未有一丝意外神情的模样。
那时他便看出,她虽为江氏女,却十分清醒的明白,世家大族的存在对于江山百姓难以安定的巨大阻碍。
甚至,她还能说服自己,淡然的接受并促成,世家最终会走向灭亡的结局。
那时的他,看着只是满眼心疼望着父皇的她,只觉自己这个母后,真乃世间难得心胸豁达的奇女子。
再后来,就是他登基之后,便立刻下旨奉她为皇太后。
她助他一步一步培养自己的势力,助他在世家之间平衡朝堂局面,助他在北部安插人手瓦解裴玄煜的势力。
他一日日的长大,她便一日日的退出朝堂乃至后宫,放出手中所有的权利与人脉,未曾有过一丝贪恋。
她倾尽所有,教导并帮助他,成为一个圣明的君主,甚至是做一个能千古留名的帝王。
这么多年来,她从未曾有过一丝私心。
她始终淡定从容,慈爱有加,无论于朝堂还是后宫,她都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皇太后。
可再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之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呀。
若非如此,母后怎会在先皇后血脉太子被废后,便选择了扶持他争夺帝位,与云贵妃二皇子,定要斗个输赢。
而自江氏谋逆以来,她身子每况愈下,白发更是比先前多了许多,短短几个月,就瞧着憔悴不已,似是已近油尽灯枯之象。
太后看着裴玄清毫无情绪波澜的眸子,似乎未曾因她的话有一丝心软,不由心底微沉:“清儿,连母后的话你也不信了吗?”
“那日永安求我保婉儿,我未曾应下,也是正值你登基之初,怕有何意外打草惊蛇,令朝堂动荡不安。”
“可赵府那场大火来的突然,我还未来得及为婉儿铺好后路,她便毅然带着婉儿去了。”
“这些年,我无时无刻不在因悔恨之感而受折磨,她在九泉之下,如何责怪我,我如今不知,可将来,我该如何去见她?”
“清儿,母后现下只盼着故友之女侥幸存活,待母后百年之后,也不至无颜与永安相见啊。”
裴玄清薄唇紧抿。
他自然听得懂太后话中的含义。
她是告诉他,她心底其实盼着婉儿活,且若婉儿真的活着,她只会庆幸,绝不会为难于婉儿。
他紧紧盯着眼前养育他一场,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母后。
他不知母后与永安郡主有何渊源,但只看眼前她眸中泪光闪烁,满是期待与希冀的模样,就能猜到她们闺中情谊如何深厚。
毕竟这是他从未曾见过的样子,便是父皇驾崩之时,她也不是这样隐忍而又磅礴的伤心之感。
诚如母后所言,永安郡主母族舒安王一脉,自大周朝开国以来,便历代只忠于当朝帝王。
故而舒氏家训第一条便是忠君爱国,做个纯臣之事,自是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甚至在大周朝几代帝王更迭中,舒氏异姓王之位能如此稳固,也离不开此家训的功劳。
所以,即便永安郡主从未曾在人前言明,他心底也知晓,当初她定是也曾极力反对赵氏投效二皇子之事的。
从婉儿出生与裴玄煜定下婚约,更重要的是他养到母后膝下后,原本该与母后明确划清界限的赵氏一族中,只有永安郡主,每每入宫都还是会到凤仪宫请安。
虽说不能待太长时间,也未曾有过明言,可短暂叙几句话的做法,已然悄悄暗示了她的态度。
可苦于赐婚圣旨已下,她便是为了婉儿的将来,恐怕也不得不与赵氏站在一处,为裴玄煜筹谋皇位。
当时心慕婉儿的他,将赵氏与舒氏暗中查了个底朝天,自然没人比他更清楚永安郡主的挣扎与纠结,无奈与妥协。
所以当初,他才会在那样艰难的境况中,违背天下,违背底线的做出了完全不符合他性子的决策,并不惜一切代价,付诸行动。
裴玄清沉默良久,语气微软,似带了安抚意味:“母后与永安郡主金兰之交,惺惺相惜之情,儿臣自是明白的。”
“但赵氏谋逆,屡次险些陷儿臣于死地,其心可诛,永安郡主身为其妻,赵氏慕卿身为其女,儿臣怎可容她独活。”
“母后。”
他盯着她的眼睛,微软的语气,声线凌厉又严肃,凝重中还带着一丝潜藏的威胁:“赵氏全族覆灭,赵长青夫妇与赵氏慕卿皆葬身于那场火海。”
“林氏婉宁,与赵氏毫无瓜葛,还望母后清楚,莫要在此时犯了糊涂。”
太后闻言瞳孔微颤,脚下踉跄后退一步,身形摇摇欲坠,险些跌倒在地。
裴玄清眼疾手快,抬手虚扶住她的臂弯,将人安置在椅上落座,才对着殿门唤了一声:“来人。”
喜欢陛下独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