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庸人自扰-《大明:殿下请登基》

  听着杨建的话,李琏眼中带着茫然。

  他突然能理解杨建为何为难,说出来确实难以理解。

  杨建挥了挥手,道:“这并不在某的职责范围之内,你们文人不就喜欢研究,那便可以好好研究他们的教义。”

  说完之后,就直接让人将蔡洪等人押上囚车,准备运往徐州府。

  李琏看着运送囚犯的囚车远处,突然就觉得,或许有些问题并不是单纯官场问题。

  沛县的县衙直接被一锅端了。

  县令、县丞、主簿等等主要官吏都被抓拿下狱。

  而李琏看着被封锁的逍遥楼,想起了太祖曾恶游民嗜博者,创逍遥楼于淮清桥北,备诸博器于中,犯者闭入,数日皆被活生生饿死的历史。

  两个逍遥楼,里面都死了不少人。

  也不知道对方知不知道逍遥楼这名字的故事。

  兖州府。

  京营五万士兵在距其二十里外湖边安营扎寨,往前便是鱼台县。

  洪武十八年,降济宁为州,升兖州为府,原本属于徐州的鱼台县就归了兖州府。

  而鱼台县距离徐州二百里,离沛县不过六十余里。

  大军在此驻扎,若是进攻沛县,也不过是一两天的时间而已。

  领军都督吴瑾还是第一次离开北方。

  在京营里,吴瑾属于那种各方面都小心翼翼的那种将领。

  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他是败将。

  朱祁镇北征瓦剌,吴瑾随征,后被瓦剌包围,他也在阵中射击瓦剌军。

  最后他父亲和叔父皆战死于阵内,吴瑾守护二人尸首不动,被瓦剌擒获。

  也先将吴瑾放回,说是看其忠义,其实也是为了乱京城守军的军心。

  在京城保卫战中也是发挥平平,没有如同石亨、孙镗以及神武卫那般惊艳。

  不过,这种小心谨慎也不是坏事。

  以副将之职带领大军来此,剩下就是等候总兵石亨的到来,途中吴瑾除了接领物资,就没有和沿途的任何官员接触。

  吴瑾是蒙古人,其祖父归附大明后被赐姓名。

  对于大明的江南,他也是有点向往的。

  毕竟很多文人诗词之中,都盛赞江南的美妙风光。

  但是,他现在是带兵而来,很可能会给南直隶带来战火。

  应天府。

  官道上,随着金濂离南京越来越近,整个应天府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

  城中,徐承宗通过自己连日来的探访走动,大致也知道了,在城中确实有些不安分的人。

  只不过,探访之后,目标都是指向寺庙。

  虽然徐承宗有着丰富的祭祀经验,但是对于那些寺庙,他并不上心。

  让他警惕的是,打听到会昌伯孙忠可能是其信徒。

  这也是为什么南京会有关于孙氏在从中作梗的传言。

  可是,徐承宗还是不相信,孙忠会如此愚蠢。

  不过身为南京守备,他有必要提高南京周围诸卫所的警备事宜,特别是保护钦差不要出事。

  所以,金濂就感觉到了南京地界比较安全,不少卫所士兵出现在官道上,维持着官道秩序。

  行至不远,马车停了下来,金濂掀开车帘,便看到徐承宗笑呵呵站在马车不远处,朝着金濂拱手打招呼。

  看样子是想和金濂聊一聊。

  见状,金濂也没有推辞,这可是魏国公,勋贵之首,就算是尚书,也要给些面子。

  徐承宗选的位置是距离应天府十里外的凉亭。

  这种十里亭是最早的驿站,不过到后来,演变成了送人或者迎人的场所。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何处最悲辛,长亭临古津。

  诗人在长亭经历人生别离,创造一首首诗词,不断赋予十里亭寓意。

  两人直接入座于亭中石凳之上,徐承宗已经让人备好了茶水。

  “听闻金尚书此行前往宁波,某特来送上一送,些许粗茶,还望金尚书不要嫌弃。”

  刚坐下来,徐承宗就跟文人一样,客客气气,没有丝毫武勋的样子。

  “魏国公抬爱,某怎敢嫌弃。”

  金濂同样礼貌回应。

  随后,徐承宗喝了口茶,侧头看向南京城的方向,感叹道:“听闻金尚书这一趟,有贼人歹心,竟敢袭杀朝廷命官,可是把某吓坏了。”

  “无碍,些许宵小,土鸡瓦狗尔。”

  金濂呷了口茶水,老神在在道:“这不,某还是完完整整坐在此处。”

  “某佩服,金尚书如此胆气,倒比某更像武勋了。”

  徐承宗拱着手,奉承着说道。

  “魏国公,你这般弯弯绕绕,其实不必,在京城,若是不讲重点,想必一口茶之后,人就走了。”

  金濂放下茶碗,似乎在说京城的变化,也似乎是在表明自己的意思。

  闻言,徐承宗叹了口气,道:“拆分南直隶也好,彻查宁波海寇也罢,某心中忐忑,特来请教金尚书。”

  “或许,是魏国公想多了呢?”

  金濂挑眉反问道。

  可徐承宗满脸写着不信,道:“金尚书,尝尝这梅花糕,可是城中酒楼佳品。”

  金濂拿起一块,放入口中,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很适合当茶点。

  吃了之后,金濂才开口道:“不要妄图揣测帝心,去宁波,是某自荐而为,而袭杀之事,说明有人心中有鬼,就如此简单,有时候,想多了,只会误了自己。”

  徐承宗原本要享用梅花糕,听到金濂的话,就皱着眉放下,道:“城中确实有些不好的传言,金尚书就不在意?”

  “为何要在意?”

  金濂眯着眼,享受着美食,道:“越是在意,就越会陷进去,更何况,某不过是去宁波,南直隶如何,与某何干?”

  闻言,徐承宗揉着眉心,感觉京城的人都有点疯。

  “某倒是成了庸人。”

  徐承宗自嘲着说道:“仔细想想,也是,某就在此送别金尚书,些许餐点,是某一点心意。”

  说完,挥了挥手,就有人端上一些精致的木盒。

  “谢魏国公。”

  金濂又喝了口茶,起身说道。

  而与此同时,石亨在日照安东卫登陆。

  一边命人将倭寇押送到京城,自己则是带着护卫往兖州赶去。

  靠岸之后,他才收到来自陆地的众多消息。

  不过,其中并没有催促他加快速度的命令,也不是什么大事。