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琴姐,水烧好了吗?”
江棠雪看着已经没了动静的鸡,把盛了鸡血的碗往远处推了推,松开了抓鸡的手。
“好了。”
容秀琴端着一个搪瓷盆出来,里面放着刚开的水。
江棠雪用木瓢舀了热水,一点一点的淋在鸡上。
等着热水温度降低稍许后,用手捋去鸡毛毛。
鸡毛脱得干干净净,江棠雪手起刀落,剁下来爪。
钟家的刀不够锋利,江棠雪道:“姐,家里有磨刀石吗?我给你们磨磨刀。”
“磨刀你也会啊?”
容秀琴看向江棠雪的眼神里,满是赞赏。
磨刀石巴掌大小,江棠雪认真的磨刀。
等着刀刃发亮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旁边的鸡上试了试。
磨刀不误杀鸡工,锋利的刀刃很快就将鸡皮和鸡肉分开。
“大妹子,你这杀鸡的手法真好,看着一点都不粗鲁,那个词怎么说来着?”
钟祥也一直看着江棠雪的动作,说道:“优雅。”
“对,优雅。”
江棠雪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她杀鸡还能和优雅扯上关系。
清洗干净的鸡,从颈部开了一个小口子,江棠雪去除了气管和食管再从腹部取出了内脏。
抬头问道:“秀琴姐,你中午想拿这鸡做什么菜?”
容秀琴道:“我就会做了铁锅炖鸡,本来是老鸡吃着才香的,我去的不巧,最后一只老母鸡被五婶拿去给她儿媳妇做月子汤了,没办法只能拿回这么一只。”
这鸡炖了有点可惜,江棠雪道:“我做个三杯鸡吧,你们中午尝尝我的手艺。”
“这不合适吧。”
江棠雪道:“家里养的土鸡,三个月正是肉质鲜嫩的时候,做炖菜有些浪费了。我是个厨子,最看不得这种事,今天就得罪了,占你们家的地方,显摆一手。”
“你这话说的,是我们有口福,能尝到你的手艺,你要不麻烦,中午的饭你做,我给你打下手,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和我说。”
容秀琴不是个小心眼的人,直接带着江棠雪进了厨房。
三下五除二,江棠雪把鸡斩成了大丁,刚刚取下来的鸡肝,鸡心,鸡肫也没有浪费,切成了一样的大小。
“姐,你们家有葱姜吗?给我用一下。”
“有,葱是去年留种自己种的,味道比供销社卖的要好。”
容秀琴转身出了院子,再回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两根指头粗细的大葱。
“家里种的葱好,够味。”
“家里种的葱多,待会儿你走的时候带一捆回去。”
饭馆少不了用调味品,这些东西去供销社买也得花不少的钱,这个时候,江棠雪也不拒绝了:“行。”
容秀琴还是第一次听说三杯鸡,忍不住问道:“大妹子,这鸡我看着也不少,不像是三个杯子能装完的,怎么就叫了三杯鸡呢?”
江棠雪笑了笑:“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
“古时候,有一个民间的勇士,在抗击外族侵略的时候被抓了,当地的百姓很悲痛。知道他要行刑,就带了一只生鸡和酒去祭拜他。不过去早了,刑期在第二天,生鸡也没法吃,没办法,那老人就求着看刑房的人帮忙,把生鸡做熟,好酒好菜送英雄一程。”
“那看牢房的人也是个心善的,帮着把鸡杀了,就地取材生火,用瓦罐做锅,小火炖鸡。监狱的条件有限,就把探监人带的酒加了三杯进去,加了点盐,结果出来之后,发现这肌肉还很好吃。于是就有了这道菜。”
“所以这三杯指的是三杯酒?”
容秀琴说着,从橱柜下面掏出来了一个罐子:“这是自己家酿的高粱酒,玉华他爸最喜欢喝了,你待会儿做菜用。”
江棠雪揭开坛子一闻,酒香醇厚,确实是好酒。
盛了两勺出来,倒进了锅里。
盖上砂锅盖子,江棠雪看着灶火。
“妈,你做什么了?怎么这么香?”
小孩子忘性大,钟玉华这会儿已经忘记了上午的事情,闻到香味后,直接跑进了厨房。
“三杯鸡”,容秀琴说着,想到了一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能吃到这饭菜,也算是有口福了。
自娱自乐的想着瞎扯淡的事情。
锅里的鸡肉做好了。
容秀琴往锅里看了一眼,加了酱油之后,鸡肉色泽酱红,中间炖煮的时候没有加水,这会儿锅里原汁原味。浓郁的香味勾的她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吃饭了。”
江棠雪把菜端到桌子上时,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
钟玉华拿起筷子跃跃欲试,但在钟祥的眼神下,默默的坐在一边,舔舐着嘴唇。
“秀琴姐,钟大队长,你们坐,尝尝我的手艺。”
“你是客人,你先动筷。”
知道钟家讲究,江棠雪抬手,夹了一块鸡肉。
“好吃,好吃,妈,这道菜你学会了没有,以后都要做给我吃。”
容秀琴也被这道菜惊艳了,抬手给了钟玉华一个弹指:“这是人家开饭店的招牌手艺,我能随便偷艺吗?”
江棠雪今天做菜没有避着她,但不代表她就能理所应当的偷学人家的厨艺,这点道德感,容秀琴还是有的。
“秀琴姐,没事,你又不拿这道菜来开店,以后自己家里想吃随便做,要是有没记住的地方,也能问我。”
大厨的手艺可不是一般人学了就能顶替的,江棠雪不怕她看,更不怕她学。
容秀琴有些惊喜:“那我就厚脸皮学着了,以后过年过节,家里来客人,都能用这道菜镇场子。”
【收到来自钟家的惊艳值 467】
江棠雪看到钟祥一直没有反应,还以为没有让他服气,心里正遗憾时,听到了系统的提示音。
【恭喜用户完成了任务(以厨服人),奖励已下发,请查收。】
一句话,成功把江棠雪吊成了翘嘴,她故意问道:“钟大队长,你觉得这三杯鸡做的怎么样?还合你的胃口吗?”
钟祥反应过来:“这菜好吃,跟我之前读书时,老师做的一模一样。自从毕业之后回到家乡,我就再也没吃过这么三杯鸡了。”
江棠雪看着已经没了动静的鸡,把盛了鸡血的碗往远处推了推,松开了抓鸡的手。
“好了。”
容秀琴端着一个搪瓷盆出来,里面放着刚开的水。
江棠雪用木瓢舀了热水,一点一点的淋在鸡上。
等着热水温度降低稍许后,用手捋去鸡毛毛。
鸡毛脱得干干净净,江棠雪手起刀落,剁下来爪。
钟家的刀不够锋利,江棠雪道:“姐,家里有磨刀石吗?我给你们磨磨刀。”
“磨刀你也会啊?”
容秀琴看向江棠雪的眼神里,满是赞赏。
磨刀石巴掌大小,江棠雪认真的磨刀。
等着刀刃发亮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旁边的鸡上试了试。
磨刀不误杀鸡工,锋利的刀刃很快就将鸡皮和鸡肉分开。
“大妹子,你这杀鸡的手法真好,看着一点都不粗鲁,那个词怎么说来着?”
钟祥也一直看着江棠雪的动作,说道:“优雅。”
“对,优雅。”
江棠雪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她杀鸡还能和优雅扯上关系。
清洗干净的鸡,从颈部开了一个小口子,江棠雪去除了气管和食管再从腹部取出了内脏。
抬头问道:“秀琴姐,你中午想拿这鸡做什么菜?”
容秀琴道:“我就会做了铁锅炖鸡,本来是老鸡吃着才香的,我去的不巧,最后一只老母鸡被五婶拿去给她儿媳妇做月子汤了,没办法只能拿回这么一只。”
这鸡炖了有点可惜,江棠雪道:“我做个三杯鸡吧,你们中午尝尝我的手艺。”
“这不合适吧。”
江棠雪道:“家里养的土鸡,三个月正是肉质鲜嫩的时候,做炖菜有些浪费了。我是个厨子,最看不得这种事,今天就得罪了,占你们家的地方,显摆一手。”
“你这话说的,是我们有口福,能尝到你的手艺,你要不麻烦,中午的饭你做,我给你打下手,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和我说。”
容秀琴不是个小心眼的人,直接带着江棠雪进了厨房。
三下五除二,江棠雪把鸡斩成了大丁,刚刚取下来的鸡肝,鸡心,鸡肫也没有浪费,切成了一样的大小。
“姐,你们家有葱姜吗?给我用一下。”
“有,葱是去年留种自己种的,味道比供销社卖的要好。”
容秀琴转身出了院子,再回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两根指头粗细的大葱。
“家里种的葱好,够味。”
“家里种的葱多,待会儿你走的时候带一捆回去。”
饭馆少不了用调味品,这些东西去供销社买也得花不少的钱,这个时候,江棠雪也不拒绝了:“行。”
容秀琴还是第一次听说三杯鸡,忍不住问道:“大妹子,这鸡我看着也不少,不像是三个杯子能装完的,怎么就叫了三杯鸡呢?”
江棠雪笑了笑:“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
“古时候,有一个民间的勇士,在抗击外族侵略的时候被抓了,当地的百姓很悲痛。知道他要行刑,就带了一只生鸡和酒去祭拜他。不过去早了,刑期在第二天,生鸡也没法吃,没办法,那老人就求着看刑房的人帮忙,把生鸡做熟,好酒好菜送英雄一程。”
“那看牢房的人也是个心善的,帮着把鸡杀了,就地取材生火,用瓦罐做锅,小火炖鸡。监狱的条件有限,就把探监人带的酒加了三杯进去,加了点盐,结果出来之后,发现这肌肉还很好吃。于是就有了这道菜。”
“所以这三杯指的是三杯酒?”
容秀琴说着,从橱柜下面掏出来了一个罐子:“这是自己家酿的高粱酒,玉华他爸最喜欢喝了,你待会儿做菜用。”
江棠雪揭开坛子一闻,酒香醇厚,确实是好酒。
盛了两勺出来,倒进了锅里。
盖上砂锅盖子,江棠雪看着灶火。
“妈,你做什么了?怎么这么香?”
小孩子忘性大,钟玉华这会儿已经忘记了上午的事情,闻到香味后,直接跑进了厨房。
“三杯鸡”,容秀琴说着,想到了一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能吃到这饭菜,也算是有口福了。
自娱自乐的想着瞎扯淡的事情。
锅里的鸡肉做好了。
容秀琴往锅里看了一眼,加了酱油之后,鸡肉色泽酱红,中间炖煮的时候没有加水,这会儿锅里原汁原味。浓郁的香味勾的她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吃饭了。”
江棠雪把菜端到桌子上时,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
钟玉华拿起筷子跃跃欲试,但在钟祥的眼神下,默默的坐在一边,舔舐着嘴唇。
“秀琴姐,钟大队长,你们坐,尝尝我的手艺。”
“你是客人,你先动筷。”
知道钟家讲究,江棠雪抬手,夹了一块鸡肉。
“好吃,好吃,妈,这道菜你学会了没有,以后都要做给我吃。”
容秀琴也被这道菜惊艳了,抬手给了钟玉华一个弹指:“这是人家开饭店的招牌手艺,我能随便偷艺吗?”
江棠雪今天做菜没有避着她,但不代表她就能理所应当的偷学人家的厨艺,这点道德感,容秀琴还是有的。
“秀琴姐,没事,你又不拿这道菜来开店,以后自己家里想吃随便做,要是有没记住的地方,也能问我。”
大厨的手艺可不是一般人学了就能顶替的,江棠雪不怕她看,更不怕她学。
容秀琴有些惊喜:“那我就厚脸皮学着了,以后过年过节,家里来客人,都能用这道菜镇场子。”
【收到来自钟家的惊艳值 467】
江棠雪看到钟祥一直没有反应,还以为没有让他服气,心里正遗憾时,听到了系统的提示音。
【恭喜用户完成了任务(以厨服人),奖励已下发,请查收。】
一句话,成功把江棠雪吊成了翘嘴,她故意问道:“钟大队长,你觉得这三杯鸡做的怎么样?还合你的胃口吗?”
钟祥反应过来:“这菜好吃,跟我之前读书时,老师做的一模一样。自从毕业之后回到家乡,我就再也没吃过这么三杯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