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拉拢通天,后赦封蚩尤,周辰还真的把那人族天庭当做真正的天庭了吗?”
天庭赦封蚩尤的动作根本无法瞒得过元始天尊,周辰的种种举动让元始天尊更加的不满了。
明明六圣才是洪荒之中修为最强的生灵,可是在周辰的影响下,那些人族武者不仅不修行六圣的法门,甚至大部分人族都不知道六圣的名号。
三清和西方二圣与人族交集较少,人族不知道他们也很合理。
可是那女娲可是创造人族的造物主,整个人族的女娲庙连城隍庙的零头都不到。
如今玄门想要获取人族的香火之力还需要为人族办事,元始天尊创立阐教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这一切都是周辰造成的,若是没有周辰,那人族供奉的必然是六圣,那人族必然会争着抢供奉他们。
“不能让人族这么继续下去了,必须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切!”
元始天尊的目光望向人族大地,他已经在寻找突破口了。
人族大地之上,因为蚩尤开了战争的先河,轩辕在成为人族共主之后,他就对那些不臣的部落进行讨伐。
之前不管是伏羲还是神农,他们对周边的部落都采取的是以德服人,他们要的是那些小部落心甘情愿的加入他们。
对于轩辕这种铁血的手段,炎黄部落的许多臣子是不同意的。
但是轩辕铁了心要将周围不臣的部落消灭,在轩辕剑的加持下,那些小部落纷纷的并入了狱炎黄部落。
因为没有了之前部落的首领,这些小部落反而比结盟加入炎黄部落的部落们融合的更为彻底。
正因为是同一个部落,那自然也没有了贫富之差别。
轩辕是第一个对整个部落实现了彻底统一的族长,那些部落大臣们看到轩辕取得的成就,他们也知道轩辕是正确的。
一个又一个小部落被征服,轩辕第一次实现了人族的大一统。
这是轩辕对外取得的成就。
对内,轩辕大力推广和发展农耕、医药之道,缓解因战乱造成的食物短缺和疫病的问题。
炎黄部落有因为讨伐其他部落战死的武者,但炎黄部落却没有因为没有食物饿死或病死的武者。
随着外部平定,炎黄部落日益繁荣。
在轩辕战胜蚩尤,成功整合万部之后,人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然而,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给人族带来了无数繁杂的事务,需要治理。
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人族没有文字,人族的知识和信息传承主要依靠“结绳记事”和“刻画符号”。
“结绳记事”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记录方法,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和数量。
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很明显,绳索易断,信息易失,打结的大小和位置也难以精确表意。
就像在记录粮食产量时,大绳上的小结可能引发争议,因为每个人对其含义的理解都可能不同。
“刻画符号”同样存在问题,这些符号表意含糊,需要人们通过记忆和口传心授来理解。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部落长老离世,这些符号所代表的祭祀流程等重要信息很容易出现断层,人族文明的传承面临着“断代”的风险。
在这艰难的时刻,一个名为仓颉的人已经领悟到此时人族发展的桎梏,他开始思索解决之法。
仓颉也是天生异相,他四目重瞳,能看透事物本质且擅长观察天地万物.
他曾为记录部落迁徙路线,走遍山川河流,用石子在地上刻画鸟兽足迹、山川轮廓,却始终无法形成“通用表意”的体系。
如今感受到人族的困境,他曾经用石子所画的图形再次出现在他的脑海。
仓颉有一个直觉,或许这些图案将是解决人族部落困境的关键。
仓颉日夜苦思,观察世间万物,从鸟兽的足迹、山川的形状中汲取灵感。他不断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图形来表达各种事物和概念。
这些有形之物可以直接临摹形状,可是面对那些抽象概念无法用“象形”表达,比如“爱”“信”“义”等人族伦理,既无具体形态,又难以用符号组合。
他为此闭门三月,甚至因焦虑咳血,直到看到部落孩童互帮互助时,才领悟“字可‘会意’”
仓颉得以继续造字。可当他刻下“天、地、人、道”四个字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一道雷劫来得毫无征兆。
九天之上,乌云汇聚,紫金色的神雷如巨龙般俯冲而下,直劈刻字台。
“这是天道在考验人族,是否配得上文字!”
周辰一直用神念观察着仓颉造字,看着仓颉悟道创文字的时候,周辰的心中也有了很多感悟。
仓颉也明悟这道雷霆为何出现,他没有躲避,他只是将“天”字刻得更深。
“文字承载天道,若连雷劫都挡不住,又如何传世?”
仓颉悟透了这一点,他咬破指尖,以精血为墨,在“天”字上重重一点。
刹那间,一道金光冲天而起,竟硬生生挡住了神雷。
可雷劫刚过,仓颉便觉一阵眩晕,眼前浮现出无数幻象——有人用文字篡改历史,将自己造字的功绩归到人皇轩辕名下;
有人用文字撰写檄文,煽动部落互相残杀;
还有人用文字编造谎言,迷惑人心……
“造字,到底是功,还是过?”
看着这些画面,仓颉竟然有些迷惘。
心魔如毒蛇般缠绕着他,让他几乎握不住石笔。
在仓颉陷入迷惘中的时候,他看到部落之中的人指着绳结上的结不断猜测的时候,仓颉的眼中露出了坚定之色。
幻象骤然消散,仓颉心中的迷雾也随之散去。
可还没等他缓过神,山下又传来诡异的声响。
这又是新的考验。
“造字对人族来说是功德无量之事,此事恐怕比伏羲创易道还要重要。”
周辰看到天道竟然为仓颉设下如此多的考验,他知道这将又是人族向前的一大步。
文字的诞生将彻底改变了人族的命运,成为洪荒人族“崛起为天地主角”的关键一步:
人族不再依赖“结绳”和“口传”,文字成为人族“沟通天道”的媒介。
后世的人族修士,可通过研读文字如易经以及武道天碑上的文字感悟天道,让人族真正拥有自主修行的可能。
天庭赦封蚩尤的动作根本无法瞒得过元始天尊,周辰的种种举动让元始天尊更加的不满了。
明明六圣才是洪荒之中修为最强的生灵,可是在周辰的影响下,那些人族武者不仅不修行六圣的法门,甚至大部分人族都不知道六圣的名号。
三清和西方二圣与人族交集较少,人族不知道他们也很合理。
可是那女娲可是创造人族的造物主,整个人族的女娲庙连城隍庙的零头都不到。
如今玄门想要获取人族的香火之力还需要为人族办事,元始天尊创立阐教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这一切都是周辰造成的,若是没有周辰,那人族供奉的必然是六圣,那人族必然会争着抢供奉他们。
“不能让人族这么继续下去了,必须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切!”
元始天尊的目光望向人族大地,他已经在寻找突破口了。
人族大地之上,因为蚩尤开了战争的先河,轩辕在成为人族共主之后,他就对那些不臣的部落进行讨伐。
之前不管是伏羲还是神农,他们对周边的部落都采取的是以德服人,他们要的是那些小部落心甘情愿的加入他们。
对于轩辕这种铁血的手段,炎黄部落的许多臣子是不同意的。
但是轩辕铁了心要将周围不臣的部落消灭,在轩辕剑的加持下,那些小部落纷纷的并入了狱炎黄部落。
因为没有了之前部落的首领,这些小部落反而比结盟加入炎黄部落的部落们融合的更为彻底。
正因为是同一个部落,那自然也没有了贫富之差别。
轩辕是第一个对整个部落实现了彻底统一的族长,那些部落大臣们看到轩辕取得的成就,他们也知道轩辕是正确的。
一个又一个小部落被征服,轩辕第一次实现了人族的大一统。
这是轩辕对外取得的成就。
对内,轩辕大力推广和发展农耕、医药之道,缓解因战乱造成的食物短缺和疫病的问题。
炎黄部落有因为讨伐其他部落战死的武者,但炎黄部落却没有因为没有食物饿死或病死的武者。
随着外部平定,炎黄部落日益繁荣。
在轩辕战胜蚩尤,成功整合万部之后,人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然而,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给人族带来了无数繁杂的事务,需要治理。
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人族没有文字,人族的知识和信息传承主要依靠“结绳记事”和“刻画符号”。
“结绳记事”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记录方法,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和数量。
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很明显,绳索易断,信息易失,打结的大小和位置也难以精确表意。
就像在记录粮食产量时,大绳上的小结可能引发争议,因为每个人对其含义的理解都可能不同。
“刻画符号”同样存在问题,这些符号表意含糊,需要人们通过记忆和口传心授来理解。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部落长老离世,这些符号所代表的祭祀流程等重要信息很容易出现断层,人族文明的传承面临着“断代”的风险。
在这艰难的时刻,一个名为仓颉的人已经领悟到此时人族发展的桎梏,他开始思索解决之法。
仓颉也是天生异相,他四目重瞳,能看透事物本质且擅长观察天地万物.
他曾为记录部落迁徙路线,走遍山川河流,用石子在地上刻画鸟兽足迹、山川轮廓,却始终无法形成“通用表意”的体系。
如今感受到人族的困境,他曾经用石子所画的图形再次出现在他的脑海。
仓颉有一个直觉,或许这些图案将是解决人族部落困境的关键。
仓颉日夜苦思,观察世间万物,从鸟兽的足迹、山川的形状中汲取灵感。他不断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图形来表达各种事物和概念。
这些有形之物可以直接临摹形状,可是面对那些抽象概念无法用“象形”表达,比如“爱”“信”“义”等人族伦理,既无具体形态,又难以用符号组合。
他为此闭门三月,甚至因焦虑咳血,直到看到部落孩童互帮互助时,才领悟“字可‘会意’”
仓颉得以继续造字。可当他刻下“天、地、人、道”四个字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一道雷劫来得毫无征兆。
九天之上,乌云汇聚,紫金色的神雷如巨龙般俯冲而下,直劈刻字台。
“这是天道在考验人族,是否配得上文字!”
周辰一直用神念观察着仓颉造字,看着仓颉悟道创文字的时候,周辰的心中也有了很多感悟。
仓颉也明悟这道雷霆为何出现,他没有躲避,他只是将“天”字刻得更深。
“文字承载天道,若连雷劫都挡不住,又如何传世?”
仓颉悟透了这一点,他咬破指尖,以精血为墨,在“天”字上重重一点。
刹那间,一道金光冲天而起,竟硬生生挡住了神雷。
可雷劫刚过,仓颉便觉一阵眩晕,眼前浮现出无数幻象——有人用文字篡改历史,将自己造字的功绩归到人皇轩辕名下;
有人用文字撰写檄文,煽动部落互相残杀;
还有人用文字编造谎言,迷惑人心……
“造字,到底是功,还是过?”
看着这些画面,仓颉竟然有些迷惘。
心魔如毒蛇般缠绕着他,让他几乎握不住石笔。
在仓颉陷入迷惘中的时候,他看到部落之中的人指着绳结上的结不断猜测的时候,仓颉的眼中露出了坚定之色。
幻象骤然消散,仓颉心中的迷雾也随之散去。
可还没等他缓过神,山下又传来诡异的声响。
这又是新的考验。
“造字对人族来说是功德无量之事,此事恐怕比伏羲创易道还要重要。”
周辰看到天道竟然为仓颉设下如此多的考验,他知道这将又是人族向前的一大步。
文字的诞生将彻底改变了人族的命运,成为洪荒人族“崛起为天地主角”的关键一步:
人族不再依赖“结绳”和“口传”,文字成为人族“沟通天道”的媒介。
后世的人族修士,可通过研读文字如易经以及武道天碑上的文字感悟天道,让人族真正拥有自主修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